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達電子解讀美國對華為限制升級:在時間上留有了餘地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5月15日,美商務部公告將延長華為的供貨臨時許可證90天至8月14日,但同時升級了對華為的晶片管制,以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軟體在國外設計和製造半導體的能力。

美方計劃修改EAR(出口管制條例),擴大實體清單管制範圍。華為或其實體名單上的關聯公司(如海思)設計的晶片等產品,如在美國境外生產,同時採用了管控名錄(CCL)內的設備。則需要在進出口時申請許可證。

同時,為了避免對半導體設備公司及晶圓廠的衝擊,美商務部稱,在本條例生效後的120天內,相關晶圓廠給華為出貨不受影響。

信達電子對此點評稱:

1、相關解讀:

本次對華為限制計劃出臺後,市場極為關注,擔心美國掐斷臺積電供貨,擔心美國對EDA做進一步限制。但如仔細研讀可以發現:

1、美商務部本次只是提出限制計劃,正式條例出臺仍需時日。

2、條例生效後,仍有120天的緩衝期,期間內臺積電等公司仍可給華為持續供貨。

3、正文中並未提及EDA相關的具體落地措施,且EDA在去年已切斷升級,現在海思在採用老版本EDA做產品設計,不受限制。

所以綜合來看,美國此次限制計劃一方面留有了較多的斡旋空間,相關半導體廠商以及潛在的受貿易糾紛影響的終端廠商會在期限內大力遊說美政府,兩國領導人也有緊急磋商的餘地。

同時,美國對晶圓廠的限制更多是要求申請許可證,而今天台積電宣布在美國設廠,5nm產能2萬片/月,計劃在2023年投產。這一舉動亦被認為臺積電在向美方示好,以期其大客戶不受禁令影響。

綜上,我們認為本次對華為限制計劃,在時間上留有了餘地,臺積電亦早有準備。大概率會如晶片供貨的臨時許可證一樣,不斷延長晶圓廠供貨許可證。

雖然川普的種種舉措越發出格,但我們依舊認為美方不至於立刻切斷海思供應鏈。2018年華為佔全球基站市場份額達30.9%,且在歐洲市場有諸多布局。5月5日,德國電信公開力挺華為稱,德國想要在今年年底實現新建2000座LTE基站的目標,就需要華為的參與,若是拒絕華為,那麼德國電信也無法快速解決5G信號覆蓋問題。如美方悍然全面切斷華為供應鏈,會給歐洲運營商的5G布局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這也會帶來全球範圍內的反彈!

2、一些感想

美國近期持續加大對華半導體限制,呈現咄咄逼人態勢,所以還是那句話,產業要自強,設備材料全面推動自主可控,才可擺脫束縛。自主可控將是未來貫穿十年以上的投資主線!

建議關注:

半導體設備:中微公司,北方華創,至純科技,精測電子,萬業企業,華峰測控,長川科技

半導體材料:安集科技,華特氣體,滬矽產業,鼎龍股份,晶瑞股份,江豐電子,上海新陽

相關焦點

  • 美國對華為限制升級是怎麼回事?華為輪值董事長回應美國再封殺
    據外媒報導,上周五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 (BIS) 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由,計劃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設計晶片,並禁止使用美國技術的晶片製造商為華為代工。
  • 美或升級對華為限制措施 華為: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害人終害己
    來源:央視原標題:美國或升級對華為的限制措施 華為: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害人終害己據路透社報導,近日,美國政府多部門擬對華為採取新限制措施,使用美國晶片製造設備的外國公司必須先獲得美國許可才能向華為供應某些晶片。
  • 「幫尼晚報5.18」美國對華為限制升級新增兩類產品限制;未來中國...
    思特威科技發布首款針對物聯網應用的CMOS圖像傳感器產品 今日,中國上海 — 技術領先的CMOS圖像傳感器供應商思特威(上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SmartSens)近日正式發布首款針對物聯網應用的CMOS圖像傳感器(CIS)產品——SC210IoT。
  • 採購美國技術晶片遭封鎖!華為晶片概念股全名單來了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姚輝)訊,美國商務部全面封鎖華為購買採用美國技術的晶片,華為國產替代供應商站上風口,其中華為晶片概念股更是成為焦點。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5月15日發布聲明稱,全面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包括那些處於美國以外,但被列為美國商務管制清單中的生產設備,要為華為和海思生產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
  • 美國升級對華為制裁,但華為已千錘百鍊,必將浴火重生登臨絕巔!
    但華為已經抗住了美國一兩年的打壓和制裁,堪稱皮糙肉厚,我認為千錘百鍊的華為不可能毫無準備,這個時間節點反而可能將成為華為渡劫飛升、登臨巔峰的關鍵時期。那麼華為,有哪些準備措施或者應對手段可以應對美國對晶片方面的制裁呢?
  • 不留活路?美國宣布決定,華為、中興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
    但尷尬的是,口號喊了挺長時間,但所謂的補貼資金卻一直沒有兌現,沒有足夠的資金補貼,美國的大量中小運營商根本無法承擔更換華為、中興設備帶來的巨額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件事也就逐漸被淡忘了。原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沒想到卻又產生了新變數。
  • 興盡晚回舟,華為已崛起
    早在2019年1月,美國司法部就提出了引渡孟晚舟的請求。 放了,美國不同意,引渡給美國,中國不同意。兩邊對加拿大的利益都非常重大,得罪了誰也非同尋可,加拿大的騷操作,成了燙手的山芋,只好找個理由繼續留在手裡(PS,很多網友過度神話歐美的政客和智囊團,實際上如今的歐美政客遠不比幾十年前的政治家們,昏招迭出)。
  • 美國臨時豁免華為! - OFweek電子工程網
    文章導讀8月16日消息,據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 News)於當地時間14日發布消息稱,根據其獲得的一份備忘錄顯示,川普政府正在批准五角大樓臨時豁免承包商們繼續使用華為和其他中國製造的電信設備。
  • 有空餘時間了,華為宣布起訴美國三巨頭,要求支付幾十億美元專利費
    近日來自鈦媒體消息,華為在美國針對電信運營商Verizon、思科、惠普等提出專利訴訟,要求其支付長時間使用的200多項華為5G專利費用,面對一次次肆無忌憚的打壓制裁,華為終於要掄起胳膊來維權了。此舉不止是華為索賠巨額專利費用,更是向世界宣告華為對5G專利的所有權。
  • 華為與美國高通的較量,未來或不是麒麟對驍龍,而是巴龍對驍龍?
    相反的是,華為海思麒麟SoC平臺就不一樣了,深度完善了魔改A76架構核心,關鍵是,基於更先進的7nm Plus EUV工藝!據稱是華為的晶片訂單 獨佔了該工藝產線,美國蘋果與美國高通都沒排上號?更穩的功耗+更先進的工藝,集成5G自然有優勢!
  • 日本與荷蘭相繼宣布供貨中國,無視美國的「限制」,出乎華為意料
    我國主要的研發技術,就是晶片,還有光刻機技術上的研究,這兩項也是現在最重要的。 而且前不久日本與荷蘭相繼宣布供貨中國,無視美國「限制」,出乎華為的意料。
  • 美國對華為禁令再次升級!國家隊已正式出手,華為還有最後的依靠
    華為自然不用多說,一直走在我國自研晶片的最前沿,正是華為有著自研晶片海思的強大功底才能在美國的打壓和制裁下能和美國抗衡並不懼怕。可是繼華為加入美國實體名單一年後的今天,華為業務受到嚴重的打擊後,就已經達到了美國的目的。可是一則壞消息傳來,美國更加的變本加厲了,美國對華為的禁令再次升級,這一次想全面的封鎖華為的出路。
  • 華為稱美國施壓或導致巴西5G部署延誤數年時間
    北京時間7月8日消息(艾斯)來自路透社的報導稱,一位華為高管警告稱,如果巴西屈服於美國施加的壓力而棄用華為,那麼巴西在部署5G電信網絡方面可能會延誤數年時間,成本也會更高。在川普政府加緊動作限制華為在拉美最大經濟體推出5G技術方面之際,這位華為高管發表了此番言論。美國大使Todd Chapman甚至暗示,華盛頓方面願意為巴西從其他供應商購買設備提供資金。
  • 「華為」禁令再度升級,國內半導體產業配套升級
    2.SIA:全面禁止向華為銷售晶片將對美國半導體行業造成巨大破壞 美國當地時間8月17日,SIA協會主席、執行長John Neuffer在《SIA Statement on Export Control Rule Changes》中指出,協會仍在研究相關的規則,但這樣大規模限制商業晶片銷售將會對美國半導體行業造成巨大的破壞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49期:美國升級管制全面斷供華為,華為40...
    美國升級管制全面斷供華為 華為40字回應5月15日,美國全面加強了對華為的技術壓制。商務部發布聲明稱,全面限制華為購買採用美國軟體和技術生產的半導體,包括那些處於美國以外,但被列為美國商務管制清單中的生產設備,要為華為和海思生產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對此,華為通過心聲社區發文稱: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本次公告只是計劃而非正式條例出臺,同時條例生效後上遊供應商仍有120天的緩衝期。
  • 美官員擬推3項新規,升級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
    FfAesmc美國高級官員在上周三的一次會議上同意了三項措施,這些措施可用來阻止中國公司從美國購買某些光學材料,雷達設備和半導體等。不過這些措施尚未得到最終確定。值得一提的是,官員們還同意了一項新的措施來限制全球向華為供應晶片 (美國將疫情歸咎中國 華為不幸「躺槍」...) 。
  • 川普再出手,加強限制華為獲美技術和晶片
    商務部在其公告中說,商務部的工業與安全局(BIS)今天進一步限制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在(商務部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上的非美國附屬公司獲得利用美國技術和軟體在美國境內外生產的產品。 此外,BIS又把額外38家華為在全球的附屬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自2019年5月以來,被列入美國出口管制黑名單的華為實體總數增至152家。
  • 繼中興和華為之後,美國又盯上了阿里巴巴,不料馬雲早已先發制人
    2019年美國再度故伎重施,將華為列入實體管制清單,並在第一時間斷絕美國企業對華為的技術零部件設備輸出。好在擁有狼性企業精神的華為早就做好了應對準備,及時亮劍的備胎計劃更是迫使美國在不到一年時間中,給予了華為4次臨時許可。
  • 20世紀美國技術封鎖,稻盛和夫是如何一舉反擊?網友:華為該學習
    近段時間以來,在美國技術層面的不斷升級制裁下,直接將華為逼入了絕境,也讓中國各大科技公司感受到了「威脅」。 由於在某一領域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或是在發展過程中威脅到了美國自身的利益,那麼美國的打壓將會隨之而來。
  • 美國針對華為晶片的限制升級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出臺出口管制新規應詢發表談話;美國對華為限制升級,國內半導體產業鏈公司受關注;大基金二期擬增資中芯南方,晶片國產化進程提速;中移動下半年將集採WiFi6設備,產業鏈迎來機遇;加大力度,「十四五」大氣汙染防治規劃編制啟動;黃金價格創下2012年以來新高,黃金股業績彈性望充分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