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2021-02-14 慈懷讀書會


收聽詳解版《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

請點擊上方圖片,進入慈懷每天一本書小程序

《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

原著 | 吉田穗波

解讀 | 四點半的洛杉磯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安東尼朗誦

各位慈懷讀書會的讀者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每天一本書欄目。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書是《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這是慈懷為你讀的第九百十一本書,在這裡,我們將為您提供10分鐘的簡版內容。想要查閱每天一本書的詳解版,點擊文首圖片,進入慈懷每天一本書小程序收聽,讓你更好更完整地把握書中精華。

有人曾說過,善於掌握自己時間的人,是真正偉大的人。

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惜時的人,時間會留給他串串果實。而浪費者,只會收穫一頭白髮和空空的雙手。

正如《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所告訴我們的,人們無法改變時間的長度,但可以改變它的質量。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本書作者吉田穗波,婦產科醫師,還是一位四個孩子的母親。2008年8月曾帶著三個年幼的女兒,與丈夫一起前往波士頓,攻讀哈佛碩士。

一個媽媽是如何高效地完成學業,又能照顧好家庭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開始這段探索。

多項任務同時做,

反而什麼都能做到

有些人也許對吉田醫生有些疑惑:醫生工作那麼忙,她是怎麼做到一邊兼顧工作、一邊備考還帶著三個孩子去美國留學。

可吉田醫生堅信,越忙碌越能提升自己。如果追求輕鬆,逐個完成多項任務,很有可能因懈怠而無法及時完成。也許同時做反而什麼任務都能完成,事實證明她做到了。

她不僅將孩子照顧妥當,還取得了哈佛碩士的畢業證書。她是怎麼把多項任務做好的呢?

她提到了兩個辦法:第一個是要戴上我能行的眼鏡,第二個是用期限給自己加速。

那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辦法:戴上我能行的眼鏡。

曾有人問吉田醫生「開始準備留學時,就預計過只要半年就能做到嗎?」說實話,當時她沒考慮那麼多,只想著要去這件事。

吉田醫生坦誠地說:「自己會有這樣的想法,源於自己擁有沒有根據的自信。」

所謂沒有根據的自信,就是能把自己周圍發生的事情都往好的方面解釋,並把它當成一個好的徵兆。

比如說,吉田醫生填好寄到美國的資料遲遲沒寄出,結果收到校方要求重新寄新資料的信件,她會感嘆一句「真幸運」。

而這種幸運,會被吉田醫生當做是留學成功的預兆。就這樣,作者慢慢地培養出了沒有根據的自信,也產生了「我能行」的想法。

因為覺得自己能行,生活中的各種困難自然會有解決的辦法。

如果說戴上「我能行」的眼鏡是同時進行多項任務的第一步,那麼用期限給自己加速則是第二步。

如果五天後要交一份非常難寫的研究報告,你會怎麼想呢?是認為就剩下五天還是放棄吧,還是像作者一樣焦慮的同時,也充滿了滿滿的幹勁呢。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

有期限的規定,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動力,就看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很多人認為只有半年的時間來準備留學,實在太倉促了。可吉田醫生不這麼想。她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做好每一階段的規劃,然後集中精力去完成該階段的目標。

被限定的期限,意味著能發揮出「截止日期前的蠻力」,也能創造了一個加速的環境。

我們在做一件事情時,哪怕只剩最後一秒,也應該像吉田醫生一樣,用盡各種各樣的辦法,竭盡全力去實現目標。只要我們不放棄,那麼事情也不會放棄我們。

如果你也像作者一樣,想要同時進行多項任務,樹立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還要學著用期限來給自己加速,不到最後一秒,決不放棄。

點擊圖片收聽更多好書解讀

用自己的規則,提高時間密度

很多人都說自己沒時間,可事實上真的沒時間嗎?不是的,絕大數人的「我沒時間」,不是時間不夠用,而是不會用時間。那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書中有提到了一個「時間密度」的概念。

一分鐘的時間價值取決你的使用辦法。當你充分利用時間,時間密度也隨之提高,它所創造的價值也高。

那該怎麼提高時間密度呢?

作者介紹了兩個辦法:第一,制定使時間最大化的計劃。第二,適當放棄必須做得完美的想法。

聽到這,你也許會好奇怎麼制定使時間最大化的計劃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相信大家都聽過大石頭的故事。在河流附近有幾個石頭,旁邊還有一些杯子,裡面裝滿了小石頭,還有一些沙子和空桶。

為了將更多的石頭和沙子裝入桶內,要怎麼裝才好呢?

自然是先裝大石頭,再裝入小石頭,最後放入沙子。平常的時間管理也是一樣的。在有限的人生裡,首先要做的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即先裝大石頭。

吉田醫生在備考時,也運用了這一辦法。在取得語言考試的分數後,撰寫小論文就是她目前的大石頭。所以在語言考試結束後,她就把清晨的整塊時間用在撰寫小論文上。

當我們遇到多項任務時,如果能擁有先裝大石頭的思維,這將提高我們的時間密度,那麼我們再也不會說「沒時間」了。

如果說先做重要的事情是提高時間密度的第一步,那適當改變完美的想法就是第二步。

相信很多人和作者一樣,有過類似的想法:做事情一旦開始做了,就必須認真地做到最後。

但這樣的想法有時會造成一定的麻煩。這時,不妨適當轉化想法,小規模、不充分的完成也是可以的。

作者曾在任何地方都是追求滿分的優等生,就連育兒,她也堅信只有夫妻親手培養,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可在大女兒住院後,她才意識到單靠自己是怎麼也無法應付好的,特別是雙方都有工作的情況下。她開始放棄了育兒只有靠夫妻自身做到完美的想法。

她學著藉助他人的力量,讓孩子們接觸到不同的大人和兒童,自己在休息日和孩子盡情玩耍。

每一個人對生活都有自己的評分標準,如果一直執著於一次完成,也許你的時間密度並不高。反之,適當放棄追求滿分的態度,也許你能提高自己的時間密度。

魯迅曾說過:使一個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如果大家都可以在整塊的時間裡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同時適當放棄必須做得完美的想法,那麼相信你的時間密度將極大地提高。

改變舊的時間管理觀點,才能擁有更多的時間,才能更好地邁向成長。

點擊圖片收聽更多好書解讀

把時間變助手,集中精力做事

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常常被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奪走了能量。這時候,哪怕想要集中精力,卻發現這些小事像刺一樣卡在喉嚨裡,讓人無法全身心地投入進去。

作者也就曾深受其困惱,因為這些事都不需要緊急處理,自己又沒時間,就被作者一直拖著。

為此,作者想出了解決辦法:充分利用開始做事之前的時間,隨身攜帶激勵的語言。

集中精力做事的第一步是充分利用開始做事前的時間。

要專注做某事,需要注意如何充分利用開始做事前的時間。

因為這些時間,就像跳高前的助跑,想要跳得更高,那麼就必須做好助跑。

生活中,作者有寫郵件的習慣。為了更好地集中精力,她常會在晾衣服等零碎時間,構思郵件內容,以便自己一打開電腦,就可以打出好多內容。

如果這個時間段內,你總是耗費在小事上,那麼之後的精力可能會受到幹擾。所以,為了不變成這樣,要先處理好在意的事情,同時充分利用開始做事前的時間,來為自己助跑。

集中精力做事的第二步是隨身攜帶激勵的語言。

作者也曾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本想著集中精力做事,卻變得心不在焉。

每當這時,她就會拿出記事本,仔細地看自己抄錄的激勵語句。

有人看書做讀書筆記,而作者看重的是,那些能隨身攜帶的話語。每次攜帶,她都會感覺自己與那些話語一起行走、奔跑、思考。而那些話語的確也推動著作者,讓她走到正確的方向。

這裡,作者建議激勵自己的,不必只局限於話語,也可以是一種行為。

不管是什麼,作者都希望這些積極的思考習慣,能在你失去動力時,成為你再次踩下踏板加速前進的能量。

人不是永動的機器,偶爾也會有喪失熱情時候。如果你迷茫了、變得沮喪了,不妨以利用做事前的時間來調整狀態,同時也可以利用一些激勵人心的話語來自我鼓勵。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時間的主人,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

點擊圖片收聽更多好書解讀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珍惜時間的人,善於管理時間的人,才能做出更好的成績。

以上就是本書的精華。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時間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時間給空想者痛苦,給創造者幸福。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輕視時間,總覺得浪費一分鐘,這沒關係。殊不知,這樣的一分鐘積少成多,量變也會引起質變。

時間無情,卻也深情。任何事物都無法抗拒時間的流逝,但如果你能合理地安排,時間會回饋你意想不到的財富。

人的一生短暫,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熱愛自己的生命,把握好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創造不一樣的風景,為自己的此生畫上絢麗的色彩。

餘生,請懂得利用好時間。因為你高效利用時間的程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我們只有在有限的一生中,挑戰自己,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才能實現更精彩的人生。。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以上內容為每天一本書的簡版,查閱詳解版歡迎點擊文末圖片,進入慈懷每天一本書小程序收聽。

慈懷每天一本書小程序是慈懷為了更好地為大家提供聽書服務,特地打造的一座成長圖書館。相比在公眾號上的內容,慈懷每天一本書小程序內容更完整,功能更豐富,一起了解看看吧:

點擊下圖進入每天一本書小程序

收聽詳解版內容

歡迎喜歡每天一本書專欄的書友們點擊圖片體驗,長期暢聽可點擊閱讀原文訂閱,如有任何疑問均可添加客服樂樂(微信號:chdsh04)諮詢詳情哦

*註:配圖來自攝圖網

*文:四點半的洛杉磯,慈懷每天一本書籤約作者,90後文藝少女,小說,故事作者。

*註:如果你也想成為慈懷每天一本書的籤約作者,歡迎後臺回復「閱讀達人」了解相關事宜。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每天一本書小程序,領取你的成長圖書館

相關焦點

  • 你做事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對一件事情的態度,往往能夠決定你在這件事上的努力程度,而最終將決定這項事業的發展高度。正是因為這種態度,才使我們嚴格要求自己,不斷迎接新一輪的挑戰,從而得到更大的進步。02吉塔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進行學習,為進軍國際大賽做準備。在這裡的幾年,她開始放鬆自己。她與朋友去酒吧,開始塗指甲,開始留長髮,偶爾也吃油炸食品。
  • 對待逆境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文丨李相敏在人生這座修羅場中,我們總會遇到不同的際遇,或繁花似錦,如意順遂,或風狂雨急,荊棘叢生。逆境與失敗,是伴隨我們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環節。對待人生失意的態度,甚至決定了我們的人生高度。在接受了多次打擊與失敗之後,會自縛手腳,讓這種習得性無力感將我們緊緊束縛,人生自然無法自由伸展拳腳,讓生命能量困在了原地不動。
  • 深度好文: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大家好,我是小編愛情是要珍惜的,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人生感悟勵志小故事講的是一篇關於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的故事。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它的人生態度。凡是成功者,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來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失敗者則恰恰相反,他們的失敗,完全在於他們的人生態度、對待他人、對待事物的態度,所以說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 努力奔跑 or 雨中漫步,你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奔跑不單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態度,決定你人生高度的態度。如果你碰到一個雨天,很大的雨,最要命的是你沒有傘,你會怎麼樣?是努力奔跑的路人甲?還是漫步雨中的路人乙?這兩個人的做法無所謂誰對誰錯,只不過是人生的態度不同,但是他們所造就的人生也大不相同。
  • 治學態度決定人生高度
    少年時代的張載天資聰慧,博覽群書,對周邊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喜歡究根問底,追根索因,他的啟蒙老師是他滿腹經綸的爸爸張迪和慈祥和藹的媽媽陸氏,對於幼小的張載異於其它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的父母沒有置之不理或簡單的搪塞了之,而是利用休息時間查找資料並且非常耐心不厭其煩地為孩子答疑解惑,指點迷津,可以說沒有他父母的耐心陪伴和教導就沒有後來的博學大儒張載
  • 面對逆境的態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你怎樣對待逆境,怎樣和生活的苟且握手言和,你就會怎樣度過一生。人生,不服輸於逆境,不服從命運的安排,順勢而為,逆勢而上;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才會活得絢爛。有的人,在逆境中選擇絕望;有的人,在逆境中,選擇堅強與勇敢。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絕望的人。
  • 你對待苦難的態度,其實早已暗中決定了你的人生
    這取決我們面對苦難時自己的態度和能力,我們對待苦難的態度和心境決定我們的命運。人的天賦相差不多,我們應對苦難、挫折的態度和能力決定了我們走多遠,走多久,走多高,決定了不同的人生。對於苦難的不同態度,決定了你是哪種人。把苦難看成人生的陰霾或者滅頂之災,一遇見挫折,心裡的所有夢想就都一下子幻滅了的這種人,只能是平庸之輩。
  • 你對待失敗的態度,決定了你未來的高度
    拉麵從選粉、加水、加鹽、和面、揉面、醒發、加灰、室溫都有很多門道,一個步驟錯了或者時間沒卡好,直接關係著成功與失敗的區別。更何況那個時候她還不會用定焦全部都是自動對焦,一大堆純白色的麵粉給特寫的時候連焦都對不上。於是,一遍又一遍地重拍。這個視頻她一共拍了200多個鏡頭,整整拍了3天,每天只吃一頓飯,浪費了20多斤麵粉,廢掉的麵團做成大饢和奶奶吃了半個多月。
  • 對待「小事」的態度,決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人生高度,不僅憑藉你的雄才大略,還需要身體力行做好一件件小事,並能堅持不懈。正如《道德經》有言:「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不管是功成名就的人,還是才華橫溢的人,他們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從小處著手,從點滴起步。
  • 2020年高考作文社會熱點話題素材:人生的態度決定高度
    一個人能否成功,主要看他對待人生的態度,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是:成功者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恰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你對待人生的態度,是樂觀上進還是悲觀頹廢,將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 態度決定高度
    人們常說態度決定一切,這話一點不假。任何一件事,你投入多少熱情與努力,它就會回報你相應的希望與成功。可以說,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狀態。我的同學大黃,畢業去實習的時候,由於剛開始對業務不熟悉,於是負責帶他的經理,便讓他做電話接待的基礎工作。經理給了一本接電話所需要注意的事項,讓他熟讀並牢記。
  • 你對待「金錢」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從古至今,「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錢篩酒杯杯滿,無錢篩酒淺三分」、「有錢能使鬼推磨,無錢鬼也不開門」等諺語也告訴我們,沒有金錢的人生是萬萬不能的。聽起來是庸俗了些,但確是人間真理。我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金錢,培養孩子離不開金錢,實現人生價值離不開金錢,人際交往離不開金錢……如果沒有金錢作為保障,這一切都無法解決。
  • 《清平樂》歐陽修遭圍攻:對待失敗的態度,決定成功的高度
    如何對待失敗,決定我們如何獲得成功。  01對待失敗的態度決定成功的高度  前段時間熱播的《清平樂》中,歐陽修被調為負責國子監監考的內翰,負責選取人才。  有一名叫劉幾的學子,被公認為必中狀員之人。但第1輪結果出來,他卻落選了。狀元和榜眼都沒有他的名字。榜上有名的是從未聽說過的無名之輩。  學子們憤憤不平,前去找歐陽修理論。
  • 昆明少兒足球訓練日誌: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在足球訓練中,首先就是要學會尊重,認真對待足球,你對足球訓練的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其實,你對足球訓練的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01意志力不堅定的學員有些隊員,訓練的時候十分隨意。其實,教練失望的不是你的比賽成績,而是你對待足球訓練的態度
  • 勤奮成就人生 心態決定高度
    勤奮成就我們人生,在勤奮的同時,我們還需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還是繼續剛才的那條微信:Luck(好運) L+U+C+K=12+21+3+11=47% ,Love(愛情) L+O+V+E=12+15+22+5=54% 。看來,這些我們通常認為重要的東西卻並沒起到最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可以決定我們100%的人生呢?是Money(金錢)嗎?
  • 2015年高考作文練習: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態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在生活的每一天中,都有許許多多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領域裡,上演著失敗或是成功的大戲。儘管這些成功或失敗或大或小。既然每個人都在想著成功,那麼你為什麼還要有失敗的呢?你心甘情願地失敗嗎?如果不甘心失敗,那麼,你就查找出失敗的原因吧!  行為,影響著位置。
  • 高度自律,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也許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過得很好,卻偏偏沒有毅力去改變自己的現狀,《少有人走的路》裡說「所謂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本想取一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的標題,但轉念一想太空洞,因為對比的角度實在是有限,且涉及到某些單位的切身利益了,還是說說態度決定高度的事情。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圖。這是我跟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的對話內容。上圖是今天上班路上看到其他單位做的養護,忍不住讓老婆拍下來,老婆問我你拍這個幹嘛,又沒有什麼。我說你拍就是了,我要給我管的牛逼單位看看什麼叫養護。看到這個對比你們怎麼想?反正我是想不通的。所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種說法是真的在我們這體現的淋漓盡致啊,同樣是中字頭,同樣是批著為南潯做貢獻的糖衣炮彈來的,可有些單位真TM只是打嘴炮啊,根本沒有付諸行動。
  • 那個差點嫁掉的女博士出局了:你對父母的態度,藏著人生的高度
    另一半的人生高度,同樣也會對你的人生觀起到舉重若輕的作用。在這裡,一個人對待父母的態度,尤其可以看出他的人生高度。也許你會說,我找的是人生伴侶,與他的父母並沒有多大關係。此言差矣。對方的原生家庭的影響力是不可磨滅的,同樣,他的人生高度也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形成。這個人對待父母如何,與他受到的教育沒有多大關係,但是能從側面反映出他的人生所佔據的高度。舉個例子。
  • 你知道嗎?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能決定孩子的
    從他們的故事中,我也得到了啟發,我不僅看到了這些讓人心疼的孩子們,同時,也關注著父母對他們的態度,我發現,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真的可以決定一個孩子的一生。回想一下,你上學時,成績不好的時候是不是也希望家長能多關注你的感受而不是成績呢?你會發現,你依然在用一些你曾經受到過的教育,對待著自己的孩子。就像這個媽媽說的:我成為了母親之後怎麼又這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