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九龍塘的故居「棲鶴小築」在24日開始拆卸,這一代武打巨星當年暴斃的實情和過程,隨著事發現場的消失、嘉禾鄒文懷、何冠昌的離世,漸漸風流雲散。
當然,知得最真切的人還在,那是當年的艷星丁珮,她是當晚唯一的在場者, 但她已遁入空門,不染紅塵,若要問,答案可能是: 本來無一物, 不再說塵埃。
作為一位巨星, 李小龍的暴斃肯定是轟動的,就連金庸當日亦在明報社評以《一個明星的死亡》為題寫道:「李小龍突然暴斃的消息傳出時,任何人都會難以相信,如果在昨天,要人們推舉一個全世界中國人最不易死亡的人,預料李小龍極有可能得到最多的選票。偏偏這個最不易死亡的人,卻突然在睡眠中一瞑不視。」
李小龍的死因, 坊間傳言甚多,有說他為求出拳有爆炸力,所以每天剁碎生牛肉泡水喝,結果是受到細菌感染;也有說他吃春藥死於床上;更有從風水上解說,指他是「小龍」,卻住進有九條龍的「九龍塘」, 以一敵九,焉能不死?也有說他住的地方叫「棲鶴小築」,結果變了駕鶴西去。
他的死, 當年港英政府曾開死因庭研訊。開庭之初,人人以為丁珮會出席作證,講述當晚情況,故開庭之初,法庭聽審的人擠得水洩不通,結果從頭到尾,丁珮連影都沒有。法庭只傳召醫學專家出庭,就藥物反應作供,英語對答之餘,全是醫學名詞,大家沒能聽懂,這才散去。
李小龍故居位於九龍塘金巴倫道41號,別墅佔地865平方米,樓高兩層,有庭園及泳池,李小龍自1972年7月29日(死前一年)以一百萬購得這所三易其主的別墅,而其上一手業主是個美國商人,入住20個月後就生意失敗,人臥病榻,故街坊皆視其別墅為兇宅。
至於事件的女主角丁珮,有說是當年嘉禾鄒文懷替李小龍拍了唐山大兄、猛龍過江後票房大收,為防其他電影公司搶走李小龍,所以用美人計將覊絆,令之不生二心。這都是坊間傳言。
李小龍死後,「棲鶴小築」被富商餘彭年買入,改造成了香港第一家時鐘酒店 — 羅曼酒店。
九龍塘一帶當時多的是時鐘酒店和安老院,在香港電影《大丈夫》中被調侃為偷情聖地。當時羅曼的生意好到24小時爆滿,除了凌晨午夜的黃金期,白天場、下午場永遠有客。
羅曼酒店出現之後,九龍塘很多別墅式的房子都改建成「乜乜小築」、「物物別墅」的純粹租房時鐘酒店,成為男女「歡娛之地」。最火的時候,九龍塘多達三十多家時鐘酒店。
因為九龍塘在地鐵中環、荃灣線上的第八站,所以去九龍塘的代號又稱為「第八站」,又因為「糖」與「塘」同音,去九龍塘,又被戲稱為「飲糖水」..
香港有位有名的風水師曾解釋過這種現象,他說,若從高空俯瞰,九龍塘似女性的生殖器,屬「濕淫」之地,特別利色情行業。
其實,當年舞廳林立,大富豪、中國城、新杜老誌等等,都為這些時鐘酒店提供了客源。而這些別墅式酒店,外有高圍牆,內裡花園闢作停車場,每個泊車位又裝上布簾,車一泊進,布簾拉上,街外經過的人完全看不見,偷歡也安全。
雖說是偷歡安全地,但也有例外。2004年有狗仔隊看到貌似號稱才子的陶傑,攜同一名年輕女伴離開九龍塘一所時鐘酒店,在酒店門外等著他。陶傑急起來以廁紙包頭,木乃伊似的飛奔而出,登上的士逃離,狼狽得很有喜劇效果。
而早於陶傑之前,港英時代曾任副運輸司的政務官呂孝端,也被人拍到從九龍塘時鐘酒店步出的照片。此事也有喜劇效果,只是相較於陶傑的狼狽,呂孝端是尷尬。
原來呂孝端住九龍塘,每晚又會攜愛犬外出散步,那次不知何故,他的愛犬突然跑進一間時鐘酒店裡不肯出來,他逼著進去把狗隻尋回拖出,剛出酒店門就遇上記者被拍下照片。
呂孝端是正人君子,大家都相信他的解釋,而他的愛犬也在場,成為最好的佐證。說實話,大家也未聽過有人會帶狗隻去九龍塘開房。
隨著香港舞廳業的式微,九龍塘的時鐘酒店業也走下坡。
2008年汶川地震後,餘彭年決定將酒店捐出,修建李小龍博物館,可惜與香港特區政府接洽多年無結果,弄至現時要整幢樓房拆卸,不禁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