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通過對比2010年和2019年各城市的GDP數據,有十座城市在全國GDP排名下滑最嚴重。其中,下滑「重災區」集中在河北、山東和遼寧。而榜單中的TOP 1,從2010年的49名,到2019年的153名,下滑了104名,堪稱中國「掉隊」最厲害的城市。這座城市,就是遼寧省的鞍山市。
鞍山的倒退,仿佛是整個東北地區近10年發展的縮影。東北地區是我國解放最早的地區,被譽為共和國的長子。東北地區在民國時期,工業生產總值一度佔到全國的百分之80%以上。所以,建國後,東北地區的工業支援著全國。建國後,我國先後設置了14個直轄市,東北地區的城市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鞍山便是其中之一。
鞍山是東北地區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素有「鋼都」之稱。1980年代的鞍山,作為鋼鐵之都,曾經有過無盡的輝煌。新中國的第一爐鋼,第一根無縫鋼管都產自鞍山,新中國第一艘戰艦更是命名為鞍山艦。雖然現在的鞍山仍是遼寧第三城,但是在巔峰時期,這個城市的實力絕對不亞於瀋陽和大連。可以說,鞍山的輝煌,一大部分來自鞍鋼的輝煌。
但是很遺憾的是,隨著國營經濟的衰敗,老工業的日趨衰弱,在如今我國鋼材資源過剩、鋼鐵工業的需求飽和的情況下,我國有很多以鋼材資源為主的城市都處於倒退的境地,而鞍山就是其中典型。就是這樣的一座擁有輝煌歷史的城市,如今已經淪為三線城市。隨著而來的,是市場經濟不活躍、人才流失、城市規劃建設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
不過,隨著國家提出振興東北、復興老工業基地,我們似乎看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曙光。鞍山也提出了「四產融合」的口號,實現"冷資源 熱經濟"的帶動作用,圍繞挖掘鞍山優秀文化旅遊體育健康資源,促進消費。鞍山和其他東北城市如撫順、本溪等,都正在嘗試從工業轉型旅遊。
工業轉型旅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將曾經廢棄的車間,改造成展覽館等旅遊景點;讓遊客欣賞「遺蹟」的同時,也不忘回味曾經的歷史。遵循「修舊如舊」的理念,鞍鋼集團將1953年建設的煉鐵廠二燒車間閒置舊廠房改建成具有鞍鋼特色的現代化博物館。裡面展示著大量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照片和文物,定格了鞍鋼那段引以為傲的歷史。
到了冬天,鞍山會主打「冰雪旅遊」這一特色旅遊產品。結合東北獨特的氣候、風土人情以及鞍山本地資源,邀請全國各地的遊客來嬉冰雪、泡溫泉、逛大集。去年年底的年貨大集就辦得很熱鬧,集市上有溜達豬肉、湯泉一品酸菜、海城牛莊餡餅等特色美食;同時,岫巖民間剪紙、岫巖滿族民間刺繡等具有當地年味的特色商品也一同呈現,讓遊客領略傳統文化習俗的魅力。
除了年味市集,冰雪旅遊怎麼可以沒有滑雪?在鞍山最著名的景點千山風景區內,就有十分標準的滑雪場地。這裡是冬季來鞍山的滑雪好去處,雪道分初,中,高三檔,可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滑雪之後再泡個溫泉,在寒冷的冬天別提多舒服了。
生態憩息地、夏季康養避暑地等也是東北城市正在考慮打造的旅遊品牌。鞍山境內有多個溫泉,比較出名的是湯崗子溫泉,作為中國四大康復中心之一,富含微量元素,能輔助治療多種疾病。這裡曾經是中國末代皇帝溥儀居住過的「龍宮溫泉」,還是東北軍閥張作霖修建的「龍泉別墅」,現在均保存完好,使該溫泉成為康復和旅遊的勝地。
如今的鞍山依然是鋼都,這座9252平方公裡、轄7個區縣(自治縣)、常住人口近365萬的遼寧第三大城市,記錄著新中國鋼鐵工業從無到有的歷史,也見證了一個時代不斷前行的生活觀。
許多東北城市都在整合自身資源,計劃城市的復興;其實只要單個城市都能發展好,那麼東北往日的榮光才能「捲土重來」。對於鞍山的未來發展,你有什麼自己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與我們分享。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