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特稿】周根保 ‖ 八一槍聲的迴蕩之二十二:今天...

2020-12-15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華魂網 ,作者周根保

中華魂網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主辦,宣傳延安精神,宣傳黨的優良傳統、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中華魂網供「方志四川」專稿

編者按 6月24日起,「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及「四川省情網」將連載「中華魂網」供「方志四川」專稿《八一槍聲的迴蕩》,作者是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南昌軍分區原司令員,現任南昌八一精神研究會執行會長的周根保。歡迎關注閱讀並在文尾留言處留下您的閱讀感想。

卷首語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頭一聲槍響,拉開了我們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大幕。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個偉大事件,也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

——習近平

第二部分 八一隨筆選錄

一、今天,為什麼要重視南昌起義研究

90多年前,面對大革命失敗沉痛教訓,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毛澤東發出「槍桿裡面出政權」高呼,令人振聾發聵!

90年後,習近平在總結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巨變、在總結人民軍隊歷史功勳中,稱頌南昌起義,是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一個偉大事件」!

南昌起義(油畫,圖片來自網絡)

面對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重溫兩位偉人的論述,更深感南昌起義歷史意義偉大。

南昌起義,已經93年了,研究的著作和影視作品,林林總總。特別是建軍90周年,除網絡上發出的各種不同聲音外,又隆重推出了一批新書、新影視作品。

筆者閱讀了這些新作品,特別是反覆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建軍90周年講話,回顧新中國70年的巨變,萌發了一個強烈的願望:

今天,十分必要重視南昌起義的研究!

筆者顫顫巍巍發出這個呼籲,基於三個方面的思考。

第一、重視南昌起義研究,是講好中國故事,落實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客觀需要。

南昌起義的歷史意義,黨和國家領導人,有諸多論述,習總書記站在新時代的高度,給予了全新定位。在朱日和沙場閱兵,他說:

「九十年前今天,南昌城頭一聲槍響,中國誕生了共產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

朱日和沙場閱兵(圖片來自網絡)

在慶祝建軍90周年大會上,習總書記把「南昌城頭的槍聲」,頌稱:

「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個偉大事件,也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偉大事件。」

把南昌起義,定為「黨史、國史、民族發展史」上「偉大事件」,這是一個全新的定位,是對南昌起義歷史意義一個科學的總結。也是毛澤東「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偉大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十分值得史學家們高度關注。

對這一「偉大事件」的研究,我們的史學家、文學家、文藝工作者當應引起高度重視,加倍關注啊!

習近平同志曾說:

「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形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2018年8月21日,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部門:

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要千方百計弘揚正能量,用老百姓喜歡聽,聽得進,信得了的語言講好中國故事。要旗幟鮮明地與錯誤思潮作鬥爭。要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歷史使命。

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講話(圖片來源:新華網)

筆者認為,講好中國故事,尤其講好事關「黨史,國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的南昌起義的故事,這是史學界,文藝界落實習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最具體、最接地氣的工作。面對習總書記的重託,高喊「看齊意識」的學者們,特別應該在講好南昌起義故事,這件有時代意義的實事上,有所作為!

筆者翻閱近兩年來的書刊雜誌,對南昌起義的研究,少有大家們的聲音,轟轟烈烈的90周年慶祝活動過去了,對此,研究工作也悄然無聲了……其實,真正使習總書記講話精神,落實到地,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如,南昌起義形成的「八一精神」,一直未得到權威機構的認可,需要做的論證和解讀的工作,還十分艱巨;

南昌起義從醞釀到朱毛會師,演繹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還需要挖掘和傳播……

諸如,在起義中,建功卓著的賀龍手槍隊的事跡,在南昌起義正史中,就極少反映……

南昌起義的歷史,是由若干細節構成的,細節不清晰,或沉溺於細節之中,都不利於講好南昌起義的故事,落實習總書記關於講好中國故事的指示,在南昌起義研究中,需要做的工作還真是很多很多……

第二、重視南昌起義研究,是還原歷史原貌,澄清當前對南昌起義誤讀的迫切需要。

筆者在建軍九十周年前後,從網絡和雜誌上,看到有的人打著「紀念」「反思」「揭秘」的幌子,對南昌起義的挫折,加以誇大肢解,胡說南昌起義「是不應響起的槍聲」,說「南昌城並無反動派」。

有的則認為:南昌起義軍,充其量只能算國民革命軍等等……

這些對缺乏歷史知識的青年人,有相當迷惑性。

為消除歷史虛無主義對社會的影響,十分必要向全社會進行黨史、國史、軍史教育,尤其是向全社會進行事關「黨史、革命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偉大事件」南昌起義的宣傳,使廣大青年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知史愛軍。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實現中國夢的新時代,加強南昌起義研究和宣傳,更具有時代意義。

第三、重視南昌起義研究,是弘揚傳統,緬懷南昌起義前輩功勳的實際需要。

南昌起義的研究,不是對歷史重新展示,而是通過對歷史事件分析和概括,得到有時代價值的啟示。

南昌起義的歷史研究,多年來已有不少巨著。南昌起義的歷史功勳,已有多方面的總結。建軍90周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一精神眾論》一書,應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筆者只是個讀者,無文史研究知識,又不善文字。但從十幾年閱讀南昌起義史料中,深深感到,南昌起義歷史功勳,極有時代價值的,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南昌起義,功在第一槍。

這是大家的共識。

其實,共產黨發動針對國民黨的武裝起義,普寧暴動是在南昌起義之前。1927年5月,5千多農軍在普寧發動起義,殲敵一個營。用起義領導人李運昌(1925年,17歲的李運昌經李大釗介紹,進入黃埔四期,同年入黨)話說:

「這是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共產黨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的第一槍。」

「文化大革命」時期,造反派聲稱要把9月9日秋收起義定為「建軍節」,時任解放軍代總長楊成武向毛主席匯報。毛主席說:

「八一不能改,這是很重要的一天,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李運昌(圖片來自網絡)

朱德曾明確指出:

南昌起義,「明確地指出了中國革命的政治方向,它是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和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開始。」

史實告訴我們,從建黨到大革命時期,黨對軍事工作實現黨的綱領、任務和目標作用的認識,十分不足。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慘境地,任人宰割,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仁人志士都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但怎麼走也走不通;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了馬列主義,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舉起救國救民的大旗,但中國革命在共產國際指導下,卻誤入了右傾投降機會主義道路……

大革命失敗和國民黨的屠殺,使中共對軍事工作認識發生根本轉折。南昌起義,正是這一轉變的標誌。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的模式,基本上照搬蘇聯做法,尤其是國共合作以後,黨的工作基本點建立在幫助國民黨發展,共產國際所做的努力,在1926年前,也全在幫助蔣介石強大……

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

「我們黨過去的錯誤,就是忽略軍事,就是不要軍隊,只有在軍隊裡派黨代表,後來蔣介石把黨代表一一驅逐,進行清黨,由共產黨直接控制的軍隊,就只有葉挺的獨立團。」

南昌起義後,中國革命一掃大革命失敗後的陰霾,進入氣勢磅礴的土地革命新時期,中國大地武裝鬥爭風起雲湧。

「南昌起義,功在第一槍。」

它使千百萬革命群眾,在黑暗中看到曙光,看到希望。第一支新型人民軍隊由此誕生,第一面軍旗由此升起。它代表和昭示的是發展的方向,是奮進的燈塔,是鑄就中華兒女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圖為油畫《南昌起義》(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是一個永恆的坐標,南昌起義,是在白色恐怖蔓延的歷史背景下進行的,黨為了挽救革命失敗,在強大敵人面前,決定由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率領黨掌握和影響的國民革命軍2萬餘人,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

這是中國共產黨人,面臨「趕盡殺絕」,中國革命,處於「命懸一線」緊急關頭的奮起一博!它不僅展示了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敢於擔當的英雄氣概,而且使共產黨人深刻領悟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真諦。從此,揭開了中國共產黨走向領導中國復興圓夢的領導核心地位的大幕。

習近平總書記對南昌起義的歷史背景,說了一段意義深刻的話。他說:

「正當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時候,國民黨反動派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向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舉起了血腥的屠刀。一時間,神州大地籠罩在腥風血雨之中,中國共產黨面臨被趕盡殺絕的嚴重危險,中國革命處於命懸一線的緊要關頭。在嚴酷的鬥爭和血的教訓中,我們黨深刻認識到,沒有革命的武裝就無法戰勝武裝的反動派,就無法擔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就無法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就無法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遠。」

習總書記的話,字裡行間,透視出了一個重大的真理:南昌起義不僅是黨獨立領導的武裝鬥爭的開端,而且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重大的覺醒,是黨走向新生的重要轉折。

二是南昌起義,功在上井岡。

史學界多把南昌起義的句號,劃在潮汕失敗後的流沙會議上。

1961年2月,朱德由江西省委書記楊尚奎陪同,參觀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參觀結束後,紀念館請朱德作指示。

朱德說:

「你們也許還有些問題要問我,我回到北京以後,如果有機會,我會邀請一些老同志座談回憶,寫點東西給你們。」

朱德後來果然這樣做了。1962年6月,朱德發表了《從南昌起義到上井岡山》,把南昌起義與井岡山鬥爭緊密聯繫在一起,表明了他莊重的態度。

朱德在參觀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時,在井岡山會師油畫前靜靜地凝視了很久後說:

「起義部隊到了井岡山,和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合。力量壯大了,更重要的是開始找到了開展武裝鬥爭的正確道路。這時,經過了無數艱難險阻,許多同志英勇浴血犧牲,才終於創造了第一塊革命根據地,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朱德的話,意味深長。

對南昌起義,功在上井岡的意義,認識最深刻的,應該是毛澤東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當有人提出朱德是「黑司令」,要批判朱德時,毛澤東對周恩來說:「不管這個同志後來犯過多少政治路線錯誤,他把一支部隊帶到井岡山,這是一個大功,保留了很多幹部,所以寫歷史總是把這件事寫上。」

在毛澤東心目中,朱德上井岡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重要!

正是朱德,在起義軍主力失敗,不少人主張散夥時,朱德振臂一呼,八一南昌起義旗幟不能丟。武裝鬥爭道路一定要走下去。我是共產黨員,有責任把南昌起義種子保存下來!

也正是朱德,在這支部隊師團幹部先後離去,部隊就要瓦解之際,朱德發表了天心圩講話,給大家指明了勝利的方向,在陳毅、王爾琢的協助下,通過「贛南三整」,終於把部隊穩定下來;

也是朱德,在率領起義軍西進千裡轉戰中,通過開展遊擊戰,特別是通過和範石生合作,使頻將潰散的部隊,得以生存和發展,終於迎來了朱毛紅軍誕生,使起義軍成為井岡山中堅力量,成為中國革命骨幹力量。

朱德率領起義軍艱難轉戰,功不可沒;

朱毛紅軍誕生,名楊天下。

井岡山會師(圖片來自網絡)

三是南昌起義,功在鑄軍魂。

南昌起義,不僅開創了一個新時期,誕生了一支新型人民軍隊,而且開始了鑄造我軍軍魂的偉大實踐。

早在建軍80周年,2007年7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題為《偉大壯舉 不朽軍魂》一文。文章寫道:

2007年7月27日,《人民日報》第9版發表《偉大壯舉 不朽軍魂》一文

「南昌起義揭開了鑄造人民軍隊軍魂的序幕。」

在慶祝建軍9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軍隊軍魂鑄造,作出了深刻論述,他說: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要「把這一條當作軍隊不變的軍魂」。

他還說:

「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發端於南昌起義。」

「朱德同志從一開始就注重思想建軍,政治建軍,他領導南昌起義餘部進行『贛南三整』,在部隊建立黨支部,實現黨對軍隊的全面領導。」

我軍軍魂的鑄造和形成,「發端於南昌起義」,隨著革命實踐不斷深入,軍魂鑄造得到不斷豐富與發展。

從南昌起義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南昌起義功在鑄軍魂的生動軌跡:

南昌起義前,中央就決定「組織前敵委員會,指揮前敵一切」。

1927年7月27日,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在南昌成立,並對南昌起義作戰計劃,起義時間,起義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等事項,進行了研究。標誌著南昌起義,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的,前敵委員會的設立,開創了黨對軍隊領導的新模式,作為中共指揮軍事工作,這也是第一次,意義十分重大。

特別是起義開始,不僅任命了由中共黨員擔任各級部隊黨代表,而且在軍隊設立了師、團黨支部和連黨小組,體現了黨對軍隊全面領導。

尤其是起義軍南下主力潰散後,面對部隊混亂渙散形勢,朱德果斷進行了「贛南三整」,有力地鞏固和穩定了部隊。

南昌起義的參加者楊志成,在回憶起義軍西進這段艱難日子說:

「回想起來,當時部隊之所能保存下來,是有一種巨大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黨的堅強領導」

朱德在回憶「贛南三整」時說:

「通過這次整頓,部隊走向統一團結了,紀律加強了,戰鬥力也提高了。」

在大革命失敗的低潮,在面對生與死的考驗面前,起義將士對信念的執著,對黨的忠誠,顯得尤為重要。起義軍永遠奮戰在黨的旗幟下的決心,在以後的建軍中得到了繼承和發揚,「聽黨指揮」,已成為我軍不變的軍魂。

習總書記在建軍90周年對我軍歷史功勳總結中,論述了「六個偉大力量」,在南昌起義中,已開始顯現:

「功在第一槍」,就是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血性膽魂,敢於鬥爭,敢於擔當,敢為人先的戰鬥精神的生動寫照;

「功在上井岡」,就是朱德、陳毅在起義軍行將潰散,面臨絕境的茂芝會議上,毅然拋開原來方針的束縛,作出北上西進的偉大決策,走上了一條以農村為中心的正確道路;

「功在鑄軍魂」,則深刻揭示了起義軍「之所以能攻堅克難,戰無不勝,發展壯大」,關鍵是起義將士聽黨指揮、為崇高理想而英勇獻身的執著追求。

結 語

2017年8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講話(圖片來源:新華網)

在建軍9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南昌起義的歷史功勳,作了深刻闡述。他說:

「南昌城頭的槍聲,像劃破夜空的一道閃電,使中國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奮起的力量。南昌起義連同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以及其他許多地區的武裝起義,標誌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開啟了中國革命新紀元。」

習總書記高屋建瓴,對南昌起義的歷史意義概括,為我們研究南昌起義提供了基本遵循。筆者熱切期望,史學界專家、學者們,在習近平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南昌起義的故事,越講越精彩,南昌起義精神,一定能發揚光大。

(未完待續)

往期回顧

……

周根保 ‖ 八一槍聲的迴蕩之十五:如何看待南下廣東的失敗│永遠戰鬥在黨的旗幟下

作者簡介

周根保,1947年4月生,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南昌軍分區原司令員,2002年退休。現任南昌八一精神研究會執行會長。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周根保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標題:《【方志四川•特稿】周根保 ‖ 八一槍聲的迴蕩之二十二:今天,為什麼要重視南昌起義研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特稿】周根保 ‖ 八一槍聲的迴蕩之六:葉挺發揮了不可代替...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中華魂網供「方志四川」專稿 編者按 6月24日起,「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及「四川省情網」將連載「中華魂網」供「方志四川」專稿《八一槍聲的迴蕩》,作者是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南昌軍分區原司令員,現任南昌八一精神研究會執行會長的周根保。歡迎關注閱讀並在文尾留言處留下您的閱讀感想。
  • 【方志四川•特稿】「川」越貧困 「蜀」寫傳奇 ——「十三五...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2019年9月,塔哈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全部建成,村民搬入花園式的兩層小樓(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尹鋼 攝)這是攻城拔寨的5年,是決戰決勝的5年,也是在減貧史上標註光輝刻度的5年——四川年均減貧78萬餘人,貧困村全部退出,所有貧困縣清零。川人攜手,穿越貧困;蜀地奔康,書寫傳奇!
  • 【方志四川•詩詞】程馳 ‖ 鏗鏘星河
    【方志四川•詩詞】程馳 ‖ 鏗鏘星河 2020-12-15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特稿】彭清華在《求是》雜誌發表署名文章:堅持系統...
    編者按:2020年第24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的署名文章《堅持系統觀念謀劃推動「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方志四川全文轉載如下:堅持系統觀念謀劃推動「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彭清華注重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握髮展規律,發揚鬥爭精神,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 越遇逆風逆水,越是風高浪急,越要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獨特優勢,形成一體謀劃、協同推進的全國一盤棋。
  • 【方志四川•散文】程馳 ‖ 郡土嘉美
    原創 程 馳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大佛寺鐘聲迴蕩,神思悠悠,心中默念《大佛鐘聲》:鴻雁逐月黃鐘悠,大佛結廬萬事休。蘆笛何怨嘉定路,此去復歸山河秋。夕陽鋪水,三江從不同的方向奔流而來,在大佛腳下匯聚。穿過古樸的步行街,美食廣場已是人聲鼎沸,這裡匯聚了樂山獨具特色的美食,勾起舌尖的回憶;演出散發著濃鬱的樂山韻味兒,入目皆優雅之態,縈耳多絲竹之聲。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陳昭敏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陳昭敏 ‖ 扶貧日記之吉力阿普阿來阿媽 2020-10-09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何瀛中 楊俊 ‖ 陳子昂讀書臺:金華山中...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何瀛中 楊俊 ‖ 陳子昂讀書臺:金華山中伯如玉 2020-07-30 0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記憶】李衛平 ‖ 老街與仁和之印象
    原創 李衛平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老街與仁和之印象李衛平 小時候我不是仁和人,我的老家在今天攀枝花市西區格裡坪鎮的莊上村,我出生的時候那裡屬於雲南省華坪縣管轄。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懷林 ‖ 打開康巴之門(15):康巴人的...
    原創 王懷林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編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懷林先生的《打開康巴之門——橫斷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尾「寫留言」處留下您的讀後感言!
  • 【方志四川•詩詞】夯子 ‖路(組詩)
    【方志四川•詩詞】夯子 ‖ 路(組詩) 2021-01-10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20集: 資陽話
    原創 四川省地方志辦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今天的《四川方言》節目就帶你走進四川資陽,這裡被譽為蜀人原鄉、三賢故裡。來聽一段音頻這一段音頻截取自電影《陳毅在茅山》,是影片主人公陳毅與…………【場景描述】。沒錯,陳毅元帥的故鄉正是四川資陽,一座地處四川中部的城市。
  • 【方志四川•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萬歲軍"精神永放...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這中間有羅榮桓元帥之子羅東進,志願軍代司令員陳賡大將之子陳知庶,空軍首任司令員劉亞樓上將之子劉煜濱,彭德懷元帥侄孫彭宇;首批入朝的志願軍首長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的後代鄧穗、洪煒、韓毅;擔任過志願軍司令員的楊得志、楊勇的子女楊秋華、楊冀平和曾在38軍(東野一縱)工作過的老首長後代李亞濱、李亞明、萬明明、李冰天、周林峰、劉朝春等。
  • 新書丨《重慶曆代方志集成》(100冊)目錄
    同時,輯錄了《華陽國志》《大明一統志》《[雍正]四川通志》《[嘉慶]四川通志》《大清一統志》《[民國]重修四川通志稿》《[民國]四川省方志簡編》《[民國]奉節縣食貨志》《蜀中名勝記》《蜀景匯覽》《蜀景匯考》等11種通志和文獻中有關重慶的方志部分。為迄今收錄重慶曆代方志最完整的一部叢書,也是搶救和保護重慶歷史文化遺產的一項重要工程。
  • 【方志四川·詩詞】李翔 ‖ 最暖,羊肉湯
    【方志四川·詩詞】李翔 ‖ 最暖,羊肉湯 2020-12-0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詩詞】龔克華 ‖ 我在崇州等你,等一場詩與遠方的際遇
    【方志四川•詩詞】龔克華 ‖ 我在崇州等你,等一場詩與遠方的際遇 2020-12-23 0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薦書| 重慶曆代方志集成(全一百冊)
    同時,輯錄了《華陽國志》《大明一統志》《[雍正]四川通志》《[嘉慶]四川通志》《大清一統志》《[民國]重修四川通志稿》《[民國]四川省方志簡編》《[民國]奉節縣食貨志》《蜀中名勝記》《蜀景匯覽》《蜀景匯考》等11種通志和文獻中有關重慶的方志部分。為迄今收錄重慶曆代方志最完整的一部叢書,也是搶救和保護重慶歷史文化遺產的一項重要工程。
  • 【方志四川•藝術】儀隴剪紙
    【方志四川•藝術】儀隴剪紙 2021-01-18 0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一南昌起義宣言之歌
    為我們的今天,打響了埋葬蔣家王朝的第一槍? 05所以,義勇軍進行曲和黃河大合唱就在神州大地上迴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後就浩浩蕩蕩地打過了長江,鐮刀斧頭,八一軍旗,五星紅旗,就檢閱在天安門廣場,作者範仰蘇和古今明先生合影06今天,我在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廣場上,公開演講,
  • 【方志四川•論苑】鄧肖亭 ‖ 以歷史思維內核 塑文化自信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弄明白我們從哪裡來,如何走來,才能明白我們要向哪裡去,如何走下去。」如何用地方志的視角去回答這個問題,是我們孜孜不倦探尋的答案。 翻開四川歷史,我們就會知道四川何謂之「四川」?《蜀道難》中的「蠶叢及魚鳧」開國為何「茫然」?望帝為何託心於杜鵑?
  • 【方志四川•散文】袁徵 ‖ 「母親船」頌
    我一邊宣讀一邊興奮估摸,我今天要投身「母親船」的懷抱了!兩位外調幹部向大會宣讀了有關我社會關係的書面調查報告,並作了口頭補充說明。閆幹事和通訊報導員王守軍向大會概述了我的現實表現情況,熱情發表了介紹我入黨的意見。一片掌聲響起,我頓時熱血沸騰。回想母親給我講「母親船」的場景,我心底裡默默發出呼喊:「親愛的母親,親愛的祖國,親愛的黨,我終於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願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