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胸手術,一定要做呼吸功能訓練

2020-12-23 麻醉MedicalGroup

開胸手術,無論從外科角度、還是麻醉角度,都是極具風險。因此,哪個科室都不敢掉以輕心。

一般來講,實行開胸手術的,切肺葉的最多、食管手術其次,之後就是心臟等手術。因此,麻醉訪視的內容中,除常規要了解患者的體質、既往史、現病史,還要了解外科手術的類型以及與之相關的系統或功能檢查。但作為年輕醫師,可能往往就想不到這麼全面。然而,為了培養人才,年輕醫師早晚都需要這樣的臨床歷練。只不過,上級醫師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心血來培養他們。

上周五,許久未做開胸手術的胸外科,突然要做一個肺癌手術。由於病變長在右下肺,計劃做右肺下葉切除。一直跟著我學習的小李,自告奮勇要去術前麻醉方式。

考慮到她平時一直很認真,加上患者又很年輕,應該能勝任這樣的工作。於是,我叮囑她認真查看病歷資料。她滿口答應,高興的去了。

不到半小時,她就回來了。看樣子,似乎對她訪視的結果還比較滿意。

我問他,患者情況怎麼樣?

她說:肺功能只有限制性通氣障礙;平時吸菸、沒有慢性肺部疾病、近期也沒有上感或者肺炎;胸部CT除提示肺部腫物外,提示肺紋理增粗;各項化驗結果基本都正常;心電圖無明顯異常;全麻插管條件沒有特殊。我已告知胸外科醫生,要做呼吸功能訓練。

對她的訪視結果,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那麼,什麼是呼吸功能訓練呢?

以下內容非常重要,請大家收藏。

為了加強呼吸道管理,改善呼吸功能,預防術後肺部感染或肺不張等併發症,進行呼吸功能訓練是非常必要的。具體方法及配合要點為:

1、禁菸吸菸會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的產生,造成痰液增加痰液排出困難。如果時間允許,儘量戒菸8周;如果是緊急手術,從入院那一刻就要戒菸,並將吸菸史告知醫生;

2、為預防口腔感染,防止口腔細菌下行引起肺感染,請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3、腹式深呼吸:通過深呼吸運動,增加呼吸肌力量及膈肌與腹肌在呼吸運動中的協調性,從而增加潮氣量和肺泡通氣量,減少功能殘氣量。

(1)取臥位、半臥位或坐位,將兩手分別放在腹部和前胸部;

(2)像平常一樣正常的呼吸;

(3)用鼻子逐漸地、深深地呼吸,當吸氣時,會有胃被推出去的感覺;

(4)憋氣2秒,然後從口慢慢呼氣,呼吸要緩慢均勻;

(5)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凹陷;

(6)休息幾分鐘,以防眩暈;

(7)重複以上步驟。

4、縮唇呼吸:可產生呼吸末正壓,防止細支氣管在呼氣時由於失去放射牽引和胸內負壓過早塌陷,儘量減少肺泡內的殘留氣體,有利於部分萎陷肺組織恢復膨脹。

(1)像平常一樣正常的呼吸;

(2)呼氣時腹部內陷,胸部前傾,將口唇縮小(呈吹口哨樣),儘量將氣呼出;

(3)吸氣和呼氣時間比為1:2或1:3,儘量深吸慢呼;

(4)重複以上步驟。

5、抗阻力呼吸(吹氣球):增加呼氣時氣道內的阻力,使支管內保持一定的壓力,可有效防止支氣管和小支氣管過早塌陷。

(2)先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將氣吐到氣球內將氣球吹大;

(3)休息幾分鐘,以防眩暈;

6、注意事項

(1)深呼吸、縮唇呼吸:每日2~3次,每次5~10分鐘,每分鐘5~10次;有效咳嗽:每日2~3次,每次5~10次。

(2)呼吸訓練的強度要逐日逐次增加練習,以避免出現頭暈、胸悶等過度通氣症狀,一旦出現立即暫停訓練。

(3)咳嗽訓練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5分鐘以內,宜在早上起床後、晚上睡前以及餐前30分鐘進行,避免餐後或飲水後進行,以免引起噁心和食物反流。

最後,我告訴她:一定要注意和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工作。一臺手術,就像一次戰鬥,只有包括患者及家屬在內的所有人員密切配合才能打贏。

參考文獻:

1.鄭紅雲, 趙超男, 夏豔萍,等. 頸髓損傷康復中呼吸功能訓練效果分析[J]. 中國脊柱脊髓雜誌, 2007, 17(12):891-894.

2.姚曉軍, 劉倫旭. 肺癌的流行病學及治療現狀[J]. 現代腫瘤醫學, 2014, 000(008):1982-1986.

3.張立新. 術前訪視對肺癌手術患者的重要性[J]. 臨床肺科雜誌, 2013, 18(003):421-422.

相關焦點

  • 給2斤重的孩子做開胸手術嗎?
    日前,河北省兒童醫院心外科,收治了一例33周早產患兒,患兒出生時體重僅1.32公斤,呼吸困難24天。入院診斷為: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極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肺炎、先天性肺發育不良、早產兒腦病、顱內出血、新生兒腦病、電解質紊亂。
  • 早飯吞假牙 開胸大手術
    中國醫大一院胸外科醫生為患者做開胸手術,切開食管後才取出惹禍的假牙。家屬介紹:患者的假牙有些鬆動了,吃早飯時不慎將其吞咽下去了,假牙附帶的金屬鉤掛在了食管壁上。曾經用 " 吃韭菜 " 等土辦法想讓假牙滑入消化道,但沒有效果。後來胸骨劇烈疼痛,到當地醫院嘗試用胃鏡把假牙取出來,但也沒有成功。
  • 微創手術普及後,傳統開胸手術是否要退出歷史舞臺?
    早在2009年,美國胸腔鏡手術(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就由原來僅佔16%快速增到49%,而開胸肺葉切除術則由原來的81%下降到42%[1]。 如今,在一些醫院,VATS手術佔到了全部肺部手術的90%以上[2]。甚至佔到90%以上的比例。
  • 手術後如何恢復肺功能?呼吸訓練來幫你
    原創 談萌萌、於虹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新華科普如何讓呼吸變得強大? 隨著胸外科手術的廣泛開展,呼吸訓練的價值被逐步認可,並且在呼吸疾患的治療中佔著重要地位,例如在哮喘、慢性支氣管肺炎以及肺氣腫的治療中。呼吸訓練有助於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和手術後患者儘早的最大限度的恢復肺功能,縮短康復時間。
  • 浙江省人民醫院胸腔鏡換雙瓣手術不用開胸,患者術後1周就可出院
    心臟病會嚴重危害到人體的健康,而且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老年人應該要做好心臟病的預防措施,預防心臟病應該要注意控制好體重,在飲食方面儘量少吃高膽固醇的食物,適當的進行有氧鍛鍊,可以有效的預防心臟病的發生。
  • 魚刺卡在心臟附近 杭州一女士差點做開胸手術
    昨天晚上7點吃晚飯的時候,我不小心把魚刺吞下去了,去邵逸夫醫院看急診,做了CT,醫生診斷後說,位置相當危險,魚刺在主動脈弓附近,如果主動脈大出血要做開胸手術。 消化科醫生鄧燕勇,30多歲,相當不錯,把情況跟我講了,還和胸外科醫生會診了。我是很緊張的,而且一呼吸就很痛。他到內鏡室,一邊安撫我一邊很仔細地用胃鏡幫我把魚刺取出來了。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五):再次開胸手術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五):再次開胸手術.共識採用的推薦級別為:Ⅰ類:已證實和/或一致公認有效,專家組有統一認識;Ⅱa 類:有關證據/觀點傾向於有用或有效,應用這些操作或治療是合理的,專家組有小爭議;Ⅱb 類:有關證據/觀點尚不能被充分證明有用或有效,但可以考慮使用,專家組有一定爭議;Ⅲ類:已證實和/或公認無用或無效,不推薦使用。
  • 經歷6次開胸手術 10歲女孩終於重獲「心」生
    若不是胸前那一抹淡淡的手術疤痕,可能很難將眼前這位元氣少女與心臟病患者聯繫起來。然而,她在本應天真爛漫的童年裡,已經接受了五次開胸心臟手術的考驗。最近,省醫為她成功實施複雜心臟瓣膜置換手術。今後,她也許再也不必為先心病而煩惱了。
  • 呼吸也要訓練?女子被切除肺葉後重新「學」呼吸
    原來,40歲的王女士今年因為炎性假瘤做了右下肺腫塊切除術,失去了部分肺葉的她不僅走路氣喘無力,一躺下就氣不順,後來發展成整個胸腔疼痛,甚至是抬手、呼吸、或者是體位改變就會出現劇烈疼痛,不敢大聲說話、不敢用力呼吸,「我們都覺得傷口疼肯定就不敢用力呼吸嘛,等傷口好了,應該就沒問題了。」誰知大半年過去了,情況並沒有好轉,這才經人介紹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呼吸四科就診。
  • 換心臟瓣膜=開胸大手術?非也!開個「小窗」就能換,患者手術當天即...
    手術中。揚子晚報網6月17日訊(通訊員 孫卉 羊城 記者 萬凌雲) 難度大、危險係數高,是人們對心臟手術的刻板印象。的確,如心臟瓣膜置換之類的心臟手術確實是需要開胸的大手術,但隨著胸心外科技術的飛速發展,心臟手術也從大切口走進了微創時代。
  • 83歲老人第三次開胸補心,手術成功後,主刀醫生和他都落淚了
    而在關乎生死的三次選擇中,老人都勇敢地接受了開胸手術;每次術後,他都積極地配合醫護,及時進行康復治療。這背後還有醫護團隊的仁心仁術。高齡第三次開胸置換心臟瓣膜,其難度和風險不言而喻。當老人飽受病痛折磨又四處尋醫無路時,百年名院再次敞開了大門。
  • 北醫三院開心臟瓣膜病門診,換瓣可以不開胸!
    唐熠達教授說,該患者主動脈瓣的開放程度不到正常人的1/4,心功能非常糟糕,急需進行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常規外科手術更換主動脈瓣需要開胸,手術期間需要讓心臟停止跳動,使用體外循環來維持患者的生命;手術創傷大,出血多,恢復時間較長。而且,這名患者高齡,腎功能衰竭,不到正常人的1/3,同時合併肺部感染,很有可能無法安全下臺。即使成功完成了手術,術後康復也是非常困難的。
  • 專家推薦呼吸訓練法為復工護航
    ● 新冠肺炎主要損害的部位是肺部,時下,各單位為避免交叉感染,返崗員工可能需要全天佩戴口罩,因此,當回到家中摘下口罩後,訓練呼吸方法、做呼吸操、放鬆呼吸器官是十分重要的。
  • 瑜伽開胸練習,提高心肺功能,連氣質都變好了!
    在開胸練習中,很多學員都會比較容易犯的錯誤主要是以下幾點:(在練習開胸的時候經常容易犯的錯誤主要有以下幾點:)①胸腔向前向上推出,致使腹部被拉長;②肋骨突出、外翻;③腰背部的空間縮短,腰椎受到擠壓;④骨盆前傾或後移
  • 不開胸置換心臟瓣膜 六旬重症患者成功獲救
    專家僅用一小時就為年近六旬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徐先生成功完成極微創瓣膜置換手術。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陳靜)主動脈瓣疾病根治的傳統方法是外科手術開胸換瓣,但臨床有1/3的患者由於高齡、虛弱、合併症多、風險高而不能進行外科開胸手術,失去治療的機會。如今,這樣的狀況已經改變了。
  • 4歲孩子準備第4次開胸手術前,父親絕情地拋棄了母子倆
    為了孩子的病情,二娟和丈夫把家裡的一點積蓄全部花光了,還向親朋好友借了不少,一個原本美滿的家庭已經是千瘡百孔,隨經濟窘境而來的是夫妻兩人不斷的爭吵,孩子馬上要進行第4次手術了,而二娟實在是想不到辦法為兒子借不到到手術費用,4歲的孩子到底救還是不救?
  • 這樣練習開胸,提高心肺功能,連氣質都變好了
    骨盆前傾或後移;e.肩胛骨向身體中線過度靠攏並向下掉;f.後肋閉合,呼吸受限,身體緊張等……所以,你需要正確的練習開胸。定期練習開胸,不僅能最大程度給胸腔創造空間,提高心肺功能。~如果,每天晨起時做開胸練習,也會有助於打開心輪,幫助我們消除起床氣,注入正能量,元氣滿滿的迎接嶄新的一天。很多伽人剛接觸瑜伽的時候,心裡都會有個疑問:每天幾點鐘適合練習瑜伽?小編的回答是,除了吃飯睡覺,其他任何時間都可以。
  • 做過心臟搭橋手術,是不是以後不能工作了?
    做過心臟搭橋手術,是不是以後不能工作了?首先可以肯定,心臟搭橋手術後,不能勞累過度,因為只有冠脈三支病變,或比較複雜的病變才會選擇心臟搭橋手術。而即使我們經過搭橋後解決了心肌缺血的問題,但畢竟基礎心臟情況不是非常理想,勞累後有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症狀。心臟搭橋術後也分為兩種情況,還是需要老生常談,心功能問題。
  • 瑜伽開胸練習,提高心肺功能,連氣質都變好了
    在開胸練習中,很多學員都會比較容易犯的錯誤主要是以下幾點:(在練習開胸的時候經常容易犯的錯誤主要有以下幾點:)②肋骨突出、外翻;③腰背部的空間縮短,腰椎受到擠壓;④骨盆前傾或後移;⑤肩胛骨過度向中線靠攏並往下掉;⑥使後肋閉合,導致呼吸受限
  • 河南3歲女童一年2次開胸手術,ICU裡驚險躲過一劫,如今又遇危機
    「紫晗,不要哭,要堅強,別怪媽媽狠心。」紫晗掙扎著抗拒康復訓練,嚎啕大哭。看著全身扎滿針頭的女兒,母親於琳聲淚俱下。自從女兒檢查出患有「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她懸著的心始終沒有放下過。至今,小紫晗已經經歷了兩次開胸手術,由於肺部血管發育太細,擇期還要進行第三次開胸根治大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