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自古對於子嗣傳承這件事情是十分看重的。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兒子時想方設法的要生兒子,生不出來就從叔伯子侄中過繼一個來當後代,要是整個家族都人丁單薄,哪怕是收養也得讓自己的姓氏傳承下去,斷斷是沒有讓自己的家產落入外姓人手中的道理。
尋常百姓家是這樣,帝王家更是這樣。歷史上的宋高宗沒有子嗣,偏偏他所承繼的太宗這一脈又因為靖康之難而徹底絕了嗣,萬般無奈之下只能選宋太祖的後代來作為繼承人。就算只是同宗的遠親,那也是與他一樣姓趙的,幾百年前可是都同一個祖宗生出來的,這也算是沒有把江山社稷讓於他人。
在歐洲似乎就沒有這麼講究了。伊莉莎白一世女王一生未婚,死後把王位傳給了表姐的兒子詹姆斯一世,愣是把傳承了118年的都鐸王朝改成了斯圖亞特王朝。不過這筆買賣似乎做得也不虧,詹姆斯一世原本是蘇格蘭的詹姆斯六世,來英國當國王后順便還把蘇格蘭也合併了過來。雖然蘇格蘭時不時的會鬧著要獨立,但也湊湊活活的就這麼過了三百多年。
縱觀英格蘭歷史,把王位讓給非直系親屬這件事,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絕不是第一個幹的。英格蘭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諾曼王朝其實就是因為一場繼承風波而建立的。
英格蘭歷史上的一位執政者「懺悔者愛德華」一生沒有子嗣,他活著的時候曾許願將王位傳給自己的表親來自於法國諾曼第的公爵威廉來繼承。不過這愛德華其實是存有心眼的,除了威廉之外,他還向另一位親戚來自於挪威的國王哈拉爾德拋出過橄欖枝,也承諾會把王位給他。
等到愛德華一去世,這事情就更亂了。他的大舅哥哈羅德·葛溫森被推舉成為新的英格蘭國王。威廉自然是不幹的,於是怒氣衝衝的起兵要來奪回原本答應留給他的東西,再加上挪威國王哈拉爾三世的湊熱鬧,一場有關於英格蘭王位爭奪戰的三方爭霸就這樣鬧哄哄的開始了。
這是一段被織在毯子上的歷史。那幅足足有六十多米長的巴約掛毯現在還存在法國巴約的博物館裡,被罩著防彈玻璃罩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只因為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歷史連環畫,記錄了1066年10月14日,英格蘭國王哈羅德·葛溫森的盎格魯—撒克遜軍隊和諾曼第公爵威廉一世的軍隊在黑斯廷斯進行的那一場惡戰。最終還是徵服者威廉獲得了勝利,從此英格蘭歷史上的諾曼王朝就這樣誕生了。
這也是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軍事和文化事件之一。如果說六百年後蘇格蘭人詹姆斯的進入,對整個英國日後的統一進程都有著十分意義深遠的影響,那麼在1066年黑斯廷斯戰爭之後,諾曼人威廉進駐英格蘭成為這片土地的統治者,則讓當時的整個英格蘭天翻地覆。制度、文化、軍事、語言、建築,都因為這場入駐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歐洲中世紀盛期正是開始於此。
1707年蘇格蘭正式併入英格蘭後,他們就像是一對冤家一樣,陰差陽錯的在同一個屋簷下彆扭的生活著。直至三百年後的今天,蘇格蘭還時不時的想搞個公投脫離英國自己過日子。而諾曼王朝建立之後才不過二百年時間,英格蘭人與諾曼人就充分的融合在了一起,彼此和諧的幾乎是再也找不到任何種族的界限。
這同樣都是歐洲這塊大陸水土上養育出來的人,當時的人與這後來的人辦事的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英國著名歷史馬克·莫裡斯學者在他的歷史著作《諾曼徵服》中,將會為諸位英格蘭歷史愛好者一一講述。
在創作這本書時,作者手查閱了大量有關於關於那段歷史的第一手資料。讀者將在這本《諾曼徵服》中看到馬克莫裡斯是如何用他細膩且嚴謹的筆觸,將近千年前那場發生在黑斯廷斯的戰役的歷史背景以及諾曼王朝是如何崛起的全部過程盡數呈現的。
作者創作此書的目的主要還是想要講述諾曼人對英格蘭歷史的影響,書中主要討論的也是這些內容。雖然黑斯廷斯戰役之後的一代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甚至還有一些編年史家沒有將諾曼徵服記述下來,但是歷史還是證明了,諾曼人對整個英國的影響是巨大且深遠的。這一點無可否認。