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船,人們或許會想到依靠人力、風帆、發動機等動力航行在水中的運輸工具,比如漁船、客船、貨船、遊船、工程船、軍用船等。殊不知,在浙江嘉興南湖的煙雨樓旁,停泊著一艘「母親船」。
母親告訴我,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秘密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因遭法國巡捕搜查,會議被迫休會。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張國燾、劉仁靜、周佛海、包惠僧等一大代表以李達夫人王會悟為嚮導,從上海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坐擺渡船登上南湖的一艘絲網船,以遊湖為名將船停泊在煙雨樓東南方向的僻靜水域。上午11時許會議開始,代表們在遊船上審議並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綱領》《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下午6點多,會議完成了全部議程,勝利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誕生!面對滿天風雨和陰霾,代表們輕聲呼出時代強音:「共產黨萬歲!世界勞工萬歲!第三國際萬歲!共產主義萬歲!」一湖無聲的煙波,一艘紅色的遊船,見證了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多年以後,毛澤東主席深情評價了這一幕歷史:「自從有了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講到這裡,母親捋了捋我的頭髮:「知道嗎,孩子,你有三個媽媽!」先後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政大學和天津鐵道學院文學系的母親耐人尋味地啟迪我: 「除了我之外,你還有兩個媽媽。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是中國共產黨。嘉興南湖上的那隻船叫紅船,她是中國共產黨的母親船,也是咱全中國老百姓的母親船。你最愛聽的那首歌是《一條大河》,母親船會滿載著為人民服務的深情厚意從大河上面向你駛來,給你帶來幸福。她最終會乘風破浪,衝入大海,走向世界!」講完故事,母親向我寄予殷切期望:「你長大以後,要爭取做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1974年12月的一天,一輪鮮紅的太陽高掛在祖國塞外古城宣化上空,給這個冰雪世界平添了一團火焰。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65軍193師(其前身為紅一師)579團政治處新聞幹事的閆賀田,興衝衝地牽著我的胳膊來到團政治處會議室。年富力強的團政治處主任兼機關黨支部書記趙永生主持支部黨員大會。趙主任首先讓我宣讀自己的入黨志願書。我一邊宣讀一邊興奮估摸,我今天要投身「母親船」的懷抱了!兩位外調幹部向大會宣讀了有關我社會關係的書面調查報告,並作了口頭補充說明。閆幹事和通訊報導員王守軍向大會概述了我的現實表現情況,熱情發表了介紹我入黨的意見。一片掌聲響起,我頓時熱血沸騰。回想母親給我講「母親船」的場景,我心底裡默默發出呼喊:「親愛的母親,親愛的祖國,親愛的黨,我終於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願望了!」
塞外古長城腳下的人民子弟兵(許鳳天 攝,作者供圖)說話間,時光老人將指針撥向了嶄新的2021年。我本打算在開春之後驅車從成都出發,攜家人去浙江嘉興南湖拜謁一下那艘「母親船」。怎奈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沒能成行。感謝網際網路,它用珍貴的圖文訊息,讓我隔著千山萬水瞻仰了心馳神往的「母親船」!嘉興南湖,舊稱陸渭池,又稱馬場湖、滮湖,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這是江南著名的遊覽勝地,現代許多著名文學家、詩人,如茅盾、鬱達夫、曹聚仁等,都曾來南湖遊覽,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文。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紀念館成立,以湖中的煙雨樓作為館址。黨的一大召開時的那艘「母親船」已在抗戰時期絕跡,南湖革命紀念館根據從事過一大籌備、會務和保衛工作的王會悟回憶,製作了一個絲網船模型送到北京。經董必武審定後,按模型仿製了一艘畫舫,陳列在煙雨樓下萬福橋旁,作為南湖革命紀念船向觀眾展出。這艘仿製的「母親船」集無錫絲網船、燈船的優點於一身,將歷史的畫卷雕刻得栩栩如生。
南湖革命紀念館遠景(圖片來源:嘉興日報)
從那以後,每年有數十萬遊客前來參觀。迄今為止,「母親船」先後接受了2200萬餘人次瞻仰。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二條船,能像她這樣享有如此尊譽!1964年4月5日,董必武視察南湖,他在仔細觀看這艘革命紀念船後,揮毫題詩:「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濛訪舊蹤。」
南湖煙雨樓(網友老嘉禾 攝,圖片來源:嘉興日報)
1991年3月18日,彭真登臨革命紀念船時說:「這船不大,但前途遠大。有了這艘船,才誕生了社會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瞻仰了南湖革命紀念船,鄧小平親筆為南湖革命紀念館題寫館名。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光明日報》上發表題為《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的文章,將紅船精神概括為「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瞻仰了浙江嘉興南湖紅船。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圖片來源:新華視點)
夢想,從這裡啟航。撫今追昔,習近平總書記感慨萬千:「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前不久,四川省人民檢察院離退休人員黨總支給「川L檢察官合唱隊」布置了一項光榮任務,要求精心排練一臺高質量的文藝節目,為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
川L檢察官合唱隊部分隊員(林芝蘭 攝,作者供圖)
作為「川L檢察官合唱隊」中的一名熱心隊員,我在排練過程中飽含對「母親船」的深情,與隊友們一起引吭高歌,精心打磨,一絲不苟地模擬不日將要正式登臺的演出。隨著《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革命理想高於天》《在太行山上》《沂蒙頌》《我和我的祖國》《呼倫貝爾大草原》《不忘初心》《祖國之戀》《共和國之戀》《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膾炙人口的歌曲輪番預演,悠揚的歌聲迴蕩在排練大廳裡,沁人心扉,催人奮進。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到來之際,我們要把這臺文藝節目搬上金碧輝煌的舞臺,為黨和人民的「母親船」獻上最深情的頌歌!
(寫於2021年2月8日)
袁徵,男,1955年生於北京,祖籍四川閬中,現居成都。曾在共青團、國有企業、公安、政府、法院、檢察院系統工作,退休前為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副巡視員。作品散見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解放軍報、戰友報、河北日報、河北人民廣播電臺、四川日報、澎湃政務、封面新聞、四川機關黨建網、晚霞雜誌、四川省情網、方志四川、四川審判、四川檢察等媒體。幫助父親袁學邦(老紅軍)整理的《歲月的追思》一書於2004年3月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撰寫的個人回憶錄《我的軍旅生活》於2019年1月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袁 徵
微刊題字:藍天果(中國文聯文代會代表,商務部中歐協會青少年藝委會副會長,四川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毛筆工作委員會主任,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四川藍天書畫院院長)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