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截拳道被稱為一種哲學,正統哲學流派對此卻並不認可

2020-12-22 張安邦

張安邦聊聊李小龍,說說截拳道——

網友有此疑問,我們要先往前說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內地截拳道風起雲湧,湧現了一大批能人志士,因為客觀原因,各自都著書立說,其中佼佼者之一陳琦平先生就提出了「立足實戰,以武入哲」的研修方向,今天看來,也不失為一種務實之徑。當然,以武入哲——在陳琦平先生之前,就有很多書籍雜誌用這個詞讚譽李小龍的武學成就,李小龍在大學主修戲劇專業,但是他和蓮達在不同場合都宣稱李小龍大學主修哲學,這也說明李小龍把哲學當成了大學主要的努力方向,甚至可能超過了在真正主修戲劇上的精力,這個白色謊言已經無傷大雅了,因為李小龍作為武術家,以武術為修行之道,來達到與古今中外哲學大家對話,不失為理論化或系統化「以武入哲」之第一人!

張安邦拙作《李小龍功夫哲學與藝術》

從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李小龍也是一位學者,學富五車並不誇張,兩千冊藏書,著作等身。但是學者最大的願望就是建立「一家之言」,事實證明,李小龍創立了 截拳道,但是在哲學領域並沒有如武學一般開宗立派,但是我覺得的他的哲學理念比他的武學更具有普世價值,所以,我多推薦《生活的哲學》、《生活的藝術家》、《武士之心》等書籍的頻率高過《截拳道之道》等偏重武學的書籍。可能也是因為李小龍沒有在哲學領域打破常規,建立「一家之言」,所以他的學說更像是大雜燴,雖然是有機的整體,經過他的融會貫通,但是需要深入研究他才能發現這些不同之處!

後浪出版的《生活的哲學》

網友問題中也提到李小龍的哲學與正統的哲學流派是一個什麼關係?首先李小龍是對權威與正統發難的一個人,他質疑傳統,才破舊立新;對哲學也是,他不拘一格,更布局一家,古今中外,能者皆為老師,而且隨著他修行的不斷提升,導師也在發生著變化,其實並不是李小龍同時研究這麼多導師,更多是他的提升要求他去尋找不同的導師,就像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一般。在哲學領域,我覺得李小龍是一位沒有畢業的好學生,這也是最大的遺憾。

李小龍親傳弟子巴斯帝羅在給內地截拳道館長們講拳

關注張安邦,聊聊李小龍,說說截拳道!也歡迎就近的朋友來我工作室喝茶聊天,教拳養家之餘,武館開成茶館,多交些朋友唄!

相關焦點

  • 綜合格鬥之父李小龍的格鬥哲學:變成水
    李小龍,應該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一代人心中的功夫巨星,偶像。大家形容李小龍也就一個詞:能打。但是李小龍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不單單有自己勤奮的因素,還有自己的格鬥哲學。可以說,李小龍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武術家,更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
  • 老子、李小龍:集百家之長的截拳道裡蘊含著怎樣的哲學思想?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根據李小龍的人生經歷,參照那部深刻影響他武學思想的《道德經》,來探尋道家哲學在截拳道中的應用(截拳道是李小龍在25歲左右創立的技擊理念,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思想都起源於道家哲學)。但首先,我們要先根據妻子琳達的回憶,來看看李小龍創立並發展截拳道的初衷。
  • 首次宣告截拳道誕生!1967年李小龍親自闡釋截拳道科學和哲學:美國黑帶雜誌對李小龍的首次專訪(上)
    簡單、簡化,是截拳道的基本為道哲學精簡、直接、非傳統:
  • 功夫巨星李小龍的「截拳道」,究竟是什麼意思?
    「截拳道」是功夫巨星、武術家李小龍創立的一種技擊術,在世界武壇上獨樹一幟,具有很大的影響。李小龍在洛杉磯唐人街時期,曾傳授多名弟子,聲名大振。截拳道目前在美國已經枝開葉散,廣受歡迎。那麼,什麼是截拳道呢?
  • 郭晨東:在擂臺上,李小龍的截拳道撐不過10秒,網友,瞎扯蛋!
    過些天,又買了一本關於李小龍截拳道的「秘籍」,大多以刺拳為主,以側踢為主,還要伴隨著怪叫「阿達」,這哪像是練武功,其實就是跳舞。練截拳道的都這樣,其實截拳道就是李小龍綜合詠春、拳擊、跆拳道、空手道等武術流派,並結合電影藝術發明的一種武功,它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論階段。
  • 讀《生活的哲學》,認識了自己,也更懂了李小龍
    可如果和李小龍比起來,這些「別人家的孩子」似乎也得發出炙熱的崇拜。說到這,也許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李小龍在功夫上、在影視作品上、在哲學研究上都有著傲人的成績。但讀過《生活的哲學》,再回頭重新看看李小龍的影視作品,就有了一個更高層級的提煉:李小龍作為武者、作為演員、作為生活中的一個普通人,所有的細枝末節處,無一不融入著他的哲學思想。
  • 截拳道
    它是一種哲學思想和方法論,如同馬克思主義一樣,與時俱進,和社會一道向前發展。截拳道,指的是不拘於形式,思想上成熟的覺悟,以水為本質而攻擊,反擊將一切化解於無形。「截拳道」意思就是阻擊對手來拳之法,或截擊對手來拳之道。截拳道倡導「搏擊的高度自由」。李小龍截拳道的本性是「拋棄傳統形式,忠誠地表達自我」。「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是截拳道的綱領和要義。
  • 李小龍與 Hip-Hop:「水」的哲學
    「李小龍的教誨超越了物理武術,他充滿了哲學和覺知。他的名言『Be Water my friend』意義深遠,涉及多個層面。它激發了這樣一種想法:在適應生活環境的過程中,有時我們必須像溪流一樣順暢地流動,而有時我們必須像海嘯一樣猛力前進。」
  • 李小龍功夫哲學裡的人生啟示
    既有實戰,又有獨到的武學思想,因而在年僅27歲的時候,李小龍就創立了「截拳道」。「截拳道」顧名思義,就是阻擊對手的拳法。它提倡高度自由的搏擊,拋棄一切傳統的形式,而真誠地表達出自我。我們看電影上李小龍打鬥的鏡頭,其實就是截拳道。
  • 科比生前:李小龍截拳道哲學受用終生 設計耐克球鞋致敬偶像
    《親愛的籃球》劇照李小龍的「無招勝有招」受用科比一生中打過無數精彩絕倫的籃球賽事,其實也曾參加不少脫口秀和幕前演出,更試過到中國參加綜藝節目並展示出甚有綜藝感的一面《死亡遊戲》劇照他還曾說,李小龍一直是他成長過程中的靈感源泉,最受用的是無招勝有招:「我從李小龍的截拳道哲學中領悟了很多東西,其中一件就是要學會適應,就是要練好基本功,這樣你才能應對任何局面
  • 夜讀|武學探索與哲學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
    收錄在《李小龍信札》中的信件,都是李小龍向親朋好友的傾訴交流之語,從中不難看出他的武學探索歷程:詠春——中國功夫(詠春、太極等)——致力於全接觸實戰——截拳道,以及蘊含其中的哲學理念。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是粵劇名人,多年修習太極拳,這自然對從小就活潑好動的李小龍有著啟蒙性的影響。
  • 同樣是傳統武術,李小龍的截拳道還不如散打?專家:截拳道不實用
    李小龍還自創武術,集百家之所長創立了截拳道,並將其無數哲學融入其中,門徒遍及海內外。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猝然離世,官方給出的解釋是「腦水腫」,但種種跡象顯示,李小龍之死恐怕另有原因,很多人都堅信他是被有預謀的殺害的,但由於缺乏證據,使得其死亡真因充滿了迷霧。
  • 中華武術之截拳道
    截拳道是一種變幻無窮的技擊術,它必須緊緊抓住對手使用招式的漏洞和缺陷,隨機應變形成一種攻擊+反擊術去反擊對方,以攻克攻,以防克攻,以反擊克攻擊。敵攻則我攻,敵動則我動,目的是為了節省和縮短攻擊距離。李小龍宗師稱他的截拳道無門無派,為什麼呢?
  • 論截拳道正宗?原始截拳道和截拳道概念?
    關於截拳道正宗其實之前已經有文章闡述過本話題了,大家可查找本官方號文章《正宗截拳道和誰學?怎麼判斷截拳道教練正宗不正宗》進行查閱。在文章中,強調是李小龍截拳道傳人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你的師父或者教練是不是李小龍截拳道傳人,往上推能不能推到李小龍,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呢?
  • 這是你不知道的李小龍,不光拳拳到肉,他還喜歡哲學
    而這封信,是《李小龍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一書收錄的最早的一封李小龍書信,同時配有他在香港聖芳濟書院念書時的登記卡,上面有他泛著青澀笑容的照片,非常珍貴。若問李小龍的師承,你八成會說葉問。對,又不全對。其實,武學奇才李小龍有著曲折卻勵志的成長之路,真的是博取眾長,又開拓創新。
  • 有一說一,李小龍被高估了嗎?
    身為中國傳統武術的繼承人,李小龍並沒有局限在某一種武術的門派觀念當中,而是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將東方傳統武術與西方的現代格鬥技能結合在一起,更進一步創立了自己的流派。沒有門第之見,也沒固定套路和花哨的動作,講求實用和簡單,李小龍當年在美國展示的這種新的武術與大多數人心目中神秘封閉的東方功夫完全不同。
  • 《生活的哲學》:李小龍一生兩大痴迷愛好,除了練武就是哲思
    「kungfu」(功夫)一詞在西方傳播開來,正是因為李小龍。他從19歲踏入美國,考入華盛頓大學進修戲劇和哲學後,因為對武術的狂熱激情,他讓家人把練武的木樁運到美國,開始免費教大家練武,從此打下一片「精武」天下,讓世界看到了來自東方的武術魅力。
  • 李小龍那麼厲害,為什麼截拳道沒有任何戰績?
    之後,李小龍又陸陸續續學習了其他的拳種或者格鬥術,但都沒有深入,他自己的武術體系就如同一種被亂塗鴉的紙,似乎什麼都有,就是缺乏專業性。缺乏專業性,就是他身上一個很大的缺陷。在那個年代也好,或者是當代也好,李小龍都不會是天下無敵。那麼,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又到底在武術史上居於什麼地位呢?目前,可以完整記錄李小龍截拳道的就是一本《李小龍技擊法》。有職業搏擊教練對截拳道的實戰性做了分析。他認為,截拳道的貢獻在於一種理論上的創新,但是還非常的粗糙。
  • 李小龍與水之哲學
    有人把「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視為一種笨方法,但只要不自覺笨重,這也可以是一種使人輕鬆的方法。像水一樣吧,我的朋友。李小龍認為武學的真諦就是要像水一樣。在與對手過招的時候,李小龍詠春拳的老師葉問先生經常告訴他:「小龍,放鬆一點,定下神來。忘掉自己,跟隨對手的招式,讓你的腦子不受任何思想的幹擾,心平氣和,本能去反擊。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超然。
  • 李小龍截拳道只是民間「格鬥術」,不如散打?專家:不科學不實用
    李小龍的功夫,匯聚到一點,誕生了截拳道,這三個字也成為了李小龍功夫的一張名片。截拳道是不拘於形式,思想上成熟的覺悟,以水為本質而攻擊,反擊,將一切化解於無形的現代武術體系。 李小龍與師父葉問志同道合,在發揚中國功夫這件事情上不謀而合。博取眾家所長,甄選融匯之後,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