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聲訓練之清除音聲的掛礙相 節奏念佛 大聲 小聲 哼聲 默聲念佛訓練(一)--丹田氣 一合相念佛

2021-02-08 老實念佛 字句分明

那麼當我們全部身心繫在這句佛號的時候,心裡只有這句佛號的時候,其實來講的話,我們要解決的難題也並不難。你會念佛吧?沒有說不會,是不是啊?你會一合相念佛嗎?會不會呀?真會吧?真的會。就是啊,你不覺悟他就不會,你覺悟了他就會,是不是啊?

那麼一合相念佛是什麼呢?我就問你啊,你會打哈欠吧?「啊——呼——」這是什麼氣呀?丹田氣。你會用丹田氣,人人都會,是不是啊?「呼——」,這股氣就是「阿」,你把它主動地運用一下,「阿」、「阿」、「阿」……來調試一下,你把自己當作一個琴,每天找個機會來調琴,調一調,好不好?把這個丹田音,其實你只要用這個,你會打哈欠,「哈—」,會打咳嗽吧,咳嗽,「咳—」,這就是丹田音,就是丹田氣,是不是啊?然後你用這個氣,「阿」,是不是,「阿」、「阿」、「阿」、「阿」兩者就都有了,這氣就會用了,是不是啊?然後你學會用身體來唱,用身體來念,這佛就念出來了,就都攝六根了。

還有,你會用勁吧?會。那麼勁怎樣叫不大不小呢?會不會呀?會不會呀?不敢吭聲。會不會呀?會。對這有什麼難的?是不是?用勁一定要用那個不大不小的勁才解決問題。你們會抓痒痒吧?沒有不會抓痒痒的吧?抓痒痒第一要抓到地方,第二這個勁要不大不小,太大了也不對勁兒,太小了也不過癮,是不是啊?那抓痒痒誰不會呀?哎,你把那個抓痒痒的勁拿出來,把丹田氣拿出來,念佛吧,「阿彌陀佛」,就會念了,很簡單,是不是啊?你要自己去找這個念佛的方法,現在我給你講的一切方便,就是把你這個丹田氣,把你這個一合相念佛給你勾出來。

丹田音是我們本來就會的

其實這個不是我教給你的,這是原本你就會。會不會呀?會哭鼻子吧?哭鼻子也是丹田氣,「阿—彌—陀——佛—」都是丹田氣呀,是不是啊?所以這個不同用氣的方法你本來都會,不用別人教你,這個其實都會的。其實如果我要做最簡單的,什麼音聲訓練,這個訓練那個訓練,最終你就是自然而然地、自在地、全部身心地、一合相地念佛,一心念佛,是不是啊?就訓練出個這個。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什麼時候?我剛才講,你能破掉一切境界相以後,至少理上破掉一切境界之相,不以境界之相為相,愛咋地咋地,好壞不選,美醜不選,碰上什麼都能安住,是不是啊?一個安住的人、一心念佛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最自在的人,是不是啊?就這樣念就行了,所以就簡單來講,就是這樣訓練。

但是,我們受這個五欲六塵的限制太多了,習性太重了,所以,我們不念佛成了習慣,念佛成了不習慣了。所以我們要把這個不念佛的習慣逐個地剝離,我們來進行一下各種音聲的訓練。

好,那麼音聲訓練,我今天給大家系統講一下音聲訓練的問題。

那麼音聲,我們進行音聲培訓的目的是什麼?我要達到幾個目標。音聲培訓,我們講啊,阿彌陀佛的左邊是誰啊?觀世音——觀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音法門、耳根圓通法門,聽這個聲音。聲音是耳根,那麼用這個聲音來做佛事。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講圓通法門,最重要的兩個:一是耳根法門,一是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章》,念佛。那麼這個音聲是佛事,要把這個音聲這件佛事給它演繹好,所以我們要進行音聲訓練。那麼音聲訓練,我們就是最終回歸我們自然的本體,讓我們知道怎麼把我們那個自然的、一合相的那個聲音念出來。

你們看看小孩子有沒有一個特點?小孩子終日嚎叫,嚎呀,小孩子哭啊,他可以哭一天一夜,嗓子不帶啞的,是不是?知道吧?那個小孩子哭起來全是丹田氣,全是全身運動。我那天在飛機上看一個小孩子抱著他娘哭,我就看那個,「嗯—嗯—嗯……」,小腿、大腿都在踢,哭,哎呀,我說標準的丹田氣、丹田音。

摘自《音聲訓練之清除音聲的掛礙相節奏念佛大聲小聲哼聲默聲念佛訓練》


相關焦點

  • 音聲的訓練方法
    第一次講啊,「音聲訓練的方法」。我今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講音聲訓練的方法和要點。你們將來,第一,從這裡邊決定自己訓練方法和訓練的要點;第二,從這裡體悟究竟怎樣去訓練音聲,讓每個人音聲都過關;第三,你們將來要按這個指導原則,去具體在各地開展音聲的訓練。好,第一個,我給大家講啊,音聲訓練第一要則——即呼即吸,即字訣。
  • 大安法師:無相念佛非業力凡夫境界
    所謂無相念佛等於是實相念佛,實相才無相,無相又無不相。
  • 無相念佛修學行門 (一)
    《念佛三昧修學次第》第五章的第一節「念佛的種類」,已經由正元老師為各位菩薩講解完畢,接下來由我再為各位菩薩繼續講解第五章的第二節,也就是「奉獻給修學無相念佛者一系列的善巧方便行門」。在這一節當中,我們會提出一系列的修學無相念佛的善巧方便行門給各位來修學。 但是在修學無相念佛法門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說:念佛為什麼要無相?
  • 念佛方法與具體行持
    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3.追頂念念佛要一心不亂,只以一句佛號,一句頂一句,一聲追一聲,如猛將提刀捉賊,努力直前,無少憩息。不可高聲傷氣,不可逼氣動火,不可默努傷血,不可輕鬆養識,不可沉靜墮昏。坐、立、行各半技小香,周而復始,均勻不斷。此法或在健時一日間一做,極力追頂,猛之又猛,情識不斷,物我同消,一法不立。此個光景,名為一心不亂。
  • 《無相念佛》 注釋
    >>>注 釋<<<注一、依觀無量壽佛經所示:下品三生系攝受不謗大乘而造眾惡之下劣凡夫,以佛之方便力,使入大乘菩薩位。往生後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下,以凡夫賢聖雜處故,名凡聖同居土,此是下輩生想。中品三生系阿彌陀佛以方便力,攝受聲聞種性之眾生。往生彼國後所得皆是聲聞果,是有餘涅槃;又因此土是佛之方便所化而成,故名方便有餘土,此是中輩生想。
  • 「持名念佛」的6種念佛方法和2種儀軌
    觀像念佛是先觀阿彌陀佛的聖像或畫像,觀想佛的三十二相;觀想念佛是依《觀無量壽經》所記載的十六觀,觀想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與西方三聖的相好莊嚴;實相念佛是即離生滅、有無、能所的對待,契入自性清淨心,亦即念自性天真佛(真如佛性、實相妙理);持名念佛則是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 《無相念佛》 |修念佛圓通之權巧方便---無相憶念拜佛
    選擇一尊后,永不改變,直到將來無相念佛修成時,仍是同一尊。      選定一尊佛或菩薩之後,開始禮拜。禮拜之時僅以『憶佛之心念』來拜佛。一般人拜佛時,多是先在心中稱念一聲佛號,隨即禮拜,三稱三拜而已。而此方法則不稱念佛號,摒除佛號而禮拜自己所選定的一尊佛或菩薩,拜時清晰地了知自己當時在拜那一尊佛菩薩。不但口中不稱念聖號,心中也不可以有聖號。
  • 念佛法門的四個層次,由淺入深,由念佛而入實相
    如今在中國修行念佛法門的人最多,其實念佛法門也有很多種:包括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繫念思維念佛、因地無相念佛、體究念佛、果地無相念佛、實相念佛等,所以念佛法門不僅僅是持名念佛,但是現在很多法師將佛法簡單化了,只說持名念佛而不說其他。
  • 海山法師|一學就會的念佛方法
    海山法師是淨土宗高僧,法師經過幾十年的實踐,總結並傳授了一套一學就會、一看就懂的念佛方法,今天小編就將這個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裨益。海山長老(1928-2013),寂靜法師之師。長老幼習儒典,精熟「四書」,賦性穎異,志趣超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有道高僧。
  • 怎麼樣念佛能得一心清淨
    阿彌陀佛決定求往生,就念四字,大聲小聲不出聲,心裡默念,都可以,不念出聲,口動沒有聲音,叫金剛持,口動沒聲不累,完全默念,口也不動,念「阿彌陀佛西方三聖念佛是以清淨心繞佛為主,念(佛經)時要開口念,要出聲,念佛是止靜休息,是調身的,可以不出聲,心裡念佛或聽念佛機時,是在恢復體力,不出聲最好,
  • 妙印法師答疑:什麼是實相念佛?
    弟子想請問在念佛方法中(持名.觀相.觀想.實相),要想上品上生唯有實相念佛,必須離心緣相,文字相,言說相。都離相了大眾如何修學?妙印法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實相念佛。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嘆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授記,是名上品中生者。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
  • 無相念佛修學行門 (二)
    無相念佛這個法門就如同那個敲門磚一樣:所謂的敲門磚就是說,如果你想要進入一座廣大的殿堂,因為這個殿堂很廣闊,所以那個門就很厚,如果你用手去敲啊、敲啊,敲到手很痛,但是裡面的人卻完全聽不到;這時候你如果拿一塊磚在門上敲,它的聲音就可以傳到裡面去了,這時候裡面的人,聽到了聲音以後就來幫你開門,你就可以進去了。
  • 一切法門都具有實相念佛的功德
    ▲廣義的念佛法門,涵蓋了一切善法功德在龍樹菩薩所造的《十住毗婆沙論》中,曾著重提及過念佛法門的高深和殊勝。的確,念佛法門可以成就往生淨土的大功德,說這一法門高深莫名、殊勝了義也是不過分的。念佛法門的範圍,是非常廣泛的,其中實相念佛則屬於能夠契證真諦的念佛法門,與之相對應的是稱名念佛的法門。稱名念佛,是廣大佛子勤修善道的修行方法,也得到過祖師大德的方便讚嘆,但身為佛子,還是應該對實相念佛法門,有一定的聞思與見解,因為大乘佛子都曾發過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宏願,了解實相念佛的意義和功德,對於精進修行有非常大的加持力。
  • 諸宗部——念佛三昧寶王論
    問吾曰:「修心之人成道捷徑,法華三昧不輕之行,念佛三昧般舟之宗,僉為無上深妙禪門者,願聞其致。」對曰:「吾拱默九峰,與世異營,天書曲臨,自紫閣山草堂寺,令典千福法華勝場,向三十年矣。希高扣寂,未有若君之所問者也。子將涉無生之龍津,欲圖南以鵬舉,吾不敏也,嘗試論之。今則略開二十門,以明斯旨耳。」  上卷、七門 念未來佛。  中卷、六門 念現在佛。
  • 念佛拍手真好|重慶萬人念佛拍手健身操場面
    ,弘願寺淨宗師父新年開示四項方針之一念佛拍手操,於今年正月初九在萬州區北濱路音樂廣場,開始跳念佛拍手操,當時我們念佛林領眾佛安師兄動員蓮友們先來把場子紮起來,每天下午3點開始,念佛林蓮友大概有50人左右,連續跳了一個星期,順便讓來廣場遊玩的很多市民聽聞了念佛拍手操的利益好處。
  • 念佛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念佛
    我們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的生活也從念佛開始,一生的生活也從念佛開始。 一個小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先讓他聽佛號,讓他練習念南無阿彌陀佛,肯定這個孩子平生如果有什麼病苦、災難,就預先消掉了啊!尤其是孩子的心最單純,讓他念佛,睡覺時就可以睡到極樂世界去,而且往往也能夠看到極樂世界的景象,這是百分之百的。
  • 圓瑛大師《勸修念佛法門》第九:念佛具足三學
    第九: 念佛具足三學  念佛有四種:一、實相念佛。依實相理,念法身佛。
  • 感應故事:一,高位截癱念佛的奇蹟(轉之網絡)
    後來她可以揚起頭來,眼睛看著阿彌陀佛佛像畫著佛像來念佛。佛頂上的圓光念十聲佛號,佛頂上髻念十聲佛號,左眉十聲,右眉十聲,左眼十聲,右眼十聲,鼻子十聲,嘴十聲,左耳十聲,右耳十聲,整個佛像到蓮花臺畫下來,一共是200聲佛號。這樣她睜眼閉眼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形象就好像刻在他的心裡了。
  • 558.這部經是念佛人必讀之經丨成就十種速疾法【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在淨土宗有三部經:(一)為《阿彌陀經》,(二)為《無量壽經》,(三)為《觀無量壽經》。前一部經,文理很淺,容易明白。後二部經,文理比較深,非一般人所能了解。所以《阿彌陀經》為念佛人必讀之經。其名又譯為無量光佛,能令一切眾生得到大智慧光明,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早成佛道,所謂「十方三世佛,共為一法身。」念南無阿彌陀佛,有四種念的方法。①觀想念佛②觀像念佛③持名念佛④實相念佛。淺釋於下:①觀想念佛:要作這樣的觀想:「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莊嚴無等倫。」阿彌陀佛有三十二大人相,有八十種隨形好。
  • 佛教:念佛最忌諱著相?這樣念佛是修觀而不著,不簡單!
    觀想念佛的法門在《觀無量壽經》中有詳細的描述,主要通過觀想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莊嚴來獲得往生,是佛陀為眾生宣講的念佛修行法門。觀想念佛非常殊勝,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在觀像的同時而不著於相狀呢?喝的都是茶,來的都是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