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徵服與金雀花王朝,英國與法國早期的恩恩怨怨

2020-12-17 千古之客

早期的不列顛歸屬於羅馬帝國統治,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盎格魯撒克遜人又粉墨登場,期間英格蘭地區分裂成了七個國家,他們之間相互徵伐,打得不亦樂乎,此前大熱的電視劇作品《權力的遊戲》就是基於這段歷史改編的。

關於這段歷史我們在這裡不多贅述,總之,光榮者埃塞爾斯坦統一英格蘭全境後,就開始了對這裡的世襲統治,許多年後,王位傳到了聖愛德華國王這輩上,愛德華是一個非常賢明的君主,在位期間勤政愛民,在位期間平定哥德文伯爵叛亂,討伐蘇格蘭王國立下赫赫戰功,但是他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孕不育,所以在他死後,英國陷入了爭奪王位的鬥爭中。

而這也直接導致了盎格魯-撒克遜王朝的滅亡,最終,愛德華的表親,也就是諾曼第公爵威廉發動了戰爭,直接入主英格蘭,史稱諾曼徵服,而威廉公爵也在此後加冕成為了著名的徵服者威廉一世,此後,英國成為封建國家。同時臣服於法國,這也使得英國與整個歐洲的聯繫加深了。隨後,英國參與了羅馬天主教教皇發起的十字軍東徵,與歐洲的聯繫不斷加大。

同時英國與歐洲各國的貿易也不斷加深,當時的英國人野心也在不斷地膨脹,甚至開始基於法國人的土地,這也為後來的英法百年戰爭埋下了伏筆。總之,英國已經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揮舞的英格蘭闊劍也將在歐洲掀起新一輪的血雨腥風。

諾曼王朝是一個封建王朝,當時諾曼人剝奪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所有土地,打壓了此前的英格蘭貴族。大量英格蘭農民淪為農奴,尤其是在亨利一世繼位後,英格蘭的社會矛盾加劇。再加上對皇權的爭奪,最終導致英格蘭爆發內戰,最終,亨利二世終結了諾曼王朝,開創了英國在中世紀最強盛金雀花王朝。

金雀花王朝時期,英國在法國擁有大量屬地和財富,並自稱為法國諸侯。同時英國和法國還進行了多次政治聯姻,這也為日後的英法百年戰爭埋下了伏筆。公園1314年,法王腓力四世駕崩後,就像此前英國的聖愛德華一樣,沒有留下任何繼承人。照理來說,這王位應該傳給腓力四世的外孫,可正是由於當時英法的政治聯姻,腓力四世的女兒伊莎貝拉公主正是英國國王愛德華二世的王菲,所以腓力四世的外孫正好就是英國王儲愛德華三世。所以,當時法國人極力反對將王位傳給一個英國人。

正因如此,法國人就推舉了法王腓力四世的侄子當合法繼承人,1328年,腓力四世的侄子加冕為王,史稱稱腓力六世。1337年不願認輸的愛德華三世也宣稱自己是法國國王,並在11月率軍進攻法國,就這樣,英法百年戰爭爆發了,這場戰爭斷斷續續打了116年,是歷史上歷史最長的戰爭,而這場戰爭也從王位的爭奪,演變為了英國與法國爭奪歐洲霸權戰爭,整個歐洲大陸將在騎士的鐵蹄和戰爭的號角中熊熊燃燒。

相關焦點

  • 諾曼徵服與金雀花王朝,英國的王位繼承,百年戰爭的禍根
    文丨白鴉律二(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1066年,在英國遭遇一場外族入侵英國的事件被成為諾曼徵服。在諾曼統治時期標誌著英國中世紀時期的開始。整整統治英國近百年的諾曼王朝,為何會被金雀花王朝所取代?而這與法國又有些什麼關係?
  • 英格蘭和法蘭西的恩怨之始,看「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沒有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就沒有英國——這話是一種誇張,但反過來說,英國歷史的發展,卻不能沒有威廉。在「諾曼徵服」以前,英國這個一度讓世人憧憬的以「英倫紳士」聞名的國家實質上卻像是一個未曾開化的蠻荒地帶,威廉給孤島英國帶去了文明,帶去了生機和活力,「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發展皆也因此可以說是奠定性的。
  • 探析《英國現代化》之路,「金雀花王朝」權力分配奠定了基礎?
    引言金雀花王朝,像中國歷史上的唐朝和宋朝一樣,這是英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的統稱,現在英國的王室是英國歷史上的第9個朝代,被稱為溫莎王朝。而金雀花王朝則是英國的第3個朝代,這個王朝存在的時間非常的久遠,相當於中國從南宋搞明朝初期,這一段時間前後持續了200多年,是英國最長壽的一個王朝。
  • 諾曼人是怎麼徵服英國的?我們來說說,現在英國女王還有諾曼血統
    威廉大獲全勝,隨後成為新的英國國王,史稱「徵服王威廉」,英國也由此進入了「諾曼徵服」時期。黑斯廷斯戰役是英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節點性事件,它標誌著諾曼王朝的創立,並且這個王朝的影響一直持續至今。雖然之前英國歷史上也經歷過很多次王朝興替,但這回不一樣,因為之前不論是盎格魯—撒克遜人,還是維京人,他們在歐洲文化中都屬於比較邊緣化的,甚至可以說是蠻族,但是諾曼人經過在諾曼第生活了一個多世紀,在文化和生活方式上都已經高度法國化了,可以說是代表了當時西歐最先進的文化,就這樣,英國文化也開始和法國文化融合,以前處在邊緣地帶的英國,逐漸進入歐洲主流的圈子,今天英語裡很多單詞來自法語,這就是諾曼徵服帶來的影響
  • 借巢生蛋:英國國王問鼎法國王位!
    法國人來之前沒有歷史,法國人來之後建立了英國歷史上四個著名的王朝:「諾曼徵服」建立的諾曼王朝,安茹徵服者建立的安茹 金雀花王朝,再後面的蘭開斯特王朝和約克王朝(蘭開斯特王朝和約克王朝本質上也都是安茹 金雀花王朝,是兄弟幾個之間來回爭奪。雖然名字不一樣,但都是金雀花家族的人,所以法國人的王朝其實就是諾曼第人建立的王朝和安茹人建立的王朝。
  • 看了《至暗時刻》,也許是時候來了解下英法之間的千年恩怨了
    這段過往史稱為「諾曼徵服」。「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產生了巨大影響,來自於諾曼第王國的文化開始成為不列顛群島上的主流文化,特別明顯的一點就是語言。諾曼第王國說古法語,「諾曼徵服」之後,不列顛群島上的官方語言也就是古法語,上層社會都講古法語,古英語是下層人的語言。
  • 英國歷史(3)--徵服者威廉和他的諾曼王朝
    ,也就是愛瑪的侄子,後來成為了諾曼王朝的開國之君,所以愛瑪被稱為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國母,改寫了英國歷史。黑斯廷斯戰役算得是英國的國戰了,這是英國歷史上最後一次軍事入侵,自此之後再也沒有人能成功徵服英國。1066年聖誕節諾曼第公爵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英國國王,開創了諾曼王朝,史稱徵服者威廉一世。
  • 《諾曼徵服》:王位爭奪,外族入侵,精彩又黑暗的英國中世紀歷史
    諾曼徵服,指的是1066年,以諾曼第公爵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對英國的徵服。這是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所有對英國史感興趣的朋友,大約都曾經去研究過這個話題。英國著名歷史學者,馬克·莫裡斯的《諾曼徵服——黑斯廷斯戰役與英格蘭諾曼王朝的崛起》,就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研究「諾曼徵服」這一歷史事件及其後續影響。
  • 金雀花王朝:現實版「冰與火之歌」
    就如古希臘之於西方文明,正是在金雀花王朝時期,現代英國的雛形已經開始孕育生發,因此也可以說,金雀花王朝孕育出了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制度模板和普世觀念。英國史學家丹·瓊斯的作品《金雀花王朝》是撰述這一時代的歷史作品中的佼佼者,主要在於瓊斯的作品注重於史實和細節,並通過刻畫那個時代的歷史人物及其彼此之間的微妙關係,來為我們展開那個時代的歷史畫卷。
  • 金雀花王朝(中)-英格蘭帝國
    不過金雀花的雄心總不止於英格蘭,愛德華用亞瑟王來激勵自己,那位大受歡迎的民間傳說人物,據說統治過一個統一的英國,愛德華想把金雀花王朝締造得像那位傳奇且戰無不勝的領袖那樣,於是他把目標瞄向了徵服威爾斯。威爾斯已經困擾了好幾代的金雀花國王,其崎嶇的地勢使它難以被徵服和控制,其居民在他們眼中不過是野蠻人罷了。
  • 從歐洲版《清明上河圖》,看英法兩國千年恩怨的起點!
    也正是這次戰敗,使英格蘭淪為了法國的殖民地,開始了英法之間的千年恩怨。 在這場戰役中,率領諾曼人入侵的諾曼第公爵威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徵服者威廉」。  繼1066年諾曼徵服之後,英格蘭又在1153年被金雀花王朝(又稱安茹王朝,起源於法國安茹)徵服過。這進一步強化了法國文化在英格蘭的主導地位。 在當時的英國,法國名字的使用日益普遍,例如威廉、理察、羅伯特。
  • 被諾曼徵服的英格蘭,私有土地遭到打擊,威廉一世對英格蘭的影響
    一、諾曼王朝諾曼王朝之所以被稱為諾曼王朝,是因為國王本身還有另一個身份——諾曼第公國的公爵。諾曼徵服前,英國的坎特伯雷大主教不服從羅馬教廷的統治,對教皇亞歷山大二世倡導的教會改革置若罔聞。因此,羅馬教廷為懲罰坎特伯雷大主教,給予威廉一世大量資金支持,並派遣傳教士隨威廉出徵英國。諾曼徵服後,威廉一世免除了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根德的職務,任命羅馬教廷派遣來的蘭弗蘭克為新任主教。
  • 《金雀花王朝》:令人痴迷而又充滿血雨腥風的神秘帝國
    金雀花王朝的初代國王從諾曼王朝手裡繼承的是一個四分五裂、流血漂櫓的殘破國家,隨後卻將它發展壯大成為一個帝國,其版圖在巔峰時刻從蘇格蘭一直延伸到耶路撒冷。  在這個時期的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的十四位國王統治著一個經歷了巨大動蕩和變化的國家。我在本書的「序言」中解釋了這個時期對英格蘭歷史(以及英國歷史)為何非常重要,以及金雀花王朝為何如此非同尋常。但我在考量這兩本書的時候,覺得有必要重複一下,這是一個極其激動人心、具有無與倫比的歷史意義的時期,它產生的影響時至今日仍然清晰可辨。
  • 金雀花王朝的血腥鬥爭,比《權力的遊戲》還刺激!
    亨利二世金雀花王朝第一位國王1154—1189年在位這是一個充滿陰謀、背叛、殺戮的王朝,也是英國歷史上最強大、最長壽的王朝。 傳說金雀花家族是「魔王世族」,這個王朝的15位國王都是惡魔的後裔。美劇《權力的遊戲》就取材於該王朝。
  • 英國歷史上的各種[王朝]是什麼?這些圖表幫你理清英國王朝歷史!
    不同的王朝就是不同的統治家族,與中國王朝不同之處在於英國的君主權力有限,比如金雀花王朝的約翰王,被大貴族逼著籤訂了《大憲章》(時間相當於中國的宋代),國王的權利被明確限制在一定範圍內。雖然是不同的貴族家族上臺,但和中國古代的改朝換代不一樣的是:英國的王朝不會破除前朝的人事和制度從頭建立,而是不斷繼承和完善統治制度。
  • 諾曼徵服:英國被注入新的血液
    1066年聖誕節,諾曼第公爵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成為諾曼王朝的第一位國王。 這標誌著盎格魯撒克遜統治時代的終結。儘管諾曼王朝在英格蘭只維持了不到100年,但他們重塑了英倫三島的風貌,不僅引入了封建制度,讓英格蘭的階級重新洗牌、土地重新分割,還將自己的語言、文化深深植入了英格蘭的血液。
  • 整理一下這些經典大片背後的歷代英國王朝演變,遠比電影更加精彩
    本文僅僅通過一些著名影視劇來嘗試釐清紛繁複雜的英國歷代王朝和君主沿襲,弄清楚英國歷史的傳承才能更好地看明白這些大片,以避免出現「關公戰秦瓊」的低級錯誤。諾曼王朝 (1066-1154,House of Normandy)被英國歷史奉為正朔的朝代始於諾曼王朝,開創者是來自法國的諾曼第公爵,史稱「徵服者威廉」。
  • 「金雀花王朝」之後丹·瓊斯重述「玫瑰戰爭」
    「金雀花王朝」之後丹·瓊斯重述「玫瑰戰爭」 因為這場戰爭,金雀花王朝因它分崩離析,都鐸王朝拉開統治序幕。  關於玫瑰戰爭的歷史,由於充滿著紛繁複雜的權勢博弈、人性對壘,浪漫與血腥,政治與愛情,多次成為眾多文藝作品的素材靈感來源,也是史學家不厭其煩描摹的對象。比如莎士比亞的戲劇,比如熱門作品《冰與火之歌》,都能從中找到這段歷史的影子。
  • 英國歷史只有「王朝」,沒有朝代。英國人說:朝代起名沒必要一樣
    中國的朝代是以國號命名,英國的「朝代」則是以家族起源地名和首位皇帝的姓氏命名居多。比如,諾曼第王朝的創立者威廉一世老家是諾曼第地區;都鐸王朝來自亨利·都鐸的姓氏;金雀花王朝是由安茹伯爵若弗魯瓦帽子上的勳章命名。
  • 世界史:自享利二世之後,大量的城堡被納入金雀花王朝的國王麾下
    自享利二世之後,歷任金雀花王朝的國王都在想辦法將更多的城堡力量置於王室的掌控之中。一些城堡從零開始建造,而另外一些則是對已有的城堡進行修繕、維護。而更為常見的是,王室從城堡原有的主人手中將其搶奪而來。在1173年至1174年大戰爭期間為了懲罰反版者,大量的城堡被納入金雀花王朝的國王麾下,大約55%的英格蘭要塞都在王室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