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女同床共侍一夫,村上春樹竟然靠寫這種小說,走上全職作家之路

2020-12-22 午間讀書客

我偏愛村上春樹,對他的閱讀貫穿了整個學生時代。早期的作品本本翻個底兒掉,反倒最新出版的《刺殺騎士團長》未能讀完。老實講,總覺得不像自願寫出的作品,起碼不夠誠心,加之出版的封面屬實不敢恭維,便愈發看不慣這種「旁門左道」的產物。

但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喜歡的人自有道理,只能怪自己欣賞不來。

當然,這無關緊要。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村上春樹的早期作品——《1973年的彈子球》。

《1973年的彈子球》是村上春樹1980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是「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比起出道作《且聽風吟》,它的情節更完整;而較之隱喻漫布的《尋羊冒險記》,它的意旨又相對清晰。與村上春樹後期的野心之作不同,《1973年的彈子球》稱得上徹頭徹尾的初心之作。也正是這本小說,讓村上春樹從他的廚房餐桌爬起,走上了全職專業作家之路。

《1973年的彈子球》以「我」與「鼠」兩個人物為線索展開,「鼠」的部分相對單薄,卻十分重要。在介紹時,我將按閱讀順序,籠統劃分為「我」—「鼠」—「我」三部分解讀。

首先,從第一部分的「我」入手。

這一部分主要講了一九七二年,「我」和朋友在澀谷開了一間翻譯事務所,生意紅火,躊躇滿志。翌年,一對雙胞胎闖入了「我」的生活,他們無名無姓,因外貌太過相像,區分二人不得不用編號。得益於褪色運動衫上的中獎號碼,二人有了208、209的名字。此後,三人開啟了散步,喝咖啡,夜晚捧著《純粹理性批判》相擁而眠的生活。日子「平凡」而不失趣味。村上春樹的精妙之處,在於硬是將左擁右抱的後宮大戲,寫成了清心寡欲的禁慾宣言,仿佛三人同眠是極盡合理之事。我在閱讀時感覺自己像是做了絕育的貓,定睛窺視偏偏毫無波瀾。

相比之下,「鼠」的支線顯然多了一些厚重。

一九七三年秋天,「鼠」的生活在平淡中陷入荒蕪。慶幸的,他遇見了在設計師事務所工作,長得小巧玲瓏的女孩,並開始交往,生活的實感再次隨肉體的交合膨脹開來。兩人每周六見面,共度良宵。從女孩身上,「鼠」少見地感受到異性不再是一張臉譜——而是一個愛男人並將年老死去的真切的存在。可惜「鼠」終歸是「鼠」,看過《且聽風吟》的人會明白,「鼠」屬於漂泊,斷不會與任何女人共度一生。此番也不例外,他漸漸感到自己的日期意識蕩然無存。雖然會想女孩,但思念與餘生絕不是混為一談的話題。很快,「鼠」不再同女子相會,甚至不曾有過一個正式的告別。

「鼠」的故事簡短而潦草。無需攤開,只因他終將離開。正如這世界,有人為奢而活,有人為欲而活,有人為愛而活,而「鼠」註定與孤獨和死亡同在。

「鼠」抓不住時間,時間也不曾可憐這個孤獨的有錢人。

故事回到「我」。

與雙胞胎共處的日子談不上激情,倒也滿滿的愜意。三人依舊下棋,散步,咀嚼食物,在空無一人的高爾夫球場拾丟失的球,為配電盤舉行葬禮。雙胞胎賢淑而溫情,時而討「我」歡喜,甚至用攢下來的錢買「我」可能喜歡的CD。若非直子,某一瞬間,我竟然真心希望他們生活在一起。但僅限於一瞬間,因為三個人的故事,終究稱不上愛情。如同這段文字,莫名其妙押了韻。

雙胞胎於「我」而言,更像剃鬚刀之類的生活附屬品,讓「我」舒適、安心,他們的作用止步於此。即便壞掉,也不見得是了不得的事。

不同於彈子球機,雙胞胎不曾承載太多過往。誠然,彈子球機絕非有用的物什,「我」在彈子球機身上除了籠統概括為「165000」分的最佳戰績和失去的時間,也幾乎一無所得。但那關乎記憶。人類習慣為記憶鍍上金黃,為牽強的寄託賦予它不該承受的意義,若非如此,人類便無法生存。尋找彈子球機的過程貫穿全文,亦是文章的高潮,當「我」終於在冷庫中尋找到三年前娛樂城賣掉的彈子球機。我們分明看到那彈子球機有了感情,有了語言,他們暢談過往,分享回憶。這不荒誕,這是從「無」到「無」的旅途。這是「我」告別自己的出口。

當「我」轉身關上門一刻,他腦海中會是怎樣的畫面。他想到的是玩彈子球的昨天,還是直子存在的、回不去的從前?我們不得而知,也無從知曉。

我只知道,他這次沒有回頭,一次都沒回。

時光匆匆,我們總要學會告別。正如雙胞胎坐在「我」左右兩側,同時掏過「我」的耳朵後,也踏上告別的旅程。

一切歸於荒誕,但青春何嘗不是一場場難以抹掉的荒唐,留給我們這群故作堅強的大人永生難忘。

對於小說,我說不出再會。只是真的陷入了寂寞……

良久的寂寞。

小說到這裡便已全部結束。

不過,我想單獨說說直子。

小說開頭,村上春樹用一定篇幅交代了一九六九至一九七三年發生的故事,其中,直子的出現讓我驚喜。

相比《挪威的森林》中直子無法交合時的淚水,一九六九年的春天,二十歲的直子還會搖頭淺笑。我曾被直子的憂鬱吸引,哪知,她的微笑更加迷人。

對於「一九七三年的五月,『我』鄭重其事地紮上領帶,換上科爾多瓦新皮鞋,去站臺上尋找那條狗」的舉動。

相比於書評人習慣解讀的:村上春樹是想用對狗的正式來反襯人之間的疏離。

我更願相信他是為赴直子之約。

別忘了,那是直子口中的狗;別忘了,那是讓直子面露微笑的狗;別忘了,一九六九年的春天與直子相見時,他腳上也穿著新皮鞋。所以,當四年後的他用手心團起香口膠,用力擲向月臺盡頭的剎那。白狗徑直跑去的身影,仿佛將時光帶回了一九六九年的春天。那個,他們坐在陽光明媚的學校休息室裡,相視而笑的春天。那裡有他對直子的懷念,有他們青春的告別。雖故人不可追,我亦為與你相遇而來。

然而時間不會斷開,告別毫無意義。

他終要帶著封於心底的思念存活,所謂忘得徹底,不過是無能為力的不願提起。

作為普通讀者,你大可不必在意村上春樹的隱喻。

慶祝無意義,讀書亦然。當你將村上春樹的小說翻開的時候,那本書便再與「村上」無關,皆成了你的故事。

如果可以,不妨尋一個溫暖的午後,認真讀一讀這本書,

回憶下我們走過的——是曾以為多少漫長的時光。

這個城市一個月前的事都無人記得。

但只要心還在跳躍,回憶將永不會消亡。

我是阿文,你們的每日陪讀人。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廚房中誕生的作家
    「伏見桃山城、大阪城的天守閣也繼承了這種輝煌壯麗的城郭建築模式」。這位終其一生、完成了統一日本大業的人,同時又是日本僭越亞洲、擺脫中華文化的濫觴,最終便是在伏見結束了六十餘年的戎馬生涯、長眠地下。村上的父親村上千秋是高中國語教師、母親村上美幸是全職家庭主婦。村上作為這個家庭的長子出生後不久,舉家即移居兵庫縣西宮市夙川。「我生在關西,長在關西。
  • 村上春樹與寫作結緣的契機:一聲棒球的打擊聲|成為一名作家
    在村上自己已經忘記投稿評選之事時,他的這部作品獲得了「新人獎」。此時村上的小酒店也進入正軌,有的人的人生註定選擇不甘平凡,村上又做出一個決定,將這個一手建立起來的營生停止,把店鋪盤出去,開始全職、全力寫作的作家生涯。親朋好友不是很理解他的選擇。總而言之,村上本人就是這樣神奇而又略微冒失地走進了寫小說的大門。
  • 村上春樹的小說被無數人追捧,專家認為其實寫得一般,太過於華麗
    雖然很多人喜歡村上春樹,但是有一作家認為,他的作品並沒有那麼好,其實寫得很一般,還過於華麗。那麼筆者在這裡與大家來聊一聊這位作家,看一看村上春樹的作品,寫得到底怎麼樣。我在十幾歲的時候讀過《挪威的森林》,以及《海邊的卡夫卡》,只讀過這兩部小說,此後我沒有再讀他任何的作品,以這部小說來說,我個人認為,故事情節還可以,文筆確實不錯,非常的華麗,說到文學性的話,其實也只能說一般。
  • 身為職業作家,卻每星期跑步60公裡,村上春樹:寫小說只是個意外
    最近一段時間看了一些村上春樹的作品,感受良多,所以打算寫這篇文章來分享一下自己膚淺的感悟。前幾天還聽說村上春樹又一次和諾貝爾獎擦身而過,很多人都為他打抱不平,但當我看了一些村上春樹的文字,才發現人家可能根本不在乎這件事。除了書籍的銷售數量不錯之外,村上春樹本人更加在意的其實是他自己對自己作品的看法,至於得不得獎什麼的,根本不必考慮。
  • 村上春樹的理解,唯「喜歡」二字
    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的時間,在靈感來時,提筆寫就作品。發表之後,又能收穫到讀者的共鳴和關注。所以當村上春樹說自己是自由人時,讀者是有十足的理由,願意相信這種「按興趣做事」的風格。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自由都是有代價的。
  • 孤單思考的摩羯座作家,不只有村上春樹
    比如前兩天剛剛度過72歲生日的村上春樹,全球擁有無數讀者,又時不時吐槽自己的星座,可能這就是摩羯座作家的魅力所在吧?村上春樹(1月12日)關鍵詞:自律大多數人印象中的村上長這樣什麼?村上春樹竟然72歲了!這是很多讀者的第一反應。就在前天,廣受熱愛的村上春樹剛剛過了72歲生日。
  • 《林少華看村上》:翻譯村上春樹作品最多的作家,教你書評怎麼寫
    村上春樹在我國,村上春樹無疑是最受歡迎的日本作家之一,其創作的作品如《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1Q84》等,出版以來深受廣大中國讀者喜愛。《林少華看村上》《且聽風吟》是村上的處女座,村上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冒出寫小說的念頭,當時開著酒吧的他,在夜裡伏在酒吧桌子上開始寫作,這部作品使得村上從一個酒吧老闆躋身為有名的作家。
  • 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譯者回憶,村上如何成為世界級作家?
    《村上春樹和我》內容簡介本書寫了傑伊·魯賓和村上春樹因書結緣的種種趣事,一切從村上春樹打給魯賓的一通電話開始,延及兩位的文學交往,比如兩位的初次見面竟是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上,第一次拍到的照片竟然只拍到了魯賓的兩隻腳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魯賓在翻譯村上小說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件,也有文學觀的交流
  • 村上春樹熱衷於跑步的原因
    村上春樹寫過一本書叫做《關於跑步,我其實說的是……》,其中提到他每天跑步一小時,正式開始跑步據他所說是在寫《尋羊冒險記》時,一跑就堅持了三十多年,令人欽佩。村上春樹認為即使作為一個職業作家,也並不是只要有那麼一點敲擊鍵盤(或者紙上運筆)的指力就可以的,他認為一個強健的體魄會對自己的身心大有裨益。
  • 村上春樹 一棵什麼樣的樹
    ……於是就有了所謂「村上現象」。在這個據說文學越來越低迷的時代,一個作家,尤其是一個日本作家能受到這樣的愛戴,實在是件稀罕事。    了解作家的最佳途徑是閱讀作品。如今村上春樹的主要作品幾乎都已譯成中文或正在譯介中。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譯文出版社陸續推出的17卷本《村上春樹文集》。
  • 村上春樹:人生沒有太晚,知行合一讓夢想成為現實
    作為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村上春樹將近而立的時候也是一事無成,他後來怎麼成為作家的呢?接下來就說一下村上春樹的故事,希望能對朋友以及其他失意的人有所勉勵。 彼時已經結婚的他生活拮据,靠經營一家小咖啡店勉強度日。每天聽顧客天南海北的高談闊論,不忙的時候就喝喝咖啡,聽聽爵士樂,他原本想著就這麼悠閒的度過一生。 然而,村上的人生軌跡在他29歲的時候發生了突變。有一天陽光明媚,清風徐來,村上怡然的躺在觀眾席上觀看比賽,不知怎麼地,突然就冒出一個想法:說不定我也可以寫小說!
  • 「少年」村上春樹,生日快樂!
    1月12日,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72歲生日。村上春樹說,少年與年齡無關,只關乎三件事:穿運動鞋、每月去一次理髮店而不是美容室、從不一一自我辯解。在29歲之前,他從未寫過小說,也從沒產生過要寫小說、要當作家的念頭。
  • 72歲的「少年」村上春樹,生日快樂!
    村上春樹就是這種人。 一般來說,一個作家的大器晚成,無非是寫作多年,一直籍籍無名,直到某一天突然遇到伯樂,開始大放異彩。 但村上不是這樣。 在29歲之前,他從未寫過小說,也從沒產生過要寫小說、要當作家的念頭。 1949年1月12日,村上春樹出生於日本京都市,爺爺是個寺廟住持,父親則是一名語文老師。村上春樹12歲時,他父親和家附近的書店打了招呼,讓他能夠去書店自由地賒帳買書,每月給他結算一次。
  • 《林少華看村上》:讀懂了村上春樹,也就讀懂了我們自己
    林少華所指出的那樣:「翻譯可以成全一個作家也可以毀掉一個作家。獨特的翻譯塑造作品,塑造譯者,也塑造讀者。在林少華看來,翻譯的最高境界是神似,而中文就如同一套戲服。經他筆下演繹過的村上春樹,哪怕謝幕之後脫下這套戲服,也自然有了錯位,無論再怎麼盡力還原,也不再是原本那個百分之百的村上春樹。
  • 林少華,陪伴村上春樹三十五年
    要讓我想想知名的日本作家,我會想起川端康成、夏目漱石、東野圭吾、渡邊淳一和村上春樹。也許我的記憶不能完全代表這些作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但是估計能代表很多中國讀者的認知。林少華是著名文學翻譯家、作家,《林少華看村上》是一部文學評論集。
  • 如果你撐不下去了,就想想當年躲在後廚寫小說的村上春樹
    從第五章《那麼,寫點什麼好呢?》到第九章《該讓什麼樣的人物登場?》,就是村上要向你抖的乾貨了。如果你希望能學得什麼一夜速成的神功,那可能要失望了。作家只是反覆告誡:慢慢寫,天天寫,細細改,與時間成為朋友。「寫長篇小說時,我規定自己一天寫出十頁稿紙,每頁四百字……因為做一項長期工作時,規律性有極大的意義。
  • 村上春樹作品集:長篇小說、隨筆雜文、訪談紀實全收錄(套裝共21冊)
    套裝書目介紹長篇小說《且聽風吟》(豆瓣評分:7.5)村上成名作,入圍芥川獎,創造新的日語文體。21歲時的偶遇,再也不遇。《1973年的彈子球》(豆瓣評分:7.9)再次入圍芥川獎,徹底成為全職作家。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尋找,比如彈子球機,比如直子。《尋羊冒險記》(豆瓣評分:8.3)風格成熟的標誌,獲野間文藝新人獎。在尋羊中一路失去,但我喜歡上自己但懦弱。
  • 村上春樹的小說真有那麼好嗎?會不會有點吹噓過頭了?
    村上春樹村上春樹在國內可以說是擁有許多的讀者,而且一些讀者,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讀過他的作品,便是開口閉口地村上春樹,好像只要一說到村上春樹,那麼就覺得自己很文藝,覺得自己很高級。好像村上春樹就是一個標籤,一個用來標榜自己的標籤。先來了解一下村上春樹,他是日本作家,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在還沒有寫小說以前,他開過酒吧,還玩過樂隊,自從寫了第一部小說《且聽風呤》之後,他就開始專注於文學創作,沒有再開酒吧。此後他陸陸續續寫出了很多的小說,直到1987年出版了《挪威的森林》後,他的名氣越來越,他的作品,也在那個時候進入到中國,一進入到中國,便被人們爭相閱讀。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邊跑邊寫,村上春樹的另類創作哲學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講述跑步和創作兩大部分,村上春樹一方面敘說跑步心得的同時,另一方面也將關於創作的心得娓娓道來。01 邊跑邊寫,村上春樹的另類哲學薩默塞特·毛姆寫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學」。
  • 寫小說難不難?村上春樹:小說這玩意兒,只要想,差不多提筆就來
    今天和大師分享一篇村上春樹的文章,他在這篇文章裡分享了一些追夢乾貨,教你若何成為一名小說家,踏入文學圈。除了生成的「資歷」,後天的全力必不成少。看完之後你還能堅持下去嗎?文 | 村上春樹▍我莫名其妙地搖身一變,成了一位職業作家想作為鋼琴家或芭蕾舞者灑脫登臺,就得從小培育,早夙起頭漫長而艱苦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