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我軍頭號死敵,策劃消滅新四軍,晚年頓悟後遁入空門

2020-12-27 你陪我到白頭

皖南事變對我軍歷史來說,是一個極為嚴重的損失。那時,國民黨軍隊圍攻新四軍9000多人,大部分英勇犧牲,新四軍最高領導層:軍長葉挺被俘,政委項英,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全部遇難。那誰是此次事件最直接的兇手呢?

此人名叫上官雲相,曾任第32集團軍總司令,皖南事變前線總司令。上官雲相為山東濟南人,十八歲時考入保定軍校。有趣的是,新四軍軍長葉挺也是保定軍校畢業,與官雲相是同班同學。

結業後,上官雲相投奔孫傳芳,為他立下了無數功勳,成了孫傳芳極為仰慕的虎將。但是在北伐期間,孫傳芳被蔣介石打敗,上官雲相也被轉移到了蔣介石手中。或許正是因為知道自己並不是蔣介石的嫡系,所以,上官雲相為了取得蔣介石的信任,在一系列的「剿共」中都非常賣命,成了紅軍非常忌憚的死敵。

而上官雲相最令人憎恨的,自然也要數皖南事變了。實際上,早在抗戰爆發初期,蔣介石就想瓦解八路軍、新四軍,卻沒有等到時機成熟。1940年底,蔣介石終於迫不及待地命令新四軍北上抗日,同時密令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第32集團軍總司令上官雲相,伺機對新四軍實行圍剿。

「五虎上將」顧祝同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更是以「忠忠上將」而聞名,所以一接到命令,就不屑一顧,立即任命上官雲相為前線總指揮,策劃消滅新四軍。

由於新四軍北上是在顧祝同的第三戰區,所以葉挺提前給顧祝同發了電報,希望能夠保住新四軍。同樣是葉挺同學的顧祝同回保定軍校,回信說,「以政治人格擔保」,絕對保證了新四軍的安全行軍。從這裡還可以看出,越是大人物,他們所說的越不可信,因為他們只講利弊,不講對錯。

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新四軍行進至安徽涇縣時,忽然遭到八萬餘人的圍攻。儘管新四軍將士們浴血奮戰,但在蓄意進攻的敵人面前,最後還是敗下陣來,四大軍團犧牲了三人,剩下的葉挺軍長也被俘。有人說,在戰鬥最激烈的那幾天,上官雲相指揮部裡,一通電話,一根鴉片,只要是困了就吸兩口,一分鐘也不歇。為提升自己的官職而發財,實在是天經地義。

必須指出的是,上官雲相的軍事才能十分突出,蔣介石原打算在三個月內消滅新四軍,但上官雲相只用了半個月,就完成了任務。戰爭結束後,在慶功宴上,上官雲相說:「這次消滅新四軍,作戰十分順利,似有天助,正在作戰時,連下幾天雨,新四軍就困在山谷裡不能進退。」

皖南事變的消息傳出後,舉國震驚,周公在《新華日報》上怒氣衝衝地寫道:「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的人,何苦相煎呢?」未參戰的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陳毅,更是義憤填膺,對將士們說:「報仇!上官雲相一定要活捉!」

但是,令陳毅遺憾的是,抗戰勝利後,上官雲相出任國民政府中央監察委員,並離開軍隊。解放戰爭期間,上官雲相雖也擔任過華北「剿總」的副總司令,卻從未到前線去指揮,令陳毅徒嘆奈何。

上臺後,上官雲相只擔任了幾個職務,不知何故,不久便辭職,潛入空門,自號「古穆和尚」。值得注意的是,上官雲相的妹夫,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餘漢謀,也跟著他去信教。也許,上官雲相晚年突然頓悟了?贖罪呢?一九六九年八月八日,上官雲相去世,終年七十四歲。

相關焦點

  • 韓德勤不斷挑釁新四軍,陳毅用了一個妙計,讓他血本無歸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雖然表面上是國共合作,但是國民黨一直別有二心,處處針對我軍,尤其是頑固派韓德勤,直接發動了古溪之戰,想聯合日本人置新四軍於死地。如果單單是韓德勤和日本人,想消滅新四軍難於上青天,於是韓德勤又脅迫蘇北地方武裝李明揚和陳泰運,加入了他的陣營。
  • 日本老兵回憶:新四軍打仗有「神仙」相助,我軍12人嚇得集體上吊
    1944年,日偽軍隊對蘇中的新四軍展開了瘋狂的「清鄉掃蕩」,新四軍根據地不斷「縮水」,我軍三分區和四分區大隊人馬紛紛轉移至二分區的三倉地區。三倉鎮水網密布、草深澤廣,非常適合新四軍打遊擊,可它的面積很小,東西和南北均不到百裡之遙。
  • 他在皖南事變後重建新四軍,曾活捉事變劊子手,卻死在勝利前夜
    但很遺憾的是,巴頓沒有完成自己這個誓言——他死在戰後的車禍。蘇聯名將瓦杜丁做到了這一點,他犧牲在1944年2月的一次剿匪戰鬥中,犧牲在了衛國戰爭勝利的前夕。我軍也有一個將領,他下血誓要趕走日本鬼子,結果卻倒在了1944年抗日戰爭快要勝利的前夕。經歷過日寇無數次瘋狂掃蕩和國民黨頑軍摩擦的他,結果卻折在了幾個偽軍的手上。這個將軍就是彭雪楓。
  • 這位國軍中將兩次被我軍俘虜,第一次給3元路費,第二次給8萬元
    解放軍有優待俘虜的政策,對國軍普通士兵被俘的,只要不願意參加我軍的,就發給一定的路費遣返。有一位國軍中將曾兩次被我軍俘虜,第一次給了3元的路費,第二次給了8萬元的經費。他的名叫韓德勤。
  • 70多年前,一青年為新四軍送來1萬兩黃金,後來結局如何?
    葉文津佯裝和他們打成一片,實際上卻積極為我軍送來關鍵情報。 利用記者一職,葉文津成功地得到了汪精衛集團的信任,他多次遊走在敵人高層身邊,並竊取了有用的抗日信息。1942年,我蘇北新四軍遭到了日軍圍剿。
  • 往事|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建:從損失九千到擴編九萬
    14日,收到了新四軍軍部陷入絕境後的最後一封電報。葉挺被俘,毛澤東怒不可遏。15日,他電告周恩來、葉劍英並告彭德懷、左權、劉少奇、陳毅等:「蔣介石一切仁義道德都是鬼話,千萬不要置信。中央決定發動政治上的全面反攻,軍事上準備一切必要力量粉碎其進攻。」並強調說:「只有猛烈堅決的全面反攻,方能打退蔣介石的挑釁與進攻,必須不怕決裂,猛烈反擊之,我們的溫和態度須立即終結。」
  • 從幾千人遊擊隊到30萬大軍,新四軍抗戰10場經典戰鬥
    我軍:新四軍第3支隊第5團,第6團,2000多人。友軍:國軍第144師,108師。戰鬥過程:10月30日,日軍500多人,兵分三路,進攻南陵縣城東北地區,我軍與敵人激戰,消滅100多敵人後,主動後撤。我軍:新四軍軍部、第一團、第三團和軍直特務營,還有教導總隊的千餘名學員,共約7000人。國軍52師等友軍。戰鬥過程:10月6日,日步兵5000餘人、騎兵800餘人攜炮20多門,在空軍配合下,數百名騎兵在前開道,大批步兵、炮兵續後,向雲嶺撲來。
  • 新四軍郭村保衛戰,兵力2千對2萬,3個上級發來3種不同意見
    下轄十一個縱隊,據有泰州全境及周圍地區,是蘇北地區,除韓德勤、新四軍、日偽軍外最有勢力的地方實力派)軍來對付我新四軍挺進縱隊,欲借刀殺人,讓我軍與李明楊部火拼,待其兩敗俱傷時,他自己就坐收漁翁之利。項英是新四軍的副軍長,按照正常情況他是新四軍的二把手,但是由於項英還兼著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書記的職務,在堅持黨對軍隊有著絕對領導權的前提下,項英其實就是新四軍的一把手。項英是位老革命,1922年就加了中國共產黨,不論是領導工人運動,還是領導三年遊擊戰爭,亦或是創建新四軍,他都做出了卓越貢獻。
  • 蔣介石敗退臺灣,晚年在日記中悲憤寫道:沒這三人,不至如此落魄
    那時期是八路軍、新四軍在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這階段,蔣光頭與日軍曖昧不清,消極抗戰;日軍積極誘降蔣光頭,全力消滅敵後抗日根據地。對於戰爭,很多人只看到了正面戰場大軍團作戰動輒數十萬人的恢宏,卻沒注意到敵後抗戰集腋成裘的戰果。要了解國軍對日軍作戰在八年中的時段分布如何;日軍侵佔我國土地自七七事變以來有何變化;日軍對中國的作戰方針八年間如何變化。
  • 日軍白刃戰被成片挑死,卻連殺我軍倆英雄,「老虎團」:不留活口
    其後,新四軍根據敵我戰場形勢的變化,粟裕又再次打響了著名的車橋戰役(車橋戰鬥始末詳見文章《日本老兵回憶:新四軍打仗有「神仙」相助,我軍12人嚇得集體上吊》),將蘇北、蘇中、淮南、淮北四大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 車橋戰役後,新四軍由原來戰略防禦階段迅速轉入了戰略反攻階段。
  • 新四軍秘書長朱克靖,曾收服國民黨集團軍總司令,後來結局如何?
    不過,因為當過漢奸,所以不被蔣介石信任,而且自從投靠蔣介石後,蔣介石總想把他當炮灰,讓他進攻解放區的新四軍。這讓郝鵬舉的思想產生了動搖,新四軍一位高級將領及時抓住了郝鵬舉的心理變化,與郝鵬舉接觸後成功策反了郝鵬舉。
  • 國軍團長起義後受到重用,組建特種兵縱隊,成為我軍殺敵利器
    華野特縱在淮海戰役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成了我軍殺敵的利器。可是大家知道嗎,華野特縱的司令員原來可是國民黨軍的團長陳銳霆,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他有著什麼樣的故事。畢業後,陳銳霆到了三十二軍炮兵團擔任營長,當時三十二軍的副官處副官王興鋼不但是陳銳霆的老同學,還是當地黨組織的負責人,在他的影響下,陳銳霆在1937年秘密的加入了共產黨。抗戰爆發後,陳銳霆帶著炮營在喜峰口阻擊日軍,後來又去了菏澤跟土肥原師團的炮兵部交手。陳銳霆和日軍作戰的次數很多,卻因為裝備落後而敗多勝少。
  • 重慶談判後,新四軍全部北撤,國人都說吃虧了,4年後發現真高明
    而且,東北地區工業發達(1945年的工業產值佔到全國的95%),物產豐富,受到的戰爭破壞較小,有利於我軍在戰爭中獲得最重要的後勤保障,在日後的戰爭中贏得先機。 日本投降後,蘇軍繳獲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這些武器裝備雖然蘇軍看不上眼,但是對於我軍而言卻是寶貝。
  • 新四軍軍部十位高級將領,後來都是什麼結局
    合作協議達成後,陝北和南方的人民軍隊,分別改組為八路軍和新四軍,迅速奔赴抗日戰場,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浴血奮戰,最終成為抗日敵後戰場上的中流砥柱。 新四軍初成立時,共有四個支隊,後來反動派發動皖南事變,襲擊我軍軍部,新四軍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危急關頭,組織上迅速收拾舊山河,很快重組了新四軍,挫敗了反動派扼殺革命軍隊的陰謀。重組後的新四軍下轄六個師,可謂是兵強馬壯了。
  • 開國中將吳法憲,曾任空軍司令員,晚年生活如何?
    他曾先後參與紅軍反「圍剿」戰爭、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還曾在新中國成立後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那麼他的晚年生活如何?吳法憲出生於1930年,江西永豐人 。永豐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寶地,此地不僅是廬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革命老區、第一次反「圍剿」戰鬥的主戰場。這是一片被革命烈士鮮血染紅的大地,這裡最不缺的便是英雄故事。
  • 胡璉晚年遍覽史料,對我軍讚譽有加,對黃維有過一番中肯評價
    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將領胡璉應該說是我軍較為難對付的敵人之一,不僅是因為此人的悍勇,而是因為胡璉用兵狡詐多變的個性,在歷次作戰期間,我軍曾多次布置口袋陣,想要將胡璉一口吞下,結果胡璉每次都能嗅到一點蛛絲馬跡,止步不前。
  • 我軍有七位元帥、七位大將都曾是他的部下,他的後半生如何?
    儘管他曾歸屬於國民黨,但是他內心有著堅定的信仰,一輩子只打偽軍和日本侵略者,他的槍口從來沒有對過自己的同胞,他就是張發奎。張發奎被稱為粵軍三劍客之一,他與葉挺和薛嶽曾經是一起共事的戰友,都擔任孫先生的營長。張發奎作戰能力很強,因此他戰功顯赫,北伐戰爭時被提拔為軍長,甚至比葉挺還高半級。雖然張發奎跟葉挺是關係親密的戰友,但是在南昌起義之後二人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日軍仍負隅頑抗,和我軍爆發了最後一場戰役
    高郵複雜的地形,層層緊固的防禦工事,讓新四軍攻城十分困難,但我軍僅用了一周的時間,便收復了高郵城。12月19日,華中野戰區司令員粟裕親自部署指揮這場戰役。以他為首的將領制定了作戰計劃:第7縱隊的主力在揚泰線以北、邵伯以南的地方,阻擊敵人的援軍,部分兵力負責攻打邵伯;第8縱隊負責攻打高郵外圍,而後攻城;華中區特務團攻打車邏。
  • 他15歲參軍,19歲成特級英雄,後當了20年火藥工,晚年沒錢看病
    當時正值我軍發起夏季攻勢,張國福所在的部隊奉命進攻吉林市江密峰,當時戰況非常激烈,我軍的兩個營長和好幾個連長都犧牲了,好不容易打上了最後一塊高地。張國福知道要想讓敵人徹底失敗就必須先幹掉敵人的指揮官,於是他就趁著我軍火力暫時壓制對方的時候摸到了敵軍指揮所上方,突然舉起一捆手榴彈,逼迫敵人投降,要不就同歸於盡,國民黨中將趙伯昭當場被嚇得舉起了手。
  • 定陶戰役中,被我軍活捉的第3師師長趙錫田,後來的結局如何?
    一文中曾經提到,這是一場敵我差距六比一的情況下的一次戰役,就在這場敵我力量懸殊的戰役中,劉鄧大軍發揮出了極奇巧妙的戰術,不僅消滅了敵整編第3師,並活捉敵中將師長趙錫田。今天,龍叔就和大家說說這個被我軍活捉的趙錫田,後來的結局如何?趙錫田是江蘇漣水人,1907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