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有一塊碑文,歷經歷史滄桑保留至今,起源於隋朝譽為楷書鼻祖

2020-12-12 葫蘆島城事

在河北石家莊有一處地方,提起這個地方的名字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是哪裡,也不知道這個地方的名字到底什麼意思,但是如果說它另外一個名字你一定會驚訝的說「哦!原來是這裡。」

沒錯,這裡就是正定,河北石家莊的正定,它還有另外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常山。提起常山你們能想到誰?沒錯,三國蜀國護國將軍常山趙子龍,這裡就是趙子龍的故鄉,曾經的常山,現在的正定。

正定擁有著悠久的歷史,這裡孕育出了無數的人傑,也保留了很多珍貴的歷史文物,而其中在正定就有一座石碑,歷經歷史滄桑保留至今,起源於隋朝譽為楷書鼻祖,他就是《龍藏寺碑》

這塊碑文現在屹立在石家莊正定隆興寺內,歷經歷史滄桑保留至今,上面刻寫著那個時代的故事,距今已經擁有悠久的歷史了,而它上面的字體一直傳承至今,就是我們經常使用的楷體,而這塊碑文也被譽為楷書鼻祖。

第一次來河北,就來到了位於石家莊市正定縣的4A景區隆興寺。走進隆興寺那一刻如果不了解隆興寺也許你就會覺得這裡和全國其他地方的寺廟沒什麼區別,也同樣會認為來到這裡的人也不過是拜拜佛許願還願罷了,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隆興寺是國內保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每一座建築都有自己的歷史故事,而在寺院內有一座碑文,這座碑文才是這裡意義最大的事物。

這座石碑歷經歷史滄桑保留至今,起源於隋朝譽為楷書鼻祖,這座石碑就是《龍藏寺碑》。它屹立在大悲閣旁千年古槐之下,當你走進一看的時候,你會發現上面布滿了時間的痕跡,仔細打量碑文,上面刻寫的很多文字都早已經看不清了,但是刻寫的文字字體結構,仍然能夠讓人一眼就看出是楷書。

為了讓人們看得更加清楚,在它的旁邊有一個復刻石碑,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整個石碑的全貌,在石碑的頂部寫著「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

關於這個石碑,據史料記載,整個石碑高3.15米,寬0.9米,厚0.29米,碑上刻寫著楷書文字1500餘字,石碑的上面不僅刻有「恆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在碑額的兩側還蛟螭盤繞,更重要的是這塊石碑起源於隋代,距今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可以想像這塊石碑具有多大的歷史文化價值。

從隋朝到現在1400多年間,經過改朝換代各種戰爭侵略,它仍然能夠保存下來,我們只能說這是我們最幸運的一件事情了。

但是當看到這塊石碑的時候,很多人都有一個感悟,如果那個時代有更多的事物和建築保留至今的話,我們就能夠明白歷史,從而追根溯源。當然並不是說我們現在的文物保護工作還不夠好,只是看著這座碑突然覺得我們好像把老祖宗給留下的東西,弄丟了好多。

不知道你們看了這座碑會有什麼感想,但是如果你想來到這裡,那麼一定要請個導遊講解,因為他會有很多故事講給我們聽。

相關焦點

  • 被譽為嶺南文化的一塊活化石,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位於廣東惠州市惠東縣平海鎮,被譽為嶺南文化的一塊"活化石"。建於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現在是惠東縣一個建制鎮,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平海鎮被評為"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楹聯之鄉"、"舞龍之鄉",平海漁歌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正定開元寺鐘樓與山西大同鼓樓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絕代芳華人,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正定開元寺鐘樓與山西大同鼓樓。河北正定開元寺鐘樓正定開元寺鐘樓坐落在河北省正定市大十字街的開元寺內。正定開元寺的建築布局和鐘樓建築均保持著唐代特點,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深受專家和學者們的青睞。1988年,國務院把正定開元寺鐘樓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精品經典】楷書鼻祖:《龍藏寺碑》
    書法史上的隋代,並不因為其年代的短暫而在歷史上湮沒。
  • 正定人講述正定隆興寺故事——隆興寺金銅大悲菩薩像鑄造工期考
    在敦煌莫高窟61窟西壁壁畫「五臺山圖」的右下方,繪有一座方形的城池,城牆高高矗立,城門上建有門樓。城內外衙署、寺廟、河流、橋梁、街道、店鋪井然分布,送供使的駝隊、馬隊穿城前行。旁側榜題曰「河北道鎮州」。鎮州,即今河北正定。正定是一座佛教重鎮,也是古代河北通往佛教聖地五臺山的必經要邑。1994年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楷書鼻祖」鍾繇《宣示表》,放大看更贊!
    此帖較鍾繇其他作品,無論在筆法或結體上,都更顯出一種較為成熟的楷書體態和氣息,點畫遒勁而顯樸茂,字體寬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現了魏晉時代正走向成熟的楷書的藝術特徵。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正定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京港澳、京昆、石太、石黃等高速公路互通交匯,107國道縱貫南北,京廣鐵路幹線貫穿全境,石家莊國際機場就坐落在正定境內,是國內第二個實現空鐵聯運的國際機場。特別是隨著京石高鐵的開通和機場高鐵站的設立,正定已進入「京津冀一小時經濟圈」。正定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文化積澱深厚,享有「古建築寶庫」的美譽。
  • 河北正定,都有哪些「國寶」?
    自古作為軍事要衝的正定城,坐落於滹沱河北岸的華北平原之上,並無天塹可守, 惟有擴大城垣面積,高築城牆,同時留有大片田地耕種。北周滅北齊後,將正定城垣由河南岸遷至北岸,始修城牆。正定南城門與甕城之間的廣場上鍛鍊的老人,城門外券上嵌有「三關雄鎮」的石匾額。正定參與平定奢崇明叛亂,同意其建立治所,城牆一周為24華裡。
  • 正定又獲得一國家級稱號,正定人身價要暴漲!!!
    配圖,@攝圖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正定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有1600多年歷史的正定古城牆正定古城牆已有1600多年歷史,東晉時土築,北周時石砌,唐代重新擴建為土城,明朝擴建後改為周長24華裡的磚城,現存正定城牆是明代遺存
  • 帽兒胡同有文昌廟石碑,上有明清兩代碑文,還記錄地名演變
    當時,明憲宗朱見深寫了碑文並賦詩一首。明憲宗在碑文裡講述了重建的原因:「都城艮地有梓潼舊廟(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其官民士庶祈籖(qiān)者絡繹不絕,歷有靈驗,惟殿宇窄狹難於瞻禮。」文昌廟非常靈驗,但殿宇窄狹,於是為了顯示「帝德」,明憲宗重建了文昌廟。清嘉慶六年(1801),再次大修文昌廟,並將損毀的明成化年御製碑重刻。
  • 河南小縣有一塊特殊墓碑,碑文內容太「扯淡」,卻成為著名文物
    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在考古界真的是出現了許多奇葩的事情,比如當年那座被盜的揚州古墓,盜墓賊臨走留下了「燕趙人氏,到此一遊」的挑釁話語,還有那個號稱「塞北第一盜墓高手」的姚玉忠,更是放出狠話,叫囂10個考古專家也不如我。
  • 尋訪正定臨濟宗祖庭
    &nbsp&nbsp&nbsp&nbsp正定是中華文化興盛時期的佛教重鎮。——餘秋雨考察正定時語&nbsp&nbsp&nbsp&nbsp據史書記載,自漢至今1900年間,正定香火一直延綿,鐘鼎常鳴,佛法千年不絕,歷史上縣境之內佛寺眾多,隋唐時期達到190多座。
  • 歐陽詢僅存的隸書碑文,竟然就收藏在樓觀
    歐陽詢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我們來看看他的書法都出現在哪裡——他的字不僅寫在紙上、碑上,還出現在許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唐高祖李淵即位時,仍然沿用隋朝五銖錢,武德四年廢棄五銖錢,發行了開元通寶錢,而最初「開元通寶」的字,就是由時任給事中歐陽詢所書,「通寶」一詞也是由歐陽詢首創。
  • 歷史上真有穿越者?考古發現600年前的石碑,碑文刻著六個字
    對於人類來說,無論是已經過去的歷史還是即將到來的未來,都能夠對我們產生一定的吸引力,正因如此,穿越才成為了許多人都想擁有的經歷。其實,在我國歷史上,關於穿越者的故事就有很多,曾經,明代有一塊石碑上就被刻著:「扯淡,再不來了。」的話語,而這座石碑的主人也就曾被很多人看作是穿越者。那麼,這座石碑的來歷究竟是什麼?它真是由穿越者打造出來的嗎?
  • 【有聲文學】《滄桑安定》作者: 郝隨穗 朗讀者:白曉玲
    滄桑安定文∕郝隨穗  坐標在此,北方中央的子長;子長向西,古鎮打開歷史的城門,窯洞裡時空端坐,一千年、一萬年不長,觸手可及的歷史殘垣,展開的手心,落下安定過往的世事滄桑。打破頑固勢力、大力改革教學體制,堪稱宋學先驅,宋神宗贊「師任而尊,如泰山屹峙於諸峰」;「青瑣名臣」薛文周冒死上諫,彈劾不避權貴,被明神宗譽為「天下廉吏第一」;清代工書神寫張在朝,晝夜趕驢到榆林揭下榜文,從自己的棉衣破口子裡撕下一塊棉花,蘸墨寫下「榆林府」三個字,至今被稱書法典範;民族英雄謝子長,奇襲安定縣城,劫富濟貧,百姓稱他謝青天,毛澤東三次為其題詞並撰碑文,創下毛澤東為別人題詞撰文次數的最高紀錄
  • 中國一塊不起眼的石碑,被多國仿造,只因碑文太有意思
    這所碑之所以會立在皇宮裡,是由於玄宗想要紀念當時的一位可汗,碑上也記載,這位可汗有個弟弟叫做闕特勤,而他被玄宗視為兒子。根據記載,這位闕特勤是西突厥一位非常厲害的小夥子,不僅打仗很厲害,而且有一位同樣出色的兄長。
  • 他被譽為宋朝書法的「殿軍」,楷書稱雄一時,與宋徽宗齊名!
    在書法史上也是如此,王羲之沒有在「先墓遭荼毒」時候的痛徹心肝,就寫不出了超越《蘭亭序》的《喪亂帖》,顏真卿沒有經歷戰爭的離亂和骨肉分離,就難以寫出椎心泣血的《祭侄文稿》,蘇東坡沒有經歷「烏臺詩案」的人生劫難,就不會有《寒食帖》這樣偉大的藝術品。
  • 河北正定中學藏唐代碑刻精品拓片展在省圖書館展出
    12月6日,由河北省圖書館與河北正定中學聯合主辦的唐代碑刻精品拓片展在河北省圖書館開幕,36幅不同時代的唐代碑刻,穿越唐朝245年歷史,以墓誌石刻拓本的方式與當代觀眾對話,再現了唐朝在歷史長河中的文化結晶。本次展覽將持續到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