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袁 徵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五行銀杏綠滿天
袁 徵
兩千多年前,司馬相如在其《上林賦》中對銀杏樹作了最早記載:「長千軔,大連抱,誇條直暢,實葉葰楙。」
1983年5月,成都市將銀杏樹命名為市樹。
我家公路對面坐落著一所國家重點大學,學校西門入口處,整整齊齊排列著五行身軀高大的銀杏樹。每逢春夏季節,銀杏樹枝繁葉茂,生機盎然。只要人們從這個西門步入校園,便會感覺五行銀杏樹的綠枝綠葉布滿了天空,心底不免泛起一泓愉悅。
位於學校西門的體育館一角
2019年冬,成都天凝地閉,寒氣逼人。五行銀杏樹被風刀霜劍肅殺得一葉不留,枯萎不堪。它們宛若數百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堅守著希望,積蓄著力量,默默期待來年春天到來,同時也深情守望著萬名學子發奮讀書,鍛鍊體魄,健康成長。
天有不測風雲,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打亂了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生活秩序,學生們被迫打點行囊回到各自的家鄉。一時間,偌大的校園裡幾乎空無一人,滿目蕭瑟,五行銀杏樹在陰霾的籠罩下索然無味地矗立在學校體育館的周邊。
冬日裡的銀杏樹
宅家期間,我心生疑慮:新冠病毒會不會侵蝕銀杏樹的肌體呢?校園裡的秩序啥時才能恢復正常呢?莘莘學子何日方可返校複課呢……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打響了!全國各地馳援湖北,億萬民眾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在湖北人民積極參與配合下,經數月艱苦卓絕的努力,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各地復工復產進展順利,經濟社會秩序和民眾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近日,我家公路對面的大學積極開展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體育館、食堂、宿舍樓、醫院等場所的安全大檢查,採購口罩、體溫槍、電子溫度計、紅外線測溫門、消毒液、噴霧器、洗手液等防疫物資,對校園環境進行集中消毒作業,全力營造安全、整潔、衛生的校園環境,為開學複課做準備。學校保衛處組織安保人員對滅火、消防、安全通道、防護欄、燃氣管道、鍋爐、通風機等安全設施設備進行了檢查,開展各項安全措施預備演練和體能、技能訓練。安保人員們群情振奮,鬥志昂揚,決心為校園安全和師生們的公共衛生安全保駕護航。
學校安保人員進行體能和技能訓練(圖片來自網絡)
今天,這所馳名中外的大學啟動了學生分期分批錯時錯峰有序返校工作。一個個熱血青年推著各式各樣的行李箱,身背時尚大方的肩包,意氣風發地投入母校的懷抱,讓一度空曠寂寥的校園出現了新氣象!
大學生步入校園
春姑娘將接力棒傳遞給夏精靈,她們用魔術般的技巧讓學校西門前的銀杏老人們搖身變成了膀大腰圓的小夥兒。五行銀杏樹身披華麗的盛裝,伸出千萬條臂膀,在藍天白雲下搭起綠色彩門,熱烈歡迎因防控疫情而推遲返校的知識分子們。造型別致的體育館被遮天蔽日的銀杏綠蔭團團包裹起來,已經看不見其雄渾大氣的身姿。目睹此番景象,怎不讓人想起唐代詩人崔道融的名句:「古樹春風入,陽和力太遲。莫言生意盡,更引萬年枝。」倘若不是幾個月前我將校園裡十幾種落葉木的品名逐一記錄下來,此刻很難判定這些銀杏究竟屬於常青樹還是落葉木。
初夏的銀杏樹
銀杏樹屬於落葉大喬木,拉丁文學名為「Ginkgo biloba L.」,出現在幾億年前,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
銀杏樹不僅是古老的樹種,而且生命力極強。據說,1945年8月6日,日本廣島遭受一枚原子彈襲擊,方圓14平方公裡內的6萬幢房屋被摧毀,但仍有一棵距離原子彈爆炸中心僅1130米的銀杏樹頑強地站立在焦土上。它被燒得渾身焦黑,第二年春天竟然又生發出綠色的嫩芽。
在我國,銀杏樹廣泛分布在溫帶和亞熱帶區域內,以山東、江蘇、浙江、江西、安徽、廣西、湖北、四川、重慶、貴州等省(直轄市)最多。我推斷,除了成都之外,其他地方的銀杏樹這時一定長出了豐盈茂密的綠葉,那裡的高校也一定在送走瘟神之後隆重迎接祖國未來的建設人才們入園開課!
銀杏樹標識牌
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和期盼,重返校園的青年才子們對今天這個日子格外珍惜。他們沒有忘記,歲月靜好的背後是用生命守護家園的英雄兒女在負重前行,山河無恙的背後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精神在不斷弘揚,母校複課的背後是全國人民為聯防聯控新冠病毒在決一死戰。於是,他們在前往隔離點前經批准短暫相聚在五行聳入天際、氣勢恢宏、光燦奪目的銀杏樹下,興致盎然地舉起相機拍照留影以作紀念。一張張面戴口罩的笑臉,一頭頭黑髮,一件件靚裝,一個個激情四射的身姿,被綠滿天空的銀杏樹烘託得格外動人。欣賞著這幅美輪美奐的畫卷,我不禁默誦起林徽因的現代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來!
銀杏樹下
銀杏樹的綠葉別具一格,葉片上布滿了皺褶,立起來看像把扇子,倒過來看像條裙擺,把兩片葉子組合在一起又像是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葉片的邊緣呈不規則的波狀,中間凹入。有細長的葉柄和二叉狀平行葉脈,極易從縱向撕裂。聽說,這種樹葉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斂肺平喘,化濁降脂,抗菌解毒,增強免疫力的功效。我在幫血氣方剛的大學生拍攝了合影照之後提示他們,不妨每天採擷三兩片銀杏葉泡水喝,這樣對健康有益。
銀杏綠葉
銀杏樹今天勃發嫋娜多姿的綠葉,來日還會結出幾近溜圓的果實呢!它的果實俗稱白果,因而銀杏樹又名白果樹。這種樹木生長較慢,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果需要幾十年時間。據此,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意喻「公栽樹而孫得食」,是樹木中的老壽星。於是,我萌生遐想,風華正茂的書生們在銀杏樹下破卷攻書,修滿學業時為報效祖國奔走四方。多年之後的某個豔陽天,他們定會帶著建功立業的累累碩果再聚母校,把一份份榮耀掛上青翠的銀杏枝頭……
銀杏果(圖片來自網絡)
望著五行綠滿天空的銀杏樹,我不禁為全國人民奪取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而熱血沸騰,心潮激蕩;由衷慶賀大學裡的導師教授們健步走來,重登講堂;殷殷期盼熱血青年們勤學苦讀,長成棟梁;默默祈禱我的母親和天下所有的老人煥發青春,長壽安康;深情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江山如畫,繁榮富強!
寫於2020年5月16日
作者簡介
袁徵,男,1955年生於北京,祖籍四川閬中,現居成都。曾在共青團、國有企業、公安、政府、法院、檢察院系統工作,退休前為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副巡視員。作品散見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解放軍報、戰友報、河北日報、河北人民廣播電臺、四川日報、澎湃政務、封面新聞、四川機關黨建網、晚霞雜誌、四川省情網、方志四川、四川審判、四川檢察等媒體。幫助父親袁學邦(老紅軍)整理的《歲月的追思》一書於2004年3月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撰寫的個人回憶錄《我的軍旅生活》於2019年1月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袁 徵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標題:《【方志四川•散文】袁徵 ‖ 五行銀杏綠滿天》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