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李倩 羅毅) 今年以來,陝西安康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充分發揮市場監督管理職能作用,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安康市市場主體平穩健康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 持續發力
一是全面做好疫情期間市場主體登記工作,安康市市場監管局出臺了《關於推進「放管服」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關於認真貫徹落實「六保任務」確保安康市市場主體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聯合市發改委等13個部門轉發《陝西省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若干措施》,印發《安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責任清單》,充分依託「網上辦、掌上辦、寄遞辦、預約辦」等有效手段,實現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提供高效便捷的準入服務,大力推進「網上辦照」「微信辦照」,實行「不見面」模式辦理企業證照,確保疫情期間企業開辦不斷檔,減少疫情對市場主體發展的影響。2020年1-7月全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5722戶,新登記註冊資本(金)265.24億元,登記從業人數50458人。其中,新登記各類企業4482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0826戶,新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414戶。截至7月底,全市累計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05619戶,較2019年同期市場主體累計數增長10.32%。
二是根據《陝西省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關於促進我省食品連鎖經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簡化全市食品連鎖企辦證程序,進一步加強全市食品連鎖企業規範化經營。
三是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檢查涉及復產復工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522家,發現安全隱患106處,下達安全監察指令書99份;強化計量技術保障,對各涉疫醫療單位送檢、提出計量服務需求的,特事特辦,即到即檢。累計為96家醫療機構、107個檢查點檢定、校準各類醫療計量器具1157臺件,為復工復產企業減免檢定校準費用47萬元。
保障百姓安全 穩步向前
一是完成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對全市8家網絡餐飲服務平臺、22個配送站點、2820戶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進行了全面檢查,確保網絡餐飲線上線下同標同質。專項整治期間,共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162份,下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14家,立案查處5件,罰沒金額0.6萬元,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3件。
二是開展夏季校園安全專項整治,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內學校食堂逐一進行了排查,共檢查學校1083家,其中中學食堂178家;小學食堂473家;幼兒園(含幼託機構)432家。檢查校外託管機構38家。
三是集中開展了市直醫療機構使用特殊管理藥品、疫苗預防接種、中藥飲片質量及國家中選藥品的專項檢查,現已檢查5家市直醫院,對醫療機構存在的問題現場指出,責令限期改正,並提交整改報告。
四是制定印發《全市實施「藥品安全放心工程」行動方案》,組織全市開展為期5個月的「藥品安全放心工程」。
五是開展了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排查工作,共配合疾控部門對轄區農貿市場、商品流通市場以及公共活動場所開展環境和食物採集樣品656份,檢測結果均為新冠核酸陰性,及時向社會公布檢測結果。組織對1669家食用農產品經營單位進行了風險排查,風險排查工作以來抽樣送檢食用農產品22份全部合格。
六是開展了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進口食品核查處置工作,全市未發現海關通報的3家企業3月12日以後生產的凍蝦。組織開展了冷凍冷藏肉品風險排查,檢查冷藏冷凍食品經營戶300餘戶。
強化監督執法 重拳出擊
一是加強涉企收費和價格監管。加大對電力、天然氣等公用企業的價格監管力度,對供電部門轉供電主體加價行為進行清理規範,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國家減輕企業負擔政策,促進減稅降費相關政策落實;印發《維護防疫用品市場價格秩序的公告》《加強防疫用品市場價格監管工作的緊急通知》,明確了疫情期間哄抬價格違法行為認定處理意見,對市場上出現的苗頭性哄抬價格行為及時予以查處,確保維護防疫用品市場價格秩序總體平穩;
二是對藥品、化妝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進行了現場監督。共檢查藥品生產企業3家,化妝品生產企業1家,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總部7家,零售藥店20餘家。
三是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定了《安康市2020年智慧財產權「鐵拳」行動方案》《淨化重點市場環境工作方案》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