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蔡康永宣布退出《康熙來了》 小S「我們共進退」
蔡康永退出《康熙來了》,比他自己預計的要晚一些。他是聰明人,當然知道這個節目的巔峰已過,做小S的護花使者已屬超期服役。「康熙」結束,破繭而出的是蔡康永,不是小S,雖然很多人哀悼「康熙」如同自己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眼淚更多為百年不遇、風吹楊柳天生一個小S而流。
蔡康永在2008年接受採訪,就計劃過一兩年後退休,不再當主持人,「我不會戀戰,該得的我都得到了,接下來反正就是走下坡」。加上臺灣綜藝王朝大勢已去,不久之前饒舌歌手對大陸出言不遜風波可大可小,以前類似情況有的抗衡,現在格局變了,大陸強大娛樂勢力和財富面誰也得罪不起。
驕傲如蔡康永,並無意與任何人為敵,包括勢力。蔡康永的驕傲,是末代貴族式的驕傲,就像他在《我家的鐵達尼號》一文中寫的:「一個時代,大火燒天地燒去了。我身邊的,是燒剩下的,東一處、西一處的,明明滅滅的餘燼。我的童年,常常籠罩在這餘燼隱隱約約的紅光裡。有時候,我伸出手去借一點這餘燼的溫暖。有時候,我用眼睛見證這餘燼覆蓋的繁華。」
對我來說,強差人意《太平輪》最大的作用,是知道蔡康永「輪二代」的身份。當年蔡康永被白先勇請去,協助改編《謫仙記》,這個本子後來被謝晉導演拍成《最後的貴族》,劇中潘虹替代林青霞扮演李彤,做外交官的父母太平輪海難雙亡,她自己的命運從此改寫。在白先勇給他一些文獻資料中,蔡康永發現了這個「農曆除夕前一天夜裡,中聯公司的太平輪,於臺灣海峽與無錫麵粉大王榮氏家族榮鴻元所擁有之『廣元』貨輪對撞,太平輪與廣元輪均沉沒。太平輪上乘客,有三十六名被美國軍艦救起,其餘均罹難……」白先勇不明就裡他的注意力為什麼滯留在這個跟電影關係不大的枝節上。蔡康永說,太平輪是我爸爸公司的,白先勇目瞪口呆,說怪不得這部片子找上你。這段故事被蔡康永寫進剛才提到的《我家的鐵達尼號》,獨特的蔡氏文筆,和自己的傳奇身世以電影的姿勢相遇,文藝規格夠高。
《康熙來了》中的蔡康永和《奇葩說》中的蔡康永哪個更是他一些?是後者無疑吧,雖說《奇葩說》也是一個有娛樂擔當的節目,但蔡康永在天團「馬曉康」中,煢煢孑立,卓爾不群,比在「康熙」中強勢不是一點半點,這是他本身的豐富性決定的,他的人生礦藏不是一個康熙能挖掘得完的。在「康熙」中,他笑看人生,《奇葩說》中,人生轉臉看他。
蔡康永再三提到做人首先要確定自己是不重要的,他的「不重要」臺詞背後,是他的驕傲和不與謀——我不需要你了解我,不需要跟你取得共識,不需要說服你,甚至不需要像小王子和狐狸那樣,與觀眾彼此馴服。黃佟佟有段採訪手記,我很有共鳴。她說:「他私下並不如節目當中那樣可親,他刻意保持著與人的疏離,有一種暗暗的驕傲。這是蔡康永和一般娛樂圈人士最不一樣的地方,按小S的說法,因為他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雖然我沒當面採訪過,但是他的書面和口頭表達很清晰地讓人感覺到,在他謙謙君子的軀殼裡,存在與世界保持微妙距離的傲倨的另一重人格。他縱容嬌寵小S,就是縱容自己在溫文爾雅的外表之下,另外一個對規則上下其手、坐高官大腿也不在話下的自己。而沒有蔡康永的全方位的支持與呵護,小S吃帥哥豆腐的行為藝術是堅持不下去的。在這個男權社會裡,不會容忍一個女藝人有這種特權。有蔡康永這樣一個讀書人的加持,小S才會有恃無恐,鬼馬尊貴。
除了讀書人,蔡康永還是一個電影人,他做娛樂節目,牛刀小試一試試了14年,他說「一個做主人的人,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態,懂得以賓客的樂趣為樂趣。一個做晚輩的人,一定也可以對他的長輩調整心態,以長輩的樂趣為樂趣。」他用這種態度做娛樂,甚至說服自己信仰娛樂,他從這裡出發,不會到這裡結束。他奇裝異服,不是隨心所欲譁眾取寵的,都有出處,他心心念念的是電影。包括他肩上那隻鳥,是為了向希區柯克的恐怖片《鳥》的一個劇照致敬,劇照中蔡康永最愛的導演希區柯克導放了一隻鳥在自己肩膀上,人鳥詭異對望。這一望,望出了康熙的舞臺。
「靠語言確認彼此的遞進關係,此時語言最美。我覺得語言最美的時候,就是我們透過語言,感受到彼此互相需要的時候。」在「康熙」之後,蔡康永和觀眾彼此的確有了新的需要。可以說,康熙走了,康永來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鳳凰網立場。本文系鳳凰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