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因為戴手套而生病,可以遵循以下提示

2020-12-27 中國財經信息網

為了避免因為戴手套而生病,可以遵循以下提示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間:2020-12-25 10:54:37

冬天的天氣非常寒冷,到室外活動各種保暖措施一定要到位,手套就是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

手套是用來作為身體防禦層的,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就很有可能會對身體帶來不好的影響,甚至對健康帶來危害,下面隨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來具體了解下吧。

手套和外套一樣在保暖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不經常清洗,它們也可能成為有害細菌的潛在傳播者。

想想看,在開門、握著自動扶梯的扶手、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都戴著手套,而所有這些都是病毒的滋生地。在接觸過這些東西之後,我們可能會用戴手套的手摸鼻子和捂住嘴。在緊急情況下,沒有紙巾的時候,甚至會用手套擦鼻子。在整個冬季期間,這些動作每天都可能發生,但請問你最後一次洗手套是什麼時候?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發現,事實上,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的手套很乾淨,很少有人會經常清洗手套手套。

據早些時候的相關研究報告,容易導致雙手出汗的聚酯手套攜帶細菌量非常高,約為馬桶座圈細菌的五倍之多,其次是羊毛、皮革和毛料手套。合成纖維製成的聚酯手套會造成手汗過多,因此其攜帶的病菌數量最多。

另一項針對1500多名經常戴手套人員的調查發現,64%的人每月洗一次手套,15%的人聲稱從未洗過手套。

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在合適的環境下可以存活兩到三天,而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甚至可以存活數年。

冬季手套雖然對保暖很重要,但並不能阻擋細菌和病毒的傳播。

為了避免因為戴手套而生病,可以遵循以下提示:

每周至少清洗一次手套;

永遠不要用嘴扯下手套,摘除手套的最好方法是從後向前;

如果手套受潮,應該放在通風的地方自然風乾,而不是把它們塞進口袋;

避免用戴手套的手觸摸自動取款機、電梯按鈕、扶手或購物車,因為清潔手要比清潔手套容易得多;

脫下手套後一定要洗手,以避免汙染。

根據材質清洗手套

棉質:棉手套可能不是最保暖的選擇,但肯定是最容易清洗的。可以直接扔進洗衣機,就像洗其他衣物一樣。也可以根據顏色不同,單獨洗滌。洗後直接平攤晾乾即可。

羊毛:羊毛更細膩,所以洗滌時一定要輕柔。不要使用洗衣機,可以將其浸泡在溫和洗滌劑盆中,五分鐘後用冷水輕輕衝洗。不要擰乾,否則會造成變形,輕輕把水擠出來,然後平放晾乾。

皮革及人造革:清潔皮革和人造革手套,可以使用乾淨的布或溼巾,用少量溫和的洗滌劑輕輕清潔手套表面,並用溫水清洗乾淨。待乾燥後,將它們的內面朝外翻轉,噴灑1:1的醋和水溶液對裡面消毒,之後平放晾乾。

尼龍:和羊毛手套一樣,洗尼龍手套最好是用溫和洗滌劑在溫水中浸泡5分鐘。然後用溫水洗淨,平鋪晾乾。

聚酯纖維:清潔聚酯纖維材料手套(很多運動手套),除非標籤上的洗滌說明另有說明,否則可以使用洗衣機用溫和的洗滌劑在溫水中清洗,平鋪晾乾。

相關焦點

  • 避免和細菌親密接觸 冬季手套要注意經常清洗
    想想看,在開門、握著自動扶梯的扶手、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都戴著手套,而所有這些都是病毒的滋生地。在接觸過這些東西之後,我們可能會用戴手套的手摸鼻子和捂住嘴。在緊急情況下,沒有紙巾的時候,甚至會用手套擦鼻子。在整個冬季期間,這些動作每天都可能發生,但請問你最後一次洗手套是什麼時候?
  • 抗NCP: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消毒嗎?
    【摘要】在應對當前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不少人開始戴手套來加強個人防護,戴手套是否可以替代洗手消毒呢? 調查顯示,大部分戴手套的人甚至醫務工作者在戴手套前後都不洗手消毒,這實際上增加了病菌感染風險。同時,不合理地使用手套也會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 洗衣服戴手套,消毒劑泡家具!美國專家是這樣指導人們消毒房屋的
    如果家裡有人生病,就戴上一次性手套。有關更多信息,請訪問ACI的冠狀病毒相關頁面。(小編表示很吃驚:家裡有人生病,只是戴上一次性手套???!!!!)戈德:現在讓我們看看最流行的家庭清潔方法,讓我們從花崗巖和大理石開始。石材密封劑有用嗎?
  • 擼鐵戴手套,你以為只是為了防止磨出老繭?
    跑步、騎行、遊泳這些長距離耐力運動過多之後,身上的肌肉掉的有點明顯,因此偶爾會進健身房擼擼鐵以適當的增增肌,順便加強一些上肢力量,但在健身房經常會遇到了一個智者見智的問題,擼鐵要不要戴手套?各路&34;意見不一,當然我選擇戴!起初戴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磨手,但隨著擼鐵的深入,發現一副專業的運動手套並不是那麼簡單,還有更多深層次的防護作用。
  • 餐飲人員應佩戴手套和口罩 市民外出務必戴口罩
    日前,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強調,餐飲從業人員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分餐及售賣過程中均應使用經消毒的專用工具並佩戴手套和口罩,市民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最近,本市出現個別餐飲從業人員確診病例,多地也出現冷鏈從業人員確診。
  • 戴手套也可以手機觸屏了,顯示屏不僅可以戴手套也可以水下用!
    在iPhone引領的電容屏還沒有廣泛的流行開來的時候,為了節省成本,更多的國產智慧型手機生產商選擇了用電阻屏來作為觸控方案。電阻屏有很多問題,比如沒有辦法多指操控,但是它也有優點,最大的優點就在於用指甲或者其他的物體也能操作屏幕,而無需用手直接觸摸。簡單地來說電容屏就是依靠手部靜電,和屏幕下方的傳感器配合,達到觸控的效果。而電阻屏則需要用力按,是用「點」的方式在操作手機。
  • 開車戴手套,是臭美還是素質高?
    許多人開車的時候有佩戴手套的習慣,尤其是在冬天,司機們為了保暖,紛紛帶上了羊毛的手套。
  • 戴手套不能有效阻隔病毒?德國醫生揭露一次性手套迷思
    (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實習記者簡立宇/綜合報導 疫情目前帶走全球154,215人生命,共有2,243,710人確診,各國不僅口罩被搶購一空,連手套也大缺貨。甚至在韓國的國會大選,要戴口罩加上「戴手套」才能進入投票所,然而有德國醫生指出,如果「一次性手套」用得不好,很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 四川疾控發布重要提示:接觸冷凍食品戴手套
    剛剛,四川疾控發布了健康提示!一、請廣大市民繼續關注疫情官方發布信息。如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或與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行動軌跡有交集的,須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報備,配合做好各項防控措施。二、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注意咳嗽禮儀,使用公筷公勺等良好的衛生習慣。
  • 為避免撞衫孫儷尷尬,吳昕戴只手套露半肩,時髦感就上去了!
    經過照片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孫儷對這條連衣裙是很常規的穿法。吳昕則不一樣,一字肩設計的衣領,她把她歪著穿,形成露單肩的既視感,並且還戴了只黑色手套,凹造型。整體來看,吳昕用露肩與手套點綴造型,並沒有產生累贅的感覺,因為她的選擇是,讓兩種經典色進行碰撞,一隻黑色手套與高跟鞋互相映襯,看起來優雅大方,端莊有型。同時也能秀出欣長的「天鵝頸」,以及性感迷人的鎖骨。
  • 騎車戴手套有多重要?
    關注「踐行者魚嫩子」,「置頂公眾號」,點擊「查看歷史消息 」,這樣您就可以每天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身為一個健身的人,健身的時候,戴個手套就很有必要
    相信很多健身老手都會對健身手套有一定的了解,開玩笑,在健身的時候誰沒用過這個東西?健身手套其實是為了幫助人們更好的保護雙手而被設計出來的,健身手套可以在訓練的過程中很好的增加我們的耐抓性,同時能在我們我住器械的時候避免器械於雙手之間產生太大摩擦而起繭子。
  • 健身必戴力量訓練手套?如何挑選大學問
    ,當然,戴、不戴,看個人;絕對沒有這番說法,是戴力量訓練手套是必要或比較厲害,單純考量個人需求。像是有些人不習慣戴手套做力量訓練,是因為沒什麼掌握感;但相反的,有些人因為會流手汗,反而不戴手套就覺得沒安全感。所以說,戴著力量訓練手套運動,不只是拍照打卡,炫耀自己有在健身,而是考量安全,必須購買。只是,你覺得自己需要嗎?小編一一列點,請你自我檢視重訓手套的必要性。
  • 戴手套防抓臉 2個月寶寶差點被截肢
    導報訊 (記者 林少蓉 通訊員 陳欣)媽媽為了給2個月女嬰戴防抓手套,擔心滑落,用橡皮筋綁了孩子手腕32個小時,造成女嬰右手血液循環不暢,最後手被切開進行緊急減壓。孩子的媽媽因為生怕愛女的臉被自己的指甲抓破,於是就和大多數的媽媽一樣,給女兒戴上了防抓手套。可是生性活潑的盧妹妹總會不小心將防抓手套弄掉,為了防止手套脫落,當天上午,媽媽便找來了橡皮筋,將橡皮筋牢牢地纏在女兒的手腕上。  這一纏出事了。直到次日下午4點,等到媽媽發現女兒的小手時,嚇一跳:孩子的右手已經腫脹,起泡,甚至瘀青了!瞬間慌了陣腳的媽媽,馬上將女兒帶到長庚醫院急診。
  • 為什麼拳擊手都要戴手套?不戴手套威力到底有多大?看完嚇壞我了
    為什麼拳擊手都要戴手套?不戴手套威力到底有多大?不過大家有沒有和小編一樣的好奇,為什麼拳擊運動員比賽時都要戴著那巨大的拳擊手套呢?為什麼不能裸拳比賽呢?那麼戴拳套到底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手部,還是為了不把對手打殘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吧。
  • 騎車戴手套,天氣暖和了還必要嗎?
    ,其實不然,作為一個騎行者,只要騎車就是要戴騎行手套的。在冬天騎車的時候,雙手暴露在冰冷的空氣中,佩戴騎行手套可以有效地給雙手保暖,防止雙手凍僵、無法及時控制自行車、剎車等,,雙手可以避免跟冰冷的車把直接接觸,也能有效防止身體的熱量流失,大大降低雙手凍傷的機率。這樣,即使是在低溫、寒風中,騎行時都能鎖住雙手的溫度。
  • 戴手套、託盤遞毛巾、碰拳不握手,網球世界的細節變化你知道嗎?
    有球迷表示,在歐美文化語境中,戴口罩是身體虛弱、有疾病的象徵,如果一個人在歐美社會為了保護自己佩帶口罩,可能會被當地民眾視為「此人有病」,戴口罩=病毒,這一文化差異還是值得關注的。理性來說,一般佩帶口罩一方面可以讓生病的人不會通過飛沫傳播病毒,另一方面可以保護健康的人。
  • 北京:餐飲人員不能忽視手部消毒 應佩戴手套和口罩
    我市這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後,我們在流調中和檢查中也發現有些餐飲從業人員個人防護意識不強,洗手、戴手套、戴口罩需要進一步規範。在這裡提示餐飲、冷鏈從業人員工作和居家時做好以下幾點:一是餐飲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尤其是手部衛生。消毒溼巾和免洗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標準洗手程序,加工製作食品前應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淨手部,並進行手部消毒。
  • 我的銀飾越戴越黑......是因為生病了嗎?
    是不是覺得挺邪乎的?所以,經常生病的人,銀飾可能會更容易變黑。但是,銀飾變黑,和生病沒有絕對關係。引用一下江西省中醫院內科主治醫師的話:「佩戴銀飾品發黑,多與個人體質有關,與健康與否是沒有絕對關係的。」
  • 馬未都:文物鑑定一般不戴手套,戴手套的都是騙子,給外行人看的
    馬未都:文物鑑定一般不戴手套,戴手套的都是騙子,給外行人看的崇拜馬未都的朋友們,都將其敬稱為「馬爺」。再加上馬未都經營有道,手頭一直很充裕,可以撿漏大量真品,眼光也被養的很毒。所以,馬未都對於文物鑑定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馬未都表示,文物鑑定一般不需要戴手套,戴白手套的都是裝腔作勢,給外行人看的。這又是為什麼?馬未都指出,戴手套的初衷可能是為了保護文物,結果可能適得其反。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瓷器鑑定中,最忌諱的就是戴白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