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智慧醫醫。
不少老年朋友退休後,開始把生活的重心轉移到鍛鍊身體上,都爭取做一個健康、有活力的老年人。
這不,老何和老王這老哥倆就每天相約去公園晨練。老何好動,每天先打半小時太極,不過癮,還要再踢一小時毽子。老王喜靜,每天下下棋、打打坐,就當做鍛鍊了。
老王經常勸老何:「咱們都這麼大歲數了,可禁不起這麼折騰了,再把命折騰沒嘍。」
不同的年齡段要有不同的健康計劃,40歲之前,你可以嘗試高強度的運動,過了40,你就要你就要逐漸降低運動強度。60歲以後,就要以靜養為主了。
因為一旦上了年紀,運動過程中就更容易發生意外,我們一定要最大程度避免意外的發生。
如果每天能花30分鐘左右靜養,多做幾次深呼吸,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因為人在「靜養」狀態下,神經放鬆,呼吸、心率、血壓、體溫都相應降低,而這種低代謝,自然使生命相對延長。
雖說生命在於運動,但是,過量的運動不僅不會強身,還有可能傷身。
1. 損傷關節
人在運動的時候,關節是會相互摩擦的,一般正常範圍內的摩擦是不會給關節帶來損傷的,但是,當你長時間的過量運動的時候,關節磨損就會比一般人快,給關節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2.引發心臟疾病
大家都知道,我們在運動的時候會心跳加快,當心率過高的時候,請一定要停下來休息,如果這個時候,還強迫自己運動的話,心率就會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範圍,從而引發心臟疾病,嚴重的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3.產生心理依賴
長時間的大量運動,人體會產生一種叫「嗎啡樣物質」的化學物質。它可以使人感到興奮的同時抑制疼痛,就容易上癮。一旦中斷會導致噁心、失眠、焦慮、憤怒、煩躁等症狀。
4.過量的運動更有可能受傷
運動過程中,人的大腦會隨著運動時間越來越長,而感到越來越疲勞,人就會出現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現象,而這些會使你在運動中產生失誤,從而受傷。
運動有很多方式,老年朋友們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合適知道的。
比如,如果您體質比較好,可能選擇慢跑、散步、打太極等;如果你體質比較差,就還是以靜養為主吧,可以在家伺弄伺弄花草,打掃打掃房間,給魚缸換換水,如果外出運動,也建議選擇釣魚,慢走這種運動量不大的運動。
醫醫在這裡再次提醒老年朋友們,比不運動更可怕的運動過量,尤其剛開始的時候一定不要猛練,一定要等身體適應後再逐漸增加運動量。
如果太激進,想立馬看到效果,往往會得不償失。尤其上了一些年齡大、體質差或者有慢性疾病的人,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