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旗,川普。(美聯社)
「即使拜登勝出,也難以治癒美國民主的沉痾」- 川普對民主傷害甚巨,史丹福大學社會學教授戴蒙德發出警告:共和黨今後仍會屈從民粹主義的召喚
2020美國總統大選雖然已經落幕,但在川普欠缺具體證據的指控下,除了這位現任總統不願認輸,新舊政府明年一月能否順利交接,也讓各界感到憂心。全球知名的民主理論學者、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戴蒙德(文末備註1)指出,各方雖然對候任總統拜登充滿期望,但他直言美國民主的沉痾,恐怕不是換了個人當總統就能治癒的。
川普的支持者(美聯社)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11月5日刊出戴蒙德(Larry Diamond)的〈新政府無法治癒美國民主〉(A New Administration Won't Heal American Democracy)一文,直言美國政治體制的敗壞比川普的問題更為嚴重。因此,無論選舉訴訟的結果會由哪一方勝出,美國民主都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
川普拒絕承認敗選,強調將繼續循法律途徑贏得大選。(美聯社)
過去4年,美國民主的問題日益嚴重,其原因主要源於黨派與種族的極化,而且早在川普(Donald Trump)2016年當選美國總統之前,研究民主的學者們發現,上述現象已經相當嚴重。不過戴雅門認為,川普對美國民主的破壞,確實更甚於過去所有美國領導人:
川普不斷散布謊言與假訊息;持續攻擊媒體、法院、公務人員、反對派;將軍隊、情報機構、聯邦執法部門政治化,甚至要求對他個人效忠;濫用總統權力與自由裁量權獲取政治與經濟利益;對種族主義者、極右翼團體表現出同情與支持的態度,這些做法即便與美國歷屆總統相比,也無人能出其右。
多數民眾不滿川普處理疫情的態度,決定了拜登的勝選。(美聯社)
戴蒙德指出,無論選舉結果如何,世界上大部分國家 - 包括美國大部分地區在內 - 大家都對川普在這次選戰取得的成果感到震驚!因為這位民粹煽動者、全球獨裁者之友,竟然贏得了美國歷史上最多的選票,僅有他今年的對手拜登(Joe Biden)比他得票更多一些。包括學者、媒體、各國外交官員,都難以解釋為何這樣的一位應對大規模疫病如此糟糕的領導人,在面對一位最為溫和、最不採取極端對立策略的對手時,川普竟然還能差一點就贏得半數的選舉人票了。
戴蒙德認為,川普在選戰期間的種種言行,對於美國民主的破壞尤為嚴重。包括在選前試圖壓制選民(voter suppression,阻擾特定群體的選民完成投票)、毫無理由地指控郵寄投票形同舞弊。投票日當晚,當川普落居劣勢,他又無端指控「我們國家存在重大欺詐行為」,他片面宣布在幾個重要搖擺州的勝利,甚至進而宣布自己「已經獲勝」。
支持川普的選民表示,民調機構故意做出拜登高人氣,意圖影響選情。(美聯社)
戴蒙德指出,即便是福克斯新聞(Fox News)的知名評論員達娜・佩裡諾(Dana Perino),川普的長期盟友、前紐澤西州州長克裡斯蒂(Chris Christie),也不能認同川普的瞞天大謊,甚至直言批評川普「極為的不負責任」。川普的說法形同在選舉過程中撒下不信任的種子,並且提高了發生暴力衝突的風險。
一份選前的民調發現,無論是民主黨人或者共和黨人,認為自己能找到理由「對選舉結果發動暴力抗爭」的人都變得更多。在堅定的自由派與堅定的保守派之中,更有15%到20%的受訪者認為在抗議選舉失敗時運用暴力「非常有理由」。戴蒙德批評,在這種情況下川普還試圖讓這場選舉失去正當性,根本就是在玩火。
賓州的川普支持者仍在費城計票中心外抗議,費城街頭報箱中一份《...時報》(The Epoch Times)頭條寫著「仍在計票中」。(美聯社)
戴蒙德認為,川普如果連任,難以期望他會不那麼惡毒或者繼續讓美國走向兩極分化。但如果是拜登當選呢?戴蒙德指出,光是拜登勝選本身,並不能治癒美國民主近年所遭受的深刻創傷。在美國的兩黨制之下,需要民主、共和兩黨共同努力減少政治上的兩極分化,並且修復民主規範。美國有越來越多政客試圖壓制少數種族的投票權、操縱規則從中獲取利益、擴大最高法院人員名額,共和黨則對民主規範日益無視。
如果用川普女婿(白宮最危險傀儡庫許納/Jared Kushner)的說法,川普過去四年「敵意接管」(hostile takeover - 不顧被接管者意願的接管)了共和黨,共和黨也完全放棄了自己的原則。但即便如此,共和黨在2020大選的表現卻比想像中好的多(參院可望過半、眾院擴大席次、總統大選差一點獲勝)。因此,戴蒙德預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共和黨依舊難以擺脫川普民粹主義的魔咒」。
美國總統大選確定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出,預定2021年1月20日將就任成為美國第46位總統。(美聯社)
戴蒙德指出,美國民主的問題在世界上很難找到類似的個案。因為過去沒有如此富裕、成熟的自由民主國家遭遇類似之困境。不過,對於研究民主的學者來說,民主體制的衰落景象依舊如此熟悉,像是對立政黨的支持者日益兩極分化、彼此不信任、也難以寬容;對於政黨的歸屬越來越是一種近似部落的身份認同(tribal identity);政黨的屬性與種族、宗教等認同與身份日益錯綜交織;政治分歧讓跨黨派的政治妥協越來越難達成,從而難以對國家大政作出有效回應。
戴蒙德指出,上述現象過去曾經導致兩次大戰之間的歐洲、以及二戰後的拉丁美洲發生民主崩潰,近年則有委內瑞拉與土耳其出現威權主義與民粹主義的復甦。不過當代有類似問題的民主發達國家不只是美國,包括印度、以色列也都在努力維繫民主制度。戴蒙德在這篇文章的結尾,再次提到近年世界各地吹起的反民主「妖風」(ill winds),讓民主崩壞的問題更加嚴重。包括社群媒體的負面影響讓假消息更容易產生影響;託馬斯・費裡德曼/Thomas Friedman(文末備註2)所說的「加速時代」(the age of accelerations)則讓人們的自我意識與安全感日益削弱。
過去幾十年,美國一直是民主陣營的主要捍衛者,但現在這個國家卻從保護民主的全球責任中退卻。戴蒙德認為,美國確實正在經歷屬於它自身的民主危機。保護美式民主脊柱的堅韌薄膜 - 相互寬容與克制、對於民主規則的堅定承諾 - 正在嚴重磨損。無論敗選的川普會不會試圖在法院或者國會推翻選舉人團的投票結果,明年一月美國的民主勢必仍將面臨嚴重的問題。戴蒙德認為,屆時只有美國人民才能解決這個困境。
備註1:拉裡·戴蒙德(Larry Jay Diamond)(1951年10月2日-),美國政治社會學者,世界著名的民主理論學者。他早年就讀史丹福大學,並於1980年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曾擔任範德堡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民主期刊》主編,目前是史丹福大學政治及社會學教授以及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他的理論:2008年,戴蒙德將數十年的全球民主化趨勢出現停滯現象喻為「民主衰退」(democracy recession)。2018年8月,針對全球自由民主式微的現象,戴蒙德歸納出一個政體走向專制獨裁時,執政者往往有下列行為:妖魔化及非法化政治反對派,破壞司法獨立,破壞傳播媒體獨立性,取得公共廣播控制,限制網路自由,壓制公民團體包括智庫和大學,恫嚇商業團體屈服,效忠親信的資本家,擴大政治控制國家官僚及安全體系,操縱選舉法,掌控選舉行政機關。
備註2:託馬斯·費裡德曼(Thomas Friedman,1953年7月20日-)是猶太裔美國新聞記者、民主黨人、專欄以及書籍作家,並三次榮獲普利茲新聞獎。費裡德曼出生於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的市郊,自高中時即開始編輯校刊。1975年從布蘭迪斯大學畢業,主修地中海地區事務。隨後,他接受馬歇爾獎學金資助,東行前往英國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學習中東政治,並取得碩士學位。期間,阿拉伯裔教授阿爾伯特·哈拉尼的思想影響了費裡德曼一生的觀點。目前,他擔任《紐約時報》Op-Ed(時事評論文章、通常放於報紙社論的隔頁)的專欄作家。他的專欄主要關切國際關係,在周三與周五刊出。費裡德曼以提倡以巴和平、阿拉伯世界現代化與全球化而受到廣泛的關注,偶爾他會提及這些議題背後潛藏的危機。他的書從中立、新自由主義的觀點提出國際政治的不同面向。
編輯時有一處微小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