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運動、飲食、心理防護一樣都不能少

2020-12-22 西部網

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靳鵬)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體育鍛鍊,尤其是「居家健身」受到空前關注。事實上,在全民抗擊疫情的非常時期,運動健身、健康飲食和心理防護對於疫情防控時期人們的健康生活方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對於這些,專家的建議或許會對提升生活質量有所幫助。

門和牆是「微運動」的好幫手

李慶(醫學碩士、陝西省體育醫院主治醫師、國家級運動處方師):

大量科學研究都證明,久坐不動與多數慢性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的發生密切相關,這也是我們平時就大力提倡,在抗擊疫情時期更加提倡「微運動」和「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的主要原因。通俗點說,只要不是靜坐不動,比如玩手機、打遊戲、看電視、用電腦、伏案工作等等,其他活動都屬於身體活動,走路、健身、做家務、陪孩子玩耍、跳廣場舞,這些都屬於「微運動」和身體活動。換句話說,只要涉及身體大肌肉參與收縮的活動都是身體活動,而沒有大肌肉參與的活動就屬於靜坐不動。其實,「微運動」是一種理念,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提醒我們能多動動就多動動,能少坐就少坐,只要你有這樣的理念,生活工作中的微運動是無處不在的。

我們可以藉助家裡的門、牆壁進行鍛鍊,比如有助於拉伸臀部肌肉的扶門蹺二郎腿以及提高髖關節靈活性、拉伸大腿後側肌肉的扶牆前後擺腿,這兩個動作都可以左右交替重複3到4組,組間間歇30秒到90秒。

「主食七分飽」很重要

韓佩錚(AIM亞洲健美聯合會中國十大優秀教練、健身114網中國五星級私人教練、義大利泰諾健中國區培訓師、ANGELANEW尺木普拉提創辦人):

居家期間,健康飲食非常重要,既要能夠配合鍛鍊身體,還要為身體補充足夠能量。建議保證一日三餐或者養成一日多餐、每餐少食的習慣,儘量減少攝入油鹽重和高熱量的食物 ,日常米麵碳水的攝入和糖份居多的零食、堅果零食也需要控制攝入量,「主食七分飽」很重要,也是最易於記住和實行的。

居家健身方面,不同基礎的健身人群也有不同的健身方式,零基礎的健身者需要先學習正確的健身動作,除了利用分碎片化時間進行身體活動外,最好每天再抽30分鐘進行原地小碎步跑 、原地開合跳、原地小幅跳繩等低強度的有氧訓練。有健身訓練經驗的人則要注意預防損傷,使用家用跑步機、自行車時適當增加恢復時長或者降低運動強度。

堅持運動有助掌控「七情」

簡文政(西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國醫館主任醫師、世界中醫藥聯合會針刀專委會副會長、中國民族醫藥協會特技聯盟副主席、陝西省康復醫學會常委、陝西省傳統康復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

30多年前,我就曾對感冒與岀血熱的中醫辨證關係做過較深入的研究。在我國古代,華佗、張仲景等中醫大家都對傳染病的防治有著獨到且實用性很強的醫學理論和治療措施,比如現在國家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時推廣的麻杏石甘湯便出自《傷寒論》,這個方子可以清肺熱,止咳喘。另外,五禽戲、太極拳等鍛鍊方法也都能起到令人出汗、增強身體素質和抵抗力的效果,當然,練習時要跟著書或教學視頻學習掌握正確的動作。

中醫學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情」是人們對於外在各種刺激所引起的不同心理狀態,「七情」損傷五臟而致病,也就是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如何做好心理防護呢?大家首先應該樹立戰勝傳染病毒的堅定信心,其次,可以通過堅持運動來提升心肺功能、讓身心愉悅起來,進而掌控和調整「七情」, 調動起自己的內在潛力,達到理性平和面對危機的目標。

編輯:融媒體

相關焦點

  • 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可不行,防護、飲食、運動一個不能少~
    疫情期間 老年人應該如何防護? 在家如何飲食鍛鍊? 快來瞧一瞧~ 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疫情期間,老年人在做好外出佩戴口罩、少去人員密集場所、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保持手衛生等一般防護的基礎上,還要特別注意:
  • 戰疫||抗擊疫情心理防護十問十答
    強心健體,抗擊疫情——心理防護十問十答十問目錄一、心理狀態對身體健康有什麼影響二、疫情壓力下,人們的常見反應是什麼三、面對壓力,心情總不好,是不是就成「神經病執行一些曾經「明日復明日「的健身計劃,原則上以室內活動為主,通過飲食、運動和規律作息調理身體,提升身體素質,提高抵抗力;同時開展一些適合自己和家人的娛樂活動,比如棋牌遊戲、親子遊戲、看影視劇或培養個人愛好等,達到身心和諧放鬆的良好狀態。小貼士尋找生命意義感,心理強大何懼冷暖八、因為被隔離而憂心忡忡。
  • 鹹陽市公安局戰時心理服務(二)丨給抗擊疫情一線 公安民警輔警及...
    鹹陽市公安局給抗擊疫情一線公安民警輔警及人民群眾的一封保護心理健康的信全體抗擊疫情一線的廣大公安民警輔警及人民群眾:庚子新春,面對疫情,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積極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之中,特別是廣大醫護人員、公安民警輔警等等逆向而行、迎難而上,衝鋒在第一線,擔當負責、守土盡責,為抗擊疫情做出了積極貢獻
  • 疫情當前,孩子被「禁足」在家,孩子的「心理防護」家長要重視
    如果對疫情太緊張,還有可能會做噩夢。2. 這些身心反應正常嗎?上述反應都是孩子針對意識到的"疫情"而產生的心身整體性調適反應,即我們所說的應激反應。不同應激水平對孩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如果孩子反應過度,幾周都鬱鬱寡歡換,那麼家長要高度關注。必要時候可以請去醫院尋求幫助。為什麼需要重視心理防護?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的心態,平和、穩定的情緒有利於提升人體免疫力。
  • 撫順馳援武漢醫生李兆群:「並肩作戰抗擊疫情,回家時一個都不能少」
    李兆群,遼健集團撫礦總醫院急診急救中心內科主任,在馳援武漢之前,他是科室的領頭人,帶領科室醫護人員救死扶傷、攻關克難;隨遼寧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赴武漢雷神山醫院後,他不僅承擔起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重任,還許下了「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盡全力保護同組隊員的安全。工作中的李兆群。
  • 德清僑企泰普森捐贈1050件防護服,助力海外華僑抗擊疫情!
    德清僑企泰普森捐贈1050件防護服,助力海外華僑抗擊疫情!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國外疫情形勢嚴峻
  • 鍾南山院士最新意見提倡民眾多運動:疫情面前積極防護和強身健體...
    鍾院士還表示民眾要重視對於此次疫情的防護,但也不必過度恐慌,減少春節期間走親訪友,避免去人員密集區域,室內注意通風,勤洗手,多運動,少熬夜。 鍾院士的話很明確傳遞給老百姓一個重要概念——積極防護疫情避免傳染和強身健體促進身心健康是完全不矛盾的,防護疫情並不需要停止科學合理的運動,恰巧相反,久坐不動是有損健康的。 春節期間雖然走親訪友減少了,但畢竟還是休假過節,大家還是會正常吃,吃得多運動少,還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每逢佳節胖三斤。
  •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心理防護,鄭師附小「雨點姐姐」來支招
    認真聽課的附小娃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長時間宅在家中不能出門,萬一感染病毒怎麼辦?如何在非常時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限制自己看手機的時間,固定時間觀看具有公信力的媒體所發布的信息,避免在一天中較脆弱的時候(例如睡前一小時)將自己暴露在繁多的信息中,以免於在一些負面信息的處理上消耗過多心理資源。針對疫情,衛健委專家指出「防護行為不放鬆,迎戰心態要輕鬆」。我們應嚴格遵守疫情期間各項防控措施,而對於個人心理要適當放鬆,不要造成過度心理壓力,從而降低免疫力。
  • 《醫護人員心理防護手冊》:過度疲勞,如何減輕心理壓力?
    今天他們是逆行的白衣天使  他們是抗擊疫情一線的戰士  可他們也是普通人  面對疫情危機和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    中國之聲特別製作  《醫護人員心理防護手冊》  今天邀請到的心理防護專家是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趙旭東  由於連續工作,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有的因為勞累過度而暈倒
  • 抗擊疫情 曉鳴農牧捐贈數百套防護服等防護用品
    做好這些工作非常重要的基礎是要有相應的防護設備保障。作為蛋雞養殖行業上遊的「引、繁、推」一體化的良種蛋雛雞供應商,寧夏曉鳴農牧股份有限公司不僅建立了專家工作站,還建立了寧夏禽病綜合防控與淨化院士工作站,在日常經營活動中離不開防護隔離服、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
  • 抗擊新型肺炎 均衡飲食提高免疫力至關重要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全國範圍內擴散,每天都有新增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以及死亡人數,疫情嚴峻牽動人心。這是一場全民的戰役,面對肆虐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治療措施,但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可以通過加強自我防護來降低感染機率,這也是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
  • 受疫情影響長時間悶在家裡,如何進行健康的自我心理防護
    在疫情面前,做好自我防護很重要,但保護好心理健康也同樣不能忽視,除了抵抗病毒之外,也要摒棄我們心理的病毒。 長時間呆在家中會加大精神壓力,進而使我們產生暴躁、焦慮的情緒,過度的精神壓力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千萬別因為躲病毒,反而給自己憋出病來,這就得不償失了。
  • 難忘的鼠年春節——眾志成城,抗擊肺炎疫情
    春節期間正值肺炎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和關鍵節點,我們響應號召,沒有讓一個客人過來拜年,自己和全家也沒有出去串門。但是天天呆在家裡不怎麼運動,再看看揪心的肺炎疫情,真的不想吃飯也吃不了多少,家裡的年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消化完,很多零食被家裡淘氣的小孩子連吃帶扔,汽車後備箱也成了臨時倉庫,裡面的放滿了送人的禮物,幸好被孩子開了幾箱。
  • 貴陽五中疫情期間家長心理健康指南(一)
    在這個特殊時期,更加需要家長做好自己及孩子的身心調適,共同做好疫情防護。為此,我們向家長們提出如下建議:建議1:積極進行自我調適,不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恐慌和緊張情緒和「新冠病毒」一樣有一定的傳染性,家長如果不能調節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加不安和緊張。
  • 擺脫煩人小肚子,飲食+運動,一樣都不能少!分享幾點實用小建議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每每看到大街上那些美豔動人的小姐姐,身著肚臍裝都會羨慕不已,自己也想如此風光一把,但是看到自己圓滾滾的小肚子,就悔恨不已。但是我們要知道,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小肚子,是因為自己的生活飲食不規律,再加上平時缺乏運動所導致
  • 想要有腹肌,訓練+飲食一個都不能少!
    飲食:  最基本的準則就是:少食多餐。實際上,這是一個健身界廣為認可的最有效的飲食方法!  這個飲食策略可以讓你的脂肪持續燃燒,少食多餐通過反覆的飲食刺激代謝,這是食物的生熱效應!通過對碳水和整體飲食的控制,你也可以讓你的血糖和胰島素維持健康水平,這會讓你的腰腹保持緊緻遠離臃腫!  下面是健康的腹肌飲食食譜,它們會儘可能提高你的代謝和營養,讓你的腹肌顯露出來。
  • 光明清清飲為抗擊疫情出力,同濟醫院接收防護物資
    當前,各地區疫情形勢再一次緊張起來,多地出臺舉措,要求企事業單位人員在單位所在地過年,避免大規模返鄉和人員流動。更有不少地區直接升級到高風險地區,封村封路封鎖小區,抗擊疫情的戰鬥已然打響。在2020年1月26日,那是全國各地抗擊疫情的戰鬥最為激烈的時候。由於疫情大範圍的爆發,各地醫療防護物資需求量驟然增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們也同樣為了物資不足而發愁。面對新冠肺炎病毒這種未知的病毒,沒有了防護服,醫生護士們的人身安全將會遭受極大的威脅。
  • 疫情或引發焦慮抑鬱症 專家解讀如何及時心理疏導...
    ▶「疫情過後,我要不停地買買買、吃吃吃」;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人人自危,焦慮與恐慌的情緒不斷上升,人人都在承受一場嚴峻的生理和心理考驗。  2、要加強運動。疫情期間,大家很「宅」,運動少,且此次疫情易感人群普遍具有免疫力差,體弱多病的特點,而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強自身的免疫力,降低被感染的風險,還可改善睡眠和調節情緒。  3、要飲食均衡。
  • 抗擊疫情 杏花嶺區實驗小學在行動
    同學們積極參加繪畫戰「疫」活動,以「筆」來戰鬥,用繪畫的形式致敬抗「疫」最美逆行者,展現出防疫工作者們在抗擊疫情中大愛無疆、溫暖人心的感人事跡和面對突發疫情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共克艱難、奪取疫情防控勝利的豪邁之情!
  • 致敬一線防疫工作者,這份心理防護手冊請收下!
    當你說出自己的焦慮,你會發現你的焦慮也一樣會減少,因為任何一種情緒都渴望被看到! 再次還可以藉助科學理性的認知。由於未知和不確定性會導致焦慮和恐慌,因此當我們藉助科學理性的工作態度和方法,進一步學習相關最新信息,了解相關防疫工作,宏觀把握疫情在國家層面的動向等,你會由於了解而放下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