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人是怎麼徵服英國的?我們來說說,現在英國女王還有諾曼血統

2021-01-19 大劉說歷史

諾曼人是怎麼徵服英國的?

我們在前面說維京人時講過,公元994年丹麥王「八字鬍」斯維恩入侵英國,前後歷時19年,終於在1013年徵服英國,自稱國王。那原來的英國國王哪去了呢?就流亡到諾曼第,投奔了他的嶽父諾曼第公爵,從那以後,他們這一家子人就住在諾曼第。後來這位英王死了,他的一個兒子愛德華,繼續留在諾曼第,處在諾曼人的庇護下。再後來,丹麥人建立的、統治英國的北海大帝國瓦解了,英國人就又把作為原來王室後裔的愛德華從諾曼第接回來,擁立他為國王,這個愛德華由於信教特別虔誠,所以號稱「懺悔者愛德華」。

諾曼人覺得,這個愛德華從小在我們這長大,吃我們的住我們的,現在當上英國國王,那就應該是我們的傀儡。特別是愛德華的表兄弟,當時的諾曼公爵威廉,他就盤算著在愛德華死後,自己接班,當英國國王。愛德華沒有兒子,這個事眾所周知,所以惦記他王位的人很多,包括愛德華的大舅哥,哈羅德。這個哈羅德有一次出海遭遇海難,漂到諾曼第,是威廉救了他,當時威廉就讓他發誓,在愛德華死後,幫助自己當上英國國王,哈羅德也答應了。但後來愛德華死後,哈羅德變卦了,他自己奪取了王位,還放逐了自己的親弟弟,弟弟跑到挪威求助,這就引發了我們前面說維京人時講到的,挪威王「無情者」哈拉爾入侵英格蘭。

在1066年9月25日的斯坦福橋戰役中,哈羅德率領英軍打敗挪威人,「無情者」戰死,維京時代也就此終結,我在說維京人時說到過到這。但是故事到這還沒完呢,海峽那邊的諾曼第,威廉也不幹了,說這個哈羅德背信棄義,我得去收拾他,於是他就率領1萬諾曼精兵,外加兩千從法國和義大利招募的僱傭軍,渡海西徵英格蘭。

1066年9月29日,威廉的軍隊在英格蘭南海岸登陸,這時候哈羅德率領的英軍剛在北邊打敗挪威人,雖然贏了,但自己也是元氣大傷,又急急忙忙趕回來,早已經是筋疲力盡,沒有戰鬥力了。這年的10月14日,雙方在黑斯廷斯展開決戰,威廉人多,又是以逸待勞,這仗沒什麼懸念,英軍大敗,哈羅德跟不久前被他打敗的「無情者」哈拉爾一樣,在戰鬥中中箭身亡。威廉大獲全勝,隨後成為新的英國國王,史稱「徵服王威廉」,英國也由此進入了「諾曼徵服」時期。

黑斯廷斯戰役是英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節點性事件,它標誌著諾曼王朝的創立,並且這個王朝的影響一直持續至今。雖然之前英國歷史上也經歷過很多次王朝興替,但這回不一樣,因為之前不論是盎格魯—撒克遜人,還是維京人,他們在歐洲文化中都屬於比較邊緣化的,甚至可以說是蠻族,但是諾曼人經過在諾曼第生活了一個多世紀,在文化和生活方式上都已經高度法國化了,可以說是代表了當時西歐最先進的文化,就這樣,英國文化也開始和法國文化融合,以前處在邊緣地帶的英國,逐漸進入歐洲主流的圈子,今天英語裡很多單詞來自法語,這就是諾曼徵服帶來的影響。另外,諾曼王朝之後雖然英國又經歷過好多次改朝換代,但是王室的血統,始終是跟前一個朝代有聯繫的,包括今天的英國女王,她的血管裡也流著徵服王威廉的血。

其實威廉徵服英國,贏得很僥倖,可以說趕上了一個時間差,正好趕上哈羅德剛剛大戰哈拉爾,還沒休整過來,如果他早來幾個月,那樣哈羅德就會全力對付他,誰勝誰敗還真不好說。而那樣的話,也會變成「無情者」哈拉爾坐收漁利,英國將再次被維京人徵服,並且再次「維京化」,那樣,說不定今天的世界格局,會是另一個樣子。

另外,諾曼徵服之後,一些秉承盎格魯—薩克遜文化和維京文化的英國武士,因為討厭法國文化,離開英國,他們中很多人去拜佔庭加入了瓦蘭吉衛隊(主要由維京血統的武士構成,我們說維京人時介紹過),這就導致一個有趣的現象,英國的上層社會說法語,而原本說維京人語言的瓦蘭吉衛隊裡,越來越多的人說英語。後來這些英國化的瓦蘭吉衛隊,在跟他們同宗的西西里諾曼人作戰時毫不留情,把他們當成仇人。

再說徵服王威廉,他本人是個私生子,自幼缺乏母愛,發育不良,妻子又是侏儒,只有一米二八,所以威廉的後代雖然眾多,但沒有一個身心健康的。後來這個家族又經歷過內部鬥爭,最後沒有男性繼承人,只能由女王和法國安茹伯爵生的兒子來繼承王位,諾曼王朝也就被金雀花王朝取代了。

相關焦點

  • 諾曼徵服:英國被注入新的血液
    英國、愛爾蘭當今的政治風貌,有相當一部分脫胎於諾曼人。 諾曼人對英國的徵服,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王位繼承的爭議 威廉是羅伯特公爵的私生子。父親死得早,他7歲就繼承了公爵之位。 威廉的野心不止於此。
  • 諾曼人的徵服,結束貴族民主制,成為英國封建主義興起的推手
    諾曼徵服 諾曼第位於法國塞納河下遊地區,諾曼人於公元10世紀,通過武力徵戰建立起了諾曼第公國。但是,這遭到了英國賢人會議的反對,他們以歷史上從未有表兄弟作繼承條件為由,威廉也並沒有英國王室甚至是平民的血統,再加上威廉只是羅伯特公爵的私生子,所以堅決反對威廉的要求。轉而擁立了哈德羅為新任的英國國王。威廉為此感到十分憤怒,並指責哈德羅是一位背信棄義的篡位者,隨後便開始準備跨海討徵。
  • 《諾曼徵服》:王位爭奪,外族入侵,精彩又黑暗的英國中世紀歷史
    諾曼徵服,指的是1066年,以諾曼第公爵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對英國的徵服。這是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所有對英國史感興趣的朋友,大約都曾經去研究過這個話題。英國著名歷史學者,馬克·莫裡斯的《諾曼徵服——黑斯廷斯戰役與英格蘭諾曼王朝的崛起》,就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研究「諾曼徵服」這一歷史事件及其後續影響。
  • 作為海盜後裔的諾曼人,如何完成「蠻族到王族」的轉變?
    他們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島建立了諾曼王朝,開始了燦爛輝煌的一頁。諾曼人主要有三個故事,建立諾曼王朝,徵服英國和十字軍東徵,我們先從第一個故事,建立諾曼王朝開始。後來諾曼王朝為什麼去徵服英國了?別急,我們接著往下看。
  • 明明是侵略者,卻被英國人尊為開國元勳,威廉一世如何徵服英格蘭
    血緣關係使英格蘭、丹麥、諾曼貴族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密,同樣也為三者間的政治混同提供了助力。 克努特去世後,他的兩任子嗣分別繼承了英格蘭和丹麥的王。因丹麥人在英格蘭人的統治難以取得穩定,在克努特的親子因病去世之後,丹麥王系重新選出流亡在外的「懺悔者愛德華」,也就是埃塞爾雷德和愛瑪的兒子繼任國王,以圖謀求王室血統的親近。
  • 英國歷史(3)--徵服者威廉和他的諾曼王朝
    ,也就是愛瑪的侄子,後來成為了諾曼王朝的開國之君,所以愛瑪被稱為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國母,改寫了英國歷史。黑斯廷斯戰役算得是英國的國戰了,這是英國歷史上最後一次軍事入侵,自此之後再也沒有人能成功徵服英國。1066年聖誕節諾曼第公爵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英國國王,開創了諾曼王朝,史稱徵服者威廉一世。
  • 英國諾曼徵服:王權擴張,孤島小國開始向地區性強權邁進
    種種史學表明,諾曼徵服前的英國封建政治制度已經開始萌芽,初步具備封建制度的本質特徵。2.不完善的封建政治制度盎格魯——撒克遜時代,國王與賢人會議共同統治國家,國王、貴族和教士相互約束、相互利用,共同統治底層人民。儘管已經有了封建政治制度的雛形,但它與歐洲大陸完全的封建制度還有一定距離,在許多方面還不完善。
  • 《諾曼徵服》:一場家產繼承引發的風波,一段記錄在掛毯上的歷史
    伊莉莎白一世女王一生未婚,死後把王位傳給了表姐的兒子詹姆斯一世,愣是把傳承了118年的都鐸王朝改成了斯圖亞特王朝。不過這筆買賣似乎做得也不虧,詹姆斯一世原本是蘇格蘭的詹姆斯六世,來英國當國王后順便還把蘇格蘭也合併了過來。雖然蘇格蘭時不時的會鬧著要獨立,但也湊湊活活的就這麼過了三百多年。
  • 喜歡打劫的諾曼人復活了!探秘英國歷史扮演組織
    諾曼人 (拉丁語:Normanni)源於丹麥、挪威等地的維京人, 10至11世紀,他們作為赫赫有名的「北歐海盜」,南下徵服了今法國北部的大片地區,該地區由此得名為諾曼第。經過數代人的融合後,他們逐漸接受了法蘭克文化和語言,並成為天主教徒,但其獨特的民族文化與民族特徵並未完全消失,尤其是保持了北歐人能徵善戰、吃苦耐勞的特質,諾曼人在中世紀稱得上備受推崇的優良武士,戰功顯赫。他們從薩拉森人和拜佔庭人手中奪取義大利南部和馬爾他島,由羅傑二世建立了西西里王國。諾曼第公爵威廉一世則率領遠徵隊在1066年的黑斯廷斯戰役中擊敗並徵服了英格蘭,創立諾曼第王朝。
  • 解構中世紀英國的盎格魯-諾曼軍隊,被徵服的英格蘭人何去何從?
    在諾曼徵服之後,許多英格蘭的盎格魯-薩克遜軍事精英就開始不斷地移居國外,他們主要是那些在黑斯廷斯戰敗者的後代。這些年輕人在諾曼人統治的英格蘭幾乎沒有晉升的希望。諾曼人很好地利用了這些英格蘭人。盎格魯-諾曼軍隊中的士兵中包括貴族,歸化的英格蘭人以及來自許多地方的冒險者。經過諾曼人訓練後的英格蘭步兵通常被要求去對抗騎兵,但是他們似乎學得很快。當然,在諾曼徵服後的初期,盎格魯-諾曼的英格蘭軍事組織還未得到統一。各地的封建義務也不盡相同,軍事勞役也分擔不均然,最早被徵服的地區負擔最重。
  • 《諾曼徵服》:是魔鬼,還是英雄?
    《諾曼徵服》講的就是這個人做成的這件事。02.初識《諾曼徵服》初讀《諾曼徵服》,一晃神似乎這部諾曼人威廉徵服英格蘭的歷史,與秦國兼併六國居然頗多相似之處。《諾曼徵服》一書,主要講的是發生在公元1066年間,諾曼第公爵威廉(約1028~1087)(史稱:私生子威廉或徵服者威廉)為首的諾曼人入侵英格蘭事件。威廉以徵討不守信諾的哈羅德為起因,徵服英格蘭稱王,歷經萬難加冕後,利用鐵腕(殘暴)手段評定國內此起彼伏的叛亂的鴻篇巨著。
  • 英格蘭和法蘭西的恩怨之始,看「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沒有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就沒有英國——這話是一種誇張,但反過來說,英國歷史的發展,卻不能沒有威廉。在「諾曼徵服」以前,英國這個一度讓世人憧憬的以「英倫紳士」聞名的國家實質上卻像是一個未曾開化的蠻荒地帶,威廉給孤島英國帶去了文明,帶去了生機和活力,「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發展皆也因此可以說是奠定性的。
  • 是什麼力量讓英國和歐洲大陸走上不同的歷史道路?
    階級分化可以上溯至諾曼徵服,它將英格蘭置於講法語的貴族統治之下。英語成為議會、法庭、王室及教會的上層語言,要等到三個世紀之後。即使在諾曼徵服一千年以後,也就是現在,某些議會程序依然保持了諾曼-法國傳統,比如,女王批准議會的立法案,就要用到法語句子「女王惟願其如此」。
  • 1066:諾曼人,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反派」
    說起「諾曼人」,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或許就是「入侵者」。特別對於英國人來說,尤其如此。諾曼人絕對是任何人都不想與之為敵的一個種族。不僅如此,對英國人來說,諾曼人絕對是一個北方蠻族。其實,目前我們所知的英國人,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國土著,相反,曾有許多不同民族的人們從各地趕來,定居大不列顛島。而1066年,是英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年。為什麼這麼說呢?在這一年,英國面臨兩次入侵、三次戰爭和成千上萬人的死亡。也是這一年的黑斯廷斯戰役,改變了整個英格蘭的歷史走向。《1066》年這本書是「一小時英格蘭史」系列的其中一部。
  • 為什麼英國的激進自由派標榜民族主義
    小說家沃爾特·司各脫在《艾凡赫》,描述了兩個族群的地位懸殊:「英格蘭橡木兮,諾曼人伐之;英格蘭人脖頸兮,諾曼人軛之;英格蘭羹湯兮;諾曼人食之;英格蘭之治兮,諾曼人主之;凡此四者之盡除兮,英格蘭重返樂土之所系。」
  • 威廉一世如何徵服英格蘭
    血緣關係使英格蘭、丹麥、諾曼貴族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密,同樣也為三者間的政治混同提供了助力。克努特去世後,他的兩任子嗣分別繼承了英格蘭和丹麥的王。因丹麥人在英格蘭人的統治難以取得穩定,在克努特的親子因病去世之後,丹麥王系重新選出流亡在外的「懺悔者愛德華」,也就是埃塞爾雷德和愛瑪的兒子繼任國王,以圖謀求王室血統的親近。可是,頻繁的王位繼承問題終於引激發了諾曼人的野心。
  • 諾曼徵服:與歐洲緊密相連
    威廉作為諾曼公爵的私生子,繼承爵位後,一直都受到各方的排擠和暗殺,在腥風血雨裡成長為一個有野心、有手腕的公爵。 他是英王愛德華的表弟,有繼位英王的資格,加上英國大貴族哈羅德在法國落難時,也跟他許諾獻上王位,所以威廉對於海峽對岸的英格蘭一直有想法。
  • 諾曼徵服與金雀花王朝,英國的王位繼承,百年戰爭的禍根
    文丨白鴉律二(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1066年,在英國遭遇一場外族入侵英國的事件被成為諾曼徵服。在諾曼統治時期標誌著英國中世紀時期的開始。整整統治英國近百年的諾曼王朝,為何會被金雀花王朝所取代?而這與法國又有些什麼關係?
  • 作為創造英語的老祖宗,諾曼人是如何用鐵騎改變了歐洲的歷史?
    大約在同一歷史時期,另一批諾曼人正朝著歐洲大陸進發,進行一場對後世影響深遠、貫穿這塊大陸歷史的探險,那麼這些勇士們是誰,他們留下的影響為何這麼深遠?故事要從200年前開始,那時維京人開始在法國北部海岸定居,其為斯堪地那維亞人北歐大遷徙的一部分。當地法國人用這些侵略者的故鄉來稱呼他們,稱他們是諾曼人。
  • 英國王室的三獅紋章 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一直到現在,在歐洲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著自己的紋章管理機構,並且很多大城市或者機構也有著自己的專屬紋章。紋章的起源紋章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有說來自古羅馬和希臘的,有說來自於北歐的字母和其他象徵符號的,還有說來自於十字軍東徵時期,受東方薩拉森人或是拜佔庭人的習俗影響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