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遊記(一)殺業顯現淪為植物人

2021-03-03 祝您早日成佛

因果遊記

第一回

濟公活佛 降

二〇〇五年二月廿六日(歲次乙酉年正月十八日)

聖示:

世人每於身強體壯之時,或有善知識引領入修之畛域,但卻不聞、不信、不問,並笑之為痴人之舉。不信因果、不敬三寶,無有行善之舉,並口出穢言,謗佛毀神,此皆罪業之大者。盼望世人有犯此過者,宜速速悔醒,否則業懲來時悔之晚矣!

濟佛曰:傻徒兒,新年過得快樂嗎?

童生曰:徒兒在此向恩師請安並拜個晚年,好久不見恩師,可想死徒兒。說真實的,今年徒兒過得並不開心!

濟佛曰:為什麼事煩惱?

童生曰:先是年前家母往生,後又有南亞大海嘯,死傷二十五萬多人,徒兒心中頗為傷感。又內人之大姊夫亡逝,得年四十六歲,讓徒兒頗感人生無常啊!

濟佛曰:賢徒有此悲天憫人之心,難得也,亦乃修之展現。汝母雖已往生,但得為師接引,現已證果「瑤池駕前惠德元君」,汝心應可寬慰。且汝母近來常來看汝,汝有感乎?

童生曰:有之,經常見家母之靈臨堂,如生前般之護佑,心可慰也。

濟佛曰:南亞大海嘯前,王生靈遊時曾披露之,惜世人未能悟解,惜焉。南亞有此之災乃夙業深重,加之人民淫、殺、盜之業重;輕三寶,不敬禮天地鬼神,致有此劫,人力無法挽救。又汝內人之大姊夫因殺業重,致而年紀尚屬壯年就夭亡,可惜呀!其靈現在枉死城中,汝可立願拔度之可也。

童生曰:感謝恩師之開示。另徒兒叩請恩師保佑何師兄、何師姊之母親身體安康。

濟佛曰:為師已與主席討論過,會佑助於她的,汝放心。

童生曰:感謝恩師。又敢問恩師,今日首著《因果遊記》將至何處訪問因果案例?

濟佛曰:可就近在新竹即可,隨為師出發吧!

童生曰:那我們師徒要如何前往?

濟佛曰:可看看便知。

(此時濟佛口念真言密咒,突然,一條金龍現前,金光閃耀。全真堂上空祥雲片片,瑞光耀目,濟佛帶領童生騎上金龍,向今日參訪之目的地出發)

童生曰:哇!第二次騎龍,心中興奮莫名,敢問恩師,此金龍之來歷如何?可否告知?

濟佛曰:哈哈!童生汝有福也,此金龍乃佛祖身旁之護法金龍,已修至十地菩薩果位,僅有佛方有資格騎之。汝今應著書之便,方有此福,難得也。

童生曰:感謝佛祖慈悲,賜此護法神龍當作遊歷著書之腳力。只是徒兒感覺無功無德,而能得佛祖眷顧,心中有愧。

濟佛曰:賢生有此之心,足可贊也。汝心謙衝為懷,乃修之體現,為師若不說之,汝恐不知。汝前奉旨著作《西天佛國遊記》頒行海內外,已引起很大之震撼,三曹同感欣喜。已度人無數,西天諸佛心喜也。故能得佛祖賜護法金龍為出遊著書之腳力,乃汝代天宣化之功所感也。

童生曰:原來如此。近來堂務蒸蒸日上,來堂問事之善信日增,每至濟世、著書,則整堂滿滿都是善信大德;甚至有的連坐的都沒有,深感對善信大德過意不去。

濟佛曰:母娘已應允要助力全真大道靈修院之興建,自會建成。可命王生於《全真月刊》上,期期將母娘聖示之建廟功德刊載之,可讓更多善信有造功立德之機。

童生曰:會的,我會轉知王師兄。哎!金龍已停在一民宅上空,是否已達目的地?

濟佛曰:然也,可下去訪視之。

(此時童生 隨濟佛走進民宅內,見有一中年人中風躺在床上。大小便要其大、小二兒子抱起抱落,且骨瘦如柴四肢僵硬,無法言語;只能以眼睛眨動表達,看了真令人覺得可憐。濟佛以佛扇在其頭上拍打一下,其元靈遂被調出。為了不造成陽世親人之困擾,本遊記地點、人名均不刊載,以免當事者難堪)

某生曰:你們是誰?為何入侵我家?

濟佛曰:某生勿驚,吾乃濟公活佛是也,身旁乃南天直轄全真堂正鸞童生。吾倆非無故入侵汝宅,只為著作《因果遊記》聖書以勸化世人,故此而採案證。汝若將己所犯之過詳實說之,或可藉著書之功,消爾之業,汝可有福了。

某生曰:原來如此。唉!說起來甚不光彩,不說也罷!

童生曰:這位大德,你的靈體非常壯碩,為何肉體卻是骨瘦如柴呢?且聖人云「人生誰而無過,改之為善」,汝雖已做錯事,但如能藉汝之事跡警醒世人,則其功乃大,望汝賜予金言,以利聖書之著。

某生曰:好吧!我本一運貨為生之貨車司機,平日喝酒吃肉,殺生無數。偶遇一賣牛奶之善知識,告訴我戒殺放生、茹素之好處。我總是不理他,反倒大聲說「我吃了這麼多年葷食也沒怎樣,身壯如牛,天下哪有什麼鬼神,不要胡說」。我平時煙、酒、檳榔不離身,一天抽二、三包煙是常事,酒常喝得醉醺醺的;大口大口的吃肉,以為這就是人生。且常告訴別人,因果是假,無有因果,莫為神棍所騙。且口出穢言謗佛、毀道,以此向人誇耀「你們看,我不是活得很好嗎」!豈知好景不常,四十歲那年某日,突然感覺頭部一陣暈眩,然後就不醒人事。醒來時已躺在醫院,口歪眼斜,全身無法動彈,至此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我是一家之主,全賴我送貨維生,今我倒下,妻兒怎麼辦?我的二個兒子,一個讀國三,一個讀國一,皆無謀生能力。自吾倒下後,一切家計重擔均落在內人身上,因平時好吃、好賭,身無積蓄,今遇此狀況,真是活像植物人、生不如死啊!又因躺得太久、身體久無法動彈,形骸日漸消瘦,到如今骨瘦如柴,心中真是悔恨萬分。

童生曰:恩師啊!他年只四十就成植物人,下半輩子怎麼過下去?望恩師說明其因果以悟世人。

濟佛曰:某生前世乃一漁夫,一生捕魚、殺魚,本已殺業甚重。所幸晚年曾有捐錢建廟之善舉,才得消解部分之殺業,免墮畜道輪迴。今世雖有善知識告知戒殺放生之理,但因業重無法實行之,以致夙世之冤親債主齊集討報,讓其一直大魚大肉的吃,以為中風之主因。又因謗佛毀道之業,更是加速業懲之來,故於四十歲那年就中風臥病在床,全身無法動彈,以為懲罪也。

童生曰:那某生當如何懺悔呢?

濟佛曰:來不及了。吾佛望世人平時就要戒殺放生,勤積善德,莫等業懲來時悔之晚矣。可今日就此停住,回堂去吧!

(此時濟佛口念真言,將某生之魂魄送回,猶見其肉體尚一直流淚,令人鼻酸。濟佛師徒二人上了金龍,向全真堂而回)

濟佛曰:全真堂已到,童生魂魄投體。可,吾回。

相關焦點

  • 因果遊記(一)
    金龍已停在一民宅上空,是否已達目的地?濟佛曰:然也,可下去訪視之。(此時童生 隨濟佛走進民宅內,見有一中年人中風躺在床上。大小便要其大、小二兒子抱起抱落,且骨瘦如柴四肢僵硬,無法言語;只能以眼睛眨動表達,看了真令人覺得可憐。濟佛以佛扇在其頭上拍打一下,其元靈遂被調出。為了不造成陽世親人之困擾,本遊記地點、人名均不刊載,以免當事者難堪)某生曰:你們是誰?
  • 佛教的因果業力規律
    總而言之,當我們的業力儲存到最後的時候,要釋放的時候都是在臨命終的時候。到臨命終的時候,它由業力或思想去激發我們過去的種子,就使令來生得果報了。假設是善業被激發出來,它就成就天,人,阿修羅,安樂的果報;如果是罪業的因緣被激發出來,那麼就畜生,惡鬼,地獄,就痛苦的果報。所以這個業到果報他是三個程式,就是第一個形成種子,第二個臨命終時,第三個顯現果報,這三塊。
  • 略說因果業報
    因果遍於一切,宇宙萬物無一不是因果網絡所構成,能夠透徹的了悟因果,就能夠了知宇宙萬物。  業的第三個特質就是業不作不得,沒有造作的業,不會遭受果報,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積聚能感受苦樂的業因,那麼就決定不會得到苦樂的業果。就如沒有種瓜不能得瓜,沒有種豆不能得豆,沒有種人天之因,決不會得人天之果;又如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每個人的天賦聰明愚痴、身體健康強弱、一生盛衰興敗各有不同。
  • 直解因果之門
    人之失魂現象顧名思義即是三魂失去一魂因而造成人身失去平衡正常現象;簡而言之即是醫家所云殘障。失魂現象僅及於生覺二魂,一旦失去靈魂則生命終結。因為生覺二魂失去靈魂指揮漸漸無法運作乃致造成人身死亡。醫家所云植物人;是乃失去生覺作用,靈魂無法支使。是以造成此一現象,必然是由外力阻絕靈魂支配生覺之作用,以致靈魂無力,生覺即不起作用。
  • 犧牲奉獻/因果業力
    因果業力當你遇到困難時,要好好的面對現實把它解決,這樣就是在了你的業。4.千萬小心謹慎,你肉眼看不見,但是身邊冤魂、厲鬼、妖魔、鬼怪都周旋在你身邊,心要堅實,使它百攻不破,使它沒辦法乘虛而入。5.當你有很多念頭,很多思想,很多不平的想法,都是業力在牽纏。為什麼我靜不下來,別人都靜得下來,這都是自己的業力在拉。6.你們都帶業力而來,但有業力能幫助你成道!
  • 《慧燈之光》:淺談因果關係
    我們經常講的業,在這裡和因是一回事。偷盜人用手去抓一個東西放到自己的包裡,這是不是叫作因呢?當一個人心裡想:我要去偷這個東西,這個起心動念是因嗎?上述身口意行為當中到底哪一個是因?關於因果的解釋,一切有部和唯識宗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但在名言諦中比較究竟的,還是唯識宗所闡述的觀點。
  • 因果遊記(五)KTV尋猴替的少年靈
    因果遊記第五回濟公活佛 降二〇〇五年三月廿六日
  •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具體指的是什麼
    小乘佛教中有關因果觀念主要是六因、(四緣)、五果。六因指:能作因(又分為有力能作因和無力能作因)、俱有因(因果同時)、同類因(因果相似)、相應因(因果相應)、遍行因(因果同性)、異熟因(善惡的因卻產生了無記的果)。
  • 因為超然於因果,才能走出因果
    《百業經》有言:「眾生之諸業,百劫不毀壞。因緣聚合時,其果定成熟。」世間之事,看似無序,卻動生吉兇,靜納禍福,一念起,果相隨。世間因果,或長或短,短者數歲,長則千年,直待機緣。有道是:「法不孤起,仗緣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三世因果經》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 因果遊記(十三)訪關聖帝君之代理神
    因果遊記第十三回濟公活佛 降二〇〇
  • 從馬雲、騰格爾到許可馨,他們告訴你,人可以不信佛,但要信因果
    這說的就是因果理論,佛門中布施、持戒、忍辱等修行皆是基於深信因果,但因果並不是僅僅是佛教的理論,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真理。古語有云: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以善為本」的中華傳統文化已經被因果理論所深深根植。在佛教中,因果理論有進一步的詮釋,稱之為三世因果。《涅盤經·遺教品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 佛法基礎之因果定律(5)
    我們迷惑在各個業報業緣的角度陷阱中,各自以各自果報上必須顯現的倫理道德善惡是非乃至對一切事物的認知等等,來認識這個世界,而且,把這些認知當成是最真實的真理,除了自己認知的知見和觀念邏輯外,其他的一切都是錯的。這就是我們的誤區。一再的說,我們現在一切認為善惡是非對錯,乃至一切觀念邏輯等等,都是無常,都是生滅,都只是因果戲裡的用,那是不可以真正的去執著和依靠的。但是,我們卻一直深迷在其中,很難拔出。
  • 佛有三不能,不能滅定業,怎麼地藏菩薩卻宣說了滅定業真言?
    馴馬師說,我先順著馬來,不行就鞭打錐刺逆著馬來,順著逆著都不行,我就乾脆殺了它。佛陀說,我也是先順著來,不行就逆著來,順逆都不行,我就乾脆殺了他。馴馬師說,殺生可不是佛意呀。佛陀說,不教不度就是殺。可見佛陀不能度無緣,也是真的。不能盡眾生界。不能滅定業,又不能度無緣,有了前邊兩個不能,當然也就有了不能盡眾生界。而《陀羅尼集經》中有《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
  • 屠夫殺羊生天的因果觀察和有無回向的區別
    屠夫:我過去世是一位窮人,因開了殺羊的鋪子而得以維持生計,也因此往生了四天王天。天人壽盡後轉生為人,我繼續殺羊,命終後往生第二天界忉利天。就這樣,我六世以殺羊為業,都能夠死後六次往生六欲天界中,受無量快樂。所以我現在希望大王您能滿足我的請求。阿闍世王:假如真的像你說的那樣,你怎麼知道前世的事?阿闍世王並不相信屠夫的話,認為是妄語,如此下賤之人怎麼可能知道前世的宿命呢?
  • 因果遊記(十一)不孝男子淪落獅身
    因果遊記第十一回濟公活佛 降二〇〇
  • 莫高窟壁畫:釋迦牟尼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驗證了佛陀所說因果業報
    毗琉璃王誅殺釋迦族,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釋迦牟尼的家族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驗證了佛陀所說的因果業報。憍薩羅國國王波斯匿王,想娶一位迦毗羅衛國釋迦族公主為妻,釋迦族不是很情願,於是釋迦族的摩訶男,用自己家裡的一位女奴冒充公主嫁給了波斯匿王。
  • 因果牽纏實證篇 報應不差絲分亳
    然而嫌犯雖狡猾精明,以為犯案無人知情,但終究天律難容,因果顯現,讓泯滅人性者事跡敗露,難逃制裁。世人不信因果報應者,吾佛舉此為印證,希為警惕!試想:若天地間無律法因果,以嫌犯之奸巧縝密,警方何以能如此從容搜羅證據,並順利偵破呢?文筆:師父您老人家以陽世慘案作為聖書之序幕,是否過於聳動了!濟佛:若採用以往串連宿世因果報應來闡述,恐過於陳腐,且不易使世人信服。
  • 現代因果實錄一 氣功治病與巫婆神漢
    這首先要說一說人們為何得病。許多患病者都是由於殺生、吃肉而導致疾病纏身。被殺被吃的豬牛羊,雞鴨魚等的神識(老百姓叫靈魂)由於身體被人吃掉無處依附,為了復仇就依附、寄住在宰殺和食啖它的仇人身上,隨著這個人吃的動物越來越多,寄住他身上的神識就越多,能量越來越大,慢慢他就感到身上某個部位不舒服了,甚至疼痛,形成了病灶。這時就需要吃藥打針甚至開刀來治療。
  • 「佛學·拾柒」-「萬般皆空,因果不空」與「四狂」
    01萬般皆空,因果不空「因果」在佛學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們暫時先不定論這世界是否有「因果」的存在,但是我們人類認知世界的思維確實是「因果」的,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所以導致了什麼樣的結果,這一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