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慢慢走的話,毛驢也能馱著東西到拉薩。」
這是198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生物系動物專業,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工作的龍勇誠,初到雲南時學會說的第一句藏語。冥冥之中,這成為了他三十餘年致力於研究、保護野生瀕危物種滇金絲猴的真實寫照。
與「雪山精靈」的初次邂逅
滇金絲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生活在冰川雪線附近的高山針葉林帶之中,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也無懼極度寒冷和食物短缺等惡劣的自然環境,生態行為十分特殊,是除了人以外,分布海拔最高的靈長類動物。同時,針對這一國寶級瀕危動物的研究和保護迫在眉睫。1983年,中國建立了第一個滇金絲猴保護區——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而正式拉開了對珍稀瀕危動物保護行動的序幕,也標誌著龍勇誠開始了「雪山精靈」的探尋之旅。
1982年初到雲南的龍勇誠(圖片來源:央視網)
崇臺九層,起於累土。滇金絲猴的地理分布成為了開展研究保護工作的「根基性」難題。在此開展工作的龍勇誠得知,以往數撥研究人員都因為當地條件的艱苦和課題的難度無功而返,工作人員甚至都沒有見到過滇金絲猴的模樣。龍勇誠說:「那我就要做一些沒有人做過的事,這樣才有成就感。」為了摸清滇金絲猴的分布地點和種群數量,龍勇誠和助手需要從山下僱馬幫,馱運尋找猴群所需要的食物,背著巨大的包袱行走在沒有路的懸崖峭壁之上。幾年間,龍勇誠的足跡踏遍了滇藏交界處、瀾滄江與金沙江之間,多次冒著徘徊在生死邊緣的危險,不放過任何滇金絲猴有可能生存的地帶。
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圖片來源:央視網)
滇金絲猴(圖片來源:央視網)
尋找滇金絲猴的路途中,和「死神」擦肩而過已是稀鬆平常的事。1989年4月的一天清晨時分,龍勇誠和同伴前一晚就從借宿的村莊開始出發,毫無預兆的大雪天氣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行進速度,艱難前行中疲憊不堪的龍勇誠和同伴多次試圖坐下喘口氣,稍作調整,但都咬牙堅持下來了,原來預計7小時便可返回營地的路程足足走了15個小時。「幸好當時沒有停下來,不然可能會凍死在半路上。」龍勇誠想起來還是一陣後怕。
1989年的春天,堅守在漫天大雪的老君山中30天的龍勇誠,初次遠望到了日思夜想的滇金絲猴群,1990年11月,他與助手在原始森林中寂寞苦守了三個多星期後,守得雲開見月明,終於在糧草耗盡前,發現了一個近300隻猴子的大型滇金絲猴猴群。1992年6月4日,世界上第一張滇金絲猴的野生照片被龍勇誠記錄了下來,這背後是他在雪域高原和深山密林中苦苦追尋數年、總行程數萬公裡的膠捲光影。
工作中的龍勇誠(圖片來源:央視網)
像是在沙漠中終覓得綠洲的心情,龍勇誠眼含熱淚,和同伴們相擁慶賀!1994年,在龍勇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繼續將分布在雲南、西藏的約1500隻滇金絲猴全部找尋了出來,並將研究成果整理成《滇金絲猴現狀及其保護對策研究》學術論文發表,在學術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隨後,龍勇誠和他的團隊成員繪製出了滇金絲猴自然種群分布圖,各類科研數據也趨於完善,受到了國內外科研機構的廣泛採納,滇金絲猴保護區也因為龍勇誠的傾力協助,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保護機制。
與獵人為伍 共建護猴事業的同盟軍
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僳僳族自治縣塔城鎮響古箐這片世外桃源裡,生活著約70隻滇金絲猴,而其中的一部分內猴猴群,是龍勇誠特意留在雪線之下,供科研人員研究與大眾觀賞的,這和當地一位老獵人餘建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滇西北地區曾經有一些獵人,餘建華便是其中一位一等一的狩獵好手,也是保護區人員重點監管的對象。為了說服餘建華「改邪歸正」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保護野生動物,在大學期間,有過當獵人經驗的龍勇誠每天帶著他去賞猴群,講述猴子家族的悲歡離合,耳濡目染,獵人老餘與滇金絲猴的感情日漸升溫,也漸漸感受到了它們的獨特與靈性,成為了滇金絲猴的「守護神」,並表示要與滇金絲猴相守到八十歲。為了更好地觀察、拍照、研究,龍勇誠就和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共同謀劃著將幾個猴子家族留在響古箐。
龍勇誠與當地獵人餘建華(圖片來源:中山大學新聞網)
1999年,維西僳僳族自治縣滇金絲猴群所棲息的七百多平方公裡的原始森林,也被納入到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範圍。二十多年來,護猴隊員們在無比陡峭的雪山深林裡,跋涉幾十萬千米,克服了難以言說的艱辛後,終於全面掌握了滇金絲猴群的基本活動規律,真正實現了對這一瀕危物種的全面保護和管理,在中國乃至世界上大大提升了滇金絲猴的知名度,激發了公眾對其保護的積極性。「我喜歡聽快門聲,因為精美的滇金絲猴照片會以各種途徑傳向四面八方。」龍勇誠說。
「每當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去關心、喜歡滇金絲猴,募集資金,捐資捐物,我夢中都是會笑醒的。」截至2019年5月底,維西僳僳族自治縣與德欽縣交界處生活的的大猴群數量達到了1000餘只,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滇金絲猴種群。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的猴群數量接近2500隻。2018年底,龍勇誠團隊結束了第三次滇金絲猴全境檢測項目,滇金絲猴「戶口普查」結果顯示,與三十年前相比,整個種群已增長了一倍多。
「不僅人類是天之驕子,滇金絲猴和世界上的其他所有生命形式也是大自然創造出來的傑作。」龍勇誠用「所有夢想都開花」和「任重道遠」來形容自己的護猴事業,而雪山精靈也在用生生不息的繁衍回報著龍勇誠和它生活的這片淨土。(文/王璐 校對/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