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衛臨床中心盧洪洲:未來會像預報天氣一樣監測疫情暴發

2020-12-22 瀟湘晨報

11月6日,在第三屆進博會公衛防疫專區默沙東展臺,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分享了應對新冠疫情時合作的重要性:我國在破解病毒序列後,第一時間通過網絡向全世界共享病毒信息,並發表在國際權威雜誌《自然》上,加速了診斷試劑和疫苗的開發進度。

「上海在幾個月之前就總結出治療新冠患者的上海經驗『四素一肽』。」據盧洪洲介紹,四素就是幹擾素、激素、維生素C、肝素。具體來說,幹擾素可以預防可以治療、激素短平快、肝素抗凝、維生素C保護血管細胞,再加上胸腺肽。據他介紹,在臨床治療中,「四素一肽」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

與此同時,盧洪洲認為,目前有很多未知病毒,依靠科學的力量加大對有可能感染人類的潛在病毒病原的了解,未來可以監測病毒,防止類似新冠肺炎的疫情再次暴發,「我們有這個監測能力,未來(監測病毒)可以像天氣預報一樣準確。」

全球疫情可能還要持續。盧洪洲表示,面對新冠和其他可能暴發疫情的傳染病,未來各方更需加強通力合作,以共同對抗複雜的抗疫環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海市公衛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國內不會出現第二波大規模疫情
    貴陽網訊 11月13日,貴陽市、貴安新區公共衛生責任與思考專題報告會在觀山湖區舉行,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在會上做報告演講。當前,全球疫情仍在不斷蔓延,嚴防輸入性病例是現階段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
  • 公衛·致敬 | 公衛中心4個集體、11位個人、2位優秀黨員獲得上海市...
    駐公衛中心前方工作組及公衛中心應急管理團隊始終與公衛中心一線醫護團隊並肩作戰。盧洪洲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醫師、教授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盧洪洲同志坐鎮指揮、攻堅克難,踐行「四個意識」、做到作為唯一中國臨床專家參加在日內瓦舉辦的WHO新型冠狀病毒研究與創新論壇,參與研究路線圖的編寫和發布。參與新冠肺炎激素治療指南的制訂。受上海市外辦邀請,參加了11場抗疫視頻交流會,支援11國的抗疫工作。截至9月11日,公衛中心累計收治確診病例906例,他參與了全部患者的救治和管理。他開創性建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隨訪制度。積極參與新冠肺炎相關科研並發表多篇研究論文。
  • 每經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朱同玉:公衛...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下簡稱「上海公衛中心」),是一家承擔著上海各類重大傳染病預防治療職能的三甲醫院,集中收治了上海所有確診新冠肺炎的成人患者,被認為是上海市政府在2003年SARS結束後的一個極富遠見的大手筆,讓上海的醫療救治工作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始終沒有亂過陣腳。
  • Blueair攜手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發布「藍色潔淨空氣計劃」
    (2020年5月13日,上海訊),瑞典專業空氣淨化器品牌Blueair(布魯雅爾)聯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下簡稱「上海公衛中心」),共同發起「藍色潔淨空氣計劃」。Blueair「藍色潔淨空氣計劃」落地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活動現場,聯合利華健康生活要素營運長兼Blueair中國區負責人潘詩陽先生、聯合利華健康生活要素市場部總監兼Blueair中國區市場部負責人閻冰女士、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朱同玉先生、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先生出席活動
  • 公衛·快報 | 公衛中心華東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正式成立
    公衛·快報 | 公衛中心華東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正式成立 2020-10-10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衛·新聞 |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超級細菌治療科正式開科
    2020年9月2日,超級細菌治療科開科儀式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金山院區隆重舉行。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朱同玉、黨委書記盧洪洲、中心副主任張建良、黨委副書記邱宏宇等院領導出席此次開科儀式。盧洪洲書記在開科致辭中對超級細菌治療科的成立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希望。盧書記指出,公衛中心的使命是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的公共衛生堡壘和後防線,特色醫療、創新醫療和精準醫療是公衛中心的名片。
  •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一行赴貴陽開展公共衛生考察
    11月13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一行赴貴陽開展公共衛生考察,並以《貴陽市、貴安新區公共衛生責任與思考》為題做專題報告。貴陽市政府有關領導及相關單位負責人陪同考察並聽取報告。當天上午,盧洪洲一行重點考察了貴陽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下壩院區。   考察過程中,盧洪洲一行參觀了院區門診醫技樓,消化道、呼吸道、感染病、綜合病住院樓等,詳細了解了院區的基本情況,以及院區的創新管理模式。隨後,盧洪洲一行與院方進行了交流座談。
  • 公衛·喜訊 |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結核病學科「中國醫院科技量...
    公衛·喜訊 |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結核病學科「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排名」衝入前三 2020-08-21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公衛臨床中心為抗疫戰士頒獎
    原標題:上海公衛臨床中心為抗疫戰士頒獎(記者孫國根)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11月16日舉行抗疫表彰暨106周年院慶大會。會上,1154名職工獲表彰,其中411位職工榮獲「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抗疫先鋒」稱號、296位職工榮獲「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抗疫保障獎」、447位職工榮獲「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抗疫奉獻獎」。上海市副市長宗明為獲獎者頒獎。大會為原上海市傳染病醫院院長巫善明教授頒發百年公衛功勳榮譽獎章,感謝他在公衛中心發展歷史上的突出貢獻。
  • 盧洪洲教授(團隊)名醫工作室 落地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
    12月8日,「盧洪洲教授(團隊)名醫工作室」在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揭牌成立。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肩負著全市人民的傳染病醫療救治工作,今年新冠疫情發生後,該院成為昆明市傳染病醫療救治的主戰場。盧洪洲教授(團隊)名醫工作室的成立,將促進昆明市傳染病醫療救治創新人才、創新團隊和學術帶頭人的培養。盧洪洲教授是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上海市愛滋病診療中心主任,上海市愛滋病治療專家組組長、上海市(禽)流感、伊波拉、黃熱病、寨卡病毒病臨床專家組組長,世界衛生組織新發傳染病臨床診治、培訓、研究合作中心共同主任,國家衛健委感染病質量控制中心專家組成員。
  • 公衛中心徐建青團隊首次發現抑炎因子IL-37可改善新冠預後
    公衛中心徐建青團隊首次發現抑炎因子IL-37可改善新冠預後 2020-12-22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高潮位預警
    上海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高潮位預警 時間:2020-09-17 21:38:5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16日)17時, 上海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高潮位預警通報:9月16日—20日為天文大潮期,上海市沿江沿海夜間潮位(高高潮)較高。
  • 上海公衛中心解析原理
    1月24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微信公眾號刊發題為《公衛·科普 | 武器!面對新型肺炎,我們並非束手無策 ——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抗病毒治療選擇》一文,作者署名為盧洪洲。公開資料顯示,盧洪洲為感染病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
  • 專訪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朱同玉:返程高峰,上海已準備好了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下簡稱公衛中心)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療機構。2月9日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的信息顯示,除去已經治癒出院的,上海市公衛中心目前在院收治250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其中10例重症,還有10例危重症。在收治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中,重症患者比例3.87%,危重症比例3.52%,這兩項比例加起來不到8%,病死率0.35%。
  • 公衛·快訊 | 以賽代訓提升能力 應急演練常態防控
    12月17日上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病房內傳來陣陣操作指令,隔著遠程視頻系統,我們能看到身穿防護服的護士正在病房內忙碌,原來護理教研室與公共衛生護理應急救治專業組,在護理部張林副主任的精心策劃指導下舉辦第三十屆護理技能操作競賽暨公共衛生應急救治專業組演練。
  • 公衛·快報 | 「區域黨建聯動、疫情防治聯合、發展成果聯享...
    公衛·快報 | 「區域黨建聯動、疫情防治聯合、發展成果聯享」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首屆「學習強國… 2020-09-29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訪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徐建青:四大因素...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疫苗話題熱度持續升溫。什麼樣的疫苗算是好疫苗?病毒變異以後,疫苗是否會失效?為什麼科研機構研發實力強,產品的開發進度卻如此緩慢?未來疫情會如何走?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2020上海絲路方舟建康論壇」作為重要配套項目在滬成功舉行。
  • 公衛·科普 | 淋巴細胞亞群檢測的臨床意義
    公衛·科普 | 淋巴細胞亞群檢測的臨床意義 2020-07-27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衛中心「一周食譜」、護士日記入藏上圖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熊芳雨5月15日報導:周一午餐青椒杏鮑菇牛肉絲、木耳炒乾絲、有機花菜;周二午餐肉糜蒸雙黃蛋、番茄木耳雞塊、杭白菜;周三變成了蔥烤大排、香菇肉絲燴乾絲、生菜……今天下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抗疫文獻及實物捐贈儀式在上海圖書館舉行。
  • 如何完善公衛應急體系?上海市公衛中心主任朱同玉帶來兩份重要建議
    新冠疫情疫情正在考驗全球公共衛生體系,由疫情引發的制度反思與體系修補,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上的熱點議題。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朱同玉5月20日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今年兩會上,他將提出「應急醫學與戰略儲備中心」及「關於完善新發突發傳染病應急疫苗研發綠色通道」兩大建議。朱同玉。朱同玉告訴界面新聞,這兩份建議是基於他從2020年1月至今,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一線抗疫經驗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