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5 1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
一名土生土長的90後
王庭輝
大學畢業後
選擇回到家鄉發展
成為一名電商
還做起了直播帶貨
看到地裡的香蕉長勢良好、飽滿,馬上就可以採摘售賣了,王庭輝通過網絡直播向網友們推薦自家的香蕉。別看他現在直播賣東西時一副老練的樣子,三年前剛回老家創業的王庭輝可是對網際網路銷售一竅不通。
我是2017年年初回家探親,得知秀英區永興電商正在大力做永興電商扶貧這塊,剛好我家裡面跟我做思想工作,你要回來家鄉這邊發展。
王庭輝
王庭輝大學讀的是財務管理類專業,畢業後在雲南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一次回家探親時家人的一席話,讓他決定回到家鄉永興鎮發展。加入永興電商扶貧中心之後,他運用網際網路渠道,銷售當地的農產品。家裡種植的香蕉,便成了王庭輝邁向電商行業的第一款農產品。
當時我們家種的香蕉在地裡面,人家來收是0.6~0.8元一斤,但是我在網上直播後,可以把它賣到兩塊錢一斤,這樣子價格就可以翻倍了。第一個客戶是我雲南大學的同學,還有一些是跟我買了房子的客戶他們買的,大概也就賣了幾十箱這個香蕉。
王庭輝
自從在網上銷售香蕉嘗到甜頭後,當地產的荔枝、黃皮、香瓜、雞蛋等農產品都成了王庭輝線上銷售的商品。
2019年4月,隔壁東山鎮217戶農戶入戶養殖的12萬隻蛋雞面臨著無處可銷的困境。這時,熱心的王庭輝主動站了出來,他利用自己在電商推廣得到的經驗和直播引流新方式,擴大網絡影響力,擴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與此同時,王庭輝還通過政府多方聯繫收購商、超市、飯店等愛心企業,積極幫助農戶尋找銷售渠道。
在王庭輝和同事們的大力推廣宣傳下,僅用10天時間就把12萬隻雞銷售一空,挽回養雞場經濟損失近300萬元。從這以後,村民送給他一個外號,叫做「王百萬」。
永興鎮人口約有30000多人,很多人都是靠務農為生。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瓜果蔬菜,因為沒有銷售渠道,銷量和價格都上不去,導致農戶們只能自給自足,並沒有機會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而幫助農戶把農產品銷售出去,也成了王庭輝返鄉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庭輝教林貽松線上銷售蜂蜜:
林貽松一家是永興鎮羅經村委會儒林村的脫貧戶。脫貧後,林貽松家裡的經濟來源主要是靠養殖蜜蜂,而他的腿腳殘疾,行動不便。王庭輝就來到林貽松的家裡,教他學會運用電商平臺,把自家的蜂蜜放到網上銷售。可最初王庭輝的這份好意,在林貽松這裡卻碰了壁。
王庭輝第一次來的時候,我不怎麼願意去學習,因為看不到客戶,也看不到資源,我就不想學。
脫貧戶 林貽松
林貽松家的蜂蜜,都是一些老客戶上門購買,那是一手交貨、一手交錢的買賣。在他看來,網上銷售只是打打廣告而已。即便有了訂單,也要把蜂蜜寄出去才能收到錢,他覺得,這樣的買賣模式有點不靠譜。為了打消林貽松的疑慮,王庭輝手把手地教他在網上買了一件商品。
有了這次網上購物的經歷,林貽松這才慢慢接受。在王庭輝的指導下,他在一些電商平臺註冊了自己的微店或網店,開始在網絡上銷售自家的蜂蜜。
脫貧戶 林貽松說:
現在,王庭輝在永興電商扶貧中心負責運營工作,日常還要兼顧脫貧戶們的業務培訓,讓脫貧戶們人人都能搭乘網際網路的快車,讓自產的農產品不愁賣、提升效益。
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將我們這邊農戶的農副產品賣出島,賣到全國各地,帶給當地的農戶經濟上的創收,也為當地的經濟助力。
王庭輝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原標題:《打贏脫貧攻堅戰(814期)丨村裡有位「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大家叫他「王百萬」!》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