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犯罪,罰金≠罰款,這些法律術語你能分得清嗎?

2020-12-16 澎湃新聞

違法≠犯罪,罰金≠罰款,這些法律術語你能分得清嗎?

2020-06-05 0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有些法律術語,儘管有的只有一字之差,但卻分屬不同的法律範疇,在適用範圍上有明確法律規定,必須嚴格區別,不能混為一談。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地了解一些法律的簡單術語,提高法律意識,我們挑選了5組較容易混淆的法律術語,看看你分得清嗎?

1

【違法和犯罪】

違法等於犯罪嗎?不盡然。我們時常會聽到:某某,你這是違法行為;某某,你這是犯罪行為?違法等於犯罪嗎?人們經常說到的「違法」是指一切違反國家的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行為,其外延極為廣泛,是廣義的法。而「犯罪」指違反了刑法的規定,造成了社會危害,應該受到刑事處罰。所以「犯罪」肯定是違法,但「違法」並不一定是犯罪。

2

【被告和被告人】

「被告」和「被告人」是兩個意義不同的法律名詞。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刑事案件中,被公訴機關指控涉嫌犯罪的當事人稱作「被告人」,而在民商事、行政案件中的一方當事人稱作「被告」(與原告相對應)。簡單通俗地說,刑事案件中是沒有「被告」這一稱謂的,民商事、行政案件中也是沒有「被告人」這一稱謂的。案件性質不同,當事人的稱謂也就不同,這是不可混淆的。

3

【「法人」與「法定代表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是指特定的社會組織,如作為企業法人的公司,稱呼公司的董事長或者總經理為法人是錯誤的。法人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它必須通過自然人來表示它的意志,法定代表人由此產生,法定代表人就是能夠代表法人的人,因此又稱法人代表,在公司中就是董事長或者執行董事。因此,公司的董事長或者總經理有的被稱作法人是錯誤的,被稱作法定代表人是規範的用法,被稱作法人代表也是可以的。

4

【罰金和罰款】

罰金是人民法院判處犯罪人或犯罪單位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

罰款有兩種:一種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訴訟中責令妨害訴訟的人或單位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強制措施(簡稱司法罰款);另一種是行政機關決定對違反行政法規的人或單位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處罰方式(簡稱行政罰款)。

罰金和罰款都是有關國家機關責令特定人員在一定期限內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的金錢,但是,罰金和罰款有下列明顯的區別:

1、法律性質不同。罰款屬於行政處罰,而罰金則屬於刑事處罰;

2、執法機關不同。罰款一般由行政執法機關決定,而罰金則由人民法院依法判決;

3、適用對象不同。罰款適用於違反行政法律、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一般違法分子,而罰金則適用於違反刑事法律的犯罪分子。

5

【「起訴」和「上訴」】

起訴:是指當事人就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的行為。即請求法院通過審判,使被告承擔某種法律上的責任和義務。起訴須有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還須屬於受訴法院管轄範圍。

上訴: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來源:新聞聯播 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違法≠犯罪,罰金≠罰款,這些法律術語你能分得清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罰款和罰金,哪一個會讓你開不出《無犯罪記錄證明》?
    「空口無憑,你拿出證據來?」而中國人最相信白紙黑字的證明,於是就需要有一個權威的機構來幫助你證明你沒有犯過大錯,這就是公安局為公民開具的《無犯罪記錄證明》。那什麼是「無犯罪記錄證明」 ?哪些處罰會影響你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呢?一、什麼是「無犯罪記錄證明」?
  • 交罰金就能減刑?我國法律中真有這種規定嗎?
    在我國,很多人總是將罰款和減刑相聯。實際上,我國關於罰款和減刑真的有關係嗎?減刑條件又到底包括哪些?今天我們就來一次了解清楚!一、關於罰金如何理解?罰金是指強制犯罪人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是我國法律規定的懲罰措施之一。對於罰金的執行,只能執行犯罪分子個人的所有財產,不能執行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後有的財產。罰金作為一種財產刑,是以剝奪犯罪人金錢為內容的,這是罰金與其他刑罰方法顯著區別之所在。
  • 違法犯罪記錄終身不能消除
    公安機關記錄、保存以下公民違法犯罪信息:(一)治安行政罰款、行政拘留、收容教育、收容教養(包括勞動教養)、強制隔離戒毒(含強制戒毒)、責令社區戒毒(含限期所外戒毒、社區康復)等行政決定;(二)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等刑事處罰決定;已構成犯罪,因犯罪情節輕微,檢察機關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或者法院作出免予刑事處罰的生效判決
  • 賣淫嫖娼違法不犯罪,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是犯罪
    賣淫嫖娼只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根據該法第66條規定,賣淫、嫖娼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在公共場所拉客招嫖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刑法上並沒有明文規定賣淫嫖娼違法犯罪的條文,根據罪刑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
  • 【普法小課堂】法官釋法:罰款≠罰金
    【普法小課堂】法官釋法:罰款≠罰金 2020-05-23 04: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麻將到底算不算違法犯罪行為呢?(超詳細解答)
    那麼,打麻將到底算不算違法犯罪行為呢?為什麼有些人會因為打麻將被處罰呢?筆者為大家梳理了相關的法律規定,以便大家更直觀地了解我國法律對打麻將行為的評價。2005年05月25日公布實施的《公安部關於辦理賭博違法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九條規定,不以營利為目的,親屬之間進行帶有財物輸贏的打麻將、玩撲克等娛樂活動,不予處罰;親屬之外的其他人之間進行帶有少量財物輸贏的打麻將、玩撲克等娛樂活動,不予處罰。
  • 買賣USDT違法嗎?做數字貨幣交易被抓怎麼判刑?構成什麼犯罪?
    標題:買賣BTC、usdt違法嗎?做比特幣、泰達幣等虛擬數字貨幣交易涉嫌詐騙、洗錢、掩飾隱瞞犯罪所得、非法經營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怎麼判刑?判幾年?摘要:買賣交易比特幣BTC、泰達幣USDT、ETH等虛擬數字貨幣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嗎?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嗎?構成洗錢罪嗎?構成非法經營罪嗎?構成詐騙罪、開設賭場罪的共同犯罪嗎?涉嫌什麼犯罪?如何定罪?判幾年?公安警察能查到數字貨幣交易帳戶和電腦IP位址嗎?數字貨幣變現交易的法律風險能被追蹤到嗎?做數字貨幣被抓該如何爭取無罪和罪輕的處罰?
  • 禁毒進行時:不要在違法的邊緣試探,這種行為是犯罪!
    以案釋法1、容留他人吸食毒品是違法犯罪行為。吸毒害人害己,是違法行為,而提供場所,容留他人吸食毒品輕則違法,重則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紹買賣毒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條規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 去年證監會罰款49億:最高單案罰36億 個人罰單包攬罰金前三
    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依然是最常見的案由,針對上市公司或新三板掛牌公司的罰單全部為信披違法違規案件。不過,由於原證券法的限制,對上市公司信披違法違規的頂格處罰為60萬元,因此對上市公司的罰金普遍不高。即使是2020年A股震驚市場的財務造假大案,例如康美藥業、康得新、獐子島等案件,對上市公司的處罰金額均為60萬元。康美藥業案中,加上相關責任人員的處罰,罰金合計595萬元。
  • 網絡當「託兒」違法嗎?什麼情形屬於違法?會受到什麼處罰?
    隨著央視和各官方媒體的報導,一些涉嫌利用交友軟體平臺違法犯罪的情況,已經被警方查處和立案偵查。而「託兒」這個詞又再次被大眾所知曉和關注。上述涉及違法的交友平臺,無疑都有「託兒」來引誘用戶去充值、送禮、送錢。那麼,「託兒」到底是什麼性質?當「託兒」犯法嗎?
  • 開麻將館合法嗎?開棋牌室違法嗎?打麻將違法嗎?
    作為麻將機行業從業者,現就關於開麻將館合法嗎?開棋牌室屬於違法嗎?法律如何界定是否違法?
  • 被法院判刑進監獄了,罰金可以不交嗎!
    有很多的案件,不僅僅是對罪犯判刑,還會向罪犯處以罰金。可是很多的罪犯都會認為已經被判刑了,就算是不交罰金也是可以的。但是這樣真的是可以存在的情況嗎?
  • 你知道嗎?養鸚鵡、蜥蜴可能涉嫌違法
    你知道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飼養鸚鵡、蜥蜴當作寵物,殊不知你的行為可能已經違法!如果不懂相關法律知識,盲目飼養、運輸、買、賣,有可能將面臨法律制裁。
  • 公司做假帳,老闆、法人與財務,誰要承擔法律責任?
    《刑法》第 31 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由此大家看到,只有出現《刑法》規定的稅收逃逸罪的犯罪主體為特殊主體,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才可構成 ( 稅務人員作為此類犯罪的共犯除外 ) 。
  • 公安機關行政拘留處罰常用法律法規彙編 - 法制現場
    第十九條 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洩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非現場交通違法罰款可跨省繳納……這些與你...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題: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非現場交通違法罰款可跨省繳納……這些與你我相關的新規5月起施行新華社記者白陽農民工討薪有新的法律武器了;闖紅燈等非現場交通違法罰款可以跨省繳納了;網絡聊天記錄可作為民事訴訟證據打官司了……5月,一批新規開始施行,給你我生活增添了更多法治保障
  • 證監會:出重拳用重典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記者梳理,今年以來,證監會多次強調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切實強化監管震懾。在回答人民網網友留言時,證監會表示,近一段時間以來積極推動並參與《證券法》《刑法》等法律的修訂工作,從立法層面切實提升證券違法犯罪成本。「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一批大要案,增強監管震懾。
  • 遵義車主注意,這些交通罰單請在15天內繳納罰款!否則…
    平時道路上「電警」拍的算嗎?交警貼在車玻璃上的違停罰單算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夥科普一下!↓↓↓↓交通罰款「滯納金」:是指行政機關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當事人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 山東農商行系統成違法犯罪重災區:上半年爆出十多起違法犯罪案例
    近日有媒體統計,僅今年上半年,該系統之內已審結的職務犯罪刑事案件至少十七起,違法行為涉及違規違法發放貸款、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具體來看,這些案例中違法發放貸款成為山東農商行系統的犯罪重災區。不完全的資料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山東農商行系統共有來自7家農商銀行的8名員工犯違法發放貸款罪而獲刑。
  • 江蘇:非法捕撈可能構成犯罪,這些「禁捕」知識點不容錯過!
    ……這些不容錯過的「禁捕」知識點,警察蜀黍為你一一解答。什麼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條之規定,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區、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保護水產資源法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