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叩雕塑藝術之門——訪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勇

2020-12-14 藝術互動圈

王勇, 1977年出生,曲陽縣人,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樹昌,現為曲陽縣漢韻雕塑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全國城市雕塑創作設計資格證書持證雕塑家、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北美術學院雕塑院秘書長、河北省工美行業藝術大師,保定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曲陽縣縣級石雕非遺傳承人。

曲陽石雕是歷經兩千多年的歷史傳承技藝,在著名的「雕刻之鄉」 10萬從事雕塑行業大軍中湧現了很多能工巧匠,他們用勤勞智慧的雙手賦予了石頭於生命,而聲名遠播,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勇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尊師重道

王勇出生在曲陽縣孝墓鄉南莊村,自幼對傳統造型藝術十分痴迷,孩童時期的王勇和同齡人一樣非常愛看連環畫,他經常照著連環畫裡面的人物偷偷模仿著畫,他和村裡的小夥伴不同別的小夥伴放學後去外邊玩耍而他利用空暇時間借來美術書籍刻苦學習,也許是天分也許是命運使然,王勇尤其對書上的佛像、動物像和人物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為他以後從事雕塑行業奠定了基礎。

月下獨酌

王勇說,小時候他就萌發了長大以後步入藝術的殿堂的想法,初中畢業後他曾到自己家親戚家雕刻廠學習雕刻,但在工廠從事的雕刻工作和喜歡繪畫的理想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於是他懷揣著少年的夢想,1994 年考入曲陽縣雕刻學校學習繪畫和雕塑,1997年在雕刻學校畢業後,王勇被推薦到雕塑家田躍民工作室,在北京工作期間讓他受益匪淺,在北京著名雕塑家田躍民工作室期間,他一邊打工一邊學習系統學習泥塑培訓,在田老師的指導下,王勇的雕塑技藝大有長進,後來王勇又慕名到著名雕塑家邱軍工作室學習和工作,邱軍先生對創作十分嚴謹,王勇說,他和幾個同事集體創作了大型浮雕《八百年歷史人物雕像》,創作過程中幾易其稿多次修改反反覆覆,邱軍先生對每個細節不厭其煩的指導,其嚴謹的創作態度給王勇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邱軍先生耐心細緻的指導下最終贏得客戶的稱讚和好評。王勇感慨到:「學雕塑如做人,嚴謹認真,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青天明月

後來他有幸認識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樹昌。在王老師的廠子裡,一邊做雕塑一邊跟隨王樹昌老師學習傳統石雕技藝,王勇虛心好學的精神深得王老師賞識,在王老師的精心教誨下,王勇的雕塑技藝進步很快,王老師對王勇的進步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最後破格收其第一個入室弟子。

自此王勇跟著王老師學習和掌握傳統雕刻技藝的精髓,在此基礎上融合現代雕塑藝術理論,充分借鑑國內外名家大師的創作經驗,勇於突破創新,並提出「尚意」雕塑理念,創作出一批當代雕塑精品,成為王老師的得意門生。

其恩師王樹昌評價道「王勇在雕刻學校學習是學校的佼佼者,後又學習現代雕塑,他勤學苦練,尊師重道,基本功紮實,勇於創新」。

王勇認為,學雕塑要有一種修行的態度。不忘初心,方能靜下心來,讓思想沉澱,才能讓自己在時間和空間中分析事物的本質,才能雕真理,塑人生,悟世間百態。

中西合璧

走進王勇的工作室,王勇正在創作新作品,他的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巧妙融入了當代雕塑的造型語言,使雕塑作品脫離了俗氣。從而使作品大膽細緻,題材豐沛,大氣磅礴,奔放而不失節制,每件作品均有創新和亮點。

王勇說,他從事雕塑二十多年,從最初的石膏像臨摹到寫生,再到創作作品,在創作中深刻認識到必須守住中國傳統石雕文化精髓和根脈才能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時代感。

王勇稱,前些年他做西方雕塑較多,主要根據圖片臨摹,一直是考慮解決形的問題,做的好多人物也不知道姓甚名誰,只是一種外形的塑造,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因此時常有種失落感。他想:為什麼不能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優秀雕塑作品呢?經過深思熟慮和痛苦掙扎,在廣泛求教名師、同行,最終他選擇了中西結合的路子,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為主,吸取借鑑西方雕塑技藝的精華,融會貫通,與中國傳統造型藝術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具文化性、藝術性和創新性以及時代氣息。

母儀天下

王勇的作品《月下獨酌》作品將雕塑內容與外呈形式,進行意味融合,形成氣韻生動,肆意大氣的風格。採用優質漢白玉精心製作,充分體現傳統雕刻的技藝手法,通過線面結合的方式,圓潤統一,細部雕鑿細膩,動態優美,富含雕塑張力。

《青天明月》作品則採用墨玉,用雕刻的手法體現出包拯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成為清廉的象徵。較好地體現了他廉潔公正,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鐵面無私的精神。

《母儀天下》則採用優質漢白玉手工雕刻,利用漢白玉自然高貴的特性,表現一代女皇獨特的氣質,作品表面用雕刻刀雕琢出隨型紋理,自下而上,由繁至簡的藝術處理,使作品達到完美統一。

桃園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家喻戶曉,作品由傳統題材入手,融合創新理念手法乾淨利索,彰顯出劉,關,張不同的人物性格,表達出三國風雲人物一段美麗佳話——義薄雲天。

俏丫頭

《俏丫頭》採用優質漢白玉手工精心雕鑿而成,作品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手法以傳統技藝和現代機理效果相結合,體現了少女的恬靜溫磬祥和之美。

王勇認為,中國當代雕塑必須做到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理解,正本清源,要有我們華夏民族的清澈脈絡,而不是進行模仿照搬別人的東西,更不應該是迎合市場,要尊重自己的內心感受,同時也不迷失在單純自我表現和技巧的賣弄中。

「『尚意』是我們的文化傳統,也是我的藝術主張,吸取傳統民族文化精神,抒發主觀情趣。隨心出精彩,刀刀現神韻。」王勇如是說。

敢於創新

王勇稱,雕塑要帶著專業的眼光看世界,去觀察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感其內在的含義或意味,用心去領悟,其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大師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當有了創作的原始衝動,靈感隨之而來。一件作品也就水到渠成,渾然天成呈現在你面前。

近年來,王勇的雕塑作品屢獲殊榮,2015年作品《俏丫頭》參加河北省第二屆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得銅獎;2015年作品《明察秋毫》參加雕刻學校杯·天工開物獎雕塑大賽獲得優秀獎;2016作品《青天明月》在第三屆全國石雕石刻設計大賽佳作獎;2016年作品《憩》在「京南寶藝」杯工藝美術精品展獲得金獎;2017年作品《月下獨酌》在「翰鼎杯」河北省雕塑(泥塑)技藝大賽獲得金獎;2017年第四屆河北省特色工藝美術精品大賽作品《母儀天下》獲得銀獎; 2019年王勇雕塑作品《月下獨酌》入選「參加走進太行全國美術家作品展」;2020年作品《白衣天使》入展河北青年美展暨全國優秀青年美術家邀請展。

白衣天使

正如河北省十大工匠、河北美術學院雕塑院長曾維林評價道: 「王勇的雕塑具有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表達,他從小受到雕刻之鄉的薰陶,從形體、比例、動態、結構、重心都用心體會。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他要求從自己的生活出髮結合一定的設計理念,王勇在學術研究方面,知識背景、學術意向、心態情趣都有他個人的見解,形成了他獨有的雕塑風格。」

願王勇的藝術道路越走越寬廣,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蘇冬斌)

相關焦點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佘國平創作的凌雲寺四大天王像藝術精品
    凌雲寺裡造像精品眾多,其中尤為震撼的造像精品,實屬這組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佘國平 精心創作的四大天王像。今天/國之巨匠/就帶「果醬們」一起欣賞這組震撼的藝術精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佘國平佘國平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工藝美術專家。他於1950年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木雕世家,從藝四十多年,擅長木雕和寺院大型雕塑。
  •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林霖的藝術之路
    林霖出生在後嶼一個石雕大師的家庭裡,其父林元康是著名壽山石雕刻大師。「雖然生於石雕之鄉,但小時候對壽山石真沒什麼概念。」林霖坦言,小時候他跟壽山石的交集很少,那些斑斕的壽山石在他眼裡就是一種「花花綠綠」的石頭。他最大的樂趣是把父親雕刻剩下的邊角料當做畫筆,在地上畫格子,和夥伴們玩跳房子。
  • 駿馬奔騰 馳騁天下——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葉萌春
    葉萌春,籍貫樂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溫州市工藝美術研究院院長,溫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木雕委員會副主任。出生於黃楊木雕世家,從業40餘年來,渉獵黃楊木雕、骨嵌雕、佛像雕塑等藝術,創作了不少優秀作品並被國內外收藏家和收藏館所收藏或作為各級政府禮品贈送國內外嘉賓。
  • 『雕塑頭條』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 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第三次籌備會
    會後,與會嘉賓及特邀請龍裡縣文化賢達們進行了座談發言,提出許多有益於專委會發展的寶貴意見,所有參會代表對雕塑·雕刻專委會充滿著希望,同時送來了對專委會的支持鼓勵與美好祝願。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籌備會將在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的鼓勵支持下,同心同德、共創共建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為了共同的藝術事業,為了共同的美好願景,攜手同行,讓貴州雕塑雕刻界敞開胸懷去迎接新的藝術徵程與無限的藝術生命之旅。
  • 廣西工藝美術大師—陳紹德
    廣西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羅源縣人。畢業於「閩江學院」工藝美術系雕塑專業,主要從事玉雕設計、玉石雕刻,期間師從工藝大師張寶清、柯加樂、高向春等學習雕刻工藝,並有幸得到中國玉雕大師李東先生的指導。個人先後評為玉雕設計師、玉石雕刻技師、玉石雕刻大師,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廣西珠寶協會」理事,「桂林市工藝美術協會」理事,「桂林市雞血玉行業商會」理事,廣西工藝美術大師。
  • 從能工巧匠到藝術大師,王國平的傳奇雕塑藝術之路
    中國的雕塑藝術歷史極其悠久。在陵墓、廟堂、佛窟等建築之中,存在著大量宏偉巨製與精美絕倫的遺物。這足以證明,四大文明古國之中,中國的雕塑藝術延綿不斷、持續發展與自成體系的西方雕塑藝術一起堪稱世界上歷時久遠,是發展過程最為完整的兩大雕塑藝術。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小明:永葆初心成就藝術人生
    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傾心的這塊大理石,到黃小明手中便化為木頭。如同帕裡翁雕刻的女郎最終被賦予了生命一樣,無聲的木頭經由黃小明之手後往往是「寥寥數刀,活木生香」,蛻變為讓人驚嘆的藝術品,一份活靈活現的生氣破木而出,直抵人心。因此,黃小明的作品不僅是看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只有細細品,才會恍然一笑,感悟到他的用心。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訪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書法家白鳳鳴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河北訊(公益記錄者:麼安全 王國臣 通訊員:王世平)2020年1月16日下午,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記錄者麼安全和王國臣以及中華攝影雜誌社特約記者、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王世平一行人,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走訪了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白鳳鳴先生。
  • 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 2021年第一次工作代表會議召開
    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會長曹智勇作《專業委員會成立一年多以來的工作情況報告》,財務管理負責人袁開華向與會代表通報了經費的使用情況。會議由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熊朝華主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克剛先生在會上作了精彩的發言。
  • 國之巨匠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慶財及臻品欣賞
    ,從小隨父林良藻(著名民間藝術家)學藝,1995年獲評「高級工藝美術大師」;1997年共青團福建省委授予「福建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稱號;1999年榮獲「莆田市十大傑出青年」稱號;2001年獲評「福建省首屆民間藝術家」稱號;2002年獲評「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6年獲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 玉石雕刻,指尖上的傳承|中國匠人大會工藝美術大師特輯
    中國當代學者型的玉雕大師,學院派的代表人物。宋世義的玉雕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的創新,融繪畫雕塑於一爐,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大致可以總結為四性:材料多樣性,題材廣泛性,形式多變性,藝術多元性。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簡介
    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工藝美術國家級評委、甘肅省高級職稱評委、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根藝美術協會理事、中國榜書研究會會員、甘肅省工藝美術特級大師,甘肅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黃河石協會名譽會長、中國秦腔博物館首席鑑定專家、蘭州市歷史文化研究開發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蘭州商學院客座教授。
  • 以德化白瓷塑華夏哲賢,「2020深圳工藝美術傳承周——華夏哲賢藝術...
    從老子到孔子,從墨子到荀子,中國歷史上一百位先賢名人形象以白瓷雕塑的形式現身深圳,給熟悉傳統白瓷的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藝術感受。此次展覽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主辦,中國收藏家協會工藝美術委員會、深圳市國韻文化有限公司、德化聚玉堂承辦,德化縣陶瓷發展委員會、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協辦,展期將持續到2021年1月10日。
  • 白耀亮大師定瓷《四季壺》一壺六杯珍藏套組簡介
    【藏品名稱】:定瓷《四季壺》一壺六杯珍藏套組 【藏品規格】: 杯子高約5.8cm 口徑約6.2cm 底徑約2.8cm 容量80ml 壺高約10.5cm(帶蓋)肚徑約10.7cm 底徑約6.5cm 口徑約7cm 容量320ml 【創作大師
  • 李長青雕塑藝術
    曾榮獲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百花獎」,入圍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第五屆四川省青年美展雕塑最高獎等,作品在法國大皇宮、香港九龍及國內多個城市展出。多件作品錄入《中國工藝美術全集》《四川美術》等書刊,專題片《指尖上的泥塑》收錄進央視網。藝術事跡被新華社、光明網、香港電視臺、四川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導。另有詩歌作品千餘件。長期致力於城市雕塑和企業文化雕塑製作。
  • 工藝美術作品展示|泉州市希望工程大型藝術品拍賣會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高級會員, 其名字及作品被收錄在《中國雕塑名家》,《福建省國家級. 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全集》。,無匠堂藝術總監、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雕塑學會會員。 獲得「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福建省雕塑專家」、「閩派雕刻藝術大師」、「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 【人物】隱居竹林的工藝美術大師——陳春榮
    陳春榮,曾擔任過縣工藝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理事,是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
  • 第一屆南通工藝美術大師名單出爐,快來看看都有誰
    第一屆南通市工藝美術大師評審結果出爐,共有53人入選,目前正在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12月3日~12月9日。根據《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工藝美術大師評審認定辦法的通知》(通政辦發〔2019〕76號)精神,市工信局會同市人社局、文廣旅局組織開展了第一屆南通市工藝美術大師評審認定工作。
  • 大師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樹文
    永不退色的藝術禮讚,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永森新作景泰藍《東方紅》偉人尊首發王樹文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北京特級工藝美術大師2012年獲得北京傳統工藝美術「德藝雙馨「大師稱號,2014年任雲南藝術學院技術學院特聘教授,2016年獲得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稱號,2019年獲得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大國工匠稱號等。
  • 溯本求源,外化於行內化於心|中國匠人大會工藝美術大師特輯
    朱壽珍:國繡文化,因其而夢朱壽珍,女,中國刺繡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1969出生於太湖之濱,自幼研習蘇繡,師承世家祖藝,繡藝精湛,方圓聞名,被譽為「四大名繡」之一。1966年出生於熱貢藝術之鄉——青海省同仁縣吾屯村,傑本8歲跟隨熱貢地區享有「四大天王」之稱的尖措大師,潛心學習藏傳佛教傳統繪畫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藝以及立體式泥塑雕刻技術。在先輩們的藝術薰陶和引領下,結合自身數十年精心鑽研、苦心歷練,無論在藝術創作還是學術理論上均達到超高的專業藝術水準。成就卓著,蜚聲畫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