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胸手術,無論從外科角度、還是麻醉角度,都是極具風險。因此,哪個科室都不敢掉以輕心。
一般來講,實行開胸手術的,切肺葉的最多、食管手術其次,之後就是心臟等手術。因此,麻醉訪視的內容中,除常規要了解患者的體質、既往史、現病史,還要了解外科手術的類型以及與之相關的系統或功能檢查。但作為年輕醫師,可能往往就想不到這麼全面。然而,為了培養人才,年輕醫師早晚都需要這樣的臨床歷練。只不過,上級醫師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心血來培養他們。
上周五,許久未做開胸手術的胸外科,突然要做一個肺癌手術。由於病變長在右下肺,計劃做右肺下葉切除。一直跟著我學習的小李,自告奮勇要去術前麻醉方式。
考慮到她平時一直很認真,加上患者又很年輕,應該能勝任這樣的工作。於是,我叮囑她認真查看病歷資料。她滿口答應,高興的去了。
不到半小時,她就回來了。看樣子,似乎對她訪視的結果還比較滿意。
我問他,患者情況怎麼樣?
她說:肺功能只有限制性通氣障礙;平時吸菸、沒有慢性肺部疾病、近期也沒有上感或者肺炎;胸部CT除提示肺部腫物外,提示肺紋理增粗;各項化驗結果基本都正常;心電圖無明顯異常;全麻插管條件沒有特殊。我已告知胸外科醫生,要做呼吸功能訓練。
對她的訪視結果,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那麼,什麼是呼吸功能訓練呢?
以下內容非常重要,請大家收藏。
為了加強呼吸道管理,改善呼吸功能,預防術後肺部感染或肺不張等併發症,進行呼吸功能訓練是非常必要的。具體方法及配合要點為:
1、禁菸吸菸會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的產生,造成痰液增加痰液排出困難。如果時間允許,儘量戒菸8周;如果是緊急手術,從入院那一刻就要戒菸,並將吸菸史告知醫生;
2、為預防口腔感染,防止口腔細菌下行引起肺感染,請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3、腹式深呼吸:通過深呼吸運動,增加呼吸肌力量及膈肌與腹肌在呼吸運動中的協調性,從而增加潮氣量和肺泡通氣量,減少功能殘氣量。
(1)取臥位、半臥位或坐位,將兩手分別放在腹部和前胸部;
(2)像平常一樣正常的呼吸;
(3)用鼻子逐漸地、深深地呼吸,當吸氣時,會有胃被推出去的感覺;
(4)憋氣2秒,然後從口慢慢呼氣,呼吸要緩慢均勻;
(5)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凹陷;
(6)休息幾分鐘,以防眩暈;
(7)重複以上步驟。
4、縮唇呼吸:可產生呼吸末正壓,防止細支氣管在呼氣時由於失去放射牽引和胸內負壓過早塌陷,儘量減少肺泡內的殘留氣體,有利於部分萎陷肺組織恢復膨脹。
(1)像平常一樣正常的呼吸;
(2)呼氣時腹部內陷,胸部前傾,將口唇縮小(呈吹口哨樣),儘量將氣呼出;
(3)吸氣和呼氣時間比為1:2或1:3,儘量深吸慢呼;
(4)重複以上步驟。
5、抗阻力呼吸(吹氣球):增加呼氣時氣道內的阻力,使支管內保持一定的壓力,可有效防止支氣管和小支氣管過早塌陷。
(2)先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將氣吐到氣球內將氣球吹大;
(3)休息幾分鐘,以防眩暈;
6、注意事項
(1)深呼吸、縮唇呼吸:每日2~3次,每次5~10分鐘,每分鐘5~10次;有效咳嗽:每日2~3次,每次5~10次。
(2)呼吸訓練的強度要逐日逐次增加練習,以避免出現頭暈、胸悶等過度通氣症狀,一旦出現立即暫停訓練。
(3)咳嗽訓練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5分鐘以內,宜在早上起床後、晚上睡前以及餐前30分鐘進行,避免餐後或飲水後進行,以免引起噁心和食物反流。
最後,我告訴她:一定要注意和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工作。一臺手術,就像一次戰鬥,只有包括患者及家屬在內的所有人員密切配合才能打贏。
參考文獻:
1.鄭紅雲, 趙超男, 夏豔萍,等. 頸髓損傷康復中呼吸功能訓練效果分析[J]. 中國脊柱脊髓雜誌, 2007, 17(12):891-894.
2.姚曉軍, 劉倫旭. 肺癌的流行病學及治療現狀[J]. 現代腫瘤醫學, 2014, 000(008):1982-1986.
3.張立新. 術前訪視對肺癌手術患者的重要性[J]. 臨床肺科雜誌, 2013, 18(003):4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