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橫斷山秘境匯聚更多力量 滇金絲猴守護之旅完美收官

2020-12-09 車訊網

車訊網 報導】  江西五十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牧行萬裡 探知神州」第三季聯合科考活動圓滿收官。此次科考活動全程1200多公裡,歷時6天,在mu-X牧遊俠和D-MAX助力下,科考隊從雪域聖地香格裡拉出發,勇闖橫斷山秘境,不斷探尋「雪山精靈」滇金絲猴身上的秘密,發現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密碼,喚醒更多人守護自然、守護生靈的環保意識。

「滇金絲猴之父」親自帶隊探訪雪山精靈

滇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珍稀瀕危靈長類物種,是全球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旗艦物種。它們以松蘿為食,從不侵擾人類,是建設生態文明和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關鍵物種。從滇金絲猴及其棲息地的生態地位來說,滇金絲猴棲息地區擁有6000多平方公裡的原始森林,這裡珍稀瀕危物種富集,是世界級生物基因庫。所以說,保護滇金絲猴及其棲息、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生態環境,對整個橫斷山區生態系統的保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滇金絲猴從脊椎結構和視覺審美來說最像人類,可以說保護滇金絲猴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因為滇金絲猴守護行動具有極其重要的科考價值和社會意義,《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副社長、中國國家地理新媒體CEO才華燁女士親自參與本次科考,並由「滇金絲猴之父」、 中國靈長類學會名譽會長龍勇誠老師全程帶隊。

龍勇誠老師來自雲南,30多年來一直守望和堅守著滇金絲猴及其棲息的6000多平方公裡的原始森林,是動物科學家中的優秀代表,是有理想傳承的追夢人。他把滇金絲猴當作自己的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滇金絲猴的人之一。為了跟蹤猴群,他曾數月吃住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雪線附近;為了保護滇金絲猴,他以胸口擋獵槍感化百名獵人,用生命守護滇金絲猴。他是綠水青山與環保事業的直接參與者,其事跡感染並影響了很多人,也因此成功入選建黨百年重要環節參與者之一,明年國家將以他為原型拍攝紀錄片,將他守護雪山生靈的故事搬上電視螢屏,成為時代楷模。當「牧行萬裡 探知神州」聯合科考活動發出了守護滇金絲猴的號召後,他再次出發,帶領科考隊員們一路尋覓雪山精靈,繼續為祖國的環保事業增添光芒。

深入白馬雪山保護區直面滇金絲猴

從香格裡拉出發後,科考隊駕駛著mu-X牧遊俠和D-MAX穿越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併流」區域,前往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這裡地處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區域,擁有神奇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物種資源,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2019年第二季科考活動中,聯合科考活動已經在橫斷山區域開始了考察計劃。這次為了對橫斷山區的野生動物物種分布及生態棲息地做持續性地跟蹤調查,聯合科考活動重返橫斷山脈,繼續為守護而來。

白馬雪山保護區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山上有積雪,路也越來越難走。為了直觀了解滇金絲猴的日常行為和種群數量,隊員們齊心協力,克服困難,爬上高山密林中架設紅外相機、攝像機等,以監測、收集滇金絲猴各種信息。滇金絲猴是一種集群性生活的靈長類動物,當地的傈僳族人認為滇金絲猴是他們的祖先。在這裡,科考隊員們終於近距離見到了神秘的滇金絲猴,抬眼望去,它們有的正悠然坐在樹枝上,相互偎依著整理毛髮,享受著午後的安靜時光;有的則在樹枝間攀爬嬉戲,時而發出孩童般的可愛叫聲,生氣時又會「怒目圓睜」。它們擁有白皙的皮膚,厚厚紅紅的嘴唇,圓圓的杏眼,隊員們無不感慨:這是世界上最美的動物啊!

根據隊員們調查結果,滇金絲猴的自然種群幾乎處在相互隔離的狀態,即各自然種群之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這種狀態所造成的近親繁殖已使得自然種群內的多樣性嚴重匱乏。為進一步了解滇金絲猴的生活習性,聯合科考隊員還穿越了廣袤山域,通過在投食點採集樣本,了解到了滇金絲猴在食物匱乏的冬季主要食物仍然是松蘿,但對植物的樹皮、莖和草本植物也很感興趣。此外,為了補充必要的礦物質,猴群偶爾也會取食土樣。

守護生靈不僅需要熱情和愛心,更需要科學、嚴謹的科考精神。為了更詳細了解滇金絲猴的健康狀況,更好地保護它們,科考隊員還在原始森林中徒步撿拾糞便,化驗滇金絲猴食物殘渣成份,進行專業檢驗並得出結論:滇金絲猴健康狀態非常好。這也讓所有人都長舒了一口氣。1997年,滇金絲猴的數量僅僅為1700隻,岌岌可危,但在龍勇誠帶動下,老獵人們逐漸放下獵槍,組成了巡護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深入保護它們。如今,滇金絲猴數量增加到3000多隻,健康狀態也非常好。

長期以來,在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中影像資料搜集比較困難。滇金絲猴生活在高海拔原始森林,想找到它們必須要穿越溝壑峽谷,甚至要攀爬懸崖峭壁,抑或遠距離徒走,這使得考察工作十分困難,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滇金絲猴都缺乏一定的關注度。此次,科考隊克服重重困難,通過為期數天的近距離觀察了解,讓滇金絲猴再次走向了公眾的視野,也希望在全國和世界範圍提升滇金絲猴的知名度,激發全社會保護滇金絲猴的積極性。

科考專用車聯合護航行攝最美秘境

橫斷山區是一片神奇的地域,雄偉、險峻、奇特、秀麗。因為天高地遠,人跡罕至,完好保存下來一系列自然景觀,壯美的雪山、原始的森林、氣勢磅礴的峽谷無一不彰顯著古老與神秘,更聚集著一眾聲名赫赫的山峰。歷史上著名的茶馬古道也在這裡穿過,在蜿蜒的山路上曾經留下了深深的馬蹄印。

這裡不僅山路險峻崎嶇,還擁有數千米的巨大海拔落差,「橫斷山,行路難」,冬季的橫斷山區行車走路比想像中的還要難。在科考的過程中,汽車翻過一座座山,經過一道道的椏口,山下是滾滾江河,兩側是懸崖峭壁,從心理上就給人很大壓力。科考隊車輛由動力為1.9T的mu-X牧遊俠和D-MAX組成,憑藉柴油發動機低轉速高扭矩的特性,依舊能滿足高原極致科考用途的翻山越嶺需求,即便在空氣稀薄地帶也是表現穩定,成功挑戰了高海拔。雖然有大量的原始森林泥濘路面、落葉路面、碎石子路面,但憑藉三年科考經驗與卓越性能,mu-X牧遊俠和D-MAX在高原長距離越野環境下的通過性和穩定性仍讓人很放心。

因為心中有信仰,所有困難就化為動力。在經歷了九曲迴轉的山路之後,隊員們終於見識到了偉大神山——梅裡雪山。梅裡雪山實為太子雪山,連綴的山峰是十位神明,其中最高峰即是山神卡瓦格博。藍天之下,潔白雄壯的雪山與湛藍的湖泊呼應,莽莽蒼蒼的林海和廣袤無垠的草原交織,絕美的畫面如同仙境。

領略了梅裡雪山盛景之後,隊員們駕車前往瀾滄江畔的鹽井。鹽井為千年古鹽田,是世界上唯一完整的保持最原始的手工曬鹽的地方。鹽田層層疊疊仿佛偌大的棋盤,數十口熱氣騰騰的天然鹽井,層層疊疊的石頭房子,訴說著峽谷村民們古老的故事,也讓傳統文明在這裡傳承。夕陽西下,一道陽光與影的作品即刻定格。

尼果寺探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秘密

帶著對自然的敬畏和對野生動物的感恩,mu-X牧遊俠和D-MAX帶領隊員們前往了國際重要溼地納帕海。在這裡停留越冬的溼地鳥類有 50 多種,高峰期數量超過 2 萬隻,擁有豐富的鳥類多樣性。聯合科考隊員們觀賞到了數萬隻候鳥越冬的壯麗場景,拍攝到黑頸鶴、黑鸛、白尾海雕等的精彩瞬間,收穫非常豐富。

巖羊會從你身邊悠然走過,藏雪雞會停下來和人類目光交流,白馬雞滑落在人的肩頭……上演這一「穿越般」的場景的,正是西藏芒康縣宗西鄉的尼果寺。這裡有著像百萬年前一樣保存完好的野生動物生態鏈,也生活著很多國家級保護動物。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科考隊員們很難相信,那種人與自然水乳交融的景象真的存在,野生動物不怕人並不是傳說。

通過走訪當地村民和僧侶,科考隊員們了解到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的奧秘:千百年來,尼果寺的僧尼和這裡的鄉民沒有一個人會獵殺任何一隻野生動物,他們始終與動物如同朋友一般。當人類對大自然懷著深深敬畏之心,動物對人類便有了信任。身處純潔聖地,所有人都被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所感動。

同一片天空之下,所有生靈都值得敬畏。隨著此次橫斷山滇金絲猴守護之旅完美收官,「牧行萬裡,探知神州」第三季「絕地生靈」科考活動也已圓滿畫上句號。在mu-X牧遊俠和D-MAX助力下,在專家和科考隊員們共同努力下,不僅收穫了大量珍貴的科考成果,同時也呼籲了全社會要守護多樣生物,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譜寫人與自然的和諧之歌。

相關焦點

  • 滇金絲猴 全球「人口」大普查
    ,是滇金絲猴的唯一分布區域。滇金絲猴分布的這個狹長區域,是進化史中動植物在遷徙過程中的南北走廊。,北自西藏芒康,南至雲南雲龍,全程採訪歷時兩年的全球首次滇金絲猴全境動態監測。整個區域大多保持原始狀態,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有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禿杉、桫欏、紅豆杉等33種,省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7種滇金絲猴僅分布在喜馬拉雅山南緣橫斷山系的雲嶺山脈中、瀾滄江和金沙江之間一個狹小地域,棲息地位於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
  • 雪山精靈——滇金絲猴
    >國寶級」小生靈—滇金絲猴。科學家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就已發現滇金絲猴具有笑肌。然而,一直找不到直接證據。直到2007年才首次拍攝到這張滇金絲猴的笑臉。▽   02  中國獨有的瀕危靈長類動物  滇金絲猴是中國獨有的瀕危靈長類動物,僅分布在喜馬拉雅山南緣橫斷山系的雲嶺山脈當中,瀾滄江和金沙江之間一個狹小地域。
  • 雪山精靈滇金絲猴
    發 現滇金絲猴生活區域歷史上人煙稀少,其行蹤鮮為人知。在1894年12月8日,法國傳教士蘇列從甘孜地區巴塘縣來到今天的雲南省德欽縣最南端的茨古村傳教。傳教期間,蘇列受巴黎外國傳教使團康定教區的主教比埃特之託,組織當地獵人有償捕獲滇金絲猴。蘇列在1895到1896兩年裡獲得了7隻滇金絲猴,把它們做成標本,並送到巴黎的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 探尋秘境維西,驢跡科技與你近距離接觸「雪域精靈」滇金絲猴
    金絲猴毛質柔軟、鼻子上翹,世上共有緬甸金絲猴(怒江金絲猴)、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5大種類,均被列為紅色物種名錄瀕危品種。除緬甸金絲猴和越南金絲猴外,其他三種均為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金絲猴群棲息於高山密林之中,以漿果、竹筍、苔蘚等植物為主要食物。
  • 從虛擬走進現實,開心消消樂玩家深入滇金絲猴保護區
    7月16日,樂元素攜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與消消樂®玩家代表、專家學者、媒體代表從全國各地奔赴雲南,歷經6天,輾轉6地,探尋足跡綿延693公裡,化身滇金絲猴守護者傳遞愛心,體驗巡護員十餘年如一日的堅守,呼籲公眾對滇金絲猴及雲南生態的持續關注。
  • 山裡的神仙,維西塔城滇金絲猴
    途中,草木蔥綠,花香幽幽,翠綠的果蔬,綠色的鮮美,綠色的豐盈,這顆「橫斷山中的綠寶石」散發著別具一格的氣質。一直以來,維西這顆「香格裡拉之心」仿若天邊的雲朵,溫柔而明媚地在我心裡懸掛著。很奇怪,在香格裡拉十多年,我居然沒去過維西,而只是讓它一直美麗而誘惑地懸掛著,哪怕去江邊的時候,過其春大橋,只需要輕踩一腳油門,就可抵達塔城,而我卻一直未曾真正走進維西。
  • 滇金絲猴「巴吾」(一)
    我們弄清了滇金絲猴最優基因的供給和交換方式,以及雌猴選擇孕育生養幼猴時間、性別的原因;我們還了解了雄猴家長在保障猴群生存、嬰猴存活和家庭穩定和睦等方面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風餐露宿守護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三十多年了,那裡的每一片山林、每一個物種早已刻印在腦海裡,我忘不掉白馬雪山千姿百態的生物給予我的每一份驚喜,更不會忘記大山精靈滇金絲猴帶給我的每一份感動。
  • 龍勇誠:為滇金絲猴「上戶口」
    1983年,中國建立了第一個滇金絲猴保護區——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而正式拉開了對珍稀瀕危動物保護行動的序幕,也標誌著龍勇誠開始了「雪山精靈」的探尋之旅。滇金絲猴的地理分布成為了開展研究保護工作的「根基性」難題。在此開展工作的龍勇誠得知,以往數撥研究人員都因為當地條件的艱苦和課題的難度無功而返,工作人員甚至都沒有見到過滇金絲猴的模樣。龍勇誠說:「那我就要做一些沒有人做過的事,這樣才有成就感。」為了摸清滇金絲猴的分布地點和種群數量,龍勇誠和助手需要從山下僱馬幫,馱運尋找猴群所需要的食物,背著巨大的包袱行走在沒有路的懸崖峭壁之上。
  • 開著房車→深入香格裡拉秘境!探訪滇金絲猴、納帕海觀候鳥,雪山/森林/冰川…太美了
    滇金絲猴是與大熊貓齊名的國寶,中國特有的世界珍奇,和大熊貓不同的是它們「不紅」,沒讓大眾認識。跟隨護林員徒步上山尋找滇金絲猴野外種群,近距離觀察猴群覓食活動。進行滇金絲猴痕跡追蹤、野外生存地調研,學習野生動植物保護知識,採集並製作滇金絲猴生境植物標本,學習野生動植物調研方法。
  • 研學推薦·滇藏 | 小小探險家·滇藏秘境自然文化科考之旅
    今年夏天,我們沿著百年前探險家和植物獵人的探險考察路線,走進香格裡拉、走進滇藏交界的自然世界,化身動物學家、植物學家和探險家深入滇藏腹地,探尋高山植物和藍蓮花的芳蹤、追尋滇金絲猴的蹤跡和它生活的原始森林、探秘冰川時代古老的孑遺植物、探索東巴和藏文化的秘密,開啟滇藏秘境的自然文化考察之旅,共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 雲南修復6100畝廊道 保護滇金絲猴棲息地
    據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消息,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作為雲南首次嘗試建立多方參與的聯合保護機制,自成立一年多來,以加強滇金絲猴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為目標,引進社會公益組織支持,投資1000餘萬元,為滇金絲猴棲息地實施6100畝廊道修復造林,共種植雲杉、華山松、冷杉等樹木63萬棵。
  • 與滇金絲猴為伴的日子
    響古箐種群一共有71隻滇金絲猴,由22個護林員巡護管理,我們上午的工作是在觀猴點統計遊客來源,宣傳講解滇金絲猴知識,維持秩序,同時義賣社會各界捐贈的紀念品,包括滇金絲猴的科普圖書、明信片,手繪T恤等。滇金絲猴每天在山林中自在遊走,所以一至兩天就會換一個觀猴點,我們每天也要背著大包小包的商品跟著猴子搬家。
  • 芒康紅拉山護林員:滇金絲猴的「保鏢」們
    驅車進入芒康紅拉山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昌都站,松濤陣陣的林海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追逐打鬧,悠然自在……自1986年芒康紅拉山成立縣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芒康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來,一群群護林員,在崇山峻岭間,以孤獨的堅守和執著的信念,默默地守護著世界上棲息海拔最高的靈長類動物——滇金絲猴
  • 杜鵑花海觀滇金絲猴
    摘食杜鵑花的滇金絲猴雌猴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83年,主要保護對象是滇金絲猴及其棲息的寒溫性針葉林生態系統
  •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迪慶響古箐迎來滇金絲猴寶寶「庚子一」
    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當天,位於迪慶的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賴建東在接受採訪時分享了一個關於滇金絲猴的好消息。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供圖  賴建東說,為了保證滇金絲猴的自然生存狀態不受幹擾,他們不會對小猴的生長進行幹預,更多的是默默地關注著、守護著。
  • 雲南啟動對世界瀕危動物滇金絲猴動態監測
    新華社昆明11月18日電(記者 趙珮然)記者18日從在昆明召開的滇金絲猴動態監測項目啟動會上獲悉,雲南省將對世界瀕危動物滇金絲猴的種群數量啟動全境同步動態監測。  滇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的一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的瀕危物種,與大熊貓一樣被稱為中國的「國寶」。
  • 香格裡拉房車 | 滇金絲猴保護、多民俗文化體驗...你全都不可錯過!
    去普達措,看充滿生機的五顏六色;去「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目睹神的天堂;去納帕海溼地尋找野生動物的蹤跡。1家1車,獨享寬敞空間,讓旅行更加舒適。帶上家人或三五好友,避開人潮,一路走走停停。把房車無限開進風景裡,最美的風景就在窗外,最親近的人就坐在身邊。
  • 行前閱讀( 1 ):橫斷山,造物主的三稜鏡
    ,造物主的三稜鏡文:畢比,英雄之旅7 領隊一次板塊大碰撞,大地在此縫合擠壓,高山與深谷在此縱向列陣交替。這不難理解,因為這是大地構造運動最為劇烈的地方,極致的力量、極致的山與極致的水造就了這裡一片片的神奇。擁有特殊地形地貌的橫斷山不僅有南北向跨越維度的延伸,還有向高空的立體延伸,這讓其有足夠的造景空間。
  • 世界僅剩2000多隻——關於滇金絲猴,那些你所不知道的
    滇金絲猴是敏感的猴群,為了掌握猴群動態,打擊盜獵,以老餘叔為首的護林員隊伍經常一巡山就是十來天。為了保護世界上僅存的兩千多隻滇金絲猴,他們日夜守望著這些雪山精靈。相處中,我也對從事滇金絲猴保護和研究的工作人員肅然起敬。
  • 世界上棲息海拔高度最高的靈長類動物-滇金絲猴
    滇金絲猴的模式標本於1871年採於雲南德欽阿墩子,現收藏在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最早對滇金絲猴進行科學紀錄的是法國傳教士彼爾特(Monseigneur Biet),他1890年在中國雲南省西北部的白馬雪山開展狩獵活動,捕獵到了滇金絲猴,並進行了解剖。在此後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科學界再也沒有關於這個物種的任何信息,對這個物種的生態習性都沒有任何了解。滇金絲猴的模式標本採自於雲南德欽巴美,現收藏於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