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的魅力其實就是文字的魅力,中華文字博大精深,加上詩詞的意境使得中國古詩歷經千年,至今仍受到國人的喜愛。但由於現代人不通文言文,又或是因為大家浮躁,讀詩時只願意看那些名句,導致了不少對詩意的誤會。
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就是這句:「十年磨一劍」,這句詩很多家長喜歡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告訴孩子學習要踏實;很多有志之士也喜歡用在事業上,警醒自己要刻苦磨練。其實這首詩更重要的是後面幾句:
《劍客》
唐·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短短的二十個字,來自賈島。賈島,唐代詩人,字閬仙,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這首詩的大意是:「十年才磨出了一把好劍,刀刃還沒開封。今天問一下在場的兄弟們,誰有不平事?我來幫你。」詩名為《劍客》,一個豪氣逼人的少年俠客的形象躍然紙上。這首詩講的並不是叫大家好好磨練自己,而是想表達作者對世事的不滿,更有一種想揚清濁世的願望。這才是本詩的真意。那為何一介書生,會寫出這樣的詩句呢?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賈島的人生,那大概就是「苦」吧!賈島多次赴考,都名落孫山,好友也不多,相熟的只有孟郊和韓愈,可惜兩人都早早離他而去。直到暮年,他才有機會當上了長江縣主簿,沒幹幾年就病死在任。這樣一個命運不濟人,卻是一個無比刻苦的人,特別是在作詩這件事上,他相當刻苦:
《題詩後》
唐·賈島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賈島寫詩,三年才寫得了兩句好詩,想想也確實讓人雙淚流。再環顧身邊,沒有知已好友,想來想去,還是回到山裡去避世比較好。這就是賈島的內心寫照,他沒有李白的飄逸灑脫出口成章,更別說曹植那樣的七步成詩,可就算自己很刻苦,也不可能像陸遊一樣,留下萬首詩在世。對他來說,寫詩是需要嘔心瀝血的,這一方面或許源於他沒有這個天賦,更主要的是因為他寫詩太過考究。比如下面的這首:
《題李凝幽居》
唐·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這首《題李凝幽居》有個佳話,賈島在斟酌「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用「敲」還是「推」時,不小心撞上了時任京兆尹的韓愈,韓愈也是個愛詩之人,於是二人好好地「推敲」了一番,才寫下了這千古名句。
後世把賈島歸為苦吟詩人,所謂苦吟詩人是指中唐和晚唐詩壇中,以殫精竭慮的態度進行創作, 對每個字詞進行仔細推敲錘鍊的詩人。看起來,寫首好詩並非像我們想得那麼簡單,興致來了隨時都能賦上一首。
在所有的苦吟詩裡,筆者最喜歡的還是這首《劍客》,人生再苦,何不妨來一句: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