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憲宗為什麼會寵愛大他17歲的萬貴妃?

2021-01-08 小高先生的愛

中國煌煌五千年歷史中,有的人只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富貴;有的人可以共富貴,但不可以共患難,這兩類人在歷史上多如牛毛,比比皆是;而既可以共富貴,又可以共患難的人就很少了,簡直就是鳳毛麟角。萬貴妃萬貞兒和明憲宗朱見深就屬於最後一類人。在朱見深被廢太子之位為藩王后,萬貞兒對朱見深不離不棄的照顧;朱見深登基為帝後,給予了萬貞兒最大的回報,不顧年齡,將其納入後宮,給予最大的恩寵。這樣朱見深最困難的時候,萬貞兒選擇與之共患難;朱見深做皇帝,與萬貞兒同富貴。這種即可共患難,又可同富貴的人實在難找。

如果說萬貞兒存在政治投機的嫌疑,那別人怎麼不?!朱見深被從太子廢為藩王,他爹還在瓦剌做階下囚,當是大明朝的皇帝是他叔叔朱祁鈺,沒有人知道朱祁鎮能不能回來,也沒有人知道朱祁鎮能不能復位,更沒有人清楚朱見深能不能復立太子之位。一些列的問題都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歷史告訴我們廢太子的命運都不好,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疏遠朱見深,與朱見深劃清界限。年僅6歲的朱見深當時是最無助的時候,當時的萬貞兒也僅20歲多一點,萬貞兒當時並沒有有意接近朱見深,而是一早就是朱見深的宮女了。年紀輕輕的萬貞兒沒有什麼政治經驗,也不知道朱見深的命運幾何;當朱見深最無助的時候,萬貞兒在他身邊照顧他,萬貞兒幾乎成了朱見深最大的精神支柱,也對萬貞兒形成特別的情感。朱見深被廢為藩王后五年,才發生了奪門之變。也就是這五年,幼年的朱見深對萬貞兒產生特別的依賴。

等朱見深繼位為帝,最想報答的就是萬貞兒,朱見深心裡應該明白,當時萬貞兒照顧自己沒有政治動機,。可能就是可憐年幼的自己。朱見深一做皇帝,第一件事就是準備把萬貞兒冊封為皇后,因遭到太后和臣子的堅決反對,朱見深只給了萬貞兒妃嬪的稱號,後誕下皇長子,朱見深高興得不行,晉封萬貞兒為貴妃。朱見深之所以想把古代女性獲得的最高待遇,給予萬貞兒。在當時的男權社會中,女性本來就被定性為男性的附屬物,再加上朱見深對萬貞兒的特殊情感,朱見深一定會把萬貞兒留在身邊,且給予皇帝可以給予一位女性的最大殊榮,也就是皇后之位。只是因為阻力,才放棄立萬貞兒為後的打算,但朱見深似乎換了個辦法,朱見深後宮比萬貞兒年輕漂亮的妃嬪多得是,但朱見深獨寵萬貞兒一人,這也算是朱見深給予萬貞兒當年不離不棄的回報吧。

萬貞兒這麼容易招黑,我認為有這麼幾方面,萬貞兒沒有顯赫的背景出身,只是一個宮女,那些官宦之家的女子進入朱見深後宮,樹大根深、背景深厚,但萬貞兒一人獨獲朱見深寵愛,這要那些官宦之家接受不了,自己家的姑娘哪點比萬貞兒差,要姿色有姿色,要年齡很年輕,居然被一個宮女出身的萬貞兒給比下去了,這是不可接受的;再者後宮妃嬪那麼多,別人要費牛鼻子老勁才能爭到的東西,萬貞兒輕飄飄的幾句話,就得到了,這極度要人心裡不平衡,不敢攻擊皇帝,就想辦法開黑萬貞兒。最後就是「一人得到,雞犬升天」,萬貞兒獲得專寵後,萬貞兒家族也跟著顯耀起來,活得封官,死的追封,有的人還硬認親戚,可見萬氏家族當時多麼不可一世。而這一定會遭到群臣聯手打壓萬氏家族,但朱見深這個皇帝不聽;群臣也沒辦法,等朱見深去世,明孝宗繼位,又有人請求清算萬貞兒及其家族。但最後還是被明孝宗給否了。那唯有可做的就是在書寫歷史時開黑萬貞兒。

關於萬貞兒的那點事。

萬貞兒是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清修《明史》把萬貞兒描寫成一個「蛇蠍心腸」、「十惡不赦」的女人。《明憲宗實錄》中對萬貞兒也有「微詞」,但不構成原則性問題,要一個人徹底黑化。

在清修《明史》當中,對萬貞兒著墨最多的,一個是給眾妃嬪墮胎的事,還有明孝宗朱佑樘是如何在萬貞兒的嚴密監控下活下來的事。

先說墮胎的事,《明史》中說,萬貞兒自己的兒子,出生不滿一歲就夭折了,之後再也沒有生育,萬貞兒因此嫉妒成性,不允許其他妃嬪有子嗣降生,就頻繁令他人墮胎。這事有點扯,令眾妃嬪墮胎,這基本上就是要明憲宗朱見深絕後,即使再喜歡萬貞兒,明憲宗也絕不會答應。作為大明朝的統治者,朱見深當然清楚無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退一步講,萬貞兒騙過了朱見深,那萬貞兒也不可能憑藉皇帝專寵而在後宮隻手遮天。因為此時後宮還有個周太后,也就是明英宗的妃嬪,明憲宗的親媽;這個周太后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只要有人敢欺負到她頭上,一定不會忍著。萬貞兒如果頻繁令他人墮胎,這是什麼行為,這是在謀殺自己的孫子或孫女,周太后哪怕是只是聽到這種傳聞,也不會善罷甘休;

對於那些妃嬪,誕下皇嗣,不是皇帝就是藩王,再不濟也是個公主,這是多大的利益誘惑,保護住胎兒,就意味著自己後半生有著落了。他們一定會絞盡腦汁,保護好腹中孩子,怎麼能甘心受萬貴妃擺布,她們也不用拼命做什麼,只需要把這件事捅到周太后那裡即可。

明朝的那些為皇室服務的太醫們,對皇帝妃嬪們懷孕情況,都是有明確記錄的,如果存在墮胎之事,太醫們早就發現了,而不會要萬貞兒屢次得手;

明朝的官員們是出了名的管得寬;如果那些士大夫知道此事,那一定會炸鍋的,這是在幹什麼,這是在謀殺大明王朝的皇位繼承人,是在挖大明王朝的牆角,那些有著濃厚忠君思想的理學士大夫中,一定會有人豁出命去與萬貞兒死磕;再者明朝的言官,有「風聞言事」的權利,就是可以把捕風捉影的事,不需要提供證據,直接奏報給皇上。

凡此種種,萬貞兒不具有為眾妃嬪墮胎的條件。

再來說一下,關於明孝宗朱佑樘是如何在萬貞兒監視下活下來的;關於清修《明史》對此事的描述普及度已經很高了,這裡不複述了;在《明憲宗實錄》中,明朝首輔商輅曾有個奏章內容說的與此事有關,但與《明史》的記載迥異。商輅奏摺上說,

「臣等仰惟皇上至仁大孝,通於天地,光於祖宗,誕生皇子,聰明岐嶷,國本攸系,天下歸心。重以貴妃殿下躬親撫育,保護之勤,恩愛之厚,踰於己出。凡內外群臣以及都城士庶之門聞之,莫不交口稱讚,以為貴妃之賢,近代無比,此誠宗社無疆之福也。但外間皆謂,皇子之母因病令居,久不得見,揆之人情事體誠為未順。伏望皇上敕令就近居住,皇子仍煩貴妃撫育,俾朝夕之間便於接見,庶得以遂母子之至情,愜眾人之公論,不勝幸甚。」

商輅說萬貞兒撫養朱佑樘是朝內外有目共睹的事,而且撫養的還比較不錯。商輅又說皇子生母紀氏住在宮外,還身患重病,這招來民間對皇室的不少非議,為堵悠悠眾口,也為要皇子及時見到生母,請求憲宗把紀氏搬入宮中居住。後來明憲宗同意了,但紀氏因身患重病,沒多久就去世了。但從商輅的話中可以得出:朱佑樘很小的時候,由萬貞兒撫養;商輅奏摺上雖然有溢美之詞,但仍可以看出萬貞兒照顧朱佑樘的事存在的。這完全不像《明史》中所說,萬貞兒做夢都想置朱佑樘於死地。而且,《明史》中還說紀氏死於萬貞兒之手;紀氏應屬於病逝,而不是萬貞兒搞死的,因為紀氏在進宮的時候就已經病得很重了;明孝宗最清楚生母是不是病逝,因為他清楚紀氏生前病得如何。如果是萬貞兒搞死紀氏的,哪怕是只有嫌疑,在弘治朝主持修訂的《憲宗實錄》中,就不是那麼輕飄飄的幾句「微詞」了。

《明史》中說太監張敏,在明憲宗知道朱佑樘後,就被萬貞兒逼得吞金自殺了;可是同樣是在《明史》中卻有個這樣的記載:在朱佑樘被封為太子三年後,張敏還在明憲宗跟前告浙江巡撫楊繼宗的狀,按照《明史》所說,朱佑樘被明憲宗知道後,很快被封為皇太子了,張敏也就死了,那三年後跟明憲宗說話的是鬼呀?!張敏是今天的福建金門人,根據《金門志》記載,張敏死於成化二十一年,這都不知道離朱佑樘被立為太子多少年了。

《明史》中明憲宗嘆息說自己還沒兒子,張敏也順著話茬,把朱佑樘引出來。這顯然在瞎扯;明憲宗在有朱佑樘這個兒子前,已經有朱佑極一個兒子,朱佑樘出生於成化六年,朱佑極成化七年就被立為皇太子,成化八年才去世,朱佑樘被哦發現的時候,朱佑極還在世。

《明史》中還說,萬貞兒見殺死朱佑樘沒戲了,就鼓勵其他後宮妃嬪生育,多多誕生皇嗣,與朱佑樘爭奪皇位繼承權,這更扯;《明史》的那個編修班子,為了自圓其說,連明朝的皇位傳承規則都不顧了;明朝的皇位傳承是遵循嫡長子繼承制的,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沒把皇位傳給四子朱棣,而是傳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死後無嗣,也無兄弟,那只能往上找明孝宗的兄弟,其最年長的兄弟是朱佑杬,不巧的是朱佑杬死的比朱厚照都早,更不可能繼承皇位,但朱佑杬這一系有一個兒子朱厚熜在世,那皇位應該有朱厚熜來繼承;再到萬曆皇帝,不想按照原來的皇位繼承套路出牌,想把朱常洵立為太子,理學士大夫們死活不幹,因為還有個朱常洛,比朱常洵年長,最終萬曆皇帝拗不過群臣,選擇妥協,立朱常洛為太子。

所以,只要是朱佑極不死,皇位輪不到朱佑樘來做,同樣,朱佑樘不死,就是有再多的弟弟都無濟於事。

網絡配圖。

《明史》雖然出自滿清之手;但清朝的乾隆皇帝專門寫了一篇《駁明憲宗懷孕諸妃皆遭萬妃逼迫而墜胎》文章,為萬貴妃「鳴冤」,他應該算是為萬貴妃「鳴冤」的第一人;至於乾隆皇帝為什麼要給萬貴妃「正名」,應該是清朝有黑明憲宗的需要,畢竟有國恥級別的成化犁庭在那裡擱著,但黑不黑萬貴妃都無關大局。

我曾特意寫過一篇關於萬貴妃的文章,我嘗試分析萬貴妃被「黑化」的始末,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相關焦點

  • 比皇帝大十七歲,卻依然被寵愛一生:戀母情結的明憲宗和萬貴妃
    萬妃即是深受明憲宗朱見深寵愛的妃子萬貴妃,自明憲宗朱見深即位二十三年以來,後宮的嬪妃換了一茬又一茬,唯獨萬貴妃長期屹立不倒,且一直深受寵愛,這位相貌平平又無權無勢的女人,為何能夠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且長青不倒呢?
  • 萬貴妃明明比明憲宗大那麼多,為何能獨得明憲宗寵愛,恩寵不衰?
    本文要講的一位明朝皇帝,乃是明憲宗。明憲宗一生只寵愛一人,那就是自己的保姆,萬貴妃。按照年齡來說,萬貴妃比明憲宗足足大了十七歲,她究竟有什麼魅力,能夠使明憲宗始終對其青睞有加,恩寵不衰呢? 明憲宗在即位前的經歷十分波折,過得並不安心 明憲宗朱見深,他的父親就是我們大名鼎鼎的「土木堡之變」的主角,明英宗朱祁鎮。當年,朱祁鎮不顧眾人的反對,執意要帶兵出徵。因為準備得不充分和太監王振的讒言。
  • 明憲宗為何一生只愛大他17歲的貞兒,至死不渝,這背後又有何隱情
    一個女人,比皇帝大17歲,從小撫育皇子一起長大,成為皇帝的第一個女人。母子或是姐弟之間的關係變成了夫妻關係,牢牢佔據了皇帝的心,並深愛著他。憲宗寵愛萬貴妃在這方面,除了憲宗有情以外,萬貴妃也是一個迷人的女人,縱觀史料,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明代史學研究專家的觀點,他們認為萬貴妃是一個禍亂後宮的壞女人。
  • 深度解讀明憲宗朱見深獨寵萬貴妃的五大原因
    明憲宗朱見深兩歲時被立為太子,與此同時,時年19歲的萬貞兒被孫太后派去做了他貼身侍女。公元1465年,英宗皇帝去世,朱見深繼承了皇位,改元成化,成為明朝第八位皇帝。第二年,萬貞兒為憲宗生下一子,憲宗大喜,遂封萬貞兒為貴妃。可惜,時間不長,皇子夭折,此後萬貞兒再無生育。然而,朱見深傾其一生都對這個比自己大19歲的女人格外地寵愛和忍讓,一直到萬貞兒去世。
  • 他是淑妃之子,從小生於冷宮,被萬貴妃欺負,卻成明朝中興之主
    仗著帝王的寵愛,萬貴妃自然有恃無恐,她自己沒有孩子,也不願意看到其他妃嬪生孩子,只要誰身懷六甲,她就不擇手段地給予打擊,即使生下來,也要斬草除根。在這種情況下,萬貴妃得知紀氏懷孕,立刻派人給她送去打胎藥。但這送藥的宮女看到紀氏後,心生憐憫,沒有按照萬貴妃的指示辦事,回去復命時,說紀氏沒有懷孕,只是得了一種傳染病。萬貴妃信以為真,便派人將紀氏送到偏僻的安樂堂(冷宮)去居住。
  • 後宮佳麗三千,朱見深卻鍾情大他17歲的萬貞兒,是堅貞還是病態?
    然而凡事總有例外,他作為一個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君王,天下美女無不投懷送抱,在他登上人生巔峰的那一刻,依舊不忘大自己17歲的「糟糠之妻」,不對,是不忘「糟糠之侍」。這就是明朝乃至中國幾千年歷史上著名的橋段——明憲宗朱見深和萬貴妃的愛情故事。
  • 18歲的明憲宗朱見深,為何獨寵35歲的萬貞兒?童年的陪伴很重要
    導語: 所謂老牛吃嫩草,一般指的都是歲數大的男人,找了歲數小的老婆。可明朝的萬貞兒卻完全不同,她牛就牛在找了一個比她小17歲的小鮮肉做丈夫,最關鍵的是,這個小鮮肉還是明朝的皇帝。 明憲宗朱見深對萬貞兒的感情,簡直可以用驚天地泣鬼神來形容。
  • 明憲宗為何只愛萬貴妃,知道成華犁庭後你認為他是明君還是昏君呢
    其實呢這與他的父親朱祁鎮關係頗大,朱見深原名朱見濬1447年12月9日出生於北京紫禁城,明英宗朱祁鎮長子,1449年英宗御駕親徵朱見深為太子,郕王朱祁監國。此時19歲的萬貞兒成了照顧皇太子的宮女,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的消息傳來,為避免也先用英宗要挾明朝廷。郕王朱祁鈺登基,1450年8月先皇朱祁鎮被也先送回,隨即被弟弟景泰帝朱祁鈺軟禁南宮長達七年。
  • 明憲宗為張皇后廢除六宮,二人恩愛不疑,悽美之情羨煞古今
    明孝宗雖生在皇家,可童年卻極其悲慘,他的父皇朱見深迷戀上長他十八歲的萬貴妃,萬貴妃雖無所出卻寵冠六宮,她長子夭折之後,無時無刻不在提防宮中嬪妃,生怕她們生下皇子,導致朱見深而立之年也膝下無子。一日張敏為皇帝梳頭時,明憲宗看著銅鏡中容顏蒼老的自己不禁感嘆:「日薄西山了,可膝下還無子嗣,王位不知傳於何人,實在有愧列祖列宗。」張敏連忙跪地言說萬歲早有皇子,在明憲宗追問之下,張敏說出了當年冷宮之中的驚天秘密。明憲宗立即派人去接小皇子,長期被幽閉起來的皇子營養不良,骨瘦如柴,明憲宗見後淚流滿面,深覺愧疚,次日便昭告天下將他朱佑樘封為大明皇太子,母妃紀氏俄日淑妃。
  • 明憲宗原本是個明君,卻因一個八卦新聞,被誤認為是昏君
    明憲宗有三件事堪稱臭名昭著,第一,寵愛一位比自己大18歲的萬貴妃;第二,寵幸宦官、遊僧、方士等,如王直、繼曉和尚、李孜省等人,第三,開啟了皇莊惡政之先河。有了這三點,明憲宗自然就跟「明君」無緣了。下面,咱就來分析一下明憲宗為什麼能稱得上一代明君。
  • 成化晚期明憲宗朱見深為何動了廢太子的念頭?
    明孝宗朱祐樘出生於成化六年七月,出生之後朱祐樘並未受到明憲宗朱見深的寵愛。
  • 明憲宗:朕一頭白髮還沒兒子,太監忙跪下:兒子已給皇上養6年了
    就拿明朝的明憲宗朱見深來說,他曾感嘆道,朕都一頭白髮了,還沒兒子,哪知為朱見深梳頭的太監,卻趕忙跪下,告訴朱見深:兒子早就給您養了6年了。為什麼朱見深有兒子自己卻不知道呢?為什麼這個兒子是由太監撫養的呢?別急,接著看下去你就知道了。朱見深有強烈的戀母癖,也許是因為缺愛,他對於自己的奶媽萬氏非常依賴,自己繼位之後將萬氏封為了萬貴妃。
  • 皇帝梳頭時感嘆沒兒子,太監突然跪下:您兒子在冷宮,已經6歲了
    明憲宗朱見深是明朝的第八個皇帝,他的帝位可以說是來得相當艱難,在朱見深年幼的時候,他被父親明英宗立為了皇太子,但是因為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父親被瓦剌俘虜,叔父朱祁鈺又將兩歲的他廢為了沂王,年幼的朱見深,飽嘗人世冷暖,只有一個17歲大的萬氏宮女陪伴照料著他,因此朱見深對於萬氏也產生了別樣的感情,等到父親再次奪回皇位,朱見深二度被立太子
  • 史上最幸運的宮女,半老徐娘嫁給皇帝,得到一生寵愛
    那麼皇帝在選擇妃子的時候肯定會有所要求,比如說年輕漂亮。然而在歷史之中卻有著一個例外,不但是年紀很大而且還被皇帝視為最寵愛的妃子。此人是明朝的萬貴妃。萬貴妃原本只是一個平民,她很小的時候就被家人送進皇宮。這是萬貴妃當時受到孫子讚賞的時候。之後建立了良好的紐帶。原來,宮殿當時不和平,明應宗被俘,導致宮殿發生了變化。
  • 浪漫明朝之痴情天子朱見深:對萬貴妃一往情深,為她不惜付出一切
    明憲宗朱見深之愛萬貴妃同樣不惜一切。父親萬貴是一名普通的縣吏,後來遷居到北直隸的霸州,在這裡生下了萬貴妃。故而,有史書也稱萬貴妃為霸州妃。萬貴妃四歲的時候被選入宮中,成了宣宗孫皇后的一名宮廷侍女。長大成年之後,便被指派給了朱見深,負責照顧朱見深的日常起居。等朱見深登基之後,萬貴妃便被封為貴妃,受到朱見深的特殊寵愛。
  • 朱見深與萬貴妃:娶大自己17歲宮女做貴妃,年過四十,無一兒半女
    1、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萬貴妃」由於朱見深天天和萬阿姨在一起,果不其然,一年後(成化二年1466),萬妃迎來了她人生的轉折點。這一年正月,她為朱見深生下了一個兒子,朱見深聞訊大喜過望,立刻封她為貴妃,還為此去宗社祭天,感謝祖宗保佑。
  • 明朝一女子,長得醜、大皇帝17歲卻獲專寵十幾年,她是咋做到的?
    不過,在明朝卻有這樣一位帝王,他深深痴戀一個大他17歲的女人,並且尊重她,愛護她,甚至不顧帝王身份和這個妃子過起了十幾年如一日的一夫一妻制生活,不讓別的女人介入。這個皇帝就是明憲宗朱見深,這個女人就是萬貴妃。很多人就好奇,一個女人究竟有怎麼樣的魅力,能讓坐擁天下的皇帝心甘情願的和她過著最平靜的二人世界?更是在她死後便一病不起,七個月後悄無聲息的隨她而去。
  • 明憲宗 朱見深的超級姐弟戀
    明憲宗 朱見深作為大明王朝的第七位CEO,朱見深的童年可謂是大起大落。不到兩歲就被立為太子,可以說的上是出道即巔峰。但是好景不長,土木堡之變,老爹明英宗 朱祁鎮被敵人俘虜了。然而風水輪流轉,英宗朱祁鎮經歷了幾年的精神摧殘和皮肉之苦以後,居然復位了,他的兒子朱見深也再次成為了太子。那一年,朱見深10歲。都說環境能影響一個人的性格,朱見深從小就在他父親和叔叔的互相殘殺中長大,這些對朱見深並沒有造成影響,登基以後也一直保持平和,寬容的心態。但是糊塗事兒也沒有少幹,究其原因就是為了一個女人:萬貴妃。
  • 他是明朝最好的皇帝,曾國藩評價他不遜李世民,為何卻默默無聞?
    說起明朝最有名的皇帝,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其次就是嘉靖和萬曆這兩位皇帝,再其次就是朱允炆、天啟和崇禎皇帝,再往後就是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明代宗朱祁鈺、以及正德皇帝朱厚照。
  • 這個女人大皇帝17歲,被專寵到死,她死後,皇帝也跟著死了
    但事實上,即使貴為皇帝也會面臨種種困境,大多數皇帝其實並不能隨心所欲。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嚴格的管控監督,絕對不能逾矩。皇帝固然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與此同時他也是權力的囚徒。在牢籠之中的皇帝,尊貴威嚴,但是,卻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明朝重文輕武,這使得很多文臣甚至敢於直接挑戰皇帝的威嚴。文臣們為了博得名垂青史的機會,往往會採取激烈的勸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