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無大器,竟是因為萬貴妃?!

2021-02-07 易拍全球資訊

公元1447年12月9日,紫禁城裡並沒有紫氣東升,天降祥雲,但宮中一派喜慶,忙作一團,因為一名皇子剛剛誕生了,他就是後來的成化帝,朱見深。


兩年後,朱見深在緊急中被立為皇太子。因為這一年,他的皇帝老爹明英宗,為逞一時之強,不顧群臣反對,非要親徵瓦剌(西蒙古)。皇帝出徵,太子監國,所以,年幼的朱見深象徵性的被推坐在了第一把交椅上。


如果沒有他親爹的這場作秀,可以預測,朱見深以後的人生道路,或許不會很安穩,畢竟職業是當皇帝嘛,但至少,不會在嚶嚶學語的年紀,過早捲入後面這場更大的政治漩渦,過早體味天上人間的落寞。


明英宗親徵的結果,不出所料,殺敵三百自損五萬,更可恥的是,英宗還被蠻族抓去當了俘虜!如此慘敗,當然得銘記史書,史稱「土木之變」。而當時的大明朝廷,國中不可一日無君,見此形勢,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預謀篡位,在得到皇太后及部分大臣支持後,朱祁鈺被擁立為帝,是為景泰帝。


這時,在金鑾殿龍椅上還沒玩兒夠的朱見深,當然不懂得內憂外患是什麼,他只知道,經過一系列熱熱鬧鬧事件後,自己被大太監從華麗麗的座椅上抱了下來,從此,再沒有人為他準備錦衣玉食。


新帝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廢太子位,朱見深從此被囿於西宮。


 專心不二好男人朱見深 (1447年—1487年)


昨天是一朝太子,今日成落魄王侯。在這前前後後,唯一留在他身邊的,只有一個叫萬貞兒的小宮女。而就在朱見深的太皇后把自己的貼身侍女,年僅十九歲的萬貞兒賜給他當貼身保姆之時,誰也沒料到,有朝一日,她會獨冠後宮,甚至在大明歷史舞臺上起舞翩躚,留下一段千古畸戀。


成化帝對萬貞兒的戀情,不知所終,但所起,其實就是在自己太子之位被廢之時了。自打朱見深一落千丈時, 隨之而來的便是陰冷的西宮和清苦的飯食。


如果說物質上的貧乏還能忍受,那麼,最讓他倍感悽涼的則是,再也無法得到親人,包括摯愛家人的愛撫。


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帝老爹,曾經在他眼裡,就如泰山巍峨、霸氣側漏,然而,現今被俘虜回來後,一直被當著新皇帝的叔父關著禁閉,連朱見深想和親爹見上一面都是奢侈,更別說膝下承歡。至於平時相交的群臣,早已各個對他避而遠之。最最讓他心寒的,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周氏,害怕因為看望這個兒子而給自己招來麻煩,其生母竟然對他避而不見!


這時候,只有那個宮女萬貞兒,像媽媽一樣,待他視如己出,但實質更像一個大姐姐照顧弟弟那樣,每日伺候,並給了他最大安慰。一個人在最卑微的時候,被人溫柔以待,換來的,必定是一輩子的刻苦銘心和加倍奉還,更何況,萬貞兒就這樣照顧了朱見深整整十餘年!


不知道是竊國者終遭報應,還是萬貞兒含辛茹苦的付出感動了上天。公元1457年,景泰帝暴病而亡,其獨子也在之前暴病而薨!擁護前朝的大臣們,將軟禁在南宮的明英宗救出,不久,明英宗再次登基,朱見深也二度登上了皇太子之位。


此時的朱見深,雖然剛滿10歲,但在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中已是恐慌異常,他甚至因為承受的壓力太大,患上口吃的毛病,而此時,支撐著他走下去的,還是萬貞兒那些關懷和鼓勵的話語。也是每每此時,埋藏在他心中的那個念想就越發彌堅:有朝一日,一定要給萬貞兒一個交代!以報答她在他最艱難時候的不離相隨!


▲  史上最坑兒子的親爹明英宗朱祁鎮 (1427年-1464年)


公元1464年,明英宗駕鶴西歸,皇太子朱見深繼位,次年,改年號為成化。登上皇帝寶座的成化帝,終於可以用至高無上的皇權,劈開所有的流言蜚語,來到萬貞兒身邊,說一聲:來吧,做朕的女人,你想要什麼,朕都滿足你!


可貴的是,朱見深是這樣說的,也真真這樣做到了! 


為了萬貞兒的名分,朱見深竟然在廢后問題上都毫不猶豫,還接連廢兩次!!為了滿足萬貴妃在物質生活上的不盡奢靡,朱見深又開創性的搞起了土地兼併,在京郊各處圈地,將其劃為「皇莊」,以此聚斂錢財,供她無度消遣。在萬貞兒為他生下皇子後,又立馬冊封她為直逼後位的皇貴妃之位!


如果硬說,朱見深對萬貴妃有一絲愧疚,那就是沒能扛住全天下的反對,封她為後,但,後宮佳麗三千,成化帝獨寵了萬貴妃數十年!得遇如此,不當皇后又咋地?!


我們無法穿越歷史,理解朱見深對萬貴妃的一片痴心。就舉例來看看,僅僅是在一件小酒杯上,為博得萬妃娘娘紅顏一笑,成化帝都曾用過哪些心思?


先說這件鬥彩雞缸杯 ——


▲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2014年香港蘇富比釋出


任性如劉益謙,曾於2014年拍場,壕擲2.8億港幣將其拿下,後又興奮的拿它表演喝茶,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很多人不理解,如此小器,值得為之不惜重金嗎?


說,那一年,成化帝下令景德鎮全力燒造瓷器,並強調,器型一定要小巧精緻,稍有瑕疵者,一律報廢,並且砸碎掩埋。一批批工匠們,在1300度高溫窯火前經歷無數個日夜等待,無數隻成杯被毀後,終於出落了數十隻杯子,胎體輕薄如蟬翼,紋飾上也頗有盎然情趣,它們有幸輾轉千裡,被小心翼翼的捧送進了大明皇宮。


對瓷器本就嚴苛至極的成化帝,再從中挑選了一隻成色最為上好的小杯,命人送給萬貴妃,萬貴妃見到這樣嬌小憐人的器物,臉上終於露出了欣喜一笑。從此,這只不足巴掌大小的雞缸杯,成為萬貴妃與成化帝夜夜笙歌的御用酒杯,也成為這段千古戀情的最佳物證。


而自此雞缸杯現身,後世包括歷代帝王,都對之無比追捧加仿製,當然,也無一複製成功。文獻記載,就是同朝萬曆年間,成化雞缸杯的價值就已達十兩黃金,萬曆皇帝對其一片神往。但那個時期,雞缸杯的市場行情,早已進入「不是想買就能買」的賣方狀態。 


皇家出身,帝王加持外,還有一個原因讓雞缸杯價值連城,即為成化雞缸杯小而薄,易碎,五百多年來,稍有不慎即成千古恨,故至今存世者寥寥。可以說,在中國瓷器史上,小小的鬥彩雞缸杯,已然雄踞瓷器神品之位,成為一個「圖騰性」的品種。所以,誰還要再問,劉大壕買得值嗎?


 「光滑得不得了,又糯又溫和,語言都無法形容」——劉益謙談拿雞缸杯喝茶感受


「成化多小器」的由來,當然不只是僅有這件雞缸杯。下面再看一例:


▲   明成化鬥彩三秋杯  現藏北京故宮


此杯在釉潤輕薄的胎體上繪就了兩隻蝴蝶,在山石花草中翩翩起舞。不像雞缸杯上記錄著成化帝和萬貴妃的愛情傳說,關於這對三秋杯,至今沒有明確史料記載,是成化帝特為萬貴妃而制,但從其小巧之外形,紋飾之精美,不難看出,萬貴妃的日常喜好,早已深深影響了成化帝的藝術品位。


除開薄如蟬翼的杯體,以及無可仿製的「奼紫」成就了此杯的魅力外,其底款說來也頗有故事。此對杯的底款書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字體用的是一反常規的「嬰兒體」。所謂「嬰兒體」,就是字如孩童所寫,隨性不規整,字體粗,偏柔,而細看來卻是大巧藏於拙,字體遒勁有力,柔中有剛。


好玩的是,著名瓷器鑑定專家孫瀛洲先生,還特別將成化的這種字體,編成了六句歌訣來辨識:「大字尖圓頭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頭,制字衣橫少越刀。明日窄平年應悟,成字三點頭肩腰。」而且,基本上所有成化器款識皆是如此。感興趣的親們,不妨找來幾例對照著欣賞一番。


那麼,為何成化小器上多以嬰兒體寫款呢?有人說,成化帝是個內心永遠長不大的孩子,那非一般的童年經歷,讓他無以擺脫,以致於身居九五之尊,還一直嚮往著,要去追一份回不去也從未得到的童真。再結合器物上那些充滿童趣的紋飾,或繪小雞啄食,或寫蝴蝶起舞,抑或還有嬰戲圖等,不難看出,這該是成化帝最最真實的內心寫照!


一朝天子一朝瓷,小小的成化杯,敘寫了多少風雨悲歌。 關於更多成化瓷,在此我們不再一併列舉。


綜上,不能說,成化瓷呈現出小器為主的風格,都是因了萬貴妃,卻也著實看出,這名女子,用她的一世陪伴,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成化帝的一生。而關於成化瓷的成因,史料記載,其實還與當時釀酒業的發達有關,明成化時,蒸餾酒已經出現並且成熟,飲酒從米酒的低度、大碗,轉向用小杯、度數高的蒸餾酒。這種社會需要也是促成成化小器誕生的原因之一。 


▲  明成化嬰戲圖杯  現藏北京故宮


公元1487年,年僅41歲的朱見深病逝。而僅在此幾月前,這一生給了他最多溫柔,也是他最為依賴的那個女人,萬貴妃先他一步而逝。沒有人懷疑,此前他的病情突然加重,是因為萬妃的離去,給他造成了莫大打擊。


朱見深龍御歸天后,他的陵寢置於十三陵茂陵,按照明朝的規定,只有皇后才能和皇帝合葬,但朱見深還是最最後一次為萬貴妃叛道離經!他在垂死中破壞祖制,特別在十三陵裡為她修建了一座貴妃娘娘墓。生是朝朝暮暮,死也要相偎相依!這一世,唯有這個萬貞兒曾給他雪中送炭,所以,即使身後,他也要為她萬古留芳!


在藏瓷界流傳著這樣這樣一句俗語,說,「寧存成窯,不苟富貴」,說的是藏瓷,也說的是千古佳器背後這些個美好的故事吧。最後想說,得一人心,難!得一件珍寶,亦難!願在這尋尋覓覓的人世間,你能二者得兼。


暫時還沒覓得的親們,我大官網,已為你備好全球5000家拍行實時上新的珍寶,另有全球30萬買家會員在這齊聚,還擔心遇不到同行的人,可心的寶貝嗎?點擊「閱讀原文」,放心來一試吧 ~

相關焦點

  • 揭秘萬貴妃如何讓比她小19歲的成化皇帝痴迷一生、至死不渝!
    可此後情況的發展,肯定出乎包括萬貴妃在內所有時人的預料。 年齡相差懸殊的兩人,在從小接觸,長期交往的基礎上產生了一段亦妻亦母、驚世駭俗的複雜感情。十四歲的成化帝在明宣宗孫皇后死後,將當時已經三十三歲的萬貴妃招入東宮,納為嬪妃。1464年英宗駕崩後,成化帝登基,在選立皇后問題上與兩宮太后及朝臣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人們直到此時才驚異地發現,原來成化帝中意的人選竟是時年已三十五歲的萬貴妃。
  • 成化十四年賈靜雯出演什麼角色 萬貴妃是正派還是反派
    據悉,成龍監製的第一部網劇《成化十四年》已經定檔了,將於4月1日在愛奇藝開播,它是一部雙男主題材古裝懸疑劇。該劇改編自夢溪石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大明成化十四年,六品推官唐泛和錦衣衛總旗隋州兩人聯手屢破奇案並粉碎幕後陰謀,還百姓太平的故事。
  • 他是淑妃之子,從小生於冷宮,被萬貴妃欺負,卻成明朝中興之主
    成化時,明朝大舉南徵,她被俘入宮,成為女官。由於她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懂點詩詞歌賦,加上人又聰明,因而被安排到宮中的藏書閣工作,類似於圖書管理員。有一天,明憲宗來到藏書閣找書,見到紀氏,兩人相見甚歡。隨即,天子「御駕親徵」,一番巫山雲雨。沒想到的是,紀氏就因一夜風流,懷上身孕。
  • 朱見深與萬貴妃:娶大自己17歲宮女做貴妃,年過四十,無一兒半女
    1、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萬貴妃」由於朱見深天天和萬阿姨在一起,果不其然,一年後(成化二年1466),萬妃迎來了她人生的轉折點。這一年正月,她為朱見深生下了一個兒子,朱見深聞訊大喜過望,立刻封她為貴妃,還為此去宗社祭天,感謝祖宗保佑。
  • 萬貴妃大喊:溺了那個孩子,太監冒死保住皇子,明朝才沒絕後
    可成化年間,有這麼一群可敬的太監,他們冒著掉腦袋的危險保住了皇帝唯一的血脈。明憲宗朱見深是個倒黴孩子,老爹皇位坐得好好的,一不小心成了階下囚。叔叔登上了王位後,一心想扶持自己的親兒子當太子,便把侄子的皇太子頭銜廢了,趕出宮去。廢掉的太子,還不如一隻廢輪胎,輪胎還能回收呢。
  • 《成化十四年》劇情背後——太監汪直是如何發家的
    最近又一部明朝大劇《成化十四年》正在熱播。該劇改編自夢溪石同名小說,講述了大明成化十四年,六品推官唐泛和錦衣衛總旗隋州兩人聯手屢破奇案並粉碎幕後陰謀,還百姓太平的故事。成化是明朝皇帝朱見深的年號,劇中有一個重要角色——汪直,本文把汪直發家的故事分享給朋友們。
  • 雞缸杯不僅是《成化十四年》的回憶,更代表一種浪漫
    《成化十四年》終於播完,最終唐泛、隋州、汪植聯手粉碎陰謀,還大明百姓一個平安。結局處群豪薈萃,萬貴妃更是戎裝加身,巾幗不讓鬚眉,非常燃。《成化十四年》隨著劇情的鋪展開,精彩程度一層疊一層,到結尾處更是推到了最高潮,非常好看。
  • 成化十四年汪植有原型嗎 汪植歷史原型人物汪直資料介紹
    據了解《成化十四年》這部劇定檔在4月1日,劇中人物眾多,既然是真實的歷史背景發生的故事,那麼這部劇中的汪植是不是有相對應的歷史原型呢?  據了解汪植是有歷史原型的,他的歷史原型是汪直,在歷史記載中,汪直自幼入宮,曾伺奉明憲宗萬貴妃。
  • 比皇帝大十七歲,卻依然被寵愛一生:戀母情結的明憲宗和萬貴妃
    後世人多說朱見深有很深的戀母情結,因此才導致對於萬貴妃長期寵愛,事實上,在朱見深幼年時期,因為父親明英宗朱祁鎮的關係,一度被廢,童年的生活曲折悽苦,可以說受盡了累,吃盡了苦,而在幼年時期眾叛親離的時候,也正是這個萬貴妃來到他的身邊,陪伴他一路走來,因此,朱見深對於萬貴妃的寵愛是有原因的。
  • 明朝憲宗皇帝一生大起大落,卻被萬貴妃的「三大罪」耽誤一世英明
    二是擅寵妃子萬貴妃。之所以要提起憲宗皇帝一波三折的前半生,主要是他從小都有一個女人陪伴長大。這也是後來,他寵愛這個女人一生的客觀原因。這個女人就是後來的萬貴妃。萬貴妃真實名字叫萬貞兒,原本是宣宗皇后孫氏身邊的侍女。因為自小就入宮跟著孫皇后,所以一直備受信任。
  • 明憲宗為什麼會寵愛大他17歲的萬貴妃?
    只是因為阻力,才放棄立萬貞兒為後的打算,但朱見深似乎換了個辦法,朱見深後宮比萬貞兒年輕漂亮的妃嬪多得是,但朱見深獨寵萬貞兒一人,這也算是朱見深給予萬貞兒當年不離不棄的回報吧。而且,《明史》中還說紀氏死於萬貞兒之手;紀氏應屬於病逝,而不是萬貞兒搞死的,因為紀氏在進宮的時候就已經病得很重了;明孝宗最清楚生母是不是病逝,因為他清楚紀氏生前病得如何。如果是萬貞兒搞死紀氏的,哪怕是只有嫌疑,在弘治朝主持修訂的《憲宗實錄》中,就不是那麼輕飄飄的幾句「微詞」了。
  • 成化雞缸杯:百年文華繪吉祥,穿越歷史,道一曲帝王寥寥痴情
    02、燒制的考究,製作的困難,小小的鬥彩雞缸杯作為酒器之最,自古千金難求成化鬥彩雞缸杯,作為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絕不僅在當代受到追捧,引得收藏家一擲千金。其實早在清代,就已名震四海,其中不乏乾隆、康熙等帝王的喜愛。而另一方面,其製作過程中的考究以及極低的成品率,更使其價值水漲船高,自古千金難求。
  • 三分鐘帶你了解:成化十四年,西廠統領汪直
    最近播放的一部熱劇《成化十四年》中的一位人物汪值引起了不少觀眾的注意,說道汪值,歷史上確有其人,但其名叫做汪直,他其實是西廠的一把手,因為西廠就是由汪直一手創辦的。
  • 浪漫明朝之痴情天子朱見深:對萬貴妃一往情深,為她不惜付出一切
    父親萬貴是一名普通的縣吏,後來遷居到北直隸的霸州,在這裡生下了萬貴妃。故而,有史書也稱萬貴妃為霸州妃。萬貴妃四歲的時候被選入宮中,成了宣宗孫皇后的一名宮廷侍女。長大成年之後,便被指派給了朱見深,負責照顧朱見深的日常起居。等朱見深登基之後,萬貴妃便被封為貴妃,受到朱見深的特殊寵愛。
  • 耿寶昌成化鬥彩瓷看三點斷代,建議收藏!
    成化一朝歷經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的動亂(此三朝被稱為瓷器的空白與黑暗期)。成化一朝朝政明朗。成化帝以德報怨恢復了景泰的帝號。成化帝有名相的輔佐加之一系列的措施,成化朝經濟一片繁榮,同時也是促進了瓷器的生產,這也是成化瓷器取得成就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成化皇帝的痴情,唯獨寵愛萬貴妃,而萬貴妃又對瓷器十分的鐘愛,促使成化皇帝對瓷器的燒制很重視,有傳成化皇帝為讓萬貴妃開心,在景德鎮大量的燒制精美瓷器,成化年間的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商賈都對瓷器極力的推崇。
  • 細數明朝後宮最牛的三位貴妃,萬貴妃排第二,第一非她莫屬
    歷朝歷代的後宮都是是非之地,勾心鬥角的事常演,其狠毒和兇殘往往令皇帝很鬧心,主要是因為後宮地位和兒子地位之爭,特別是在太子人選問題上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導致後宮妃子上演的是你死我活的爭鬥。明朝的後宮同樣如此,下面,來看三位最牛的貴妃,大名鼎鼎的萬貴妃只能排第二,第一非她莫屬。
  • 你知道拍賣2.8億港幣的成化雞缸杯,不一定知道估價10億美元的成化...
    作為最貴的瓷器,雞缸杯開創了拍賣神話,也見證了成化皇帝和萬貴妃的亦妻亦母的愛情。 萬貴妃原名萬貞兒,大成化皇帝17歲,是他兒時的保姆。成化皇帝即位後,封她為貴妃,與她感悟非常深厚。
  • 明憲宗為何只愛萬貴妃,知道成華犁庭後你認為他是明君還是昏君呢
    當時朱祁鈺還年輕,雖然膝下無子也並未急於從宗室子弟中再立太子。朱見深父母被囚禁,年幼的他和萬貞兒相依為命。1457年正月十五日,朱祁鈺病重,于謙等大臣為江山社稷著想,議復立朱見深為皇太子,但此時還未議定,就發生了奪門之變,朱祁鎮復位,改國號天順。朱見深因父親復闢,又做回了皇太子,並被改名朱見深。這樣的宮廷鬥爭顯然嚇到了年幼的朱見深,因為精神壓力過大,還有了口吃的毛病。
  • 成化十四年:一個杯子價值8千兩!汪植抵押的雞缸杯,什麼來頭?
    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成化十四年》已經播放到了假官銀事件,裡面還出現了一件價值連城的古董-雞缸杯。最新劇情中,雲和官銀摻假,又被撥給軍隊,導致軍餉虧空,陳將軍不得已虛報軍需,被萬安等人抓到把柄,請款不得。
  • 成化十四年電視劇免費觀看 汪植和萬貴妃什麼 關係結局是什麼
    最近小編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在追《成化十四年》這部劇,這部劇的收視率確實很高,而且劇情也很精彩。那麼劇中汪植和萬貴妃是什麼關係?汪植有喜歡的人嗎?讓影視達人來告訴你們吧。汪植和萬貴妃的關係在電視劇《成化十四年》當中,汪植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以歷史上的西廠第一任廠公汪直為歷史原型而改編的一個角色。不過這兩個人物可以說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畢竟電視劇中的汪植改了名字,而且電視劇中的故事其實也都是虛構出來的,只是放在一個真實的歷史背景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