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不知道的李小龍,不光拳拳到肉,他還喜歡哲學

2020-12-12 京報網

今天,是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誕辰80周年的日子。

你知道嗎,李小龍18歲時的理想是醫生或藥劑師,這個理想分明地寫在他給某導師的諮詢信裡。而這封信,是《李小龍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一書收錄的最早的一封李小龍書信,同時配有他在香港聖芳濟書院念書時的登記卡,上面有他泛著青澀笑容的照片,非常珍貴。

若問李小龍的師承,你八成會說葉問。對,又不全對。其實,武學奇才李小龍有著曲折卻勵志的成長之路,真的是博取眾長,又開拓創新。收錄在《李小龍信札》中的信件,都是李小龍向親朋好友的傾訴交流之語,從中不難看出他的武學探索歷程:詠春——中國功夫(詠春、太極等)——致力於全接觸實戰——截拳道,以及蘊含其中的哲學理念。

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是粵劇名人,多年修習太極拳,這自然對從小就活潑好動的李小龍有著啟蒙性的影響。太極拳對李小龍的影響不僅是最初的,還是一輩子的,他日後在自創的截拳道中不僅將有關「太極」「無極」「陰陽」等理論發展成為截拳道的核心理論。

因為《一代宗師》《葉問》等影視作品,李小龍的師父葉問可謂家喻戶曉。作為近現代香港武壇德藝雙馨的武學名師,葉問是香港武術界的領袖人物,更是詠春拳得以走向世界的首位功臣。李小龍街戰失利後,受好友張卓慶的影響,決定投入到詠春門下。開明的葉問不僅不反對李小龍繼續練習太極拳,也不反對自己的弟子與別的拳派過招,恰恰相反,他還特別注重實戰訓練,因為他知道一個拳派要想生存下去靠的就是實力,習武者只有在「講手」或「實戰」中,才能不斷地完善與強大。

李小龍與師父葉問

另外,李小龍和老一輩武術家邵漢生學習過北派功夫,跟「美國跆拳道之父」李俊九學習過跆拳道踢法,受埃德·帕克的空手道影響發展了新型格鬥技藝,跟隨加藤修造學習過柔道……同時,李小龍一直密切關注著西方的拳擊、擊劍等運動,借鑑頗多。可以看出,李小龍的武學淵源是駁雜的,但他卻能融萬千武學於一爐,為己所用,在前人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創新。他在給一生的密友曹敏兒的書信裡表露:「想過上好日子有兩條路:一是靠苦幹,一是憑創意(當然,這也需要實幹)。勤勞節儉的確能造福生活,但唯有那些敢為天下先的創新之人才能收穫真正的財富。在美國,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領域都在追求創新。正是這些『想法』成就了今日的美國,一個好點子能助一個人達成畢生所願。」

李小龍在美國的大學裡修習哲學,在書信裡逐漸體現出了他對武學具有哲學性的深度思考。比如在給最為親密的朋友之一木村武之的信裡,他展現出的學習功夫的過程正是在哲學思想的指導下一步步完成的。在1964年的一封書信裡,他通過「修身養性」「無思」「無想」「知退」「無為法」「貴柔守雌」來闡述他的武學理念。

「一直以來,我都以武術家為志,以演員為職,

但首先,我要成為一個生活的藝術家。」

作為第一位在西方取得傑出成就的中國武術家,李小龍對宣揚中華武術、甚至重塑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形象認知都起到了重大作用。通過他的電影,眾多西方人改變了「光頭、長辮、旗服」等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西方影視裡一再出現中國武術高手,使得西方人以為中國人個個都會功夫。

《青蜂俠》劇照

李小龍在片場為莎朗·塔特指導動作。

在李小龍的書信裡,他也非常滿意自己在西方靠武術獲得的成績:「縱然我現已涉足新的領域(演藝),但回首過去十年,發揚中華武術一直是我奔走的主要重心。而我在武術方面的成就也最令人滿意,三位全美自由式空手道冠軍如今都師從於我,為此,『中國人』這三個大字也在武術界內威名大振。」這幾句話雖說只有短短幾行,卻令人熱血沸騰,他的拳拳愛國之心在生活中、在電影裡處處體現,振奮了無數華人的心。所以,時至今日,李小龍和他塑造的影視形象依然令無數人心生敬意。

相關焦點

  • 夜讀|武學探索與哲學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
    今天,是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誕辰80周年的日子。你知道嗎,李小龍18歲時的理想是醫生或藥劑師,這個理想分明地寫在他給某導師的諮詢信裡。而這封信,是《李小龍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一書收錄的最早的一封李小龍書信,同時配有他在香港聖芳濟書院念書時的登記卡,上面有他泛著青澀笑容的照片,非常珍貴。若問李小龍的師承,你八成會說葉問。對,又不全對。其實,武學奇才李小龍有著曲折卻勵志的成長之路,真的是博取眾長,又開拓創新。
  • 李小龍與 Hip-Hop:「水」的哲學
    一到時間,黑人小子們都不約而同的來到放映廳,一排排的座位可以體現它的火爆程度,而坐上一個周末的時間可以說明他們是真的很喜歡。 李小龍的道即若水,他是形式的反叛者,他反對墨守成規的制度和傳統,更加反對派別的限制,相反,他主張靈活地運用武術,採取適應情況的招式。他自創的截拳道正好反映了這一點:與一般武術不同,截拳道不受任何法則上的約束,它所持的是一種功能主義的角度,充分利用不同的派別和傳統,讓武者本身完全自由地表達自我,發揮無限的創造力。
  • 李小龍功夫哲學裡的人生啟示
    今天是一代宗師李小龍誕辰80周年紀念日。很多人都知道作為功夫巨星的李小龍,帥氣瀟灑,英年早逝,在動作電影上的成就至今無人能及。但是,作為哲學家、心理學家的李小龍,恐怕就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了。我們看電影上李小龍打鬥的鏡頭,其實就是截拳道。雖然他師從葉文學習詠春,但在真正格鬥的時候,他卻不拘泥於詠春的形式。你在他的拳法裡甚至可以看到太極的影子,包括各種武器的使用,最著名的就是雙節棍嘛,周杰倫為此還寫過一首歌。
  • 同樣是傳統武術,李小龍的截拳道還不如散打?專家:截拳道不實用
    李小龍還自創武術,集百家之所長創立了截拳道,並將其無數哲學融入其中,門徒遍及海內外。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猝然離世,官方給出的解釋是「腦水腫」,但種種跡象顯示,李小龍之死恐怕另有原因,很多人都堅信他是被有預謀的殺害的,但由於缺乏證據,使得其死亡真因充滿了迷霧。
  • 讀《生活的哲學》,認識了自己,也更懂了李小龍
    在我看來,李小龍是一位生活的哲學家,出類拔萃。他數十種孜孜不倦地找尋自我,並忠告他人「認識自我」。他的智慧都源於對自身的了解,我們曾就此促膝長談。不論你要做什麼,如果不了解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你都無從體悟。我想,這正是當今有識之士的一大共性——認識自我。——Steve McQueen李小龍是不是一位生活的哲學家,我沒有深入研究過。
  • 《生活的哲學》:李小龍一生兩大痴迷愛好,除了練武就是哲思
    「kungfu」(功夫)一詞在西方傳播開來,正是因為李小龍。他從19歲踏入美國,考入華盛頓大學進修戲劇和哲學後,因為對武術的狂熱激情,他讓家人把練武的木樁運到美國,開始免費教大家練武,從此打下一片「精武」天下,讓世界看到了來自東方的武術魅力。
  • 開國上將評價李小龍和成龍:有股子狠勁,但我不喜歡他亂叫
    到了土地革命戰爭後期,許世友已經做到了副軍長、軍長,成為紅四方面軍的最高級別將領之一。 晚年的老將軍,除了喜歡喝酒,另一愛好就是看功夫電影。七八十年代,李小龍、成龍、李連杰三位功夫巨星先後崛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武術愛好者,許世友將軍也經常觀看,對於這三位功夫巨星,他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 李小龍與他的十位老師!
    ,達摩,你稱他為少林寺創始人他不會高興,你要稱他為禪宗創始人他才會滿意。 禪宗是中國佛教中的一支,也是最受知識分子歡迎的一派,禪宗不立文字,以「公案」,即一些小故事來傳播自己的思想,李小龍的哲學體系中頗能看到禪宗的影響,如李小龍在與人論武時,對方固執己見,李小龍回答說:「如果你要品嘗我的茶,就要先倒空自己的茶杯。」這也是禪宗的著名公案之一。意思是如果你不放棄自己的成見,就永遠不可能接納新的知識。
  • 李小龍截拳道被稱為一種哲學,正統哲學流派對此卻並不認可
    當然,以武入哲——在陳琦平先生之前,就有很多書籍雜誌用這個詞讚譽李小龍的武學成就,李小龍在大學主修戲劇專業,但是他和蓮達在不同場合都宣稱李小龍大學主修哲學,這也說明李小龍把哲學當成了大學主要的努力方向,甚至可能超過了在真正主修戲劇上的精力,這個白色謊言已經無傷大雅了,因為李小龍作為武術家,以武術為修行之道,來達到與古今中外哲學大家對話,不失為理論化或系統化「以武入哲」之第一人!
  • 李小龍半肉打法,全局被魯班嘲諷,但這魯班的出裝確實有點東西!
    其中李小龍的半肉打法甚至成為了玩家的首選!其實為何半肉李小龍會忽然興起,這裡面也是有說法的。第一,自然是因為S21賽季老裝備的調整,讓防禦裝的性價比更高。第二就是很多玩家其實目的是為了體驗新皮膚,對於裴擒虎他們真的不太熟悉,所以半肉裝是最好的選擇,至少不會太坑。
  • 老子、李小龍:集百家之長的截拳道裡蘊含著怎樣的哲學思想?
    但在武術、電影之外,卻鮮少有人知道李小龍在哲學上的成就,他曾在華盛頓大學修習哲學,在談及自己對哲學的興趣啟蒙時,他曾經這樣說道:「我之所以選擇哲學專業和我童年時好鬥的性格有著直接關係,我經常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勝利之後是什麼?為什麼人們如此渴望勝利?榮耀又是什麼?什麼樣的勝利是光榮的?」
  • 綜合格鬥之父李小龍的格鬥哲學:變成水
    李小龍,應該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一代人心中的功夫巨星,偶像。大家形容李小龍也就一個詞:能打。但是李小龍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不單單有自己勤奮的因素,還有自己的格鬥哲學。可以說,李小龍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武術家,更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
  • 專訪陳國坤:李小龍光環是雙刃劍,但我不介意
    被李小龍光環圍繞的陳國坤,是努力得來的認可,他覺得「有些人演了一輩子都沒有讓觀眾記住一個角色,我已經非常幸運了」。事實上,他還演過無名小卒、演過警察、演過軍人…這些與李小龍一起構成了他演繹生涯的全部,是同樣值得紀念與感激的歷練。從影24年,陳國坤還堅持展現拳拳到肉的真實武打,還不忘武術精神傳承的初心,更重要的是,他沒有放棄對表演的思考。
  • 新片評論 | 《像水一樣》李小龍的功夫哲學
    《好萊塢往事》劇情截圖這部紀錄片呈現了來自李小龍家人、朋友、學生和其他演員同伴的旁白解說,以及李小龍重要的書信和哲學著作。這是對這位標誌性人物的一種認可和欣賞,影片用豐富的檔案材料呈現了一個活靈活現的功夫明星,這樣的呈現方式能不能讓大多數人探索到他的內心世界呢?如同水能否完全進入龍的身體一樣。
  • 李小龍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聽他的回答你就明白了
    他的思想和武術也充分影響了哲學,健身,電影,街舞,跑酷等各行各業,這讓他擁有世界級的影響力,可以說到現在為止,沒有一位華人在世界的影響力能比得過他,他徹底改變了這個世界。但是現在網上有許多人還是對李小龍的國籍問題耿耿於懷,認為他是一個美國人,跟我們中國武術有什麼關係,關於李小龍的國籍問題,當事人當然最有發言權了,我們來聽聽李小龍是怎麼回答自己的國籍問題的。1971年李小龍接受皮埃爾的採訪,皮埃爾問他:你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
  • 李小龍的御用配音你知道是誰麼?他其實是明星中的明星
    1983 獄女集中營 如果李小龍不死,到2020年,正好是八十歲。5月,由於常與人爭鬥以致學習成績不佳,家人將他送往出生地美國。9月3日-1960年12月2日在西雅圖市進入愛迪生技術學校補習。李小龍在西雅圖的生活相當艱苦,進入大學就讀以後,他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他在學校裡組織了一支「中國功夫隊」,經常在校園裡進行訓練和表演,博得了師生們的好評。李小龍的潛修苦練練就出了「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
  • 如果李小龍還活著,今年已經80歲了,他還會是一代武術宗師嗎?
    喜歡看圖文的朋友請往下看。)覓娛樂新知,看明星百態,品電影人生!大家好,這裡是影片回收站的「看明星百態」欄目。昨天11月27日是中國功夫巨星李小龍誕辰80周年,如果他還活著,今年已經是80歲了,他的師傅葉問都能活到79歲,如果不是因為意外,經常練武的李小龍應該也能活到80歲吧?
  • 李小龍實戰到底怎麼樣?看完拳王泰森這場的街鬥經歷,你就知道了
    其實關於李小龍能不能打,我們設想一下就心知肚明了,試問一下50多年前中國還被歐洲人稱為東亞病夫,在那個年代李小龍的武館能在美國立足,並且讓美國人去崇拜他去找他學功夫,沒點實力只靠電影視頻能行嗎?當然我們不吹也不黑,下面來看看泰森這場街鬥就學的李小龍。
  • 李小龍有真功夫嗎?何以見得?
    如果說李小龍沒有真功夫的人,有3種,一種人是沒練過功夫,一種人是借他名炒作,另外一種是自以為自己什麼都懂。李小龍是有真功夫的,你仔細看他電影中所展現岀拳腳的角度,出腿的速度,就可以知道他絕對練過,而且下過苦功。他選擇拍電影是為了推廣他的截拳道理念。藉助電影來讓更多的人知道。
  • 李小龍為什麼會大受追捧?武術和電影只是表象,深層次的原因在這
    每一個喜歡動作片的都不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甚至每一個華人都不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功夫巨星李小龍。今年是李小龍的80周年誕辰,他那令人神往的傳奇一生又讓我們回想起一個問題:李小龍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