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下旬開始,一則名為「奶茶排隊群演暖場」的兼職招聘,一直活躍在上海的各大兼職群中。
「五個領隊同時拉人、建群、拍照、管理,持續數天……」記者實地體驗證實,這些群演最終排隊充場的奶茶店,是「茶芝蘭」人民廣場店。與想像中不同,這家奶茶店「排隊充場」最終「收割」的目標人群,可能不是消費者,而是加盟者……
五個領隊同時拉人「充場」 只能買18元以下奶茶
11月下旬至今,一則名為「奶茶排隊群演暖場」的兼職招聘,一直活躍在各大兼職群中。每天從11點30分至19點,兼職被分為兩個時段,每個時段需要50人。通過聯繫兼職群裡留下的手機號,記者與一名微信名為「一切如風順」的男子取得了聯繫。
「一切如風順」自稱是領隊,邀請記者加入了一個名為「20日3點人民廣場1號口」的微信群。他說,只需提供姓名和手機號,就可以報名參加兼職,如何行事,只需「聽現場安排」。
11月20日下午,記者按要求趕到人民廣場地鐵站1號口。在那裡,幾名「領隊」早已在等待。
一個「領隊」拿來了一個皺巴巴的本子,要求記者籤到,同時要在名字後面,寫上一個「順」字,證明記者是被「一切如風順」拉過來的。
記者發現,這個「奶茶排隊群演暖場」兼職招募人員的領隊不止一個。僅在現場,就有五個領隊負責組織,每個來報名的人都要在自己的姓名後備註領隊的名字。一名兼職者悄悄告訴記者,這是為了方便領隊「抽成」。
完成籤到後,記者被拉入了一個名為「20日第二批顧客籤到群」的新群中。在這裡,記者被要求改名為「A1」。「一切如風順」說,這個群裡的消息,需要密切關注,「提到你的時候,你配合一下」。
隨後,記者又和其他兼職者一起,被拉到了人民廣場的空地上拍集體照。一位資深兼職者透露,結束後所有人還要一起拍一張照片,目的是對人頭,防止有人冒領「工資」。
這位資深兼職者表示,四五個領隊同時拉人,是為了保證充場的人數,拍照、建群則是為了方便管理。
下午3點剛過,「暖場」的人數達到了要求。眼看著還有人源源不斷趕來充場,「一路如風順」連忙叫停了仍在拉人的同伴:「不要再拉人了,等下人數超了你會倒黴的。」
最終,「20日第二批顧客籤到群」聚集了34個人,5個人是領隊,其餘29名兼職者名字被要求改為A1、A2等代號。記者放眼望去,幾乎所有兼職者都是年輕人,他們大多三五成群,很多人明顯不是第一次來了。
「大家今天可以點18元以下的奶茶系列,其他產品一律都不允許點,點了也不能報銷,所有買完的小票必須自己留好,下班報銷……」
跟著領隊,記者一路來到了人民廣場香港名店街內的地下美食城。
根據安排,記者最終在18元以下的奶茶中,選擇了一杯「琥珀黃茶」。
奶茶的味道尚且不論,記者發現,這家店似乎尚未做好開業迎賓的準備。儘管菜單上琳琅滿目,但許多茶飲都處於無法製作的狀態。
所有人在奶茶店前排隊擺拍
返回美食廣場後,記者開始了漫長等待。在這裡,「相互談論任何與工作有關的話題」是不被允許的。5名領隊坐在美食廣場的各處,留意著兼職人群的狀態。一時間,參與奶茶排隊兼職的人,佔據了美食廣場的大半空間,大家大多低頭擺弄著手機,相互之間不太說話。
在微信群中,每隔約15分鐘,就有2個人被叫出去購買奶茶。「茶芝蘭」奶茶店門前,始終保持著不時有人買奶茶的狀態。
然而,這樣稀稀疏疏的人流,明顯達不到「網紅店」客滿盈門的效果。正當記者對商家僱人排隊的用意感到疑惑時,領隊突然在群中發出通知「所有人過來集合」。
在領隊的安排下,29名兼職者在「茶芝蘭」門店前排起了長隊。微信群中,領隊反覆叮嚀「現在只排隊,不下單」。
顯然,這是「群演」們當天最重要的一場「戲」。
這場擺拍一直持續了將近30分鐘。其間,領隊以及一個此前未出現過的黑西裝女子,不斷舉著手機,從不同的角度反覆拍攝著排隊的畫面。
16點51分,在拍攝到滿意的畫面後,領隊讓其他兼職者們返回美食廣場,只留下A7、A8兩位兼職者繼續買奶茶。
「一切如風順」說,這已不是他第一次為「奶茶排隊群演暖場」擔任領隊,此前他還為其他奶茶充場排隊過。
「你看我上次去的這家,有多個口味,奶茶看著就高級。」「一切如風順」向記者展示了他為其他品牌奶茶充場時拍的照片。
「說簡單點,我們就是充場啊。再說不好聽點,我們就是託兒。只要是正規的,我就不怕對不對?」「一切如風順」說。
喝完各自的奶茶,領隊們又將兼職者們帶回了下午集合的空地。所有人再次拍了一張集體照,然後排著隊找領隊「報銷」了手中的奶茶小票,並再次掃碼,被拉入了一個「21日第一批顧客籤到群」中。
領隊說,「工資」是在群內以紅包的方式發放的,也就是說,如果有人中途溜走,他將無法進入新的群領到工資。
7點27分,「工資」紅包被發入群中:工資為每人40元。
記者調查:
排隊視頻用在加盟招商
自11月20日起,截至記者12月11日正式致電「茶芝蘭」當日,記者在兼職群中看到,時間、地點、人數要求近乎完全一樣的人民廣場附近「奶茶排隊群演暖場」兼職,持續了至少21天,每天分為上下午兩場。
那麼,僱傭者為何要僱人排隊買奶茶呢?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記者撥打了「茶芝蘭」印在奶茶杯上的加盟熱線。很快,一名自稱「娜娜」的「項目負責人」聯繫了記者。
「娜娜」告訴記者,「茶芝蘭」的確正在招商,如今在上海市範圍「下放」了7個「城市合伙人」名額,每個名額原價是25萬元。如果記者能「搶」在前期付款,還能獲得額外優惠。
「如果您搶在前期招商樣板店階段的話,還會給到一個5萬塊錢補貼,補貼完之後的價格,就是20萬元加1萬元保證金,就能成為我們在上海市的『城市合伙人』。」「娜娜」說。
那麼,「茶芝蘭」的門店經營狀況到底如何呢?
「目前,每家店的營業數據都沒有低於1萬(元)的,像人民廣場這家店,一天的營業數據都在13000到15000元;張江這家店每天的營業數據達到8000元至12000元。長徵那家店也是,營業數據基本都在1萬元左右。」「娜娜」說。
為了讓記者放心,「娜娜」還給記者發來了兩段人民廣場店的視頻,視頻中的畫面,分外眼熟。
為了進一步確認「茶芝蘭」的實際經營情況,記者向「娜娜」提出,能否到她提到的3家門店轉一轉。沒想到,前面還聲稱所有門店日營業數據在1萬元左右的「娜娜」迅速改口了。
她強烈建議記者,去人民廣場店轉轉就可以了,「另外兩家店現在還沒有籌備完善,暫時還看不出來啥,沒有正式運營」。
根據「娜娜」的建議,11月24日,記者避開「暖場」時間,再次探訪了香港名店街內的「茶芝蘭」店。結果,記者發現,「茶芝蘭」店面依然空空蕩蕩,店內能夠提供的依然只有為數不多的幾種奶茶飲品,菜單上的大部分飲品都無法製作。
「你不要被騙了。」附近一家奶茶店的老闆說,「哪來的上萬元營業額,不可能的。」
「領隊」揭秘:
奶茶排隊充場數量激增
在資深領隊「京哥」看來,發生在「茶芝蘭」人民廣場店的一幕,不過是「充場」類活動的一個縮影。
自2016年入行至今,「京哥」組織過很多次「充場」活動。他演過參加會議的高級白領、娛樂節目的拍手觀眾,為各大APP做過線下地推,也承接過許許多多需要組織臨時工參與的展會活動。
最近一年,「京哥」明顯感覺到,奶茶排隊充場的需求增多了。
「我一個朋友接了好幾個活動,都是奶茶的,其中有一個還蠻有名的。」「京哥」說。那個比較有名的奶茶品牌,找人充場主要是為了增加「網紅打卡」的數量。
「現在比較流行這種,就是排隊充場的,裝成粉絲去『打卡』,然後發一些評論在小紅書、抖音上。」「京哥」說,此類「充場」的「工資」也就幾十塊錢一次,不過商家對「充場」者的發帖質量要求不高,「新註冊的號也可以」。
「京哥」透露,大多數「充場」類兼職,工資都比較低,但人數需求比較大。「像去年只是開業那幾天做一做,今年的(奶茶排隊充場)時間都很長,一做都是十天半個月。」「京哥」說。
(《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