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南寧一名計程車司機酒後駕駛,追尾一輛正在等紅綠燈的麵包車,計程車司機不僅要丟飯碗還被重罰。
14日下午,在南寧邕江一橋北靠近跨線橋底紅綠燈處,一輛計程車與一輛麵包車發生追尾事故。接到報警後,南寧市公安局交警四大隊民警立即趕赴現場,只見一輛「桂ATN0×× 」牌計程車與一輛「桂A6B4××」牌麵包車發生碰撞,現場無人員受傷。
▲計程車追尾一輛正在等紅綠燈的麵包車。交警供圖
據現場計程車駕駛員李某交代,當時快到紅綠燈路口時,由於下雨路滑導致剎車不及,撞上了前面的麵包車。在李某說話過程中,民警聞到一股濃烈的酒味。
隨後民警對李某進行了酒精呼氣檢測,顯示酒精含量值為49mg/100ml,達到酒後駕駛標準。
李某稱,6月14日晚他跟朋友喝酒到深夜,15日上午吃早餐時又繼續喝了幾杯「回魂酒」,本想抱著僥倖心理駕車回家,結果卻發生了交通事故。
▲肇事司機和計程車。交警供圖
目前,此案還在進一步處理中。依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李某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將被處以15日以下行政拘留,並處5000元罰款,還要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申領機動車駕駛證。
喝白蘿蔔汁、喝茶、喝綠豆湯、喝酸奶……這些網上流傳的解救方法科學嗎?且看專家為你一一拆解↓↓
傳說:酒後噁心吃鮮葡萄能緩解
專家拆解:理論上可行。葡萄中的酒石酸要與酒精充分接觸才能相互作用,形成脂類物質,如果胃裡有其他食物殘餘,則會影響效果。另外,一個人難以估計自己喝下去的酒,需要多少量的葡萄才能達到解酒的目的,比如喝了一瓶500毫升的酒,需要吃多少個葡萄,才能解酒無法估計。因此這一說法看似有道理,實際操作效果卻是不確切的。
傳說:酒氣重喝碗白蘿蔔汁
專家拆解:有一定作用。從中醫角度講,酒為溼熱之物,蘿蔔清熱生津,下氣消積,具備上述功效。從西醫角度講,蘿蔔汁可增加胃腸動力,幫助消化,促進含酒精食物下排,因此有一定作用。但具體用量因人而異,不能保證飲幾杯蘿蔔汁就能達到很好的解酒效果。另外飲蘿蔔汁只是為了緩解一時的不適,並非天天不間斷飲用。
傳說:酒後全身發熱喝芹菜汁
專家拆解:有一定作用。與蘿蔔汁類似,芹菜汁性涼,可清解溼毒,且其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也可增加胃腸動力,促進含酒精食物下排。另外,芹菜能促進毛細血管循環,緩解酒後發熱的症狀。但目前還沒有科學依據證明芹菜中的B族維生素能分解酒精。
傳說:緩解酒後煩躁喝點酸奶
專家拆解:酸奶應在酒前喝下保護腸胃。酸奶呈鹼性,的確能在胃裡形成保護膜,作用與牛奶類似,但應該是在飲酒前喝,才能有延緩酒精吸收的效果。醉酒後喝酸奶主要起到促進消化、加快酒精排出的作用,以此來緩解飲酒過量引起的煩躁。儘管酸奶鈣含量豐富,但一杯酸奶對克服酒後煩躁功效能有多大也是無法預測的。
傳說:醉酒後可飲濃茶
專家拆解:雖有促醒作用,但不推薦使用。茶葉中的單寧酸含量很低,不能解除急性酒精中毒,出現急性酒精中毒只能送往醫院輸液救治。咖啡因和茶鹼的促醒作用良好,可在醉酒的第二階段———抑制期幫助醉酒者恢復意識,但也只是暫時的。醉酒後抑制期是不可避免的,用濃茶促醒後再次進入抑制期可能會加重抑制的程度,進入深度抑制期。這一方法存在風險,最好不要隨便採用。
傳說:喝生雞蛋清可以醒酒
專家拆解:不推薦。蛋清在胃裡起到的作用與牛奶類似,但1-2份蛋清的分量比較少,不能保證完全覆蓋胃黏膜;另外,生蛋清存在很多細菌,從衛生的角度來講也不推薦。
傳說:喝綠豆湯可以醒酒
專家拆解:這一方法可以使用,因綠豆湯能緩解醉酒後口乾、腸胃不適的症狀,也有營養,做成綠豆粥同樣可行,但用於醒酒作用不大。
傳說:用花露水擦身可以促進酒精排出
專家拆解:用花露水搽胸背、肘等體表面積較大的部位可以促進排汗,加快酒精從體內排出的過程,擦拭太陽穴可以讓醉酒者更清醒,但因其刺激性大,不宜用來搽臉。同理,用溫水搽臉、搽身體也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傳說:喝米醋可以減輕酒精危害
專家拆解:不靠譜。酒精對人體的危害在飲酒後已經造成,唯一能減輕酒精危害的方法只能少喝酒。從化學角度講,米醋要和酒精產生反應要在濃硫酸的作用下,因此,米醋煎薑湯可減輕對人體的損害並無道理。
傳說:吃皮蛋可以醒酒
專家拆解:意義不大,反而加重胃腸道負擔。皮蛋是鹼性的,作用機理應該是促進排洩,對於那些只喝酒不吃飯的人可以吃一些,蘸點醋以幫助消化。但如果胃是滿的話則不建議,一來進食皮蛋會加重胃腸道負擔,甚至引起反胃和嘔吐,容易嗆到,不如水劑利於吸收還能緩解口乾;二來酒精會造成胃黏膜損傷,再蘸醋食用的話反而會刺激損傷。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分院消化科主任陳延建議,在酒桌上多說話,少喝酒,細品而不要牛飲,控制總量,選擇酒精濃度不要過高的酒,是避免喝醉酒的最好方法,因為這樣既能通過呼吸加快酒精的排出,也能減少酒精的攝入,反之,那些埋頭一個勁兒喝悶酒或喝得過快、過猛、多種酒混合飲用的往往醉得更快。
另外,在飲酒之前適當進食,喝點牛奶,吃點水果(補充維生素C )等,還可以服點胃黏膜保護劑諸如海王金樽(含牡蠣粉,維生素C ),使酒精無法充分與胃壁接觸,也是提高「耐醉」能力、減少酒精對身體損傷的方法之一。
醉後出現頭痛的症狀是醉酒的人很擔憂的一個問題,有時候甚至還會誤事。網上有說法稱按摩關衝穴可以快速解酒,緩解頭痛,也有人提出「以酒解酒」的方法來改善宿醉頭痛的症狀,即未完全醒酒的人在第二天再次飲酒時,宿醉頭痛的情況會漸漸好轉,最終消失。
針對這兩種方法,陳延指出,快速解酒是沒有價值的,多數辦法屬於促醒的方法,按摩關衝穴也是其中一種,在酒精沒有完全清除之前使用促醒的辦法不利於酒後恢復,但在酒後恢復後如果出現頭痛,按摩關衝穴可以改善症狀;此外,雖然「以酒解酒」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頭痛的情況,但又給酒精傷害身體的機會,這一方法得不償失。
來源:南寧晚報綜合自青年時報、南國早報、南方都市報、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