真正的最後的貴族蔡康永的故事,遠沒有那麼簡單

2020-12-27 赤木鋼鐵iron

1948年十一月,內戰已近尾聲

兵荒馬亂間,南遷逃難成為軍公教人員及其家屬的唯一選擇

1949年1月27日,除夕夜前夕,原定於27日上午從上海起航前往基隆的太平輪一票難求,光速貶值的錢幣不再是購買船票的憑證,足夠保值的金條才是沒有過硬關係的普通民眾的唯一可能

原定於上午起航的太平輪後改為下午兩點起航,但由於有太多的人和貨物想要搭上這條船,起航時間再次後推,延遲到下午四點

事後根據太平輪常客盧超回憶,當天上午他送侄子上船赴臺念書,中午接到侄子的電話,說是船還沒開,肚子很餓,要他送點吃的到船上來,於是盧超買了水果點心,上船送給侄子

那時候甲板與碼頭齊平,以前我上船得由梯子上船,而此次竟是抬腳即可上船

可見太平輪超載程度

為了在戒嚴期間趕出吳淞口,太平輪加大馬力駛出黃浦江

由於第二天就是除夕,船上的氣氛非常好,打牌,吃喝,閒話家常,看著港口的萬家燈火漸漸凝匯成明黃色的一點

那天晚上海象極佳,無風無雨無霧

為了不被攔截,太平輪改變航程,抄近路趕往基隆,並無視宵禁紀律,不鳴笛不點燈,全速行駛在漆黑的海面上

全船人沉浸在即將與親人團聚和除夕到來的喜悅中,據太平輪上廚師回憶,當晚大副二副喝酒賭錢,船交由三副掌舵

過了戒嚴區,太平輪迎面碰上從吉隆出港的「漸元號」,掛燈鳴笛已經來不及,兩船呈丁字形相撞,漸元號立即下沉

太平輪船長隨即下令掉頭回碼頭,意圖靠岸擱淺,可是已經來不及,船隻光速下沉……

『太平輪事件』爆發後,輪船所屬公司上海中聯輪船公司老闆蔡天鐸攜家屬前往臺灣處理賠償事宜,由於案件瑣碎漫長,在賠償完成之前,中聯輪船公司旗下所有輪船按照法律要求被鎖在高雄港

多年後,『太平輪事件』相關賠償終於完成,而曾經顯赫一時的上海蔡家,也隨著他們被鎖在高雄港裡的船隻一起,生鏽腐爛,輝煌不再

嚴格來說,蔡天鐸是寧波人

蔡天鐸的父親是上海自來水公司的老闆,從復旦大學法律系畢業之後,蔡天鐸成為了上海灘有名的大律師,並掌管上海中聯輪船公司

在上海灘,蔡家有著輝煌的過往

光是車子就有七輛,每天換一輛坐也可以不重樣

那時候的貴族少爺們流行穿英式的,福爾摩斯式的鬥篷,一定要配「斯迪克」,就是拐杖,坐敞篷車

碰到路口管制交通的印度人,就從車裡伸出「斯迪克」,敲一下他們的腦袋,並丟出一包洋菸

據說那時候上海灘管制交通的每一位印度人都認得蔡公館少爺蔡律師的車子,後來遠遠的見到車子來了,就手動為他轉為綠燈

這樣燦爛囂張的好日子,隨著太平輪的沉沒,一去不復返了

蔡康永父母

太平輪沉沒13年後,蔡天鐸的小兒子蔡康永於臺北市出生

老來得子,蔡天鐸對這個小兒子非常寵愛,蔡康永後來在訪談節目中稱,父親對他是「養寵物」的心態,甚至不要求他要努力,或者說是要有上進心

當年蔡家只以為是處理完索賠工作之後就可以回去了,但沒想到這一呆就是幾十年,再也沒能回去上海

蔡家的很大一部分家產,比如蔡天鐸收藏的滿屋子的古董字畫,都還留在上海蔡公館

雖然經濟條件遠不如前,但蔡天鐸還是極儘可能地在臺北復刻了上海的奢華貴族生活

童年時期的蔡康永

童年時期,蔡天鐸給蔡康永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講派頭」

那種流通於老上海貴族之間的,特有的派頭

蔡天鐸曾經投資過一家西餐廳,他自己也經常去那家餐廳用餐

每次到了餐廳,蔡天鐸都會一一和認識的人打招呼,然後為他們買單

不管是淵源頗深的家族世交,還是只有幾面之緣的點頭交情,他都照單全收

很快,這家餐廳就在蔡天鐸貴族式的社交下倒閉了

蔡天鐸

幾十年前,西式自助餐開始在國內興起

頂級豪華餐廳們開始沿用這種西式自助模式,推出了豪華自助餐

不少老人家也要湊一湊這個新式的熱鬧,於是蔡康永也和父親蔡天鐸一起去吃

他們和所有食客一樣,排隊等待餐廳服務生為他們地上白色的餐盤,然後各自取餐

蔡天鐸接過餐盤,然後嘆了口氣

「在上海,只有乞丐才會拿著盤子排著隊領飯」

事後,蔡天鐸帶著蔡康永去了一家他滿意的自助餐廳,你只需要坐在座位上,就會有服務生推著餐車走過來,甚至不需要抬手,只需要用下巴點一點,服務生就會為你端上你中意的菜式

只是蔡天鐸很少提太平輪號,只是家裡留了幾樣船上的老物件

一件是一把椅子,繃皮木骨,釘了黃銅圓釘,帶扶手,坐上去很舒服

那是中聯輪船公司為蔣先生提供專輪時他做過的凳子

另一件是架望遠鏡,很重,但能看的很遠,蔡康永小時候痴迷於透過這架望遠鏡觀察三條街外的人的表情

童年時期的蔡康永

麻將這項活動,在上流社會社交的意義遠大於遊戲本身的趣味

蔡天鐸搓麻將的時間比他當律師還久,復旦法律系畢業考核的前一夜,蔡天鐸還在點燈搓麻將,結果錯過了一上午的考試

儘管這樣,最後的成就還是非常不錯,以全系第三名的成績順利畢業

就像《色戒》裡易太太的麻將桌,政要巨賈的談判和人情在麻將碰撞的噹啷聲中湧動,有些事兒不需要坐在談判桌上說,幾圈麻將打下來,或許就成了

蔡康永就讀於再興學校

這是一所可以從幼兒園一直念到高中的貴族學校,專供像蔡康永一樣的家世顯赫的小朋友就讀

即使在這樣一座學校裡,蔡康永從入學開始就被安排了班長的職務

之後一路升到了學生會主席

可見當時蔡家地位之高

蔡康永就讀於再興期間,再興校長是京劇大師朱秀榮

在京劇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聽小孩子唱戲並不是一件多麼奇怪的事

聽小朋友唱戲,甚至是以前在老上海貴族中非常受歡迎的消遣形式

在再興的京劇社團中,蔡康永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9歲那年,再興京劇社團排練《四郎探母》,並邀請學生家長前往觀看

蔡康永被選中出演楊四郎

演出算是小有成功,讓9歲的蔡康永成了學校裡的小明星,也頗得上了年紀的業餘京劇愛好者的喜歡

當時他放學回家,校門口經常等著來看他的老爺爺老奶奶,開玩笑要領養他回家

蔡康永《四郎探母》造型

不過蔡康永這齣《四郎探母》受歡迎,並沒有那麼純粹

當時灣灣最大的兩家報紙《聯合報》和《中國時報》都以頭版頭條的巨大篇幅報導了這齣小學生唱的京劇

《聯合報》的老闆王惕吾和《中國時報》的老闆餘紀中是死對頭,半生王不見王,但卻都是蔡康永爸爸蔡天鐸麻將桌上的牌搭子

這場兒童京劇就變成了成人名利場上的社交遊戲

《四郎探母》演出時蔡康永和父母及其他學生家長

蔡康永對人生的反叛,是從再興學校後期開始的

作為一所名副其實的貴族學校,再興從幼兒園到初中都只面向特定階層招生

一直到了高中,才開放社會生源

這個時期,蔡康永接觸到了完全不同於他先前人生的事物和價值觀,他開始追求個性,並渴望發出不一樣的聲音

高中時期的蔡康永負責再興校刊的編輯,於是他在校刊上發布了大量的不同政黨的聲音,甚至還發布過一篇陳獨秀的《獨立宣言》

沒想到驚動了做思想檢查的那些人,他們找到蔡康永,並質問他背後有沒有黑手,最後要求學校給蔡康永記過處分

但是校方又覺得蔡康永這樣一個優秀的學校拿到處方,對於學校來說是非常負面的新聞

於是最後採取了一個「暗記過」的方法,就是保密處理,只有蔡康永和校方知道他記過了,絕對不對外界說

從那時候開始,蔡康永的人生理想不再是「從政」,這件事讓他心生厭惡,無比牴觸

從再興畢業之後,蔡康永進入了東海大學,就讀外國文學專業

那時候上流社會的孩子們一定要去國外留學,大學畢業之後,蔡天鐸也開始為蔡康永的留學事業做準備

對於留學這件事兒,蔡天鐸只給蔡康永提了三個條件

1,只念到碩士就可以,不需要念博士

2,必須要是最好的學校

3,不可以去外面打工,所有的花銷他會負責

這個時間段,蔡康永痴迷電影

他自己從電影中得到了救贖,同時感慨到,以這樣一種美好的形式去對他人造成一定的影響,實在是太夢幻了

於是,他向蔡天鐸提出要考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電視研究所

當時這個專業只收取三十個外國研究生,但是報考人數有幾百人

某次搓麻將的時候,蔡天鐸提到了兒子想報考加州大學電影電視研究所的事情,並表示自己正在為推薦信苦惱

當時牌桌上有位姓王的伯伯,是蔡家非常要好的朋友,知道世侄想要考取電影方面研究生的時候,立馬聯繫了自己的小弟,導演胡金銓為蔡康永寫一封介紹信

胡金銓是八十年代香港著名的武俠片導演,代表作有《梁山伯與祝英臺》,《大地兒女》

《龍門客棧》這個故事,最早就是由他掌鏡拍攝

在香港電影市場盛行武俠片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胡金銓在導演界的地位舉足輕重

執導的《俠女》獲得過28屆坎城電影節最高技術獎

包括「武術指導」這個職位,最早就是胡金銓拍攝《大醉俠》的時候為在片場指導演員身段的韓英傑創立的,一直沿用至今

導演胡金銓在片場

有這樣以為大佬推薦,蔡康永的碩士申請的自然非常順利

1986年,蔡康永坐上了飛往洛杉磯的飛機,當時正在洛杉磯拍片的胡金銓導演親自開車去機場接他

但蔡康永的留學生涯開始的並不非常順利

他父親自己沒有留學過,也不知道該帶什麼東西。於是蔡康永在自己的行李箱中塞滿了衣服,多到一個月天天不重樣還有剩餘

胡金銓導演自己就是位藝術家,經常為了構思場景走在路上自言自語,然後撞在電線桿上,託這樣的藝術家照顧蔡康永,幾乎等於緣木求魚

小少爺蔡康永在寒冷中度過了求學洛杉磯的第一晚——凍的蓋了6條牛仔褲在身上,卻不知道去買床被子

洛杉磯求學時期的蔡康永

剛留學的那一會兒,他想燒一壺熱水

按下開關之後才想起自己不知道水變成什麼樣的狀態算開了

只是隱約記得別人說水開了會有泡泡

等到水面出現第一個泡泡的時候,蔡康永再次如臨大敵——別人沒說有多少泡泡才算好

一直到整個水面都出現泡泡的時候,蔡康永才放鬆警惕,這下總該差不多了吧?

蔡康永的媽媽是老牌上海貴婦,每天睡到中午12點起床,穿著晨袍下樓遛一下,在找來廚師商量晚上的菜式,之後大概兩點鐘的時候約師傅來洗頭髮做頭髮,才會換上精緻的旗袍

媽媽告訴蔡康永,早晨起來一定要先穿晨袍,二十幾年來,蔡康永也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一直到在洛杉磯留學,離開從小居住的環境,他才發現別人早晨起來是不穿晨袍的

蔡康永覺得同學不穿晨袍很奇怪,同學也覺得他早晨穿晨袍很奇怪

就跟他高中第一次發現並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有一間麻將室一樣

但是留學還是要比蔡康永想想的費錢

電影專業的碩士和其他專業有所不同,畢業時並不需要寫論文,而是要拍攝一部影片交上去

實際上,學校要求學生每一年都交一部影片上來,導師審核通過之後才能順利畢業

學校並不能為學生提供所有的費用,大部分影片拍攝所產生的費用都需要學生自己來承擔

他又不想再開口和家裡要錢,這讓他的留學生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有些拮据

有一次他實在是他想吃白米飯了,但是又不會煮,從宿舍去學校的路上看到一家日料店,為了吃一口米飯就進去了

坐下來翻開菜單之後才發現日料太貴了,自己根本吃不起,於是就點了一份最便宜的小菜配一碗白米飯

坐在他對面一桌的日本人盯著他看了很久,然後突然走過來,嘰裡呱啦的和他說了一段日語

之後那個人就把自己飯桌上的菜端過來和蔡康永一起吃,蔡康永才明白,原來是覺得他太可憐了

當時蔡康永的任課教授,都是在國際上拿過大獎的名導演

《公民凱恩》的導演奧遜·威爾斯,就是蔡康永讀碩士期間的導師之一

當時導師中有一位阿根廷非常有名的紀錄片導演,拿過非常多的紀錄片大獎,給學生們留過一個作業

要求拍攝一部影片,不能使用旁白,不能使用演員,影片中出現的必須是真實的人,並且用通過影像傳達出一定的信息

當時蔡康永非常忙,有些焦頭爛額,他的搭檔一拍胸脯,將重任抗在了自己肩上

等到了課堂審查作業的時候蔡康永才知道,他居然在體育館女更衣室裡安裝了一個攝像頭,拍攝女孩子換衣服的場面

教授勃然大怒,怒斥他低劣的行為

卻遭到搭檔的反駁「可確實是沒有旁白,沒有用演員」,教授怒問「那你也想傳達什麼信息呢?」

搭檔一轉頭「這部分歸康永陳述」

蔡康永大腦一片空白,最後還是硬著頭皮說了一番「她們不停的脫衣服,穿衣服,如此反覆,用人自然」之類的鬼話,並且和禪宗掛上了鉤

西方人在這種時候是會被東方人唬住的,禪宗道義這些東西,他們多數不懂卻又認為無比深奧和神秘,最後只好讓蔡康永和搭檔通過這次考試

蔡康永和當時的搭檔

蔡康永第一次電影電視編導實戰是在讀碩士的第二年

那一年,他收到一封寄到學校的信,打開一看是白先勇先生寄來的,他當時正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做中文教授

白先勇是名將白崇禧的兒子,和蔡家有諸多共同好友

信中白先勇說自己的小說《謫仙記》準備改編成電影了,聽說蔡康永從小生活在和他小說主人公生活背景相似的老上海家庭中,所以想要邀請蔡康永為《謫仙記》改編劇本

白先勇的這本《謫仙記》講述的是生活在上海的高級外交世家的孩子們前往紐約留學,但因為時局動蕩,家國生變,留在紐約無法回國

在小說設定中,女主人公的父母就是在「太平輪」上遇難的

蔡康永受寵若驚,連夜開車前往聖塔芭芭拉

在白先勇先生的工作室,蔡康永看到了大量的太平輪事件的報導和影音資料

這是他第一次真實的了解到這件事

從小到大,他只知道家裡有過船,但具體的知道的並不真切,父親從來不說

整理和修改劇本過程中,白先勇問蔡康永為什麼對太平輪的事情這麼好奇

蔡康永答,因為這艘船是我們家的

白先勇目瞪口呆,感慨其中的緣分真是妙不可言

《謫仙記》後來被謝晉導演拍成了電影《最後的貴族》,本來是打算找林青霞演的,後來因為諸多原因錯過了

主演換成了潘虹和濮存昕,英達也在電影裡客串了一個小角色

1990年,蔡康永學成歸家

回去之後,蔡康永過渡性的在大學裡當過一段時間的教授,隨後被邀請去許鞍華執導,張曼玉主演的《客途秋恨》裡做製片經理

這個《客途秋恨》的出品公司之一的高仕電影公司的老闆周乃忠,是蔡康永爸爸蔡天鐸的小弟

而這部電影的藝術指導,前面也說了,是蔡天鐸牌搭子的小弟

導演許鞍華論資排輩的話,也要叫胡金銓導演一聲師傅

在這樣的背景下,蔡康永進組《客途秋恨》自然是一點兒壓力都沒有

更誇張的是,《客途秋恨》入圍了當年的坎城電影節

但許鞍華導演諸事纏身,沒有時間去坎城,於是就安排蔡康永帶著電影出席坎城

走在紅毯上的蔡康永受寵若驚,自己一個剛畢業沒多久的毛頭小子,居然就這樣站到坎城電影節的紅毯上了

高仕電影公司的這位周乃忠叔叔非常給蔡天鐸面子

之後又買了蔡康永自己寫的小說《阿嬰》的版權,改編成了電影

並找了王祖賢來擔任女主角

王祖賢《阿嬰》定妝照

這期間,邵氏公司邵逸夫的太太方逸華去臺灣招募3位有海外留學經驗的年輕導演

蔡康永得到消息之後就去參加了面試

面試時方逸華問到,如果我們公司要為你投資拍攝一部電影,你有什麼故事呢?

於是來面試的年輕導演們紛紛拿出了自己覺得最撐得起場面的故事,輪到蔡康永的時候,他故事講到一半,方逸華突然起身去接水泡茶

蔡康永當時就覺得完蛋了,出來之後跟別的面試導演訴苦,結果那個人卻叫他放寬心,因為剛剛自己講故事的時候,發現講到一半方逸華女士睡著了……

雖然面試過程不如想像中順利,但蔡康永還是成了那3位被籤約的年輕導演之一

但其實那時候邵氏公司的發展重點已經不在電影上了,幾乎不開電影項目,全力發展電視劇行業

蔡康永等於只是拿到了一份漂亮的合同

這期間,許鞍華知道他沒事做,就邀請他為《功夫皇帝方世玉》寫劇本

好不容易寫出劇本之後,許鞍華覺得並不能用,因為《方世玉》的定位是功夫喜劇,蔡康永寫的完全沒有喜劇成分,不好笑

許鞍華又找了劉鎮偉和陳建忠來改寫劇本,只保留了蔡康永的故事框架,其餘的部分幾乎都推掉重寫了

《功夫皇帝方世玉》的詞條編劇一欄依然保留蔡康永的名字

也是籤約邵氏公司的這段時間,蔡康永意識到,電影實在是太「慢」了

一部電影的產生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

向大導李安,之前在家裡寫了六年的劇本

1994年,蔡康永離開邵氏公司,又回到了臺灣

前面也有寫,因為《中國時報》的老闆是蔡康永爸爸蔡天鐸的牌搭子

回到灣灣之後,蔡康永在《中國時報》上有了自己的專欄

他在上面更新影評和其他大膽辛辣的話題,言語幽默,獨樹一幟

於是很多電視節目只要和電影相關的,就會請他去做嘉賓

93年,灣灣放開對申請設立私立電視臺的限制,一時間民營電視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96年的時候,張小燕擔任電影臺綜藝頻道總監,並為蔡康永開通了兩檔綜藝節目,一個是讀書的節目,一個是談電影的節目

同年播出的《翻書觸電王》是蔡康永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屬於自己的節目

另外再說一句,張小燕是張愛玲的外甥女,張家和蔡家是世交,在上海灘時期就交好

而且張小燕是蔡康永再興學校的學姐

1998年的《真情指數》訪談節目讓蔡康永在電視圈有了一定的地位

2003年,蔡康永開了一檔和青少年一起探討社會話題的電視節目,叫《兩代電力公司》

找這個節目的截圖的時候發現,蔡康永經典的肩膀上站鳥的造型從這個時期就開始有了

這個造型其實是來源於希區柯克的經典恐怖片《鳥》,說的是平時看起來溫順無害的動物一旦抓狂起來,會造成想像不到的攻擊性

電影宣傳期間,有一張非常經典的宣傳照,是希區柯克肩膀上站了一隻鳥,他轉頭和鳥對視,整個畫面非常詭異

後來一系列肩膀上站鳥的造型,都算是蔡康永對希區柯克和電影的致敬

2003年底,中天電視臺準備策劃一檔娛樂節目來吸引年輕的觀眾

製片人詹仁雄第一時間聯繫到了蔡康永,蔡康永很感興趣,並提出了自己唯一的要求——希望女搭檔是徐熙娣

2004年,《康熙來了》正式問世

其實回看《康熙來了》最初一年的節目,發現節目中來的都是實打實的大人物,巨賈政要

能請到這些人,還是多虧了蔡康永的面子

或者說是蔡康永的父親蔡天鐸的面子

2004年1月5日,《康熙來了》李敖篇播出,蔡康永徐熙娣大膽辛辣不按常理出牌的主持方式和李敖瀟灑無畏的狀態讓節目一炮而紅

連私密手術都能公開談論的電視節目,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碰上的

《康熙來了》算是蔡康永從「文化圈人」到「電視圈人」的正式轉變

這之前,沒有多少觀眾把他當作是「電視圈」的人,只覺得是一個文化圈的人在電視上做了幾個節目

《康熙來了》爆紅之後,他的個人感情生活也得到了關注

先前蔡康永曾經在電視節目上公開表明過自己的取向

2001年,陳文茜因故不能完成《文茜小妹大》節目的主持,於是請李敖來代班支持

李敖接到代辦申請之後較為緊張,打電話邀請蔡康永陪自己上節目,蔡康永欣然前往

中途插播廣告期間,李敖詢問蔡康永,是不是真的什麼都能問?蔡康永點頭

廣告結束後,李敖在節目中問康永是不是喜歡男生

蔡康永答,對啊,怎麼樣?你要幫我介紹嗎

後來蔡康永辦書展的時候,在宣傳照中也放了男友的照片,為了不被發現還用了好友「曲家瑞」的名字

但還是被網友發現了,他自己也大方承認了

報導稱兩個人從95年就開始了

對方是英文老師

看完蔡康永的故事才真正理解到什麼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所謂難以跨越的階級,大概就是如此了吧

本文參考資料:

《太平輪一九四九》,張典婉 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

《魯豫有約》:康永來了

《HISLIFE他生活》蔡康永專訪:太平輪撞出的娛樂一哥

《南方人物》專訪:蔡康永,已被逼到無聊的極點

相關焦點

  • 富二代蔡康永的「一哥」之路,才沒表面上那麼簡單
    其中有架望遠鏡,很重,但能看的很遠,蔡康永小時候曾痴迷於透過這架望遠鏡觀察三條街外的人的表情。雖然經濟條件遠不如前,但蔡天鐸還是儘可能地在臺北復刻了上海的奢華貴族生活。令蔡康永印象深刻的就是爸爸的「講派頭」。
  • 蔡康永:真正讀書人有一種暗暗的驕傲
    蔡康永退出《康熙來了》,比他自己預計的要晚一些。  對我來說,強差人意《太平輪》最大的作用,是知道蔡康永「輪二代」的身份。當年蔡康永被白先勇請去,協助改編《謫仙記》,這個本子後來被謝晉導演拍成《最後的貴族》,劇中潘虹替代林青霞扮演李彤,做外交官的父母太平輪海難雙亡,她自己的命運從此改寫。
  • 蔡康永比羅志祥帥?主持康熙來了全靠老爸?你不知道他家是蔡公館
    年輕時的蔡康永只是他的帥並不足為奇,何炅曾這樣說過:「你們都聽說過什麼富二代,其實康永哥才是真正的公子哥,我們的那個叫家,他的那個叫關於蔡家的故事,幾十年來可謂是跌宕起伏、風雨浮沉。被父親看不起的蔡康永在《康熙來了》找回自我作為貴族公子,小時候的蔡康永很喜歡看書。
  • 蔡康永:真正的情商,講究的是這八個字
    蔡康永說傳統態度上的情商 — 八面玲瓏很會做人,沒什麼情緒,不會發脾氣,面帶微笑,如果這叫做高情商的話,那沒有人會想要。為什麼恐怕沒有人會想要這種高情商呢?蔡康永給出的解釋是:因為這個的代價一定是委屈自己。如果閹割掉了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情緒用繩子綁住,這種狀態有什麼好羨慕的,也不可能因為有這個狀態,人會活得更好。02.
  • 蔡康永教你投資藝術
    你或許很熟悉蔡康永,但談論藝術品買賣的蔡康永你未必見過。近日,蔡康永和藝術經紀人陳冠宇合著了一本有關「金錢遊戲」的書,他想借這本《藝術裡的金錢遊戲》傳達給讀者一個觀念:每個人都能做收藏家。蔡康永的這本新書,不像《LA流浪記》《那些男孩教我的事》給我們講述青澀往事,也不像《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教我們怎樣說話從而獲得快樂。這一次,蔡康永將他多年賞畫買畫的經驗和故事一一道來。生活中的蔡康永懂得藝術,也是個藝術投資人。藝術是高雅的,金錢又太物質,如果把藝術和金錢放在一起,會不會讓人覺得很功利又很世俗?對於蔡康永而言,這是一件有玩又有賺的事情。
  • 公開出櫃,跟父母「鬧翻」,溫文爾雅的蔡康永是如此的「叛逆」
    想必大家對影后章子怡等一群明星主演的《太平輪》會有所印象,這部2014年的電影,所取的背景故事,基本上就是以蔡康永父親的太平輪為原型。也就在家道中落的家庭長大,飽嘗冷暖的蔡康永在名利場上養成了一種冷僻清淨的性格,本來就擁有豐富人脈的父親,雖然曾經沒落,後來也風生水起。
  • 日本侵略我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遠沒有史書上說的那麼簡單
    從1931年開始,日本發動侵略真正,其中歷經十四年抗戰,日本終於戰敗投降。作為中國人,這一段苦難和屈辱的歷史人盡皆知,但是大家知道日本侵略我們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嗎?歷史書上說日本想要把我們國家變成他們的殖民地,從而侵佔我們的領土和資源,其實侵華戰爭的真正原因遠遠沒有那麼簡單,我們除了銘記更應該好好反思。
  • 一戰中,英國貴族陣亡率為何遠高於普通士兵,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這場戰爭中,二戰僅死30萬人的英國,在一戰中卻陣亡了120萬人,英國打仗可從來沒死這麼多人,其中還包括許多英國貴族子弟。這些天天呆在城堡的英國貴族為何也要奔赴戰場?
  • 蔡康永問:拍電影累不累?成龍崩潰大哭!事後,成龍卻大讚蔡康永
    一個小時的訪談很快就要結束,在最後,蔡康永準備用最後一個問題作為結尾:「大哥快50歲了,還有什麼理想要實現?」成龍說:「我想請唱片監製幫我寫一首歌,叫我真的很累了!」蔡康永:「那大哥,拍電影累不累?」而蔡康永看著哭泣的成龍,有一些不知所措。但是他既沒有安慰成龍,也沒有說話,靜靜等待著成龍情緒發洩。15分鐘以後,成龍的情緒平靜下來,對著蔡康永說:「你的訪談很好,但希望後面的節目都嘻嘻哈哈的。所以我也不喜歡上太正經的節目,我一說到弱點就會這樣!」
  • 古羅馬貴族奢靡無度?那是你不了解真正的羅馬貴族
    很多人會提出疑問,為什麼有錢的貴族也要參與角鬥。因為成功不只是金錢論,在角鬥場上的成功,會帶來巨大的名聲和榮耀。對於貴族而言,贏得名聲和榮耀才是真正的成功。無論是在戰場上的生死對決,還是在角鬥場上的殊死搏鬥,都是羅馬人英勇和氣節的體現。這是羅馬人可以開彊擴土,稱霸西方世界的主要原因,亦是成大事者應有的品質。
  • 蔡康永獨挑大梁網綜首秀!《男子甜點俱樂部》居然能把美食綜藝玩得這麼走心?
    節目主打真實的社會場景,將演播室設置在了鬧市之中的甜點店裡,上演一場場有關甜點的美食大作戰,但節目並沒有簡單停留在對味覺和視覺的滿足之上,也沒有以挖掘明星話題為內容,而是將普通個體的人生故事、個人際遇與情感一同結合,試圖為都市心靈帶去一場從味覺到心靈的甜蜜之旅。
  • 蔡康永的人生竟然是中國版「鐵達尼號」
    歡迎大家關注 收藏 轉發 評論 支持原創——不懂文章的大叔 蔡康永1962年出生於臺北,父親五十高齡老來得子,捧若明珠般疼愛。
  • 撕開恩愛的遮羞布:袁詠儀張智霖的愛情故事,遠沒有那麼簡單
    《射鵰英雄傳》和「靖哥哥」,只唱紅了一首《現代愛情故事》《邊城浪子》是張智霖的第一部電影《邊城浪子》袁詠儀在這段愛情中,袁詠儀是主動的那一個,這點兒她從來沒有避諱過多年前袁詠儀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爆料過,是自己主動追求張智霖的
  • (原創)蔡康永:你這次噁心到我了!
    這個時候,蔡康永直接反問了一句 :你竟然會做人?談到入行之前,吳昕說自己就是個普通學生,學的是法語專業而不是播音主持,蔡康永的反應是「你現在去法國還能講幾句嗎?」節目最後談到自己每天的幸福時刻時候,還沒等吳昕開口,蔡康永就替她回答了「你我不用問吧,你有幸福時刻嗎?」這個時候的吳昕略微尷尬的笑笑解釋其實自己也不是每天只忙著吵架。
  • 蔡康永新書講述收藏之道
    本報訊 (記者袁洪娟)繼說話之道之後,蔡康永又講述了收藏之道。博集天卷公司昨天透露,蔡康永與陳冠宇合著的《藝術裡的金錢遊戲》一書,將於本月中旬在全國上市。蔡康永在書中將自己多年買畫看畫的經歷娓娓道來,討論了買藝術品的人常玩的金錢遊戲。他希望這本書能傳達給讀者一個觀念——每個人都能做收藏家。在這本書中,蔡康永用各種事例告訴讀者,收藏藝術品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藝術有很多種形式,收藏的範圍也很大,「隨著當代藝術開始普及到時尚、生活層面,藝術家的作品越來越多延伸為用品——手袋、男鞋女鞋、公仔、擺件、明信片……任何打動過你心靈的物品都在此列。」
  • 蔡康永一語戳破人際交往痛點:最高級的說話之道,是把別人放心上
    還有人說:「一切以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的行為,都顯得那麼不高級。」可能伊能靜忘記了自己在《婆婆和媽媽》中,在飯桌上對秦昊所說:「我想聽讚美。」每個人都喜歡被讚美,很多人在否定指責別人的時候,不過是想突顯自我的優越。正如心理學中「達克效應」:主要是形容認知偏差的現象。
  • 蔡康永:我更鼓勵你做一個「冷淡」的人
    從來沒有參加過別人的婚禮,沒有生日祝福,也沒有節日祝福,從來沒有過生日,過春節,過聖誕節,遇到不想回答或不想相處的人,趕緊找個地方溜走…」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的人很冷漠,但其實冷漠與冷漠有很大的不同。在一次採訪中,蔡康永說:「我鼓勵每個人都要做一個比較冷漠的人,我不認為太過熱情是一種很好的保持與他人關係的態度,如果被熱情二字束縛住了,就會更吃力。」
  • 蔡康永「不地道」背後,是高情商的巧言善辯?
    不過腦子的話在很多時候都有可能直接毀掉一個人,但是在2003年第40屆金馬獎頒獎會上,蔡康永在採訪影帝候選人的時候。蔡康永問劉德華:「誰會是最佳男主角呢?」劉德華表示:「很難講,我真的希望每一次都是我」。一小段樸實無華的官方採訪,如果你覺得無趣,那麼有趣的來了!
  • 最後的貴族
    適值單位最後實施福利分房,她給tongzhan部打了報告,言明皇親國戚的貴族身份,以求統戰。報告轉給了wenhua部(我所供職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直屬該部)。結果,滿足了「被統戰」的期待,實現了分房的要求。而今隨意翻開一張報紙,「貴族」兩字隨處可見,什麼世襲貴族、東方貴族、白領貴族、單身貴族、金卡貴族、精神貴族。與之相搭配的圖片,不外乎豪宅別墅,靚車華服,美酒佳餚。
  • 別被生活擊倒,學學蔡康永的說話藝術
    就像著名主持人蔡康永一樣,他在觀眾的印象中是出了名的會說話,即使面對不同的嘉賓,還是能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讓人在潛移默化中認同他的觀點,順從他的思路。於是無論他怎麼在節目中幽默、搞笑、無釐頭甚至對嘉賓毒舌,都能被觀眾接納,給人一種現場很和諧的感覺,就好像蔡康永能掌控別人的思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