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手機屏幕發展歷史的朋友應該還記得曾經的「電阻屏」時代。在iPhone引領的電容屏還沒有廣泛的流行開來的時候,為了節省成本,更多的國產智慧型手機生產商選擇了用電阻屏來作為觸控方案。電阻屏有很多問題,比如沒有辦法多指操控,但是它也有優點,最大的優點就在於用指甲或者其他的物體也能操作屏幕,而無需用手直接觸摸。
簡單地來說電容屏就是依靠手部靜電,和屏幕下方的傳感器配合,達到觸控的效果。而電阻屏則需要用力按,是用「點」的方式在操作手機。原理的不同就導致了電容屏在精度上面不太理想,而電阻屏又不能多點操作,這樣大家玩的時候就根本無法做到左手控制方向,右手釋放技能了。
另外電容屏更適合拖拽,滑動等操作,所以這些原因就導致了現在的手機市場上,是電容屏的一統江山。
但是我們在使用的時候,電容屏也有很多的問題比如說戴著手套就沒法操作屏幕了,如果手上沾水,那麼操作的時候也會非常不精確。這都是手部的靜電受到了外界的影響,導致的操作問題。小編相信,由於這些缺點的存在,電容屏並不是觸控螢幕的終極發展狀態,一定會有一個更加完美的屏幕。
最近Sensel帶來了他們的壓敏觸摸方案。
這款叫做Morph的壓敏觸控螢幕是一種基於壓力網格的,電容屏的替代品。觸控方案並不是只有電容電壓兩種的二分法,今天我們介紹的這款就是獨立於這兩種技術之外的一種基於壓力的觸控模式。我們平常的手上一旦沾水或者戴手套之後沒辦法操作手機,根本原因是我們的皮膚被隔絕,或者被水分幹擾到了靜電的排布,這個是電容屏的硬傷。而壓感屏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壓感屏內部的傳感器感受的是壓力,只要有壓力,就能在觸摸的該點產生觸摸信號。
這款壓敏屏基於一種高解析度的傳感器陣列,原理說起來也很簡單,實際上就是將位置觸摸和力觸摸構建到單個傳感器中。這是一種較節約成本的方法,可以一次性準確地確定位置和壓力(從1g到5kg)。另外它也很薄,現在OLED柔性屏大行其道,未來可摺疊屏等產品都對產品厚度有了更新的要求,這款壓敏屏就能夠勝任這些工作。
所謂壓敏,就是即便是很輕微的觸摸它也能夠檢測出來。這款基於力傳感器的位置觸摸方案,可以檢測輕至1g的觸摸壓力。聽起來跟iPhone已經使用很久的3D touch有點類似,不過3D touch所需要的按壓力量較大,而Morph只需要輕按即可。
在這樣的原理下,即便是帶著手套,用其他物體去觸摸,或者在溼潤多水甚至水下都能夠操作手機而不會被外界影響了。而電阻屏曾經最大的硬傷——不能多點也被這款壓敏屏解決。
目前的觸控螢幕手機在很多極端的情況下確實不好使用,比如下雨下雪等條件下,根本沒有辦法輕易使用,壓敏屏的出現給這些應用場景帶來了希望。
Sonsel的目標並不只是手機觸控螢幕,所有需要觸摸的地方比如觸摸板,虛擬鍵盤等都是它們未來的目標方向。
目前的智慧型手機用電容屏已經很多年了,是時候引進更新一代的觸控螢幕方案了。Morph成本便宜,方面使用,還能克服戴手套、有水環境下的手機使用,或許要不了多久基於這款壓敏屏原理的觸摸顯示屏就能被大家使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