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扶老人照片被傳網絡 有人卻說她"想成網紅想瘋了"

2021-02-13 人民網

    10月8日早晨,在河北保定望都縣火車站廣場附近,一位七十多歲的腦梗老人騎三輪車不慎摔倒,當地女網友「寶貝兒香香」上前救助被恰好路過的望都縣縣委宣傳部新聞幹事陳衛紅拍攝到了全過程。

  陳衛紅將這組照片上傳到網上後引起了網友激烈爭議,有的網友為這位女子點讚,部分網友質疑照片擺拍,個別網友攻擊「想成網紅想瘋了」而令女子心寒。

老人摔倒遇好心情侶 女子扶老人照片被傳網絡    

  10月8日,微信公眾號「鑫視界」上刊發了一篇圖文並茂的網文《腦梗老人摔倒 美女救人修車後離去》。

陳衛紅 攝(下同)

  網文稱,10月8日早6時左右,保定市望都縣火車站廣場附近,一位患腦梗的老人在騎三輪車過程中不慎跌倒。恰巧,一對戀人路經此處毫不猶豫地對老人進行救助。據了解,救助老人的這對戀人本打算早上趕往當地醫院探望病人,並與病人約好了時間。路遇摔倒老人後將老人扶起,考慮到老人年邁,擔心再有其它併發症狀,小夥子在交代情況後留下女友對老人繼續救助,並觀察老人情況。只見女子雙手攙扶著老人、不時詢問老人情況。

  網文中共有8張高清晰的照片,再現了女子救老人的全過程。這些照片將女子攙扶老人上車、為老人的三輪車安裝掉落的鏈條等場景一一還原,照片中的愛心女子長髮披肩,穿著打扮入時。

高清晰照片引爭論:做好事還是做秀?

  「我當天把這件好人好事上傳,本來是想弘揚正能量,沒有想到有一小部分網友還在糾纏於女子是『假扶』。」昨日上午,網文的作者陳衛紅接受記者採訪時有些無奈。這篇網文迅速引發網友們之間的激烈爭辯,截止到昨日下午,評論已近萬條。

  網友「拉風的男子是不是需要網名的」:「剛好從頭拍到尾,剛好近距離拍到。看老人的表情,就知道了,(這個美女)想紅想瘋了。」網友「章臺柳」:「讚美她的網友以後小心了,警惕性不夠,容易上當受騙!明顯擺拍啊!」網友「回憶」挖苦說:「我終於找到你了女英雄,改日必定登門拜訪,哦,對了我會自帶攝影器材,你準備好了嗎?」

  而網友「天涯」說:「難道好事都是作秀嗎?都什麼心理啊?」吉林長春的網友「童童」說:「孩子,評論不代表社會看法,譁眾取寵罷了,別有負擔,好事繼續做,懂嗎?評論是給別人看的,做好事不是,孩子好好的,叔叔祝你幸福。」網友「流浪的風箏74048949」說:「(被救老人)是我的爸爸,在此謝謝兩個好心人的幫助。也希望這種正能量能繼續在望都縣傳遞……大家攜手一起溫暖望都的冬天。」

  做好事的女子「寶貝兒香香」氣憤地辯解:「這些人怎麼了,我幫和我爺爺一樣大的老人妨礙誰了?(網友們的論戰)已經影響到了我的生活,鄰居都去問我父母到底怎麼回事,我也想知道我惹誰了,我不想出名更不想無辜地頂這罵名,這樣讓人寒心,以後遇到這種事該怎麼做?」

當事人回應相關質疑

  記者從這些質疑聲中梳理了網友們針對「擺拍」提出的幾大問題:1、整個過程的照片完整而清晰,像是有計劃的擺拍。2、照片中美女去安裝掉落的鏈條為什麼手上很乾淨不見油泥?3、有男人在場為什麼讓一個女子去扶老人和修理三輪車?4、救人遇上路過的記者,這也太巧了。

  記者經過採訪得知,照片和網文的作者均是望都縣縣委宣傳部新聞幹事陳衛紅。他從事新聞報導已經有6年,曾連續多年獲評保定日報社優秀通訊員。由於工作需要,他多年養成了隨身攜帶單眼相機的習慣。由於家住火車站附近,當日早晨他攜帶尼康D610單眼相機和28-300的鏡頭出現在事發現場,當時他距離摔倒的老人大約20米,後來也參與了救助。這就是為什麼網上特寫照片如此清晰的緣故。

   「我發現的時候,老人翻倒的三輪車已經被抬了起來,當時除了女子之外,還有兩位男士在場,一位男士在幫助女子救助老人,另一位男士在旁邊用手機錄像。這些照片拍攝從6點41分開始,6點49分結束。」陳衛紅介紹。他拍攝上傳的女子修車的鏡頭,是女子剛剛蹲下開始修理的場景,由於她手上墊著紅色包裝袋去掛鏈條,所以手上沒有沾上油汙。「其中一位男士看到老人身體問題不大,就離開現場去醫院了。由於事發突然,自己對當時情況和人物關係了解得不很全面,網文中有些不準確的地方。」陳衛紅解釋。「巧合不是問題,問題是人們缺乏信任的心態。」陳衛紅很無奈。

  事件中的女主人公「寶貝兒香香」網上留言解釋,這位70多歲的老人半邊身子活動不便,三輪車翻倒後老人的嘴被車把磕破。她扶起老人時為了防止被人訛詐事件發生,男友在旁邊用手機錄下了視頻。由於男友車上拉著一位病人要去醫院做檢查,哥哥剛做完心臟搭橋手術,所以一直是自己在忙活。

公眾信任需要社會共同修復

  昨日下午,記者在保定就此事採訪了相關人士。

  保定市愛心協會會長郅新凱說,見義勇為、扶危助困、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街頭老人摔倒扶不扶,這本是不用討論的問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都有老的時候,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不該泯滅良知、善念和愛心,溫暖社會的力量應該得到彰顯,女子的行為應該得到肯定和鼓勵,這樣的行為應該大力弘揚而不是挖苦嘲諷。全社會應該為女子的行為喝彩點讚!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滑曉軍表示,最初的網文對事件有些信息交代得語焉不詳,是引發爭辯的原因之一。在網絡上,網友之間缺乏信任互噴互黑,影響了現在的社會生態。質疑不是不可以,但人與人之間應善意相待。由於個別官員製造擺拍公共事件,加之部分不負責任的網媒惡意炒作事件頻有發生,導致公眾對網絡傳播缺乏必要的信任。但是,在這起事件中,救助老人的女子既不是官員,又不是公眾人物。有網友質疑她想要出名,可網上文章裡連她的名字都沒有說出來,老人的子女也站出來為女子救父的行為點讚,這種質疑不攻自破。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修復公眾的信任,需要整個社會共同努力。

75歲大伯半夜從5樓墜落,原因令人心酸…家有老人必看!

樓市新政密集轟炸後,開發商和中介的朋友圈一下變成這樣…

「如果我能活著長大」 九歲女孩的這篇作文讓人淚奔…

(摘自燕趙晚報)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譚琳


相關焦點

  • "小倩"50歲了!王祖賢"凍齡"溫哥華慶生曬照片:雙腿修長,全身無贅肉!上億豪宅疑曝光~~
    1月31日,"永遠的小倩"凍齡女神王祖賢在50歲生日當天透過社交網絡上傳一組照片,並留言"向所有愛我的賢迷致意,謝謝你們,永遠愛你們,阿彌陀佛"當年的"亞洲第一美女"又一次讓粉絲們驚嘆了~~據傳王祖賢加拿大豪宅外景圖,估值上億!
  • "泳壇女神"新女神來了!她被網友稱為中國版新垣結衣
    (文|觀察者網授權家園發布!)"明明可以靠臉吃飯,非要靠才華"的人物列表裡又多了一位中國妹子。5月23日晚,被網友封為"中國遊泳隊新女神"的劉湘在微博中曬出一組自拍美照,照片中劉湘時而文藝範十足,時而走可愛風,時而英姿颯爽,惹得網友連連稱讚。有網友稱她是中國版新垣結衣。
  • "敢搶老娘?!"強悍亞裔美女店主拔槍與匪徒交火,打的黑人搶匪落荒而逃!被封,"史上最強悍老闆娘"
    這位大叔則直言不諱的表示,匪徒的運氣太差,"點太背"!以後看見亞裔店主最好躲遠點。。。隨後這段監控視頻在"油管"上被瘋傳。網友們普遍表示,這個華人女店主太牛了!簡直是"史上最強悍女老闆"。事後,Seul Lim被送進醫院急救。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苗族救星"柏格理
    (在毛澤東時代長大的我,只聽過人稱毛主席為「救星",而這裡的人民竟敢「妄尊"一位金髮碧眼的「帝國主義傳教士"為「救星",怎能不令我莫名驚詫!)由此,我對柏格理其人產生出極大的興趣。後來,在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裡,發現並閱讀了許多關於他的傳記和史料。隨著對他了解的增多,使我不僅僅產生出對他的崇敬,而且更多的是感動;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苗族人民對他如此讚譽了。
  •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
    通過了解大腦神經系統的運作機制,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必然如此"的情況。1、以電腦為例,在電腦中,由許多個電子原件聯結在一起被稱為「電路板」。電流(電子)在線路中傳遞就叫「電腦程式」。同樣,你的大腦由一千億個神經細胞相互聯結組成,這被稱為「神經網絡」(如同電路板)。生物電流(動作電位)在神經網絡線路中穿行就是「神經程序」。
  • 脆脆香與"臭"蕻蕻
    總不能就這樣把"勞動成果"丟棄吧,得想辦法如何先完好地保存下來。醃製是一種選擇,怎麼醃製卻是一道難題。      一時間甘溪大宮就成了"生產車間",許多村民參與了"做菜頭條"(也就是"蘿蔔乾"在甘溪的叫法)。這事是在改革開放的前夜,      切、曬、揉、醃的一系列工藝在老謝的指導下,村民很快就學會了,後來都各自單飛。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都是大男人也不覺得有什麼唐突,我還半開玩笑地調侃了一句:"老師的大腿好粗呵!大師微笑著回答了一句:"功夫都在這倆大腿上呢!"這個畫面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了好多年。當時我的解讀是:要想練出下盤功夫,必須得練出粗壯的大腿。所以拳走低架就成了刻意的的追求。注意這是我當時的理解,大師並沒有這樣說噢。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雲間漫談】有感"元旦書紅"
    感悟柳亞子"元旦書紅萬事吉"的詩句之意,以為貼在牆上的元旦書紅,與貼在門上的春聯較之,前者因非對聯,故沒有上下聯字數相同、內容相稱、平仄相反的要求,只須在紅紙上書寫"新歲大吉"、"萬福攸同","家運亨通,青雲直上,得意春風",或"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等內容便是元旦書紅,但兩者之間又有著文脈相承、形式接近、訴求如一的異曲同工之妙。
  • 這件事發生後,在日華人圈傳的太快,想低調都難
    東亜信息網快訊 2020年新年元月,就是最近,在日華人圈瘋傳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旅日著名書法家、全日本華人書法家協會主席晉鷗先生,榮獲中國國內著名的華僑第一高等學府——暨南大學博士學位,而且,好事成雙好事成雙: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楊吳太極拳強調"腰為主宰",而陳式太極拳認為"胯"為人體最大的關節群,非常強調旋胯、轉胯、調胯的作用,趙堡太極拳甚至強調"以胯代手"。初學者往常的疑問是: 我該用腰?還是用胯?用了腰,胯不也在動嗎?用了胯,腰不也在轉嗎,二者皆動的狀況下,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 周至發現清代"教媲竇公"木牌匾
    "木牌匾                                劉合心     2018年冬,周至縣終南鎮的民間剪紙藝人路曉春,給我發來微信,告訴我她在終南鎮雙明村一農戶家發現先祖路德公題寫的一塊木匾,請我有機會幫她去看看。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最大的陰陽就是天地,陰陽二氣結合的產物即"精氣"!
    所以要想補充人體的精氣,不能單單地靠飲食來進補。飲食所補充的只是陰氣的那一部分。另一方面還要通過呼吸,吸納天之陽氣,化合飲食中的陰氣,才能化生人體的精氣。這種吸納天氣的方法,逐步演化成一系列的吐納術。這一點,在古代修行中是非常重要。
  • 最大的陰陽就是天地,陰陽二氣結合的產物即"精氣"
    這個是中國人的理論,和印度傳過來的佛法不是一個說法。如果沒有弄明白先天陰陽,那基本上屬於盲修瞎煉。天氣和地氣,這二者,進入人體,結合起來才是人體的精氣。所以,人的飲食,經過消化吸收,成為精微的物質,輸送到上焦,與肺吸納進來的"天之陽氣"結合,就形成了人體的精氣。這部分"精氣"除了供給身體利用之外,多餘的精氣會收藏到腎中。
  • 練功,為何要懂得"服食"
    ,到最後,身體可能還不如普通人好,那就是沒有掌握好這個"服食"。這種吸納天氣的方法,逐步演化成一系列的吐納術。這一點,在古代修行中是非常重要。比如在《抱樸子》中記載的"閉氣法",吸滿氣後閉住,讓吸進來的"天氣"和自身的"陰氣"有充分的時間來結合,"化生精氣"自然越來越多。也有一些方法,比如龍門派的靈寶畢法,特別強調呼吸要"多入少出",將氣留在體內,化生出精氣。那麼書中說的是"氣液相生,聚氣生液"。那麼講到這裡,精氣這個概念應該都能明白了吧。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