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2020-12-14 初衣勝雪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唐朝杜甫《麗人行》節錄

初衣解詩:後人一直把杜甫稱之為老杜,仿佛他從來就沒有年輕過。只有薛寶釵在《紅樓夢》裡說了實話,難不成頂著老杜的標籤,他一輩子就活該做一些老氣橫秋的句子不成。

說實話,看到《麗人行》時,我從來都沒想過,這是杜甫寫的,我第一直覺是杜牧或者是白居易。直到各種考證都指向是杜甫,我才不得不服,這傢伙心裡原來藏著各種美,像一臺攝影機一樣,照見了盛唐的美人們。或者對於他來講殺雞用牛刀,不過是雕蟲小技,卻因此留下了關於盛唐時候女性最美的遊園姿態。

說實話,老杜寫這首詩時已經41歲了。雖然盛唐的太陽好像從來沒有照到他的身上,他也和諸多的文人一樣,北漂在長安多年,貧困不得志,但是三月的春天,唐朝還有諸多的排場與美妙,迎接著四方的遊客。

我相信老杜在寫這首詩時,羨慕嫉妒恨兼有,但是他已經人到中年,只是冷靜客觀地描述了他眼中的長安曲江三月的踏青。但正是這種冷靜,非常真實地再現了唐朝的麗人。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自古以來三月三就是春遊的日子,人們在水邊踏青飲酒,自漢朝以來成為節日和風俗。漢唐的開放遠非宋明可以比,至少女子不用纏腳,漢唐的民風陽光潑辣,女子們該曬太陽的時候就曬太陽,該出來玩的時候就出來玩,不必像後來關在家裡不算,還有各種各樣的精神的桎梏。唐朝的時候男女相對平等。這些家境良好的盛世紅顏,也就出門到了長安的曲江邊,進行著她們快樂的春遊。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這正是卸下了厚重的衣裳,開始穿春衣,露出自己美妙身材的時候。這是女孩子們秀出自己美好的季節。你看她們千姿百態,美好而天然,她們皮膚細膩,身材標緻。

繡羅衣裳照春暮,蹙金孔雀銀麒麟。」要知道杜甫可是生在盛唐,用簡單的服裝流行的理論來講,往往服裝在開國的頭幾十年顏色和樣式都相對單純。但是這已經是唐朝開國百年之後,服飾自然的遞進,衣服上繡滿了金孔雀銀麒麟,你不要以為這是一種十分奢侈的穿戴,這其實是當時的一種流行。大家都如此,這就是盛唐氣象。

頭上何所有,翠微匎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那頭上戴的是翡翠的葉子,流蘇垂下來搖晃在鬢邊。那身後,是一排排的珠子綴滿了腰帶,讓行走端莊婀娜。

說實話,這首詩寫得極其的工筆細膩,讓我生出了一種懷疑,這傢伙不搞服裝設計或者禮儀設計,簡直埋沒了他。這不但寫的是富麗,在富麗當中還有嚴謹。比如女孩子頭上戴的什麼,身上穿的什麼,乃至於腰帶以及神情態度,都寫得纖毫畢現。

這首詩最美的就是這開頭幾句。如果是李白來寫,他絕對會誇張,要是白居易來寫,沒有這麼冷靜細膩,白居易最喜歡煽情,杜牧寫,善於寫意,而不會這麼工筆。看來看去也只有老杜,庖丁解牛的寫法,才寫得如此整密動人。

溥儀曾說他也喜歡看紅樓夢,就是看裡面的排場和熱鬧。其實杜甫這首詩也同樣有這種魅力。這就是盛唐的3月3,所有長安美麗的女子,都行走在曲江邊呀。

也是這樣的幾句詩,讓所有在唐朝的,或者唐朝以後的人,對長安,對長安的女性,都生出了無限的遐想。那是精緻的盛世紅顏,沐浴在3月水邊的太陽和春風裡,仿佛可以聽見她們明媚的笑聲,以及傳達出來的優美自信。

雖然這首詩的重頭戲在後面。後面寫的是什麼呢?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杜甫《麗人行》節錄

簡而言之,就是在三月三長安曲江這麼美女如雲的地方,裡面還藏著更加繁華和奢靡。那虢國國夫人,秦國夫人,韓國夫人也在這一群人當中。她們在郊遊的地方圍上了幕布。只看見絡繹不絕的山珍海味送了進去,只看見她們所在的地方是用錦繡鋪地,只看見達官貴人絡繹不絕的朝拜,只看見連當朝丞相,也替她們守門。

後面的詩,是許多研究歷史的人研究的重點。比如那三位夫人真的來郊遊,他們用的是什麼排場,吃的是什麼?用的是什麼?

但是那和普通人的聯想並不親近。當然老杜同志繞來繞去,就是想深刻,但問題是這首詩的流傳,恰恰和深刻無關,恰恰是他這首是前半段寫的關於盛唐女子天真恣意的郊遊。

這首《麗人行》,成了唐朝女子的標籤,和那些虢國夫人沒什麼關係。普通的人看的是唐朝女性三月三的浪漫與盛唐的富麗與美好。

唐朝是中國人的一個情結,而唐朝的女性之美,成為這個情節中的重中之重。這大約是杜甫所沒有想到的,他工筆巧寫的盛唐女子的郊遊,原本是要控訴唐朝上層的奢侈,結果,美卻永恆流傳下來。而且不關那些貴族的事。

人們最愛看的,是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她們的存在就代表了盛唐的氣象與美好。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相關焦點

  • 三月三日校園麗人
    在中國古代,尤其是秦漢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之類的「重日」多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這樣的日子裡人們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紀念活動,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這和我們民俗中喜歡雙數(數字重疊)有關。「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 【麗人行】麗人行原文_麗人行賞析_杜甫的詩_親子寶典_太平洋親子網
    麗人行原文  三月三日天氣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 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 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 珠壓腰衱穩稱身。  炙手可熱勢絕倫, 慎莫近前丞相嗔  麗人行注釋  1、三月三日為上巳日,唐代長安士女多於此日到城南曲江遊玩踏青。吳自牧《夢梁錄》: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於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鍥飲踏青。  2、態濃:姿態濃豔。意遠:神氣高遠。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
  • 唐詩三百首|麗人行
    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
  •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被稱「上巳節」的三月三竟有...
    摘要:三月初三「上巳節」的由來。 今日是農曆三月初三,在古代被稱為上巳節。每到這一天,人們紛紛來到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被稱為祓禊,也叫春浴日。文人墨客們更是邀約曲水流觴、賞景賦詩,魏晉王羲之作《蘭亭集序》,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盛況。
  • 上巳 | 女兒節,麗人行
    漸漸暖起來的東南風,吹開了桃花,也吹來了一個與春、與花、與翩翩少年、與芊芊麗人相關的浪漫節日——上巳
  • 三月三日氣象新,東寶山上春遊記.
    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描繪的就是唐代人們春遊的盛況。春季郊野,萬木吐翠,芳草茵茵,百鳥爭鳴,陽光和熙,空氣清新,置身於這如詩如畫的環境中,能使人心胸開闊,疲勞消除,精神振奮。陽光正好,時光正美,這不趁著周末天氣好,外國語幼兒園中二班的小朋友和家長相約與老師一起去東寶山春遊啦!
  • 和三月三有關的諺語詩詞有哪些?描寫三月三郊遊古詩詞彙總
    和三月三有關的諺語詩詞有哪些?描寫三月三古詩詞彙總  相傳古時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故有「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同時,三月三也是古人的情人節。一對對有情人在春和景明的豔陽天,踏青出遊,互贈信物,是何等浪漫?
  • 三月三,你們猜是什麼節日?
    三月三上巳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自古便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所以三月三實際是黃帝的誕辰,後人多有紀念。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後多固定在農曆的三月初三,也是祓(fú)禊(xì)的日子,即春浴日。人們於這一天去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求福去災。所以,三月三的水邊總是熱鬧極了。
  • 詩詞中三月三:為什麼說富貴唐天寶,風流晉永和?
    此時不擔心天氣的冷暖。春分之後,再多的風雨,也不影響春天整體的溫暖。至少不用穿著厚厚的冬衣,裹在臃腫和沉悶裡。身體和萬物一起舒展。百花已到盛季,甚至到了有開有落的季節,陽春三月,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已經說不清楚是誰喚醒了誰,但是其實最渴望的是一種全身心地舒展。在天願為鳥,在水願為魚。這種從內心而噴發的駘蕩感,需要釋放。
  • 三月三,一場遠去的中國狂歡.
    黃秋園《麗人行》局部三月三日時天晴,三月三日時有情,或是愛情,或是閒情,隨心而發,隨春蓬勃。黃秋園《麗人行》局部有直爽可愛的女子,一眼看上個俊朗的少年,便是逕自上前邀約,絲毫沒有扭扭捏捏,「是否要去河對岸看看?」
  • 上巳 | 三月三,幽蘭祓禊淺水邊
    鄭玄 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 賈公彥 疏:「一月有三巳,據上旬之巳而為祓除之事,見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後漢書·禮儀志上》:「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
  • 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關於三月的詩句 2020描寫三月春天詩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關於三月的詩句 2020描寫三月春天詩詞 煙花三月下揚州,多麼美麗的三月呀,古人的三月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三月的春天桃櫻盛放,落英繽紛,吹得眾人一身美。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詩詞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三月三,暮春華麗一場的宴會
    黃秋園《麗人行》局部三月三日時天晴,三月三日時有情,或是愛情,或是閒情,隨心而發,隨春蓬勃。黃秋園《麗人行》局部有直爽可愛的女子,一眼看上個俊朗的少年,便是逕自上前邀約,絲毫沒有扭扭捏捏,「是否要去河對岸看看?」
  • 三月三中國最古老的情人節 它竟起源於人類對水的認識
    而在中國,我們的華夏大地確定三月三上巳的祓禊風俗卻在漢代就已經形成。     今三月上巳,祓禊於水濱。     ——東漢蔡邕     三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自洗濯,祓除宿垢,為太潔。
  • 杜甫罵人最含蓄的一首詩,全詩13句全是讚美,沒點文化還以為誇人
    比方說杜甫,他是「詩聖」,生前一直為唐朝的命運、為天下人的命運憂心,時刻關注現實,又四處行走見多識廣,罵人的水平非一般的高。 杜甫的直白罵人法、含蓄罵人法、欲抑先揚罵人法,都相當有意思。而這些,都能在杜甫的詩裡找到例子。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古代的文化人到底是怎麼罵人的。
  • 三月三,這是一個讓人害羞的節日啊!情人節和它比起來,弱爆了!
    恐怕現在很多人已經不知道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了。但其實,在古代,三月三可是很重要的上巳節。上巳節有多重要呢?這麼說吧,在《周禮》當中記載,每到仲春之月,允許男女私會,不用三媒六聘,就可以互定終身!專家說,中國的情人節,不是七月七,而是三月三。因為「七月七」雖然是牛郎織女相會,但民間卻沒有青年男女聚會的習俗。三月三就不同了,在這個充滿了愛情荷爾蒙的春天,男女青春萌動,在先秦,又有不受禮教約束的「仲春之會」,使得這個節日,更具情人節的實質。
  • 楊柳春風三月三,畫橋芳草碧纖纖。去詩詞裡看浪漫上巳節
    三月三日率爾成章詩南北朝:沈約麗日屬元已,年芳具在斯。開花已匝樹,流鶯復滿枝。洛陽繁華子,長安輕薄兒。東出千金堰,西臨鴈鶩陂。麗人行 杜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 詩詞裡的三月天,美醉了!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唐】韓偓《三月》三月春如少年時,了知造化最兒嬉。智行無事柳飛絮,道法自然花滿枝。錦鄉園林天富貴,神仙院落月清奇。
  • 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這些節日有內涵更文藝
    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又被稱為上巳節。相傳這一天是中華始祖黃帝出生日子,民間有「三月三,生軒轅」一說。同時,經過從二月二到三月三一個月的發展,天氣越來越暖和,萬物生長,春意盎然,寓意生命之神的復活。但是正式被定為三月三是在南北朝時期。經過後世發展,形成了漢族水邊宴飲戶外春遊的形式習慣。杜甫的《麗人行》 對此盛況亦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