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票號的信用

2021-02-13 快頤坊晉味餐廳

十九世紀大清王朝的金融中心躲藏於一個不露山不顯水的北方小城——山西平遙縣。當時晉商控制的票號與錢莊,遍布大江南北,極盛之時,全國有51家,分號多達600餘個。這51家票號中,山西票號佔了43家,經山西票號匯兌的銀子,差不多達到5億兩。說山西商人掌控著大清國的金融命脈,半點也不算誇張。

而在43家山西票號之中,有22家票號的總部就設在平遙縣。遙想一百多年前,在平遙城的一條青石板大街上,商號林立,其中便有「日升昌」、「蔚泰厚」、「蔚豐厚」、「蔚長厚」等聲名顯赫的票號總號。在後來的一百年間,山西票號一直維持著「執中國金融之牛耳」的地位。山西票號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

山西票號重信義,特別在乎信譽、信用。當過山西「大德恆」票號經理的頡尊三曾自述說:「票號較優於普通商業之點,雖亦以營利為目的,凡事則以道德信義為根據,大有儒學正宗之一派,故力能通有無、濟公私,顯宦信足,行州裡,旋蠻貊,近悅遠來,開銀行之先河,創久遠之盛譽耳。」梁啓超也曾評價說:「晉商篤守信用。」

信用,這是票號業的生命線。人們前往票號匯款或存款,將白花花的銀子換成沒有任何擔保的一紙票據,而當時的清政府並沒有制訂一部「金融法」來保護客戶利益,如果票號無法以自身的信用取信於人,怎麼可能吸納存款與匯款?

山西票號極重自身信譽,對從票號貸款的客戶,也給予完全之信任。《清稗類鈔》總結了山西票號的經營特色:「向重信用,不重契據,不做押款。」山西票號向他的客戶發放一筆貨款,並不要求客戶提供抵押與擔保,只要票號認為他這個人值得信賴便可以了。山西票號界中流傳「萬兩銀子一句話」說的便是山西票號的「信用貸」模式。

在一個熟人社會、人情社會中,山西票號「信用貸」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不需要什麼繁瑣的手續。然而,山西票號的「信用貸」也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信用半徑有限,很難擴展至陌生人社會、複雜社會,一旦借款方違約,不還貸款,票號便可能血本無歸。而宋代模式儘管手續繁瑣,卻可以適用於陌生人之間的交易。

若干年後,票號完全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只給後人留下無盡喟嘆,以及若干經驗與教訓。

陝西安驛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您分享

本文素材選自網絡,向原創作者致敬!

相關焦點

  • 山西票號起源
    票號的起源由於發生的年代不同,票號興起的經濟因素差異也就很大,概括起來,約為四種:  1.山西盛產鹽鐵,晉商很早就把鹽鐵運銷到臨近各省。在這種商業活動的基礎上,約在公元600年就發展成為票號。  2.李自成革命失敗撤退,路經山西,將金銀埋棄,晉人得財致富開設票號。
  • 遊目騁懷之山西票號的來龍去脈
    看我一臉愕然,他便哈哈大笑:「就在你們山西,在平遙。」這次,為編寫《背囊走天下(山西)》,與北京友人李東崗結伴在山西全境考察,讓我真正看到了山西,看到了山西商人在歷史上曾經達到的輝煌,那不是常人可以想像的。海內最富,這就是山西在一個世紀前的真實寫照。山西的富,最集中體現在中部地區(晉中市)的晉商文化中。
  • 山西「票號」的興衰史,票號是銀行的前身,山西平遙古城的故事
    南廳裡有《中國票號發展史略》的圖片展,很精彩。票號也稱票莊,匯票莊或匯兌莊。是專營異地匯兌銀兩,吸收存款、放款的私營金融組織,是中國近代銀行的前身。展室內有些冷清,跟團遊客在趕時間,沒辦法細細參觀,那是他們的遺憾。中國票號始於清代道光三年,即一八二三年。
  • 票號的興起
    賣方拿著這一半匯票,到票號分號去對正另一半,即可提出現銀。到此,交易就算做完了。從這個過程,我們看到,就跟今天的網購一樣,買家賣家互不相識,買家先付款,怕賣家不發貨;賣家先發貨,又怕買家抵賴。票號在這個過程中解決了信任問題,提供雙方都能認可的信任,因為山西票號在各地生意做多了後,自己就建立了被廣泛認可的信用,充當「支付寶」的作用。
  • 從山西票號看山西塌方式腐敗
    12月22日,山西籍官員令計劃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山西省特殊的官商關係再次引人關注。 事實上,在山西票號叱吒風雲時期,和當時官員、官府的關係就不同尋常。而最終票號的沒落,也與此息息相關。 真所謂,山西官場腐敗根源——官商勾結古已有之。票號喜歡做一些達官貴人的生意。這也很好理解。一方面,官員自身的積餘應是不少,畢竟社會上都流傳,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 陳志武:票號的興起
    賣方拿著這一半匯票,到票號分號去對正另一半,即可提出現銀。到此,交易就算做完了。從這個過程,我們看到,就跟今天的網購一樣,買家賣家互不相識,買家先付款,怕賣家不發貨;賣家先發貨,又怕買家抵賴。票號在這個過程中解決了信任問題,提供雙方都能認可的信任,因為山西票號在各地生意做多了後,自己就建立了被廣泛認可的信用,充當「支付寶」的作用。
  • 【晉商專題】——山西票號的興起
    據歷史記載,山西人外出經商,自北宋以後,已形成一種習慣。而平遙日升昌改組於西裕成顏料莊,祁縣合盛元、大德興票號改組於茶莊的歷史,也說明票號的興起是由於商品經濟發展的需求,直接的現銀交易已無法滿足商人足跡天下的現實,依靠鏢局運現相對不安全,也不能滿足越來越大的資金交割需求,解決個人和錢莊小範圍需要的簡單匯兌已在萌芽,匯票安全、便捷的匯兌功能逐步得到各行各業認可。
  • 帶你了解古代票號
    票號多為山西人所包攬,如大德通、合盛元、中興和、蔚泰厚、百川通、志成信、大德恆、日升昌、存義公、蔚長厚、新泰厚、三晉源、協成幹、蔚豐厚、協同慶、大德玉、蔚盛長等。又被稱為「山西票莊」,平遙古城又是當時最大票號中心。平遙人雷履泰開設的日升昌曾獲譽為「天下第一票號」,以「天下第一」,「匯通天下」聞名全國。
  • 票號,以「信義制利」天下無敵
    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就誕生在這裡,來到平遙,訪訪票號,尋找往日晉商的輝煌是最有必要的事情。清朝時期,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晉商逐步遍布全國各地,晉商一些大商號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設總號、在外地設分號、跨地區經營的商業系統。
  • 山西票號曾比江南錢莊規模更大,它是如何產生、經營、消失的呢?
    票號這種信用機構誕生於晚清,因為國內貿易繁榮,所以異地之間貨幣流通量增加,現銀的運送和清算成本都很高。社會環境不安又導致運送的風險很高。外出經商和做工的人日益增多,需要提供跨區的匯兌。這時候票號在晉商經營的顏料店往來於全國各地的商業活動中誕生了。
  • 票號的衰落和教訓
    按理說,貿易量這麼大,福建對票號服務的需求應該也很大。但是,即使是票號總數最多的1880年,福建也只有12家分號,還不到湖南的一半。怎麼解釋這一點呢?重要原因之一當然是在福建的山西官員很少,特別是1851年以後,福建高級官員裡沒有一個山西人。但這不是票號之後衰敗的原因。票號走向過度依賴官方業務跟政府關係太緊是票號走向衰敗的核心起因。
  • 觀察家 | 陳志武:票號的衰落和教訓
    按理說,貿易量這麼大,福建對票號服務的需求應該也很大。但是,即使是票號總數最多的1880年,福建也只有12家分號,還不到湖南的一半。怎麼解釋這一點呢?重要原因之一當然是在福建的山西官員很少,特別是1851年以後,福建高級官員裡沒有一個山西人。但這不是票號之後衰敗的原因。 跟政府關係太緊是票號走向衰敗的核心起因。
  • 票號、錢莊與銀行,從「交子」開始!
    信義第一錢莊,類似銀行的一種金融信用機構。穗康錢莊,不是最大的一家,卻留存至今的展覽館。一八五零年開創時,它的資本只有額壹萬銀元。老闆經營有方,年營業額最高曾達三十多萬銀元。該錢莊在一九四九年歇業,正好幹了一百年。我查了一下資料,大部分專家研究認為,中國的錢莊,始於明清時代。
  • 晉商票號:防偽保密制度的創製者
    票號是由晉商創立的金融組織,主要經營異地匯兌和存貸款業務。其最成功之處,就是把以前以運送現銀為主的異地結算方式,創新為憑一紙匯票即可完成的異地結算方式,並在匯兌過程中堅持採用匯票這種信用憑證進行結帳。票號的最早創立者,是成立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的山西平遙日升昌票號。以其為代表的晉商票號在其後百年間做得風生水起,獲利頗豐,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特別是金融業的發展掀開了新的篇章。道光皇帝稱譽日升昌票號「匯通天下」,而當代學者餘秋雨則認為日升昌票號堪稱中國銀行業的「鄉下祖父」。
  • 因為太有錢出名的古縣城,街上都是票號錢莊,山西平遙古城!
    山西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省份,在北方,山西的地形比較獨立,因而歷史上山西較少受到戰亂的影響,所以現在山西境內留存了許多古城,這也成為了山西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在諸多的古城中,山西平遙古城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平遙古城的地理位置優越。
  • 晉商之太谷的票號
    太谷縣坐落在太行山西麓的山西省,屬山西腹地,太谷境內多山,又人口寥寥,物產稀少且交通又十分不便。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小城,當年居然票號林立,並且歷經百年而不衰,許多信譽卓著且規模宏大的票號,最初均發跡於此。太谷在票號全盛時代,原為山西省之商業中心,亦即華北金融關頭,商業勢力普遍全國,甚而至於有了「小北京」、「旱碼頭」、「中國的華爾街」之稱。
  • 票號錢莊為何競爭不過外資銀行?天平代替了手掂,標準代替了學徒
    多年前一部以山西票號日升昌興衰史為線索的電視劇熱播,讓大眾了解了中國曾有的相當於現代銀行的票號這樣一種形式。加上曾經熱銷的長篇小說《胡雪巖》,錢莊也回到了商家的視野中。到底錢莊和票號是什麼機構?是否自然發展成了當代的銀行?是否被外資銀行打垮了?這些問題始終是金融史界人士的糾結處。
  • 晉商票號為何鮮有貪腐事件
    近期,山西銀保監局紀委結合當前金融腐敗案件暴露出的諸多問題,聯合晉中銀保監分局深入晉商故裡,深度挖掘所轄太谷、祁縣、平遙、榆次等晉商票號歷史,從中萃取其「準定位、嚴管理、重誠信、塑家風、強懲戒」五大清廉文化亮點,弘揚傳統、借古鑑今,為推動轄內金融機構合規經營、廉潔從業,構建全轄清廉文化提供有力參考。
  • 白銀帝國的締造者,平遙票號尊稱一聲祖師爺,百年晉商傳奇雷履泰
    晚晴的晉商們,在票號業開闢出新的天地,逐步形成山西票號中的平、祁、太三幫。平遙票號以日升昌和「蔚」字五聯號著稱,而太谷的志成信、祁縣的合盛元等,一時也是風光無兩。這其中尤以平遙票號最盛,367個平遙票號,其分號遍布全國68個城鎮和商埠,儼然成為「匯通天下」的主力軍。
  • 晉商票號為何鮮有貪腐事件?
    □山西銀保監局 晉中銀保監分局清廉金融文化是金融安全穩健運行的重要基礎和保障,是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各項業務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創建清廉金融文化對增強金融機構誠信主體建設,提升反腐內生動力,淨化金融政治生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