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為什麼帶小朋友去這種是非之地?」|中環一筆

2022-01-03 獨家

上星期,小學生正在考BCA(基本能力評估,易名前叫TSA)。6月14日早七時許,一個叫伍嘉儀的家長,帶著未升小學的女兒,夥同補習老師王曦彥,來到九龍塘聖家學校門外,掛上寫著「罷考BCA」的標語,並在校門外焚燒模擬試卷。其間校長邵苑芬修女挺身阻止,撕去標語,並報警求助,指有人在校門縱火。

香港有五百多間小學,為甚麼這兩個跟學校毫不相干的人,要跑到此校門外撒野?原因,就是那位敢言的校長邵修女。

我不認識邵修女,但我早前看過她在報上發表的文章,當時她以洋洋灑灑數千字痛陳TSA的利弊,解釋評估結果對教學的重要性,有理有節,我看了文章,頓時對這個糾纏教育界的問題豁然開朗。

後來,TSA(現叫BCA)成了議會辯論議題,議員陳志全帶了一班小學生進立法會旁聽,看羅冠聰、朱凱廸、毛孟靜、葉建源、陳志全等反對派表演一幕議會內鬧爆局長、離位、舉牌、擲物、叫囂、示威……最後吵鬧收場。邵修女看了很痛心,於是在接受商臺《政經星期六》訪問時公開批評這些政客:「為甚麼要帶小朋友去這種是非之地?那粗暴言語、粗暴行動,是很壞的教育,反對派是在荼毒小朋友。」

痛心之餘,邵修女仍努力為事件修補、建設。因為議會辯論中有三十六位議員反對BCA,於是邵修女連同十間支持BCA的小學校長搞了個分享會,邀請所有立法會議員來傾聽教者心聲,結果,只得葉劉淑儀及蔣麗芸兩位議員出席,作為教育界代表的葉建源,只派個助理來,羅冠聰、陳志全、毛孟靜那幾個在鎂光燈下罵得最聲嘶力竭的,連影都沒有。

全港只有二十六間小學不參加BCA,應考的有五百間,卻只有邵修女那間成為攻擊目標,箇中原因大家看清楚吧?反對派的槍總是對著出頭鳥,尤其那些不瘟不火便能把道理說清的人。

對抗歪理歪風,就是要支持敢言者,請大眾為邵修女這種掏心教者叫好,請警方嚴懲恐嚇學校的縱火狂徒。邵修女,放心,你並不孤單,我們會在教育路上與你同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零傳媒《獨家》微信賬號發布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相關焦點

  • 破壞法紀的人,竟成了反對派議員的「左膀右臂」?|中環一筆
    抱歉,得罪一些真正有料用心的議員助理,我也相信大部分助理都是有質素、有抱負、有能力的,然而,你們行業卻被一班私相授受的反對派搞壞了。林朗彥(左)和黃莉莉(右)「香港眾志」主席林朗彥和他的女友黃莉莉曾在反新界東北撥款示威期間,以竹枝鐵馬爆破立法會大樓玻璃門,結果被裁定非法集結罪成,被判囚13個月。
  • 攻擊學者──論香港反對派媒體的「抹黑」之術 中環一筆
    李天命名氣太大,粉絲無數,他的巨著《李天命的思考藝術》據說出了60版(未計內地版),他站在反對派的對立面,是他們的重挫,不能不理。但在理據上與李相鬥,只是自取其辱,所以最佳的策略便是抹黑。不過李的形象超脫,無利益糾纏,抹黑欠缺內容,無計可施之下,竟有人想出他是「撞了邪」,見此「論據」,如何不使人捧腹?
  •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朋友是連鎖店老闆
  • 反對派是如何將自己「趕入窮巷」的? |中環一筆
    4名立法會議員被法庭取消資格,反對派瘋狂反擊,向特區政府和特首叫板,或許一時間能阻止政府的一些撥款申請,但必然的後果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 劉瀾昌:「孤狼」後是「紳士」,擴展港人愛國陣營任重道遠 |中環一筆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關係香港由亂達治的三場選舉揭開了帷幕。
  • 顧敏康:「違法達義」洗腦港生,戴耀廷流毒急待肅清 |中環一筆
    人們不禁要問:「一個學法懂法的評議會主席帶著一群人,居然幹這種嚴重違法的事情!這是什麼樣的心態和思想狀態?究其根源到底是什麼呢?以後這種事情還會發生麼?對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呢?」這些問題非常好,值得大家思考。 香港大學學生會出現這樣的舉動,並不是偶然的,是其過往一系列出格舉動的延續。其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
  •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在場有個中大醫科學生張家齊,他身穿寫有「暴大抗爭」、「光時」等字樣的衣物,戴上口罩掩蓋面容,被捕時更撞傷警察,結果上星期被裁定非法集結罪成,判入獄1年8個月。
  • 香港已死,兇手在逃 |中環一筆
    反對派在這時便立即指摘警方對年輕示威者施以暴力,明顯傾向反對修例的本地媒體也不斷播出暴徒披血的畫面,而輕輕帶過及甚而不報道暴徒向警方人員投擲可以殺人磚頭及鐵枝的事實。更令人嘔心的是一眾反對派政黨頭目以至反政府的過氣高官,公然在電視鏡頭前說謊,說沒有看見暴徒掟磚,這種無恥謊言,超越了任何有良知的人的底線。 這種無恥謊言,目的是惡意鼓動更多群眾針對警方、針對政府。 在6月12日的暴力衝突後,以「香港媽媽」為名,販賣廉價的矯情說什麼淚求警察不要打小孩。
  • 解讀「以人民為中心」,先釐清香港發展是為了誰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國慶前夕落區,探訪旺角籠屋劏房戶,看到一個190尺空間被劏成4個倉、11個床位,每名住戶只得少於20尺。駱主任感慨地說:「耳聞不如目睹」、「20萬人居住條件如此艱苦,心很沉重」。
  • 「女士之夜」都是歧視? 中環一筆
    上星期法庭有這樣一宗判決:有男士光顧旺角某酒吧的「Ladies』Night」(女士之夜)後,不滿活動中男士比女士收費貴,於是告酒吧性別歧視,透過平機會入稟就「感情損害」索償,最後獲判勝訴。這種「Ladies』Night」好明顯是一種商業宣傳技倆,如同茶餐廳午飯時段的「穿校服減兩蚊」、「學生餐八折再送汽水」一樣,如果那個「Ladies』Night」都屬歧視,我覺得大家明天應該去各大食肆,投訴他們歧視所有沒穿校服的消費者。又或者學生都可群起投訴茶餐廳,因他們歧視孩子的消費力。看來,明天起也要取消長者乘車優惠,為什麼老人家搭車只付兩蚊?
  • 香港反對派再吃「人血饅頭」
    」有關,污衊警方「殺人滅口」,還有暴徒還趁機到陳彥霖的學校鬧事。前日,在香港西貢區區議會上,有反對派區議員動議把其中一個即將落成的將軍澳休憩設施命名為「陳彥霖紀念公園」。這種無理的要求也遭到反對派中的另一部分議員強烈不滿,有議員將一袋外表塗有紅色顏料的饅頭拋向動議者,寓意吃「人血饅頭」。
  • 黎智英立會「受審」 反對派「保駕護航」
    導語(記者 鄭治祖) 「禍港四人幫」之首的壹傳媒集團前主席黎智英,早前被揭發曾經向反對派多個政團及個人進行多宗鉅額秘密捐款
  • 與「黑暴武器庫」有關?英美勿再搬石自砸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再就是,那個不自量力的英國政府,近日還居然發表所謂的「香港半年報告」,妄議香港民主。誰都知道,一百多年的英國殖民統治,從來不給香港華人民主權利,只是臨回歸了才急忙「埋地雷」,部署「民主拒共」的新策略。
  • 反對派議員率40人在酒吧「開會」,帶頭違反《限聚令》犯眾怒
    建制派議員麥美娟也在FaceBook上質疑陳淑莊的做法,「可以以議員身份去酒吧開會,那是不是也可以以議員身份去吃麻辣火鍋?」陳淑莊在回應中還指,他們40餘人之所以「半夜開會商量對策」,是因為政府出新政策「次次都是搞突擊」。還批評政府的「限聚令」推廣不足,稱舉報人是因為誤解新規例才會舉報,說明政府的宣傳不足,必須加強,令市民和記者免於恐懼。
  • 法例何來「休眠」?香港律政司檢控人員豈會不知 |中環一筆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我從2019年底開始直至到今日,在 「冼師傅講場
  • 香港的「革命者」,為何將別人的孩子推向火坑? |中環一筆
    還記得,旺角暴動發生後那段日子,香港反對派的政棍,基本上都潛了水。旺角暴動譴責暴力,不敢;讚賞暴力,又做不出;眼白白看著警察被追打,頭破血流,他們心知肚明,火已燒過了頭。有人零星落索地譴責,更多是藏頭露尾地不予置評,火燒得正旺時,任何支持暴力的聲音都是政治負資產,所以2016年旺暴之後的幾星期,我未聽過有人敢形容暴徒為英雄。慶幸香港人善忘,兩年足夠令大家忘掉一切。
  • 劉瀾昌:「12.19」之後,香港政壇再無「泛民」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在這個背景下,山姆大叔也要「攬炒」,整個香港都要「攬炒」掉,哪還管你羅健熙的後路,哪還管你民主黨的前途,哪還管「泛民」的未來?於是,你一個小小的羅健熙,又怎能「擰得過」老美的大腿?
  • 反對派歪理傳天下,建制派不該收聲認命 |中環一筆
    這些年,跟官方機構或者建制派朋友聊天,發覺大家總有一個共同感歎:媒體都在反對派手上,連官媒香港電臺都由黃絲操控,我們縱有道理
  • 【觀點】反對派「蛇齋餅粽」臨急抱佛腳
    每次選舉,反對派必先攻擊建制派,而其常用的招數有兩個,一個是打「政治牌」,另一個是打「抹黑牌」。這兩手牌一直屢試不爽,成功「保送」反對派政客入局。但本屆選舉情況已經逆轉。對於前者,反對派慣常就是從極端政治立場出發,攻擊對手「不支持民主」,以看上去很「美好」的政治口號與標語去自我標榜成「民主鬥士」,並用意識形態的侮辱性言語攻擊對手。
  • |中環一筆
    收錄於話題 #中環一筆說的是抵制維他奶,因為迄今為止,維他奶展現的行為證明這是一家沒有是非心的企業、一家不願譴責「恐怖主義」的企業、一家還沒有慰問無辜受傷警察的企業。維他奶聲稱引起軒然大波的7月2日通告是一位員工私下撰寫並內部轉發的,是未經授權的。一個員工可以在未經授權下轉發有編號的公司通告,這家上市企業究竟是管理制度混亂,抑或是最先批准這份通告的管理層事後在卸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