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塊不起眼的石碑,被多國仿造,只因碑文太有意思

2020-12-16 腦洞歷史觀

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塊石碑。它的神奇之處在於,雖然是我們國家的東西,但是卻被各國仿製,但是我們自己對於它並沒有多少關注。

在不少國家的博物館裡都能夠看到它的身影,哈薩克斯坦就能看見。如果你去往他們國家的博物館,一定能夠找到它。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從正面看來,上面滿滿都是突厥文字,但是如果再看看背面,就能夠找到我們熟悉的漢字。

有的觀眾這個時候便產生疑問了,既然是兩種不同的文字,為什麼會出現在一塊石碑上呢?這就要追溯到一千多年之前了。

那時候我國正處於唐朝,而在位的是唐玄宗。

這塊碑當時就被立在皇宮的某個地方,名字叫做闕特勤碑,而且上面的書寫還是玄宗的御筆。

這所碑之所以會立在皇宮裡,是由於玄宗想要紀念當時的一位可汗,碑上也記載,這位可汗有個弟弟叫做闕特勤,而他被玄宗視為兒子。

根據記載,這位闕特勤是西突厥一位非常厲害的小夥子,不僅打仗很厲害,而且有一位同樣出色的兄長。

但是,他最終在一場戰爭中犧牲,那時候唐玄宗與這位西突厥的可汗兄長關係不錯,兩國之間也有建交。

所以,當這位天才式的小夥子離去之後,唐玄宗便立了這塊碑。一方面也是由於他愛惜人才,同時也想以此表達一下對西突厥的友好之意。

這座碑一共有四個面,雖然前面是漢字,但是其他幾個面都是突厥文。這也暗示了當時的境況:突厥對於當時的唐朝來說,是一個有力的潛在對手。

實際上,突厥在歷史中也有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前身是匈奴,早先曾被漢朝人士圍剿過,但是還有的人存活了下來,他們還到過金山附近的柔然人那裡,通過做苦力謀得了生路。

再往後,由於聯合了北方的一些部落,原本的殘餘勢力逐漸壯大,最終成為了強大的突厥,一度是在草原上叱吒風雲的民族。

此外,就像當初日本人來到大唐學習一番回去後記載的那樣,唐朝人總是意外的大方與熱情。

他們那時候與突厥交好,因此還送了很多金錢財物給突厥,這在石碑上也是有記載的。

不過,除了這些之外,石碑上還有一個記錄令人深思,上面寫漢人不讓擁有勇氣與智慧的人發展。

這樣看來,似乎有離間的意思在裡面。而且,這個表達與正面漢字所表達的大不相同,這就更令人思索了。截然不同的意思出現在一塊碑上,難免令人多想。

但結合歷史來看,突厥確實有分裂的時候,那時候正處於南北朝時期,他們分為了東西突厥。這與他們內部的政策有些關聯,他們並沒有像我們一樣,採取中央集權,相反是部落之間的聯合,這就給了一些人分化的機會。

當然,漢人也不是什麼責任都沒有的,還真的有人在其中幹了點事情。那是在隋朝的時候,作為使臣的長孫晟去往突厥,他由於獲得可汗的喜愛,被留在當地居住,而他這一住就是一年。

在這一年裡,長孫晟可不僅僅只是吃吃喝喝,他把突厥上下都摸了個透徹。於是他找到機會又去見了小可汗,大概是他兩邊跑的行為太明顯了,導致大小可汗彼此之間都有些相反,很快就互相叛變內鬥起來,最終使得突厥一分為二。

其實當時長孫晟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楊堅當時一度被可汗逼迫到要去修長城的地步,他只得想了點辦法。

而在此之後,隋朝也拿下了突厥。不過,等到隋朝到了尾聲的時候,這突厥又壯大了起來。

好在那時候在位的是李世民,他想到當年老丈人的辦法,於是也使用了這個計策,使得最終突厥處於了下風。

自此之後,突厥逐漸衰敗,直到闕特勤的兄長毗伽可汗的出現,才讓突厥再度慢慢強大。

不過,這座碑似乎也有著特殊的魔力,就在它所祭拜的闕特勤死後,闕特勤的那位兄長可汗也沒有活過第二年,原本強大的突厥再度衰落。

雖然英雄們逝去了,但是這塊石碑卻得到了保留,並且在千年之後被俄國人發現,石碑上的故事也逐漸被更多人知道。

儘管石碑身在蒙古,但是很多國家卻一直虎視眈眈,甚至不少國家都自己模仿進行了再造,令人稱奇,就連土耳其也有這樣的一塊碑。

相關焦點

  • 一塊不起眼的石碑,用玄武託起,卻讓韓國人300多年沒有顏面
    一塊不起眼的石碑,用玄武託起,卻讓韓國人300多年沒有顏面。在韓國有一塊十分有名的石碑,地址是在首爾的三田渡,因此這塊石碑就被稱為三田渡碑。當然也有一些人將這塊石碑稱為松坡碑。特別的地方是,這塊石碑上有著我們中國的漢字,上面寫著大清皇帝功德碑。
  • 西藏出土一塊古代石碑,碑文內容讓專家直呼:原來此人真的存在!
    眾所周知,咱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歲月沉澱,而在過往的歷朝歷代中,唐朝絕對是最能引人遐想的朝代之一,大家都知道,唐朝的經濟十分繁榮,各種詩人也是層出不絕,所以在那個時期,唐朝在其他國家也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 山西84歲老人堅守窯洞,只為守一塊石碑,碑文揭開五千年的秘密
    他們的存在,讓我們真正的感受到,在我們的身邊原來有如此多的大義之人,哪怕自己過著在別人看來艱苦的生活,卻還是願意為了某個要求與某個信仰,而不惜犧牲一切。這是中國人民的大義,也同樣是中華民族的氣節。一.歷史文物需要保護中國是一個有著非常悠久歷史的國家,從古代流傳至今天的歷史文物,可以用數不勝數來形容。對於這些歷史文物,對於這些歷史遺蹟,有可能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出現在我們的身邊。而對於那些歷史文物,自然是需要每一個人去保護的,只有所有的人都為保護歷史文物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歷史才能夠得以傳承,文物才能夠得以流傳。
  • 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一塊石碑:武則天的無字碑,民間說法不一
    「述聖碑」是武則天為高宗歌功頌德而立的碑,她還親自撰寫了5000餘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但她自己的石碑,卻是一片空白,「碑側鐫龍鳳形,其面及陰俱無字」。自秦漢以來,帝王將相無不希望死後能樹碑立傳,而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的石碑卻沒有刻一個字,不禁教人浮想聯翩,並忍不住要揣測其意。
  • 奇石碑:一塊古石碑只刻七個「殺」字!上任者第一件事「祭碑」
    很多人認為這塊石碑一聽就是假的,不存在,還真不是!這還這個石碑是真實存在的!1949年,有一個作家,叫田聞,在一次採訪中特別鄭重地提到「殺字碑文」,由於碑文刻有「七個殺字」,所以,也被稱為「七殺碑」,這塊碑一直保存到成都解放初。
  • 美國華盛頓紀念碑裡面竟然有一塊漢字石碑!這是誰送給美國的?
    (華盛頓紀念碑)華盛頓紀念碑是一座巨型的方形塔碑,石碑底部邊長為22.4米,高高169.045米。其內部和自由女神像一樣,都是可以進入參觀的,紀念碑內有50層鐵梯,也有70秒到頂端的高速電梯。為了彰顯華盛頓的功績,華盛頓紀念碑內牆鑲嵌著188塊由私人、團體及全球各地捐贈的紀念碑文,其中有一塊紀念碑文則是來自中國。這塊紀念碑文是在1853年,由美北長老會駐中國的傳教士丁韙良代表寧波地方政府贈與美國華盛頓紀念碑的,這篇碑文取自《瀛寰志略》。《瀛寰志略》是一本介紹世界地理風俗的書籍,該書作者是晚清重臣徐繼畬。
  • 一塊1010年修橋鋪路的石碑
    這塊石碑怎麼會在西泠印社的呢?於是做了一些追尋推考。  近百年前的1923年10月29日,杭州城東板兒巷(現建國南路)改建馬路時,從地下挖出一塊石碑,築路人不知道古碑的柴米價,丟棄一旁。西泠印社的丁仁、葉銘等人聞訊後,趕赴現場。拂拭碑後,他們認為這是一塊有紀年、記事的宋代古碑。
  • 寶石國裡覓石碑 - 人民網地方聯報網
    它是迄今為止史學家發現並證實的,鄭和下西洋在海外留下的唯一石碑。    斯裡蘭卡國土面積不大,但鄭和當年立的那塊石碑如今在那兒,接待我的分社首席記者章亞東也不清楚。我能向他提供的唯一線索是此碑在鄭和當年登陸的地方加勒發現的。    而加勒在那兒?當地人說斯裡蘭卡就沒有一個叫加勒的地方。章亞東給我打電話找中國駐斯裡蘭卡大使館查詢,人家也不知有這麼個地方。
  • 《喜羊羊與灰太狼》奇貓國實力最強的不是孤心狼,而是不起眼的她
    喜羊羊他們之所以會前往奇貓國,原因是這裡被孤心狼給控制了,他先是控制住了明日女王,然後讓奇貓國的人都聽命於他,想要奪走黑暗能量,可我看到最後奇貓國最強的人其實並不是孤心狼,而是不起眼的她,大家是否知道是誰呢?下面一起來分析下吧。
  • 考古發現600年前的石碑,碑文刻著六個字
    其實,在我國歷史上,關於穿越者的故事就有很多,曾經,明代有一塊石碑上就被刻著:「扯淡,再不來了。」的話語,而這座石碑的主人也就曾被很多人看作是穿越者。那麼,這座石碑的來歷究竟是什麼?它真是由穿越者打造出來的嗎?正文這座神秘的石碑被人稱之為是「扯淡碑」,作為河南淇縣的著名景觀之一,扯淡碑在最開始的時候是被放置在北關八角樓的西祖師廟內的。
  • 石碑
    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範圍極廣的實用文體。碑的種類繁多,碑文的體裁各具特色。石碑是把功績勒於石上,以傳後世的一種石刻。一般以文字為其主要部分,上有螭首,下有龜趺。石碑流傳下來的遺物中最有名的,當數漢碑"孔廟碑"(在山東曲阜,廷熹七年(164)年建);六朝有梁忠武王碑(在南京附近)等。考古界最重視石碑記載。幾百年幾千年的房屋有可能坍塌。而石碑除了被焚燒至毀壞外。
  • 帽兒胡同有文昌廟石碑,上有明清兩代碑文,還記錄地名演變
    文昌廟歷經滄桑,其前部早年被建為帽兒胡同小學,後殿也成為了大雜院,不過,幸運的是,清嘉慶六年重刻的石碑還立於原地,石碑周圍如今都是平房。▍小院裡的文昌廟石碑石碑通高近4米,碑的陰面(北面)無字,南面則有碑文,且保存情況較好,通過辨認,正是嘉慶皇帝大修文昌廟後,重刻的碑文。
  • 西藏出土一塊特殊石碑,碑文讓人不敢相信,專家:原來他真實存在
    而真正將中國和印度乃至西域各地聯繫起來的,卻是一個並不怎麼出名的歷史人物——王玄策了。因為玄奘的影響,唐朝開始重視這門越發勢大的宗教,也明白了唐朝西域諸國的存在。同時也加強了中印之間的聯繫。在643年時,當時就有婆羅門國使臣達到了中國,經過友好會晤之後,不多久婆羅門使者就決定回到婆羅門國。
  • 一塊不起眼的碎片 成了交通肇事逃逸者的絆腳石
    一塊不起眼的碎片 成了交通肇事逃逸者的絆腳石 2020-12-23 1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正定有一塊碑文,歷經歷史滄桑保留至今,起源於隋朝譽為楷書鼻祖
    ,而這塊碑文也被譽為楷書鼻祖。每一座建築都有自己的歷史故事,而在寺院內有一座碑文,這座碑文才是這裡意義最大的事物。這座石碑歷經歷史滄桑保留至今,起源於隋朝譽為楷書鼻祖,這座石碑就是《龍藏寺碑》。為了讓人們看得更加清楚,在它的旁邊有一個復刻石碑,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整個石碑的全貌,在石碑的頂部寫著「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
  • 中國有塊石碑韓國人堅持認為這是他們的,曾索要多次,中國都拒絕
    ——塞萬提斯(西班牙)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795,閱讀約2分鐘在吉林省吉安市東四公裡山腳下的通溝平原上,豎立著一塊重達37噸,名為「東方第一碑」的石碑。與中國很多石碑不同的是,韓國方面多次表示這塊石碑屬於他們國家,並多次向中國索要石碑。
  • 1936年,韓國發生一場洪水衝出一塊中文石碑,韓國人看完臉都變了
    本期我們要分享的一個小故事恰好與韓國有關係,1963年,韓國發生一場洪水,衝出一塊中文石碑,韓國人一看臉都青了!至於為什麼?下面且聽我一一道來! 但紙是包不住火的,1963年韓國發生一場洪水,衝出一塊中文石碑,這塊石碑又將韓國人帶回了那段「傷心的往事」!
  • 《原神》古代石碑在哪 古代石碑位置一覽
    導 讀 古代石碑放置的位置第一塊和第二塊還是非常的好找的,互動碑文後直接繼續找下一塊,無需戰鬥。
  • 韓國發洪水衝出一塊石碑,上面7個漢字讓韓國學者愣住:不可能
    古時候,國與國之間因為大仇小怨互相打架,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 原神古代石碑在哪? 原神古代石碑位置一覽
    原神古代石碑在哪?古代石碑放置的位置第一塊和第二塊還是非常的好找的,互動碑文後直接繼續找下一塊,無需戰鬥。第三塊需要多多注意一下,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原神古代石碑位置一覽,一起來看看吧!  原神古代石碑位置一覽  1、第一塊和第二塊還是非常好找的,互動碑文後直接繼續找下一塊,無需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