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銀保監會系統2020年紀檢監察工作要點》明確提出「推動清廉金融文化建設,修復金融系統政治生態」,並對系統清廉金融文化建設作出了具體部署。為進一步推進清廉金融文化建設與加強金融領域意識形態工作相結合,與深化金融反腐工作實踐相結合,《中國銀行保險報》現開設「清廉文化大家談」專欄,對銀保監會系統、銀行業保險業機構深化金融反腐,推進清廉金融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經驗做法及典型案例故事等進行報導。
□山西銀保監局 晉中銀保監分局
清廉金融文化是金融安全穩健運行的重要基礎和保障,是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各項業務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創建清廉金融文化對增強金融機構誠信主體建設,提升反腐內生動力,淨化金融政治生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期,山西銀保監局紀委結合當前金融腐敗案件暴露出的諸多問題,聯合晉中銀保監分局深入晉商故裡,深度挖掘所轄太谷、祁縣、平遙、榆次等晉商票號歷史,從中萃取其「準定位、嚴管理、重誠信、塑家風、強懲戒」五大清廉文化亮點,弘揚傳統、借古鑑今,為推動轄內金融機構合規經營、廉潔從業,構建全轄清廉文化提供有力參考。
晉商票號清廉文化內涵
明清以來,晉中市所轄平遙、太谷、祁縣等地商人引領中國金融業之牛耳,創建了「票號」,當時在全國京、津、滬、漢等地設立票號總號、分號達400多家,創造了「匯通天下」商業盛況。從現有資料看,票號在其百年間,經手銀兩以億計,卻很少發生過被詐騙、內部人攜款外逃或貪汙等事件。從清廉文化角度溯源探究,票號的成就離不開把準市場定位、嚴密經營管理、崇尚義利相通、塑造清廉家風和加大懲戒約束等五方面精神文化財富。
(一)準定位。晉商票號主要是應大型商號在長途販運中提出異地資金匯兌需求而產生的,並因此形成區別於其他類型金融機構的市場定位。在地理範圍上,票號一開始就在全國遍設分支機構,其信用半徑遠遠超越之前金融機構的半徑信用;在服務對象上,晉商票號乃至全國票號都有著嚴格的限制,早期是大商人或商號、大官吏,中後期以錢莊、政府、大商業、大工業企業為主,業務金額巨大,很少與小商號、小生產者往來;內部組織架構上,也一直保持因事設人、精簡高效原則,無論財東、夥友、大掌柜還是小員工都秉持立足本職、角色辦事的導向。
(二)嚴管理。以平遙日升昌票號為例,作為中國歷史上首家專營銀兩異地匯兌和存放款業務的私人銀行,其首創的「掌柜制」「頂身股制」「欽差監督制度」與現代「經理人制度」「股權激勵」「財務總監」等內控機制不謀而合,且均體現嚴管理的根本遵循,如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明確票號業務操作和資金管理規定,建立嚴密的風險管理機制;採用職員輕用重託制,錄用員工需由商家承擔擔保責任。
(三)重誠信。晉商票號始終奉行以義制利、信譽至上的價值觀,被史家高度評價為「晉商篤守信用」,如榆次常家始終踐行「持義如崇山,仗信如介石」商業信條;太谷曹家號規講求「仁中取利真君子,義中求財大丈夫」,寧可折本虧賠,也要保證商號信譽;祁縣喬家大院楹聯「經濟會通守紀律,言詞安定去雕鐫」名句,代表人物喬致庸更是告誡兒孫以「信」為重,其次是「義」,最後是「利」的經商之道。
(四)塑家風。家族興盛的晉商特別注重清廉家風建設,皆體現、滲透和融匯在楹聯、建築、家訓和家譜等日常生產生活的載體中。如太谷曹家大院匾額「履清風」「安素行」「慎儉德」;靈石王家大院楹聯「規圓矩方,準平繩直」,更有「一品清廉」牙板和「鷺鷺清廉」等磚雕、木雕、石雕作品;祁縣《喬家家訓》口口相傳「六不準」家訓:不準納妾,不準賭博,不準嫖娼,不準吸毒,不準虐僕,不準酗酒。警示後代正人品立人格,杜絕不良習氣,時刻教化家人秉持廉潔品性。
(五)強懲戒。晉商票號特別注重號規的執行和落實,對違反號規者處置力度極大。對於貪汙挪用、營私舞弊等違規行為,不僅對在職員工予以辭退出號,即使已經病故,也要給予清算出號的名義。為強化行業自律,所有票號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十不準」公規:不準攜帶家屬,不準嫖妓宿娼,不準參與賭博,不準吸食鴉片,不準營私舞弊,不準假公濟私,不準私蓄放貸,不準貪汙盜竊,不準懈怠號事,不準打架鬥毆。違反者開除出號,同時其他票號和商業組織也永遠不會錄用,這種連帶性懲罰對員工具有極大的約束力,甚至許多票號還有更細更嚴的規定。
借古鑑今
打造晉商清廉文化新風尚
舉目當前金融系統,腐敗案件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金融生態,嚴重影響了金融形象。發揚晉商票號優良傳統,重塑清廉金融文化已成為當務之急,特別是對推動面臨改革的農信社和城商行等地方法人機構打造廉潔基因,築牢反腐防線意義重大。
(一)堅守市場定位,回歸服務實體。金融機構要在市場競爭中準確定位,細分客戶群體,充分發揮資金和管理優勢,在產品定位和金融服務上突出自身特色、區域特色,走差異化內涵式發展之路。要根據發展願景、客戶群體、地域實際及形勢所需,有機融入優秀傳統文化,播種清廉文化建設的「種子」,生發生長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增強風險抵禦力和文化競爭力。
(二)傳承先進管理,完善內控機制。金融機構要繼承並發揚晉商票號中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以制度承載廉政文化理念,對權力運行、內部管理和紀律監督等制度進行全面梳理和完善,進一步紮緊制度籠子,增強制度執行力。構建分工合理、職責明確的內控架構和流程。抓好「關鍵少數」,查擺廉政建設薄弱環節,落實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建立健全全面廉政風險監督體系,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杜絕腐敗案件發生。
(三)保障客戶權益,贏取百姓口碑。金融機構要弘揚晉商誠實守信歷史傳統和童叟無欺品牌效應,堅持客戶第一,樹立消費者為先意識,進企入戶深入民生領域調研,回應社會各方期待,不斷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機制,以解難紓困義舉樹立公平誠信文化,讓客戶有更多信任感、獲得感,誠招天下客,義納八方財,展現金融從業者誠信勤勉的精神風貌,不斷夯實守正創新的文化基石。
(四)培育家國情懷,推動文化興業。金融機構要採取多種創新方式積極宣揚晉商清廉家風文化,深入開展家訪工作,全面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和生活情況,通過家風家教「家庭助廉」加強意識形態管理和行為模式塑造,進一步薰陶人、培養人、管理人、改變人,發揮警示教育和正向引領作用,強化公職意識、法治意識、規矩意識、操守意識及風險意識,引導其正確處理公私、義利、親清、儉奢等關係,激發金融反腐內生動力,凝聚起家國情懷、愛崗敬業、穩健經營的共識與力量,推動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
多維推動發力
重塑良好金融政治生態
開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設,是提高金融從業人員廉政意識和行業道德,重塑良好金融政治生態,防治金融領域違紀違法犯罪的治本之策,是一體推進「三不」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舉措,必須立足系統、多維探索、共同發力、統籌推進。
(一)強化地方紀委監委統籌協調。通過與全省各級紀委監委建立信息通報機制等,強化與地方紀委監委的統籌協調,協同構建機構主體、行業自律、監管引領、地方紀委監委聯動、公眾監督的「五位一體」清廉金融文化建設推進機制,持續推進清廉金融文化建設。
(二)強化金融機構主動作為。推動各級金融機構加強市場主體誠信建設,切實將清廉文化建設與金融倫理、金融史、紅色金融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以及自身業務發展深度融合,持續向金融界的未來主動灌輸規矩意識、風險意識,積極引導幹部職工樹立尊廉崇廉的道德價值觀和愛崗敬業精神,在全系統營造「誠信做人、規矩做事」的清廉文化氛圍。
(三)強化監管部門引領推動。各級監管部門要利用現有的渠道主動發聲,指導金融機構將清廉文化納入行規行紀,推動金融機構將其納入員工日常考核評價體系,鼓勵相關部門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和實踐。在引領推動中要注重把清廉金融文化建設與金融領域意識形態、金融反腐、監管工作等有機結合,匯集各方力量,共同推進金融系統清廉文化建設,不斷提升金融反腐的內生動力。
(四)強化行業協會聯動協作。督促各級銀行業協會和保險行業協會要認真反思行業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短板,著力解決規矩意識不強、作風不嚴不實等問題,主動加強與其他部門的聯動協作,通過選聘廉政監督員,自覺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檢驗,以強配合、強監督、強懲戒,形成營造風清氣正良好金融政治生態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