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樂部連續虧損多年,恆大為何還搞足球?原來是有「大智慧」

2021-01-10 體壇百曉翁

中國足壇哪家俱樂部最強?現在的答案無疑就是廣州恆大。在恆大接手之後,球隊已經累計拿了8次中超冠軍,在亞洲賽場上恆大隊還2次問鼎亞洲冠軍。這樣的成績配得上中國職業足壇「王者之師」的稱號,不過在取得好成績的背後,恆大著實也付出了不少money。

上月月末,恆大公布了俱樂部2020年半年度財報,我們看到僅這半年的虧損就超過了10.5億元人民幣(下同)。而自從恆大俱樂部上市之後,他們的累計虧損金額更是已經達到了73億多。這半年裡,恆大俱樂部在主營業務上的收入只有1000多萬。而去年上半年,恆大在主營業務上的收入曾達到了3.5個億。由3.5個億的收入變成了1000多萬,這可以歸咎於疫情的嚴重影響,畢竟上半年俱樂部沒有參加過什么正式比賽。

這一點對於所有足球俱樂部來說都是個嚴峻考驗,比如號稱「亞洲紅魔」的浦和紅寶石隊同樣也虧損嚴重。他們也虧了10個億,不過他們虧得是日元,換算成人民幣也不過6000多萬元。

之所以恆大能虧這麼多錢,完全是因為隊內工資負擔過高。至於隊內為什麼工資那麼高,主要是因為恆大囤積了大量的國腳球員,這些國腳球員讓恆大收穫了多次冠軍奠定了王者地位,但也讓球隊承受了很大的經濟包袱。恆大在年初將郜林、曾誠、馮瀟霆租借出隊,以及和于漢超解除合同正是一種減少工資支出的舉動。

可即便這樣,恆大俱樂部這半年的營業成本也並沒有縮減多少,他們的營業成本只比去年上半年減少了2.91個百分點,半年的營業成本還是高達10.76億元。

由於多年的虧損,恆大早在2018年被掛上了ST標誌,即存在退市風險。當然恆大在足球方面的投資虧損嚴重,而在一些其他項目上同樣好不到哪裡去。除了房產外恆大主目前推的汽車項目同樣是大虧特虧,這半年以來恆大汽車業務已經虧損24.57億元。

不過這些虧損相比於恆大集團整體產業所賺的錢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了。根據今年3月31日恆大集團發布的去年度財務報表顯示,恆大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達到4775.6億元,而他們的淨利潤更是有335.4億元。這麼賺錢的一家公司,完全可以把足球方面的虧損「忽略」掉。

在足球產業上,恆大因為投資足球,它的品牌在國內早已家喻戶曉。在10年前,恆大搞足球之前,聽過這個品牌的人可能也有不少,但是絕對沒法跟現在比。恆大這麼多年拿冠軍拿到手軟,它的品牌力也隨之提升。可以說在品牌推廣這方面,恆大做的可是極其出色,具有「大智慧」。同樣起到這種廣告作用的還有恆大冰泉,恆大冰泉業務也讓恆大虧損了不少,單純從飲用水業務角度來看這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失敗,但是如果把眼光放得更開一些,這何嘗沒起到一個很好的廣告宣傳效果?

所以說恆大足球雖然連年虧損,但是對於許家印老闆來說,或許這根本算不得什麼。而且許老闆還因為足球和馬首富「搭上了線」,到現在阿里巴巴還持有恆大俱樂部37.81%的股份。

每年都有很多人說恆大可能會撤資,不再向足球投入。但實際的情況是,只要恆大的房地產買賣一直保持不錯的態勢,那恆大足球也會一直發展下去。恆大以他獨有的方式創造了中國足壇的一個又一個神話。這些年來很多模仿恆大的國內球隊有點已變成了平庸之輩,有的甚至已經不復存在,但恆大一直以王者屹立國內足壇,不得不說,恆大確實有過人之處。

那麼你認為恆大的存在對中國足球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相關焦點

  • 俱樂部連續虧損多年,恆大為何還搞足球?原來是有「大智慧」
    中國足壇哪家俱樂部最強?現在的答案無疑就是廣州恆大。在恆大接手之後,球隊已經累計拿了8次中超冠軍,在亞洲賽場上恆大隊還2次問鼎亞洲冠軍。這樣的成績配得上中國職業足壇「王者之師」的稱號,不過在取得好成績的背後,恆大著實也付出了不少money。
  • 恆大虧損達到幾十億,為什麼許家印還要投資足球?
    提到中國足球,大家馬上就會想到廣州恆大,這家俱樂部成立時間並不長,也就十多年的時間,但是這十多年是中國足球再次崛起的開始,從當年大手筆投資一家並不起眼的中甲球隊,他們購買世界大牌外援和本土國腳,提出一年衝超,三年奪亞冠的豪言,他們不僅這樣做,而且還做到了,當初提出這種口號時,有很多人嘲笑恆大俱樂部
  • 恆大足球連年虧損的看法,許老闆的生意經!
    恆大足球的相關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9年,7年時間,廣州恆大淘寶的虧損總額達75.83億元。算下來,恆大「踢足球」,平均每年虧損近11億元。目前恆大持股56.71%,阿里巴巴持股37.81%,是前兩大股東。
  • 廣州恆大俱樂部,半年虧損超10.5億,累計虧損超73億
    崔康熙在回答記者問題時直言「我搞不懂舉辦這樣的比賽有什麼意義,直接把冠軍給恆大不就完了嗎」,瞬間成為球迷和媒體談論的焦點。自從中國足球搞規劃外援的政策以來,恆大成為了吃螃蟹的先鋒者,以至於在第八輪與申花的比賽中出現六名「外援面孔」的情況。賽後球迷調侃道:恆大的全華班原來是這個思路,整個球隊只有五名說中文的,原來全華班是這麼來的。
  • 恆大足球俱樂部十年虧損77億,恆大集團整體是虧了還是賺了
    前段時間恆大足球俱樂部發布聲明稱,由於俱樂部連年虧損,不得不暫時退市,截止退市之前恆大足球俱樂部一共虧損超過了77億人民幣。
  • 恆大迎中超揭幕戰,背後卻連年虧損,當年入股的馬云為何還不賣?
    今天晚上18時15分,推遲了5個月的中超聯賽將正式打響,揭幕戰是衛冕冠軍廣州恆大迎戰上賽季足協杯冠軍上海申花。這兩支球隊對於球迷們來說應該都不陌生,特別是廣州恆大,更是成為了恆大集團的一個金字招牌,還曾經吸引來了馬雲跨界合作。2014年馬雲花費12億人民幣入股廣州恆大,佔有其50%的股份,隨後俱樂部更名為廣州恆大淘寶部隊俱樂部,2015年俱樂部登上新三板,成為亞洲首隻足球股。
  • ...恆大、阿里兩大金主加持!雖連年虧損,仍有望成新三板第一大市值...
    來源:e公司日前,有「亞洲足球第一股」之稱的ST恆寶(834338)公告稱,公司名稱擬由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廣州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ST恆寶」變更為「ST廣足」,證券代碼不變。
  • 「亞洲足球第一股」擬更名,恆大、阿里兩大金主加持!雖連年虧損,仍有望成新三板第一大市值公司!
    日前,有「亞洲足球第一股」之稱的ST恆寶(834338)公告稱,公司名稱擬由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廣州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
  • 恆大淘寶俱樂部擬新三板退市:盈利,對中國足球真的好難
    雖然恆大俱樂部連年虧損,但據《每日經濟新聞》當時報導,主辦券商國泰君安認為,雖然恆大淘寶目前仍處於虧損階段,但是未來廣告收入和門票收入等方面仍具有增長空間,公司股東恆大集團及阿里中國可以給予公司有力的資金和資源支持,公司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 洛國富等歸化球員的入選,逐漸解開恆大足球虧損19億的謎團
    4月28日晚,廣州恆大淘寶俱樂部發布2019年年報,俱樂部廣告、門票、球迷商品等總收入達9.5億,同比增長30%,虧損19.4億。恆大足球虧損近20億,令人震驚。但不足24小時之後,4月29日下午,國足官方公布新一期集訓名單,恆大歸化球員洛國富、艾克森等人入選。
  • 亞洲足球第一股擬更名:雖連年虧損 仍有望成新三板第一大市值公司
    來源:新三板論壇「亞洲足球第一股」擬更名,恆大、阿里兩大金主加持!雖連年虧損,仍有望成新三板第一大市值公司!原創 證券時報 鍾恬 日前,有「亞洲足球第一股」之稱的ST恆寶(834338)公告稱,公司名稱擬由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廣州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ST恆寶」變更為「ST廣足」,證券代碼不變。
  • 恆大足球每年虧幾億,為何許家印還加大投入?看看恆大汽車和地產
    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是中國足壇這些年裡,藉助金元政策最先取得成功的一支隊伍,早在2013年和2015年,他們就先後兩次拿到了亞冠聯賽的冠軍,在中超賽場,最近十年時間裡他們也是拿到了其中的八個聯賽冠軍以及兩個聯賽亞軍,就足球成績這方面來看,目前整個中國足壇還沒有一支球隊能夠與廣州恆大相提並論
  • 明知道足球虧損,為什麼還有很多企業願意投資足球?
    資金是逐利的,企業是追逐利潤的,因此,從理論上講,企業投資足球肯定不是「賠本買賣」。目前的情況是,企業搞足球隊就會虧本,又有許多企業願意投資,說明企業一定重視足球所帶來的「無形收益」,比如企業冠名足球隊,隨著聯賽的進行,企業知名度大大提高,企業投資足球隊就等於花錢做廣告。誠然,不排除個別足球老闆為了感情和理想而投資,但這絕對是極少數。
  • 恆大砸出一個金元足球時代,豪奪8次中超冠軍卻仍虧損73億
    北京時間1月10日,據國內權威媒體《足球報》最新消息,截止去年9月份,廣州恆大在足球方面的投入高達130億人民幣,可以說恆大是用錢硬生生砸出了一個金元足球時代,不過在奪得無數榮譽的背後,恆大卻依然逃脫不了虧損的結局。
  • 恆大淘寶俱樂部擬新三板退市
    至此,許家印和馬雲正式擁有了亞洲第一支上市的足球俱樂部隊。當時,恆大俱樂部在招股書中虧損的解釋為:「淨利潤為負,主要是由於公司堅持市場化運營的理念,持續增加投入,一線球員及外籍教練組成本較高所致。」同時,在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的發展報告中也寫道:「與皇馬深入合作,全面增加經營收入,力爭2016年開始實現盈利。」賺錢,實在太難了但是在中國足球的「金元」競爭大環境中,盈利談何容易。
  • 恆大俱樂部上半年收入千萬,仍處於巨額虧損狀態
    恆大俱樂部8月31日下午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財務報表,俱樂部上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收入僅千萬,但由於球員的轉會和工資處於高水平,虧損達到了10.5億。恆大俱樂部在經營情況回顧中表示,「2020年上半年實現總收入 1461萬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013萬元,資產處置等其他收入448萬元,收入大幅下降主要是受疫情影響上半年沒有舉行賽事活動。」
  • 滬媒:恆大搞足球是長遠投資 A計劃是許家印下的一盤大棋
    在中國足協公布限薪令幾天後,廣州恆大宣布退出新三板,一時間恆大足球的發展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東方體育日報》透露,恆大搞足球是長遠投資,種種操作或是許家印下的一盤大棋。恆大足球退出新三板,被外界解讀為是為了隱藏俱樂部的真實投入數據,躲避中國足協的財務審核。畢竟,在過去五年,恆大足球幾乎是中國足壇唯一每年都真實公布營收數據的俱樂部。在足協限投限薪下,上市公司的所有支出根本沒有隱蔽的可能性。
  • 恆大為足球共虧損73億的!河南球迷真的急了!曼城3-0,切爾西4-0
    為足球總共投入130億虧損73億的恆大!河南球迷真的急了! 一)據《足球報》報導,恆大以金錢開道闖入足球圈,如今在新政出臺下,即將結束「金元足球」的傳說。截至去年9月,其在足球上的總投入為130億左右,虧損73億。
  • 大連萬達和廣州恆大誰對中國足球貢獻大?
    ,難道我說眼下中國最成功的俱樂部是恆大,非要二十年以後說2020年以前啊,恆大是最強中國職業俱樂部,試問這有必要麼? 很多人又說了,恆大你不要臉,你就會花錢挖牆角,因為蔡振華你才獲得這麼多冠軍,真的可笑,如果蔡振華有這個能力,我們2018世界盃還不妥妥打進了?
  • 恆大足校為何開啟免費模式 ?
    關於恆大足校,其實外界或多或少還是有質疑和誤解的,簡單說來有這麼幾條。 1,恆大足校成立8年了,輸出的明星球員有誰?看看魯能足校,中超遍地開花,國字號一抓一大把。看看徐根寶的崇明島基地,全運會冠軍拿到手軟,以崇明島青訓球員為框架的上港甚至奪得過中超冠軍。恆大怎麼和人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