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代王到漢文帝,代國國都在山西榆次還是平遙?

2021-02-10 地圖帝

    公元前180年,一代梟雄女主呂雉去世。呂后死前大封諸呂,企圖霸佔漢家基業。太尉周勃、朱虛侯劉章全力剷除了呂祿、呂產,將天下還給劉氏。朝野普遍認為劉弘不是惠帝劉盈之子,沒有資格即位。齊王劉襄是高帝劉邦長子劉肥的長子,按說有資格繼位,但有人說劉襄的舅舅駟鈞太猖狂,立劉襄等於再樹呂氏這樣的外戚,於國不利。

    大家討論半天,最終決定立劉邦在世兒子中最年長的代王劉恆。群臣派人去代國接劉恆來長安當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漢文帝。換句話說,文景之治、漢武帝大破匈奴,漢宣帝打垮匈奴等一系列歷史壯舉,都源於這個名為代國的諸侯國,其歷史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咱們今天的問題是:代國在哪裡?最早的代國在河北省西北部的蔚縣,隸屬於張家口市。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曾設代郡,秦始皇滅六國時期,趙國滅亡後,趙王遷已經被囚禁到房陵,公子趙嘉在北方建立新的趙國政權,雖然趙國的宗室奉趙嘉為趙王,但其領土遠不如原趙國,歷史上稱為代國。深入遼東滅燕國之後,王賁移師西攻代。

    代王趙嘉,確實也是個英雄人物,但實力不濟,他也回天乏術。一戰兵敗後,代王趙嘉見祖宗留下的基業蕩然無存,遂自殺。劉邦奪天下後,封其兄劉喜為代王。劉喜名氣不大,但你只要熟悉西漢史,對他的兒子一定不陌生,就是大名鼎鼎的吳王劉濞——七國之亂的叛軍頭子。

蔚縣位於桑乾河的支流壺流河的河谷中,南有雄偉的太行山,是中原地區對北方遊牧部族防禦的軍事重鎮。不過劉恆的代國和河北蔚縣沒什麼關係,《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恆為代王,國都在晉陽(山西太原),《漢書-文帝紀》則記載劉恆代國的國都在中都。

    這個中都到底在哪?自然離山西太原不會太遠,一般認為有兩個城市是最有可能的,兩個都大名鼎鼎。先說第一個——榆次。山西省省會太原市主城區東南不遠是山西省另一座省轄市晉中市,而晉中市的主城區全部位於榆次區。根據明末清初地理學家顧祖禹的記載,(當時的)榆次縣東十五裡有個中都城,這裡是漢文帝劉恆在當代王時的國都。

    第二個有可能是中都城舊址的城市,名氣可能比榆次大一些,就是平遙。平遙之所以出名,自然是因為那座大名鼎鼎的古城,這是平遙最重要的旅遊資源之一。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記載漹水匯入嬰侯之水後經中都縣,也稱中都水,這個地方被後世很多學者考證為就是現在的平遙縣。

    我們再來看看榆次和平遙的情況。榆次在平遙以北,兩地相隔有數十公裡,但兩地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位於太原盆地。太原盆地以西是呂梁山,以東是太嶽山,兩山之間流經作為山西省最重要河流之一的汾河。

圖-平遙古城俯瞰

    山西省有很多呈南北走向的河谷盆地,從北往南有大同盆地(桑乾河)、忻州盆地(滹沱河)、太原盆地(汾河)、臨汾盆地(汾河)、運城盆地(西臨黃河)。在這些盆地中,太原盆地正好處在中間的位置。這對於作為南北狹長的山西省來說,這意味著太原盆地不可避免地成為山西省的中心區域。

    榆次和平遙距離雖然不算遠,但劉恆的代國不可能有兩個國都,榆次和平遙,到底哪一個才是代國國都所在地呢?對於這件事,很多學者看法不一。不過相對來說,支持平遙為代國國都的觀點稍多一些,主要理由還是地理上的原因。

圖-俯瞰平遙古城

    漢朝初年,由於上承秦末大亂,生產力大幅下降,綜合實力難以應付北方強大的匈奴。尤其是漢高帝劉邦在白登之圍(山西大同附近)受到了嚴重的驚嚇,這導致漢初的對匈奴策略整體上是防禦性的。山西太原正好處在匈奴與漢朝的中間位置,是西漢防禦匈奴的軍事重鎮。

    但是匈奴最強大的是其騎兵,來去如風,機動性非常強,讓漢朝防禦者苦不堪言。匈奴騎兵經常進犯太原郡所屬地區,而榆次就在太原東南不遠。也就是說,有支持平遙說的學者認為,如果劉恆的代國國都在榆次,那在戰略上是非常不安全的。匈奴騎兵能殺到太原,雖然不一定能破太原,但如果在太原不得志,匈奴騎兵極有可能去攻防守力量相對薄弱的榆次。一旦代王劉恆被匈奴人擄走,這對漢朝來說絕對是個不好的消息。

圖-俯瞰晉中

    有學者認為平遙相比於榆次最大的優勢就是位於榆次以南,周邊山勢相對複雜,比如有狐突山、雀鼠谷、團柏谷、馬嶺、金鎖關等險隘。這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這是一個非常突出的防守優勢。

    另外一點就是平遙相對榆次距離長安更近,一旦太原受到匈奴的進犯,可以就近南逃。當然,出於「天子守國門」的考慮,榆次也依然有可能是代國國都。

文:姜狼   圖:衛大將軍

相關焦點

  • 榆次!榆次!太原!太原!
    為防範胡寇,劉邦合併雁門、太原兩郡為代國,國都晉陽成為西漢的戍邊重鎮。開創「文景之治」的劉恆(漢文帝)稱帝前受封代王,他的十七年治理及隨後的「文景之治」,造就了當時晉陽城和榆次城的繁榮。原本戰國古城的榆次城,因漢時的繁榮,被後世稱為「漢故城」,它在榆次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隋代縮建的榆次城(今榆次老城)無法比擬的。
  • 榆次!太原!太原!
    為防範胡寇,劉邦合併雁門、太原兩郡為代國,國都晉陽成為西漢的戍邊重鎮。開創「文景之治」的劉恆(漢文帝)稱帝前受封代王,他的十七年治理及隨後的「文景之治」,造就了當時晉陽城和榆次城的繁榮。原本戰國古城的榆次城,因漢時的繁榮,被後世稱為「漢故城」,它在榆次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隋代縮建的榆次城(今榆次老城)無法比擬的。
  • 山西晉中有座老城,距太原市僅30公裡,不輸平遙被稱「並南大門」
    相信多數人對於山西的認識都有些許的偏差,因為這裡煤礦資源多,所以有人就認為這裡遍地都是煤老闆;因為這裡盛產醋,有人就人文這裡的人天天喝醋;還有人因為這裡的經濟發展稍有遜色,就認為這裡是一處貧瘠落後之地;然而事實之上山西煤礦是多,但不是各個都去採煤當老闆了,這裡的醋是天下聞名,但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愛吃醋,這裡的經濟發展是遜色很多,但卻絕對不是貧瘠之地
  • 北鬥七星與山西七古城
    北鬥七星山西自古就是京城護畿,境內正巧也有七座古城,它們是大同古城、朔州古城、忻州古城、晉陽古城、榆次老城、平遙古城和皇城相府。它們與北鬥七星的含義,恰好彼此印證。山西是一個具有悠久中華傳統歷史文化聚集的地區,這裡每一座古城,都是一段中國光輝的故事。
  • 山西這座古城,曾是堪比上海深圳的金融城,如今變旅遊名城人氣旺
    晉中國內有平遙古城、綿山、喬家大院、王家大院等知名景點,是山西的王牌旅遊目的地,也是中外遊客嚮往的地方! 今天青椒你送晉中經典3日遊攻略,給你整理晉中必行的好地方,山西這座古城曾經是與上海深圳匹敵的金融街,現在旅遊名城的人氣高漲。
  • 山西遊客「最多」的城市,不是太原也不是大同,卻是一座四線城市
    這就是晉中市,也許大家對這座城市比較陌生,名氣沒有太原及大同大,但是在山西還是小有名氣的,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晉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文物古蹟眾多,自然資源豐富,可開發的旅遊景點約佔山西省的十分之一,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就坐落在晉中市,還有眾多值得一去的景點
  • 山西又添一「巨作」,耗資200億,比肩平遙古城
    文/小蜂帶你去西安(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山西」,很多人對於這句話都有疑問,認為陝西比山西的歷史更為悠久,其實不然,山西省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的稱號。在五千年前,山西的臨汾有帝堯都城,而且後來也被證實了。
  • 山西特產,汾酒平遙牛肉山西老陳醋沁州黃小米過油肉?
    平遙牛肉平遙牛肉是山西晉中地區平遙縣的特色傳統名菜。平遙牛肉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美食文化的精華之一,古漢時就有「賣刀買犢,賣刃買牛,遊刃有餘」的對牛肉加工的描述。據傳,早在明代平遙牛肉已聞名遐邇,至於。到了清代後期和民國年間,平遙牛肉已成為達官顯貴宴客的必備之品。
  • 太原榆次古今談(中) ——突然消失的晉陽與延續發展的榆次
    嚴格說來,晉陽其實只是晉源區的古稱,遠遠無法涵蓋到整個「太原市」的地域範圍。與晉陽縣同樣隸屬於太原郡的榆次縣,也曾被置為并州治所(北宋初年曆時3年),但在辛亥革命前的整個封建社會時期,也從未超過縣級,雖然歷朝歷代的行政區劃不完全一樣,卻從未脫離過太原的管轄。
  • 漢文帝代王王后:深藏在歷史迷霧中 紅顏早逝的可憐女子
    說起漢文帝劉恆的後宮,那竇漪房竇皇后可以說是聲名遠播,以至於很多人會有誤解,以為竇皇后便是漢文帝的原配。其實不然,早在劉恆還是代王的時候,他有一位王后,只不過作為漢初「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史書對他的原配王后卻記錄甚少,連姓氏都沒有記錄。
  • 平遙小吃大集合,大山、紀連海都在搶著吃.....
    「栲栳栳是當地特色麵食,網上查的圖片幾乎都是蒸籠端上來的捲成蜂窩狀那種,蘸著醬汁吃的。        紀連海老師說:「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麵食在晉中,晉中麵食在平遙。」據不完全統計,這裡的麵食應該有二三百種,這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親疙瘩」了。
  • 山西平遙古城到祁縣,交通有些不暢,相距20公裡,卻如此不同
    這次旅行本就太嚴格的計劃,隨心所欲地走,今天從平遙古城出發,去往祁縣。為啥去祁縣,也是在平遙古城裡參觀時,了解到當年的平遙、祁縣和太古並稱「晉商故裡」,查詢之下,原來平遙與祁縣距離這麼近。背起背包,告別古城,步行前往平遙汽車站。本圖是古城北大街的施工場面,熱火朝天,進度很快,這可是個大工程。
  • 山西晉中這四種特產,遠近聞名,看看你吃過哪幾種?
    晉中,別稱:榆次,山西省轄地級市。晉中位於山西省中部,東依太行山,西臨汾河,北與太原市毗鄰,南與長治市、臨汾市相交,東北與陽泉市相連,西南與呂梁市接壤,屬溫帶季風氣候。是太原經濟圈核心城市,是山西省的鐵路、公路樞紐之一。著名景點有:榆次老城、喬家大院、平遙古城等。
  • 《又見平遙》紅權樹偉領唱《桃花紅》《向天而歌》聽見平遙
    12月16日,《向天而歌》劇組告別祁縣來到平遙。左權盲人宣傳隊一行在平遙縣委宣傳部的安排下,登臨大南門城樓,萬裡晴空一陣陣鴿哨鳴叫,盲藝人聽見了平遙古城的魅力。平遙古城最好的導遊為盲藝人們詳細地講述了平遙城的特點和價值,並陪盲藝人經南大街到達古城中心市樓前。盲藝人們雖然此前演出到過平遙,但是細緻的了解還是首次。
  • 別被山西「騙」了,煤老闆只是幌子,去一趟平遙古鎮真相大白
    平遙古鎮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的平遙縣,聽起來似乎很偏僻,但卻是明代實施開中法之後,截止至清朝覆滅之前,地位堪比現上海極為繁華的金融中心。不過話說回來,這只是5A級景區平遙古鎮,兩千七百餘年建城史中的一小段,對於從未親身經歷過的遊客來說,實在有些遙遠。真正能夠打動遊客的點,想來還是那句「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 大手牽小手、山西家家遊,平遙賞民俗、雲丘品文化!
  • 關於平遙古城的白酒文化 By郝新喜
    到了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釀酒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 有人說不知道平遙在哪,去旅遊了也白旅遊,你知道它在哪裡嗎
    很多人一提到山西就想到五臺山、平遙古城、喬家大院,是的,這些地方是山西的代表,聞名於世,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哪個城市,比如五臺山在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喬家大院在山西省晉中市祁縣,平遙古城知道在哪個城市嗎,我覺得還是要有一些地理知識的,山西最初簡稱晉,後來又分為三個地區,從北到南,
  • 寬度 & 黃金周 你好山西,又見平遙
    《又見平遙》講述了一個關於血脈傳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遙古城票號東家趙易碩抵盡家產,從沙俄保回了分號王掌柜的一條血脈。同興公鏢局232名鏢師同去。七年過後,趙東家本人連同232名鏢師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脈得以延續。這是平遙城的仁德,也是山西人的仗義,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山西平遙十大景點:平遙古城、雙林寺、鎮國寺上榜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 山西是中原的心腹之地,不管是哪個朝代,山西都是戰事不斷的地點之一,因此名勝古蹟也是十分多,山西平遙古城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也是我國保存較為完好的名勝古蹟,山西平遙古城的特色和經典也是讓人心之所往,山西平遙古城都有哪些景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