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準備第4次開胸手術前,父親絕情地拋棄了母子倆

2020-12-18 彩虹視野

再美好的感情,也經不住一場重大疾病,有人拼命努力挽救所愛的人,有人經不起這種折磨而放棄退卻,一個好好的家庭就這麼散了。

為了孩子的病情,二娟和丈夫把家裡的一點積蓄全部花光了,還向親朋好友借了不少,一個原本美滿的家庭已經是千瘡百孔,隨經濟窘境而來的是夫妻兩人不斷的爭吵,孩子馬上要進行第4次手術了,而二娟實在是想不到辦法為兒子借不到到手術費用,4歲的孩子到底救還是不救?

夫妻兩人在病房中吵了起來,丈夫服氣離去,二娟含著絕望的眼淚,聽著丈夫在電話另一頭的最後通牒:「不是我不想辦法,實在是借不到錢了,我是真的扛不住了,要不咱們還是放棄吧!這樣過也沒有啥意思了,你要救的話那我們只有分道揚鑣,我等著你的決定!」

二娟聽到這樣決絕的話語,忍住了眼淚,一字一頓地說道:「也罷,你不管兒子的死活,我來管,就是拼了這條命,我也要把兒子治好!」

4歲的兒子澤佑此時正在病床上剛剛醒來,正好看見媽媽從門外走了過來,朝媽媽笑了笑又皺了皺眉,看到兒子一邊對自己笑又皺眉,二娟知道兒子此時傷口感染很痛苦,急忙上前握住澤佑的小手,摸著小腦袋說道:「爸爸去很遠的地方掙錢去了,以後就媽媽一個人陪你在醫院治療,你要堅強!」澤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還是很懂事地點了點頭。

二娟是河南鄭州十八裡河鎮人,與同村的丈夫結婚已經10多年了,女兒現在已經在讀初中了。2016年,澤佑呱呱落地,給這個家庭增加了無限的歡樂,家裡經濟情況很一般,但日子總還是能對付。

在小澤佑出生還沒有多久,二娟在餵奶的時候卻發現了異常,澤佑的嘴唇總是青紫色的,呼吸也不像正常小孩一樣均勻。

檢查的結果出來了,是先天複雜性心臟病,醫生向二娟和丈夫講清楚了這個病的嚴重性和治癒可能性及費用。二娟的丈夫聽到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無法接受暈倒在地。

剛出月子,二娟就和丈夫一起帶著孩子來到首都大醫院,給小澤佑做了第一次開胸手術,為了這次手術,基本上家中的一點積蓄都已經花光了。

手術後的小澤佑恢復了正常,二娟夫妻倆都高興極了。

在接下來的2年裡,小澤佑都在健康地成長,二娟和丈夫也是每天眉頭舒展,哄著寶貝兒子不知道有多幸福。

然而好景不長,平靜而快樂的生活只持續了僅僅2年,澤佑的病情又開始復發了,這次到首都進行了人工肺動脈瓣的植入手術後,情況還是沒有明顯好轉,經過專家會診之後,決定進行第三次開胸手術,安裝起搏器。

這兩次開胸手術讓小澤佑承受了地獄般的折磨,二娟和丈夫看著孩子這痛苦的樣子,每天都痛不欲生。這次手術不太成功,因為手術導致了真菌感染。

為了對抗真菌感染,每天都要注射進口抗菌藥,一天的費用差不多要7000多塊,這次來首都給兒子治病,已經向親友們借了30多萬。小澤佑的病情不見好轉,每天天文數字般的費用讓二娟和丈夫無力承受。

二娟和丈夫最後通了一次話後,便再也沒有見到過丈夫來看兒子,在無力支付醫藥費的情況下,醫生建議二娟將孩子帶回河南,視情況再來進行第4次手術。無奈之下二娟只得帶著澤佑回到了河南,住進了當地醫院進行抗菌治療維持生命。

澤佑的情況引起了熱心人士的關注,當地一些人伸出了關愛之手,但是小澤佑光進行第4次開胸手術至少需要20萬元,加上需要長期注射治療藥物,保守估計需要50~60萬元,當地的愛心援助不足以籌集這麼大的金額。

丈夫肯定已經靠不上了,這個家還會不會存在二娟也心裡沒底,她也沒有去想更多,她唯一知道的是不管以後的路有多難走,會充滿多少荊棘坎坷,但她一定會帶著兒子頑強地走下去,直到山窮水盡。

您認為小澤佑還有治癒的希望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河南3歲女童一年2次開胸手術,ICU裡驚險躲過一劫,如今又遇危機
    至今,小紫晗已經經歷了兩次開胸手術,由於肺部血管發育太細,擇期還要進行第三次開胸根治大手術。在第二次手術時,紫晗在重症監護室的第五天,出現心跳停跳,醫院接連下達了兩次病危通知書。於琳夫妻整日以淚洗面,夜不能寐。
  • 10年6次開胸,女孩終於告別手術
    受訪者供圖 活潑愛笑、成績優越,這樣一個十歲的「元氣女孩」,任誰也不曾想到,從她兩個多月的嬰兒時期至今,已經歷6次開胸的心臟手術。因先天性心臟二尖瓣出現問題,小瑞(化名)陸續接受了二尖瓣成形、二尖瓣置換,在多次手術中,主動脈瓣也受到影響需要置換。隨著年齡的增長,置換的人工瓣膜已滿足不了小瑞成長發育的需要,小瑞爸爸帶她到處求醫。
  • 羅德曼父親79歲去世!4婚和16女人生29孩子,大蟲8歲被拋棄51歲認父
    7月17日消息,據美國媒體報導,公牛名宿、「大蟲」丹尼斯-羅德曼的父親當地時間周二因前列腺癌去世,享年79歲。值得一提的是,羅德曼的父親曾經與16個女人生下了29個孩子,他在羅德曼8歲時就拋棄了他們母子,父子倆時隔42年之後在2012年才相認。
  • 83歲老人第三次開胸補心,手術成功後,主刀醫生和他都落淚了
    過去7年間,從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到急性主動脈夾層,再到二尖瓣、三尖瓣關閉不全,「心」裡的惡疾,一次次向這位老人襲來。而在關乎生死的三次選擇中,老人都勇敢地接受了開胸手術;每次術後,他都積極地配合醫護,及時進行康復治療。這背後還有醫護團隊的仁心仁術。
  • 男嬰一天內經歷2次開胸手術,幸運度過生死關,如今媽媽笑了
    小宇晟剛出生沒多久,就先後經歷了4次開胸手術,可謂是受盡了病痛的折磨。重症監護室裡,沒有媽媽的懷抱,也沒有爸爸的陪伴,小宇晟獨自承受著無限的恐懼和病痛帶來的折磨。小宇晟在出生後,就幾乎一直在與病魔做抗爭。
  • 給2斤重的孩子做開胸手術嗎?
    要給如此低體重的先心患兒做開胸手術,這在省兒童醫院心外科成立以來,還是第一例!對於這樣的極低體重早產兒,一個個艱巨的任務擺在大家面前,怎麼才能有足夠的操作空間,順利完成心內缺損的修補;如何保護患兒重要臟器功能,預防體外循環後水腫,為術後順利復跳脫機提供保證;如何防止患兒術後出血過多,增加輸血風險;如何防止加重患兒顱內出血,減輕腦損傷......
  • 經歷6次開胸手術 10歲女孩終於重獲「心」生
    經歷6次開胸手術 10歲女孩終於重獲「心」生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  2020-01-06 近日,廣東省人民醫院小兒心臟外科病房迎來了一名特殊的病人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五):再次開胸手術
    初次手術後 6~12 個月內行再次手術,往往由於血管和組織粘連嚴重增加正中開胸難度,影響預後[9-10]。一般來說,再次手術距前次手術間隔時間越久(不包括計劃性二次手術),組織及血管粘連的程度越輕,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風險和相關併發症的發病率也相對較低(Ⅱa C)。
  • 長沙倆母子燒炭取暖,不幸中毒身亡,父親:孩子才剛滿8個月!
    可即便如此,有的人仍抱有僥倖心理繼續採用這種方式取暖,這不,湖南長沙就有倆母子因燒炭取暖不幸中毒身亡,母親32歲,孩子才剛滿8個月,原本一個幸福的家庭也因此變得支離破碎。據了解,悲劇發生在12月6日晚上,地址位於長沙市長沙縣黃興鎮仙人市村,事發當晚,孩子的父親並不在家,早上回家後才發現已經中毒身亡的母子倆。孩子的父親李先生稱,當時房子門窗緊閉,滿屋子都是非常刺鼻的味道,妻子和孩子當時在床上已經沒任何反應,他就趕緊報警,120趕到後確認已經沒有任何生命跡象。
  • NBA球星羅德曼流淚控訴,父親和16個女人生29個孩子,8歲就被拋棄
    NBA球星羅德曼流淚控訴,父親和16個女人生29個孩子,8歲就被拋棄很多球迷喜歡看NBA聯賽,不僅是因為NBA聯賽是全世界職業化最充分,水平最高的聯賽。前幾天,79歲的老羅德曼去世了,老羅德曼是今年59歲的NBA名宿羅德曼的父親。父子倆在8年前才重新見面,因為羅德曼在童年8歲的時候就被父親老羅德曼拋棄了,而且老羅德曼身上還有更多的傳奇。但我想這種傳奇並不值得人們效仿,因為這實在是太任性了。根據老羅德曼自己說的,他的一生和4個女人結婚,和16個女人生下了29個孩子。
  • 微創手術普及後,傳統開胸手術是否要退出歷史舞臺?
    微創手術的發展在這些年也是非常快,如果說30年前的微創手術在胸外科醫生之間還有爭議的話,到現在胸部微創手術的爭議已經越來越少,越來越小。 現在還有極個別的病人可能說要問,是不是開胸做手術治療會更徹底一些,微創是不是切不那麼乾淨?實際上隨著胸腔鏡,包括腔鏡技術、手術器械、各種微創材料的進步,現在在肺葉切除術、胸腔鏡手術可以達到和開放手術同樣的治療效果。
  • 別放棄孩子,別拋棄孩子——新生兒外科手術治癒先天性食道閉鎖藏族女嬰
    聽到「食道閉鎖」,家人「如遭雷擊」,以前就聽過好多家長因為孩子食道閉鎖而選擇拋棄嬰兒或者救治無效而夭折的例子,難道今天剛出生的次仁措姆就要面臨如此選擇麼?根據地區不同,每2500-4000個新生兒中就會遇到一例,原因是胚胎發育至第3-6周之間,出現發育異常,造成食管隔斷,成盲端或與氣管、支氣管相通形成食管-支氣管瘻。食道閉鎖的病因可能與遺傳因素(部分臨床資料提示,食管閉鎖患兒的後代可有同樣的畸形)、炎症或血管發育不良等有關,但具體病因尚無定論。
  • 開胸手術,一定要做呼吸功能訓練
    開胸手術,無論從外科角度、還是麻醉角度,都是極具風險。因此,哪個科室都不敢掉以輕心。一般來講,實行開胸手術的,切肺葉的最多、食管手術其次,之後就是心臟等手術。因此,麻醉訪視的內容中,除常規要了解患者的體質、既往史、現病史,還要了解外科手術的類型以及與之相關的系統或功能檢查。但作為年輕醫師,可能往往就想不到這麼全面。
  • 早飯吞假牙 開胸大手術
    中國醫大一院胸外科醫生為患者做開胸手術,切開食管後才取出惹禍的假牙。家屬介紹:患者的假牙有些鬆動了,吃早飯時不慎將其吞咽下去了,假牙附帶的金屬鉤掛在了食管壁上。曾經用 " 吃韭菜 " 等土辦法想讓假牙滑入消化道,但沒有效果。後來胸骨劇烈疼痛,到當地醫院嘗試用胃鏡把假牙取出來,但也沒有成功。
  • 母子摘鏡變「姐弟」
    在衡陽愛爾眼科醫院屈光手術中心,每天都坐著等待孩子完成近視手術的家長,昨天,我們也遇到了這樣一對母子,與其他人不一樣的是,今年43歲的鄧女士與19歲的兒子一起走上了手術臺,完成了一次視覺新生之旅。鄧女士雙眼近視度數300多度兒子小霖雙眼近視度數200多度幾年前,鄧女士就萌生了做近視手術的想法,但因為當時眼睛有其他病症不能做手術而作罷。提到想做手術的原因,鄧女士告訴我們,由於長時間戴框架眼鏡自己常感覺頭暈,眼睛也容易疲勞,這讓經常開車的她很苦惱,而且鄧女士覺得戴著眼鏡的自己老氣了不少。
  • 4歲就被拋棄!星二代孫鐵,為何最終原諒了母親斯琴高娃
    母親是享譽國際的「影后」,父親曾經是內蒙古電影製片廠的導演,但孫鐵的人生卻沒有因為出生在不平凡的家庭而有所不同,他沒有像其他星二代一樣因為父母的光環輕輕鬆鬆成為大贏家,前半生過得十分辛苦。只能說孫鐵空有星二代的命,他4歲時父母離異,被判給父親撫養,母親斯琴高娃沒能爭取到兩個孩子的撫養權,只帶走了孫鐵的姐姐孫丹。
  • 李華:4次手術4次「敲斷」身體,終重新站起,狠心母親才是良藥
    18歲的少年卻突發疾病18歲的李華也是一個意氣風華,未來充滿著希望的少年。那時候的李華是家中的獨子,那時候他就有一個理想,我要改變家中的環境,通過我自己的雙手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為了儘快讓父母過上好日子,18歲的李華決定不再讀書,出門打拼。
  • 全腔鏡微創與傳統正中開胸二尖瓣成形的圍術期臨床結果比較
    方法 回顧性分析 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8 月於廣東省人民醫院接受二尖瓣成形術 1 221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 721 例、女 500 例,平均年齡(47.2±15.1)歲。按手術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全腔鏡微創二尖瓣成形組(試驗組,n=654)和傳統正中開胸二尖瓣成形組(對照組,n=567)。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手術及圍術期結果。
  • 影評:《嶄新的生活》,一個被父親拋棄女孩的苦澀旅程
    這些被拋棄的孩子有些被送到孤兒院繼續長大,而有些則是被好心人給收養。或許對於這些襁褓中的嬰兒來說,他們此刻還不明白這種殘酷和痛苦,但是對於一個九歲的女孩而言,這個世界從此就變得冰冷和絕情。今天筆者給大家講一個電影《嶄新的生活》,一個被父親拋棄女孩的苦澀旅程。小花從小就和父親生活在一起,雖然她的童年中沒有母親的陪伴,不過她依舊能感覺到幸福和快樂。
  • 魚刺卡在心臟附近 杭州一女士差點做開胸手術
    昨天晚上7點吃晚飯的時候,我不小心把魚刺吞下去了,去邵逸夫醫院看急診,做了CT,醫生診斷後說,位置相當危險,魚刺在主動脈弓附近,如果主動脈大出血要做開胸手術。 消化科醫生鄧燕勇,30多歲,相當不錯,把情況跟我講了,還和胸外科醫生會診了。我是很緊張的,而且一呼吸就很痛。他到內鏡室,一邊安撫我一邊很仔細地用胃鏡幫我把魚刺取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