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文史」名人故居 燕谷老人張鴻故居燕園

2021-01-09 江南人家G

燕谷老人

張鴻故居燕園

張鴻(1867~1941),原名澂,字隱南、映南,別號蠻公、燕谷老人。清光緒三十年進士,歷官內閣中書、戶部主事、外務部郎中、記名御史。曾出任駐日本長崎、神戶及朝鮮仁川領事。1916年回常熟,住燕園。致力於家鄉文教事業,歷任縣立圖書館館長、孝友中學校長、中國紅十字會常熟分會會長等。抗戰時寓居上海。擅文學、書法,通曉英、法、日文。著有《蠻巢詩詞稿》,歷史小說《續孽海花》。

燕園位於城區辛峰巷18號。

初名蔣園,為清乾隆時東閣大學士蔣溥之子、臺灣知府蔣元樞所建。乾隆四十五年,蔣在渡海時曾遇險,回常熟後築此園供奉海神天妃(即媽祖)於其中。園構極精良,窗欞、欄檻均用紫檀、楠木雕刻而成。後被其長子賭博輸給別人。道光九年,蔣元樞族侄、山東泰安縣令蔣因培購得此園,重加整修,並請疊假山高手、常州人戈裕良用虞山石壘疊成黃石假山,取名「燕谷」。因蔣因培從山東任上歸來,取北燕南歸之意,名園「燕園」。

始建時園內有四面廳、七十二石猴(假山)、西洋臺等勝景。修建後於五芝堂之東南增築賞詩閣,修葺後的燕園有十六景。道光二十七年,此園為常熟知縣歸子瑾所購。光緒間,又歸蔣因培之堂侄蔣鴻逵。光緒三十四年,由張鴻購得,大加修葺,並值入五針松、白皮松、桂樹、廣玉蘭、日本櫻花等花木。民國年間,張鴻在園中設立過孤兒院,其繼室程競強創設刺繡學校。抗戰時,此園被部分破壞。解放後,此園先後為縣公安局、文化館、皮革廠等單位使用。1984年,皮革廠遷出,復修為公園。後經整修復建。

燕園為江南著名古典園林,其中燕谷假山為國內所存為數不多的疊石大師戈裕良的傳世代表作。除燕谷假山外,其在蘇州環秀山莊、揚州意園、江寧五松園均疊有假山,今唯燕園及環秀山莊的假山尚存,彌足珍貴。

戈氏以虞山劍門景觀為藍本,用虞山黃石為材,借用石拱橋構築橋洞的原理,將大小石塊鉤帶連絡疊成,溝壑洞穴俱全,並引澗水入洞,洞內冬暖夏涼。並於其中一洞底置黃石棋臺,洞頂留隙口透天光。燕谷之上,植樹栽竹,宛若天生。

燕谷之巔,有「引勝巖」和「過雲橋」,借園外景拓展視野。

燕園於1982年3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九十年代末進行了大修。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焦點

  • 有些名人故居,挺荒唐的
    老師說唐朝詩人(不說名字了)生活很悽苦,為什麼他的故居這麼田園?文:小人物當鋪是的,這位詩人關心國家、關心百姓,詩句有很多關於社會的思考,但是生活清貧,無力改變現狀,只能借詩歌來表達內心的焦慮。但是他的故居卻小橋流水、亭臺樓榭,環境優美還坐落在市中心,跟書上描述的生活環境大相逕庭。實際上,奪走幾處故居,就會發現這些故居的擺設還真是套路相似。
  • 探訪蘇州名人故居
    歷史上,蘇州及其周邊地區就是名人輩出的地方,許多域外人物也被姑蘇水鄉的恬淡所吸引,在這裡置田購宅。於是乎,名人故居和舊居已然成為了蘇州地區的一種文化符號,他們與小橋流水相伴,與吳儂軟語相隨,既是姑蘇的地標,也是平江的風景。
  • 吳中區的歷史名人故居
    兵聖孫武長居東吳40餘年,在穹窿山寫就《孫子兵法十三篇》,草聖張旭、塑聖楊惠之、繡聖沈壽、北宋著名政治家範仲淹、香山幫鼻祖蒯祥等歷史名人都曾生活在吳中大地。那麼吳中現在還保存著多少個故居景點呢?| 甪直 · 瀟宅 |▼嚴格來說,這是名人家屬的故居——國際影后蕭芳芳祖父,也是甪直望族蕭家蕭冰黎的故居,建於清光緒十五年
  • 廣州兩棟名人故居濃縮兩段東山歷史
    東山早期華僑、南華置業公司董事會主席冼錫鴻故居 地址:保安前街13號 、名人行跡、風俗民情等。   發現經過   從冼錫鴻回憶 整理出東山名人故居   談到廣州東山的開發,不能不提培正元老張立才和冼錫鴻。從冼錫鴻自己寫的系列回憶,我們順藤摸瓜,系統整理東山名人資料,發現此前人們對東山的認識很不充分。
  • 上海這些名人故居 你知道嗎?
    上海這些名人故居 你知道嗎?上海是一個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那你知道上海有哪些名人故居,並且它們分別在哪些地方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阮玲玉故居中國早期影星阮玲玉中國早期影星,原名阮鳳根,學名阮玉英。廣東香山(今中山)南朗左步關村人,1910年4月26日出生於上海。因為當工人的父親早逝,孩童時代就隨母為人幫傭。母親節衣縮食,讓她上學讀書,就讀於上海崇德女子中學。1926年,為自立謀生,奉養母親,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處女作《掛名夫妻》,從此踏入影壇。
  • 一批名人故居將有全新打開方式!點讚!
    你知道姑蘇區有多少名人故居嗎?據統計,姑蘇區現存的名人故居主要建於明清及民國初期,有70餘處,涉及名人110餘人,其中狀元故居有10處。基於種種歷史原因,這些名人故居存在著保護情況較差、年久失修、文化價值挖掘不足等問題。為此,近期,《姑蘇區名人故居保護修繕利用示範項目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出臺,將重點圍繞項目首期選取的10處名人故居,啟動並完成相應保護修繕工程、文化項目的招商植入和運營,切實讓名人故居在保護中得到發展、在發展中得到保護。
  • 梅州大埔保存大量名人祖宅故居,張弼士故居卻被質疑:缺口塘
    事業有成後,他(她)們紛紛回鄉修葺、重建祖宅、故居。縣內遍布名人故居、祖居,其中包括清代按察使楊瓚緒故居、中國首任駐日本公使何如璋故居、中國葡萄酒之父張弼士故居、新加坡父子總理李光耀祖居、大慈善家田家炳故居、富有神秘色彩的鄒魯祖祖居……名人故居遊在大埔也開始悄然興起。
  • 拼音文字之父盧戇章 同安故居殘破不堪(圖)
    盧戇章有兩處故居,一處在鼓浪嶼,另一處在他的出生地同安古莊村,在鼓浪嶼的故居很多人知道,但他在古莊村的故居卻鮮為人知。偌大的故居由於年久失修,日益殘破。  記者昨日實地走訪。 房子  牆面成片木板消失  古莊村內的盧戇章故居是一棟具有閩南民居風格的兩進雙護厝磚木建築。同安文史資料顯示,古厝由盧戇章先祖盧素行於嘉慶年間始建,總面寬24.5米,總進深20.5米。古厝年久失修。從外面看去,大門前的屋簷下堆滿雜物,牆體脫落,露出裡面大片紅磚。
  • 拼音文字之父同安故居年內修繕 未來或打造成拼音博物館
    (供圖/同安大同街道)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記者吳耀東)去年,本報曾報導位於同安區大同街道古莊村的盧戇章故居年久失修,日益殘破。報導引起同安區的高度重視,迅速啟動了對盧戇章故居的修繕保護工作。如今,盧戇章故居修繕工程已經列入同安區和大同街道今年的共同締造項目,目前項目已經完成修繕規劃,計劃年內動工。
  • 留在,古巴·哈瓦那,《老人與海》的誕生地,海明威故居
    留在Curious,拯救出門不想隨大流又不想跑偏的你~景點:海明威故居推薦理由:《老人與海》的誕生地現在變成了一座博物館,獻給寫這本書的那位老人海明威故居的正面圖這位個性鮮明的作者在家裡塞滿了信件、書籍和貓,讓自己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 湖北留存的19處名人故居
    讓我們從湖北留存的19處名人故居中感知荊楚燦爛人文,管窺湖北壯闊歷史吧!NO4.李四光故居地址: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回龍鎮沙畈村概述:故居是一進三重懸山青瓦頂民居建築,坐北朝南,磚木結構,面闊3間,進深2間,中間有小天井,佔地面積260平方米。
  • 海珠區這座藝創新地標,裡面竟然「藏」著名人故居
    該中心自籌備之初持續至今就備受關注,除了因為這裡是全國首批掛牌的「國家級廣告產業園區」之一、受國家政策重點扶持之外,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色:首個擁有名人故居的大型商場,首層是關山月故居,人們來到這裡可以看到嶺南畫派創始人藝術珍品、生平故事,感受濃鬱的人文藝術。亮相當日,廣州美院、廣州美術界、藝術界一眾大咖都有到場,一睹名人故居的風採和藝創地標的亮點。
  • 走近浙江留存的22處名人故居
    浙江名人留下的故居相對來說也比較豐富,本文整理了較為代表性的22處名人故居,不妨來場穿越之旅,在靜謐中感受那個時代、追憶那段歷史。王陽明故居地址: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陽明街道武勝門路描述:故居是後世在壽山堂基礎上重修,自南至北沿中軸線分別為門廳、轎廳、磚雕門樓、大廳及瑞雲樓、後罩屋。
  • 「回放」人民藝Show第二季|雲遊大家故居:李清照故居
    今年5月,人民網文娛部聯合人民文學出版社開啟「雲遊大家故居」系列直播活動,與大家一同「打卡」老舍、冰心、魯迅、沈從文等多位名家故居,回到文學現場,近距離感受他們的文學氣度。上周日,「雲遊大家故居」在暌違三個月後再度啟程。
  • 「濕淫之地」李小龍九龍塘故居拆了
    李小龍九龍塘的故居「棲鶴小築」在24日開始拆卸,這一代武打巨星當年暴斃的實情和過程,隨著事發現場的消失、嘉禾鄒文懷、何冠昌的離世,漸漸風流雲散。偏偏這個最不易死亡的人,卻突然在睡眠中一瞑不視。」李小龍的死因, 坊間傳言甚多,有說他為求出拳有爆炸力,所以每天剁碎生牛肉泡水喝,結果是受到細菌感染;也有說他吃春藥死於床上;更有從風水上解說,指他是「小龍」,卻住進有九條龍的「九龍塘」, 以一敵九,焉能不死?也有說他住的地方叫「棲鶴小築」,結果變了駕鶴西去。
  • 有一個名人故居,主人是復旦大學,名叫「當代草聖」
    有一個名人故居,主人是復旦大學,名叫「當代草聖」去西安旅遊,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去的理由。去西安古城牆感受古長安的繁榮和繁榮。去秦始皇兵馬俑感受世界的八大奇蹟。去永興房間品嘗陝西的特色不是紀念碑,舌尖也是感受到老長安的魅力所在。
  • 故居造句和解釋_故居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故居(gù jū)。近義詞有:故宅,舊居,故園。反義詞有:新居,新址。 [徐遲《井岡山記》:「在故居之前,草坪之上,留下了一塊石頭。」] 故居參考例句: 1、他懷著景慕的心情參觀了魯迅故居。 2、保存最完整的名人故居。
  • 關於左宗棠長沙故居和墓園的回憶
    所以這裡是兩代歷史名人的紀念地。)司馬橋故居初建時,只有兩進房子。後面為菜園、池塘,是曾祖父自己設計的。後來他在西北做官,家中人口日繁,我的伯爺爺又加建了三進,增了池塘,毀了菜園,曾經受到曾祖父的嚴厲斥責。擴建之後,南起司馬裡,北至三公裡,一帶高牆,佔據了司馬橋半邊街,成了一座大宅院。
  • 韓國最「貴」的名人故居 有兩個歷史名人居住在此 你知道貴在哪嗎
    導讀:對於名人故居,我們應該都很熟悉了。對社會、對歷史或者對某個領域有著突出貢獻的人物,在其所出生的地方或者長期居住的地方,都會修建其故居,為了更好的紀念他們的偉大事跡,歌頌其為人類、為國家、為社會作出的巨大貢獻。
  • 李小龍故居拆卸重建 將改作國學教育中心
    往日的「棲鶴小築」據悉,這棟名為「棲鶴小築」的別墅建於1970年代,1973年初,由嘉禾電影公司主席鄒文懷等人士購入,租給李小龍一家居住。這裡亦是李小龍生前最後的居所。李小龍去世後,富商餘彭年在1974年9月以85萬港元購入別墅,裝修後租作鐘點酒店之用,名為「羅曼酒店」。2008年,餘彭年計劃招標出售包括李小龍故居在內的5幅地皮,後來遭一眾李小龍影迷強烈反對。翌年,餘彭年提出向政府捐贈李小龍故居,並打算將其改建成李小龍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