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常有朋友告訴小編,打完球以後幾乎是腰酸背痛腿抽筋,想再約球都很難,上的了球場,不一定保證下得來。能有什麼辦法?我也很絕望啊。
其實呢辦法總還是有的,運動後肌肉酸痛是正常的現象,畢竟人到底還是肉做的,不是鐵做的,如果是機器人,那羽毛球可以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想打多久就打多久,但這並沒有什麼卵用,羽毛球競技還是人類的專長。
想要更好的緩解打球後的肌肉酸痛,我們不如先大概了解一下肌肉酸痛的類型和導致其產生的機制。
1.運動後在較短的時間內便感受到疼痛,但這種疼痛也會在較短時間內消散,這叫做急性肌肉酸痛。
2.運動後在幾小時或一夜之後才出現痛感,並伴有疲倦乏力,甚至出現肌肉痙攣、僵硬等症狀。這種疼痛消失得會比較緩慢,通常在3-4天甚至6-7天之後才能完全恢復,這種症狀被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或運動後疲勞。
我們常說的肌肉酸痛主要是指延遲性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與拉傷是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的 。
人們有時會在力量訓練後或者在一個不太適應(運動量偏大或新的運動項目等)的運動練習後,產生明顯的肌肉酸痛和不適。
這些症狀在休息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消失,當再次進行同樣的運動時肌肉酸痛症狀就會明顯減輕或不產生。
而運動導致的肌肉拉傷與此不同,肌肉或韌帶拉傷會造成骨骼肌大面積的病理性改變,如細胞變性、細胞壞死等等,拉傷不僅會影響球員繼續運動或訓練,還可能會帶來較嚴重的後果。
肌肉和韌帶拉傷, 會因一個損傷性動作而突然出現,而肌肉酸痛則是逐漸加重的。
有一個辦法可以鑑別二者:
肌肉酸痛通過牽拉能得到緩解,而如果是運動損傷,牽拉反而會使疼痛加重。
①乳酸堆積。
(無氧運動時葡萄糖酵解產生大量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不能通過呼吸排除,形成了乳酸堆積。)
②肌肉痙攣。
③肌纖維或結締組織損傷。
④其他因素。如組織間滲透壓產生變化或急性發炎等,也可造成肌肉酸痛。
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享受這種酸痛,另一種是消除和緩解這種酸痛。
看到這可能會有人問,「享受酸痛?」神經病啊,舒舒服服的不好嗎?
如果是小編選,小編當然也是更傾向於選擇想辦法緩解酸痛的,但不得不說的是,有時候,我也會「痛並快樂著」,這種疼痛是對自己運動精神的見證,也能時不時提醒下自己,減肥正在成功.(開個玩笑)
「享受」運動後的肌肉酸痛,這個很簡單,也不會持續太久。就是讓身體內產生的乳酸自動消失,運動後直接休息就可以,一般5天左右就會自動消失。
如果想要消除和緩解運動後的肌肉酸痛,一般有兩種方法:
1.在肌肉酸痛後進行有氧運動。
進行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瑜伽等),這有利於讓堆積在身體內的乳酸自動分解,並產生能量,從而減少身體乳酸的堆積,達到消除和緩解運動後的肌肉酸痛。
2.在肌肉酸痛後進行有效的拉伸按摩。
將聚集在一起阻礙血液流通的乳酸分散開,從而達到消除和緩解局部肌肉酸痛。這種肌肉拉伸需要練習者了解怎樣拉伸全身肌肉。
①靜態伸展:
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鬆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於痙攣肌肉的恢復。對酸痛局部進行靜態牽張練習,保持伸展狀態2分鐘,然後休息1分鐘,重複進行,每天做幾次這種伸展練習有助緩解痙攣。
②拍打按摩:
對酸痛局部進行按摩,使肌肉放鬆,促進肌肉血液循環,有助損傷修復及痙攣緩解。也可以進行自我放鬆治療,一般以頸背、四肢為主,頭部和胸腹為輔。具體手法是:
③捶打腰背:
雙手握成空拳,輕捶肩背和腰部。也可以使用拍打棒依次交替拍打雙肩、後背、腰部和下肢等部位。拍打時,注意背部宜輕,下肢可偏重。
④推拿腿部:
從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內側及前外側反覆推拿。
⑤抖動雙腿:
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鬆並抖動,同時可進行踝關節的上下左右環形活動。
⑥按揉胸腹:
從上而下依次按揉前胸,反覆20次;並從左至右環形推揉腹部,反覆做20次。
1.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就像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或低負荷的重量訓練,將能使肌肉活動部位的關節放鬆,加速血液循環,並要適當地伸展活動肌群。
2.循序漸進
運動的負荷、運動的時間要採用漸進式的方式逐漸增加,不要超過個人的能力範圍。
3.避免過度運動
不少人平時很少運動,偶爾運動一次,要把自己累得不行才覺得「過癮",這樣難免第二天腰酸腿疼,所以不常運動的人要注意運動時適可而止。
4.規律性運動
運動貴在長期堅持,且有規律性,如此不僅能鍛鍊身體,還可以提高身體耐受性,減少肌肉酸痛的發生。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能更好的馳騁球場噢!
聲明:本文文字和圖片素材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商務合作請聯繫小編微信klxdg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