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配頭盔不掛牌 「裸奔」的共享電單車或將退出青島街頭

2020-12-18 騰訊網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

提到共享單車,不少人會想起小紅車、小黃車、小藍車和至今押金無法退還的酷騎單車,這些共享單車曾在島城風靡一時,而後又在大部分區域銷聲匿跡;今年開始,一種共享電單車陸續在城陽、萊西等地落戶……12月9日,記者在嶗山區走訪發現,這種名為青桔的電單車已出現在街頭巷尾。

共享電單車在給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也引發關注:隨意擺放佔據綠化帶、人行道,有的電單車零部件出現缺損,車上未配備頭盔和懸掛電動車統一牌照……業內人士透露,由於在嶗山區運營的共享電單車無法辦理牌照,接下來將陸續撤出。這些共享電單車何去何從,記者將持續關注。

>>>探訪 無牌不戴頭盔也能上路

今年上半年,青桔電單車落戶島城部分區域,為市民中短途出行提供新選擇。

「這些電單車的確帶來了方便,特別是早上著急上班的年輕人。」記者在雪嶺路採訪時,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她每天早上乘坐地鐵到嶗山區上班,由於地鐵口距離單位不遠也不近,轉乘公交車還是步行成為矛盾事,自從有了這些共享電單車,騎車到單位周邊也就花費一兩元錢,感覺很方便。

記者體驗發現,用戶只需要下載相關App,無需繳納押金,註冊並實名認證即可取用。其App還會在頁面上提醒:不按規定停放,可能會產生額外費用。

幾年前,共享單車進入島城後不久,就帶來一系列問題:車鎖、車輪等被破壞、亂停亂放現象嚴重……記者在嶗山區雪嶺路、銀川東路、海爾路等處發現,街頭的共享電單車多是佔用綠化帶、人行道擺放,有的人行道被多車佔據,行人只能從狹窄通道經過,還有的共享電單車零部件已經出現缺損。

更值得注意的是,共享電單車屬於電動車,但是車上並未配備頭盔和懸掛電動車統一牌照。

對此劉女士坦言,她在使用共享電單車時就沒有佩戴頭盔,而且車上也沒有配備。記者在街頭注意到,騎行共享電單車的市民均沒有佩戴頭盔,還有不少騎行者無視交通信號燈,在車流中隨意穿行。

>>>質疑 平臺「縱容」不規範行為?

李先生作為青桔電單車的註冊用戶,他在第一次使用時就遇到交警。騎行電動車依規需要佩戴頭盔,交警當場給李先生開出處罰決定書,處以警告。

青桔電單車並沒有配備頭盔,難道要使用者自行攜帶頭盔?不少市民表示,對於怎麼使用心裡沒底。

記者撥打青桔電單車全國客服電話,以用戶身份提出,如果在騎行過程中沒有佩戴頭盔而被交警處以罰款該如何處理?工作人員回復:可以將由此產生的罰單拍照給青桔電單車在線客服,客服核實後會將罰款給用戶。

記者又在青桔電單車App在線客服中對這個回答進行驗證,如果用戶諮詢「因未戴頭盔被罰款怎麼辦」,得到的答覆同樣是將「罰單」轉給人工客服處理。

不少市民質疑:共享電單車平臺給被交警處罰的用戶「報銷」罰款,是否縱容和助長了用戶的不規範行為?平臺客服如此回復,電單車企業是否真心為用戶人身安全著想?

還有不少人存在疑惑: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如何保障使用者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記者從青桔電單車平臺了解到,運營企業作為投保人,為實名註冊用戶投保共享電單車意外傷害保險及第三者責任險……意外險和第三者責任險的賠償限額為意外醫療:1萬元;意外死亡或傷殘:10萬元。

>>>前景 「不鼓勵發展」或將退市

在城陽、嶗山、萊西等地運營的共享電單車沒有懸掛電動車統一牌照,是什麼原因?本報曾於9月份進行報導,據青桔共享電動自行車青島地區一位運營負責人介紹,他們於今年7月份已將電動自行車掛牌的相關材料上報給政府部門,但一直在等待批覆的過程中,因此投放的電動自行車都沒有懸掛號牌。

2017年8月,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出臺《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不鼓勵發展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2017年9月,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重申,不鼓勵發展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

「共享電動自行車處境比較尷尬,由於有10部門文件在先,一般是在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默許下投放,並沒有正式批覆,掛牌肯定會遇到問題。」業內人士分析道。

12月14日,記者聯繫到青桔共享電動自行車青島地區一位負責人李先生,對於共享電單車掛牌問題,他表示不方便接受採訪。

據知情業內人士透露,由於嶗山區運營的共享電單車目前無法辦理牌照,接下來共享電單車將會陸續撤出。

頭盔能保命,交警勸自覺

2019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傷亡人員中,駕駛電動自行車導致死亡人數達8639人。這意味著,平均每小時就有近1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死於道路交通事故。有關研究表明,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能夠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至70%。

公安部要求,各地要穩妥推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從今年6月1日起,對騎乘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繼續開展宣傳引導工作,積極創造條件幫助群眾配備安全頭盔,提示有頭盔的群眾自覺佩戴頭盔,各地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實施依法查糾的時間,並注重人性化執法等。據有關機構的研究數據表明,電動車交通事故當中,大部分傷亡都來自於腦部受損,因此佩戴安全頭盔變得十分重要。

目前,雖然全國層面沒有立法,但全國已有多地對使用電動自行車佩戴頭盔作出相關規定。

2020年5月江蘇出臺《江蘇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規定駕駛、乘坐電動自行車應當按照規定佩戴安全頭盔。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未按照規定佩戴安全頭盔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2020年5月浙江出臺《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規定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及搭載人應當佩戴安全頭盔。電動自行車駕駛人或者搭載人未佩戴安全頭盔,或者搭載6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未使用兒童座椅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據了解,青島交警部門目前對於騎電動車的市民未佩戴頭盔行為以警告提醒為主。同時,交警部門提示廣大駕駛人、乘車人,安全頭盔能在關鍵時刻保護您免受致命傷害,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請自覺佩戴安全頭盔。

相關焦點

  • 不配頭盔不掛牌 「裸奔」的共享電單車或將退出青島
    共享電單車在給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也引發關注:隨意擺放佔據綠化帶、人行道,有的電單車零部件出現缺損,車上未配備頭盔和懸掛電動車統一牌照……業內人士透露,由於在嶗山區運營的共享電單車無法辦理牌照,接下來將陸續撤出。這些共享電單車何去何從,記者將持續關注。
  • 共享電單車不配頭盔不掛牌 青島已有使用者受處罰
    原標題:不配頭盔不掛牌,共享電單車「出生」就違規?提到共享單車,不少人會想起小紅車、小黃車、小藍車和至今押金無法退還的酷騎單車,這些共享單車曾在島城風靡一時,而後又在大部分區域銷聲匿跡;今年開始,一種共享電單車陸續在城陽、萊西等地落戶……12月9日,記者在嶗山區走訪發現,這種名為青桔的電單車已出現在街頭巷尾。
  • 半島調查|裸奔的電單車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共享電單車在給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也引發關注:隨意擺放佔據綠化帶、人行道,有的電單車零部件出現缺損,車上未配備頭盔和懸掛電動車統一牌照……業內人士透露,由於在嶗山區運營的共享電單車無法辦理牌照,接下來將陸續撤出。這些共享電單車何去何從,記者將持續關注。
  • 蚌埠:6月起騎行戴頭盔,共享電單車怎麼辦?
    6月1日起,我市交警部門將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行為。眼看著新規即將執行,你購買頭盔了嗎?街頭的共享電單車也要佩戴頭盔嗎?共享電單車是現在很多上班族經常使用的交通工具,通常中、遠途距離的出行,很多人都更傾向於選擇更省力的共享電單車。
  • 「頭盔新規」的執行,會否終結正在萌芽的共享電單車時代?
    但「頭盔新規」要求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必須佩戴頭盔。違反規定的人員,會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處2分,並處50元罰款。這個規定的出臺,讓一些人開始擔心起共享電單車行業的未來發展。共享電單車行業原本是備受看好的,一方面,相較於共享單車是1-2公裡的短距離代步工具,共享電單車適宜的行駛距離更長,速度更快也更省力。
  • 共享單車搖搖欲墜,共享電單車也不遠了,北上廣深卻明令禁止
    共享經濟,曾經是很火的一個詞,而共享單車的出現更是將其推向巔峰,那些年,小黃、摩拜紛紛崛起,大牌小牌十幾種共享單車還是有的,最輝煌的時候只要走幾百米就能見到一個共享單車停靠點,新聞也總是討論什麼「共享單車上私鎖、未來的共享行業、是外國羨慕中國的共享單車」之類的。
  • 青島試點推行,濟南明令禁入!共享電單車商業模式待考
    城市準入政策有變「前兩天去青島出差,發現青島可以騎行共享電單車了。青島的山地較多,確實很方便。」濟南白領孫萌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自己專門體驗了一回共享電單車的騎行。經過實名認證,可直接搜索到附近的車輛,騎行與普通的電動車駕駛操作基本一樣。
  • 共享單車回歸街頭!
    在專項整治行動中,市城管執法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等部門組成的共享(電)單車專項整治專班,約談了鹹寧城區投放共享(電)單車的企業負責人,動員企業將城市公共空間投放的2萬輛共享(電)單車進行清理回收。自此,共享(電)單車在鹹寧城區街頭暫時「消失」。提供便利的同時如何避免堵點?
  • 共享電單車熱起來
    記者調查發現,共享電單車悄然出現在街頭巷尾的現象不僅在合肥,今年五一之後,銀川街頭近7000輛共享單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共享電單車。另外,在洛陽、開封、南充等地,共享電單車也都悄然上路了。 共享電單車被大批量投放到二三線城市,數量快速增長。
  • 北上廣的馬路,不讓電單車共享
    12月15日,蜜步出行、筋鬥雲出行、小遛共享、芒果電單車等多家在京運營的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被有關部門約談,要求限期整改。此前,北京市交通委已針對多家企業的違規行為實施了行政處罰。業內人士認為,北京此前明文規定「不發展電動自行車租賃」,相關監管會越來越嚴格。此前,已有多家共享電單車企業退出北京市場。
  • 探訪青島共享經濟:共享單車敗退後,共享電動車又來了!共享汽車理想...
    本期「周一見」,青島早報記者將目光聚焦於共享電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這3個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探討共享經濟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真正影響,以及它們的未來發展前景。受運營監管以及島城特殊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共享單車退出了島城。目前,共享電單車在島城城陽、嶗山、萊西等區市試點推行,市場投放數量保守估計在3萬輛左右。這次,共享電單車能在青島推開運行嗎?探訪騎車上下班 省錢又便利最近一段時間,許多細心的市民發現,島城街頭出現了共享電單車的身影。
  • 共享電單車熱起來-科技-中國消費網
    記者調查發現,共享電單車悄然出現在街頭巷尾的現象不僅在合肥,今年五一之後,銀川街頭近7000輛共享單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共享電單車。另外,在洛陽、開封、南充等地,共享電單車也都悄然上路了。共享電單車被大批量投放到二三線城市,數量快速增長。
  • @榆林人,騎乘共享電單車,方便自己還須方便他人
    近年來,隨著共享經濟走入人們的生活,共享單車的「孿生兄弟」——共享電單車逐漸出現在榆林街頭,這一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的出行方式,很快受到了大家的青睞。然而,由於缺乏有效監管手段,有些人不規範使用共享電單車,不僅給他人帶來困擾,還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 7月1日起騎共享電單車要戴頭盔嗎?看看官方怎麼說
    【CNMO新聞】大家還記得前段時間被瘋狂搶購的頭盔嗎?此前,全國範圍內不少城市發布公告稱,7月1日起駕駛、乘坐電動自行車應該佩戴安全頭盔,違者公安機關將予以處罰。那麼騎共享電單車需要佩戴頭盔嗎?我們來看看官方如何解答。
  • 北上廣深不相信電單車 共享單車終究走向"死"胡同?
    共享單車的出現讓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解決了出行最後三公裡的難題。特別在共享電單車出來後,隨處可見的共享電單車似乎有取代共享單車的意思。走在北上廣深的街頭會有共享單車,但幾乎找不到一輛共享電單車。一夜之間,北上廣深的共享電單車被據在城門外。
  • 堆積如山、被清退、退押金難沒有一輛共享電單車能開進北上廣深
    隨著各大平臺穩步推進投放布局,中國共享電單車規模不斷擴大,艾媒諮詢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將超過800萬輛,收入規模將達到200億元。即便如此,從全國範圍看,共享電動單車行業前景仍舊不明確,各地區政策與資本存在搖擺性,使得「農村包圍城市」的現狀一時間難以改變。農村包圍城市共享電動單車誕生之後,就備受政府「冷眼」。
  • 共享電單車「下縣城」 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來源:新京報共享電單車「下縣城」,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3月前後,泰安街頭出現了好多共享電單車,有美團的,有青桔的,還有一個叫小遛的。」家住山東省泰安市的林女士突然感覺居住的城市一下子「潮流」了許多,「我騎過,體驗還不錯。」
  • 共享電單車迎來寒冬,車企紛紛退出北京市場,民眾低成本出行為何...
    在今年上半年約談的7家共享電單車企業中,已經有5家企業從北京市場清退。相比監管嚴格的北京,不少共享電單車企業早已將目光瞄向了二三線城市。不過,在面對共享電單車泛濫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不少二三線城市也在對共享電單車的投放進行縮緊。
  • 中國交協法工委:戴頭盔是共享電單車新問題
    (原標題: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陳暉:戴頭盔將是共享電單車新問題) 5月27日晚間
  • 大限將至,鹹陽被清退的共享電單車將何去何從?
    12月25日,鹹陽市出臺《鹹陽市關於引導和規範市區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統籌發展共享單車,禁止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