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各位好!
今天是一代宗師李小龍誕辰80周年紀念日。
很多人都知道作為功夫巨星的李小龍,帥氣瀟灑,英年早逝,在動作電影上的成就至今無人能及。
但是,作為哲學家、心理學家的李小龍,恐怕就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了。
當然,業界並沒有這樣去稱呼他,是我看了他寫的文章和相關報導後,覺得他真的稱得上是哲學家。
既有實戰,又有獨到的武學思想,因而在年僅27歲的時候,李小龍就創立了「截拳道」。
「截拳道」顧名思義,就是阻擊對手的拳法。它提倡高度自由的搏擊,拋棄一切傳統的形式,而真誠地表達出自我。
我們看電影上李小龍打鬥的鏡頭,其實就是截拳道。
雖然他師從葉文學習詠春,但在真正格鬥的時候,他卻不拘泥於詠春的形式。
你在他的拳法裡甚至可以看到太極的影子,包括各種武器的使用,最著名的就是雙節棍嘛,周杰倫為此還寫過一首歌。
李小龍並不是簡單繼承任何一派的武術,而是上升到了武學本質,也就是「道」的層面。
《道德經》裡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各種武術門派就是萬物,而李小龍是從這個萬物回到了本源,就是「道」。
他說:「武術的終極含義,就是忠實地表達自我。要讓人去創造方法,而不是讓方法去創造人。不要把自己束縛在別人預想的招式中。」
所以,他生前的表演,幾乎沒有一次是重複的。
無論是在銀幕上,還是在搏擊比賽中,李小龍不是在使用武術,而是在表達自己。
你看截拳道的理念,「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人的身體是有限的,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兩條胳膊兩條大腿,誰也不比誰強。
但我們能夠通過這有限的身體,發揮出無限的打法來,這就不是武術了,而是武道。
其實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你看各行各業的頂尖高手,一定不再是獨守某個門派,而是遊刃有餘地、不拘一格地表達著自己。
因為生命本身就是如此。它是自由的,它的功能是無限的。
不管你在哪個行業,做哪件事情,你都要知道這個無限,然後你才有可能真正發揮出生命的價值。
我們今天設定了許多標籤,認為自己就是這樣,只能那樣,於是,被自己限制住了。
當然,無限並不代表著我們在這一生中什麼都能做。
因為這輩子的長度是有限的,如果你真的想在某個行業、某件事情裡做出成就,那你還是要接納自己的有限性。
然後在這有限的範圍內,無限地發揮自己。
就像李小龍說的,讓自己的思想流動起來,不受任何內外的幹擾,這才是真正的「無為」。
李小龍是功夫大師,如果讓他去炒菜,或者唱歌,他不一定能做到行業頂尖,因為每個人天賦不同。
但是,如果你不去跟人比較,不期待一定要做行業的翹楚,那麼你願意在生命裡嘗試什麼,都是可以的。
這兩個價值觀沒有對錯,關鍵是看你想要什麼。
有的人想挖口深井,有的人想到處逛逛,都沒有問題,生命本身都是自由的。
這就是李小龍截拳道的哲學思想。因為自由,所以無限。
最近幾年,咱們常常在網絡上看到一個叫MMA的組織,動輒以挑戰為由,來跟我們的太極、詠春對打。
這個MMA,中文名稱是綜合格鬥,它的規則極其開放,說簡單點,就是打贏就行,不管你用什麼招數。
所以我們看視頻裡,傳統武術的師傅們剛一擺出架勢,那些MMA的選手就衝上來一頓亂拳,瞬間就打趴下了。
正印證了那句話:亂拳打死老師父。(笑)
實戰就是這樣,沒有固定章法和套路,需要你隨機應變。
這時候,如果你還在那裡擺架子,只能被人家亂拳收拾。
不過,說他是亂拳,只是看上去亂,其實在隨機應變中人家自有章法。
這個章法就是剛才所說的,專注當下,讓思想自由流動,忠實地表達自我。
也就是說,他能見招拆招。
這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學生在學校裡讀書,都是有鼻子有眼的課文,定律、但真正考試的時候,那是需要你應變的。
社會更是如此。你和人打交道,哪裡有一個固定的章法來套?
有的人很喜歡說,東北人怎樣怎樣,武漢人怎樣怎樣。
你要真用這個思路跟人打交道,肯定是沒有什麼好結果的。
你並沒有用心去跟對方交流,而是先入為主地有了成見,給他下了評判。
這就像是格鬥場上戰敗的老師傅一樣,先擺好了架子,沒料到,人家對方根本不按你的套路出牌。
這時候,你是專注地跟他應對,還是在腦子裡想你的拳法呢?
我估計,被打趴的那一下,可能就正在琢磨套路呢。(笑)
這肯定是沒辦法見招拆招的。因為已經失去了當下,失去了生命的自由。
而MMA公認的第一高手,正是李小龍。
所以今天,我看到MMA把傳統武術的師父們打敗,我是不奇怪的。生命本身就是活的,是自由的。
當然,這不代表傳統武術不好。任何一個門派的大師,其實都是靈活變通的。
換句話說,任何一門武術,乃至一個行業,走到頂尖,都是MMA,都是自由格鬥。
哪個真正的大廚炒菜還用菜譜?
哪個真正的歌神唱歌,還要按照他第一次發專輯的錄音來?
哪個真正的職業球員,會把體校的每日訓練搬到場上?
最近剛走的球王馬拉度納,人家踢足球,連手都用上了,這才是真正的不拘一格。(笑)
當然,要想達到這樣的自由,首先還是要老老實實地按套路練習,做足笨功夫。
正如李小龍所說:「我不怕遇見練習過10000種腿法的對手,但害怕遇到將一種腿法練了10000次的強敵。」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緬懷逝去的功夫大師,希望他的哲學也能帶給有緣的你一點啟發,讓我們在人生中乘風破浪。
下期咱們再見!
(本文系「樂覺生活」公眾號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